天津2012年自考“互换性原理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程考试大纲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006350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2012年自考“互换性原理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程考试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天津2012年自考“互换性原理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程考试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天津2012年自考“互换性原理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程考试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天津2012年自考“互换性原理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程考试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天津2012年自考“互换性原理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程考试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津2012年自考“互换性原理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程考试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2012年自考“互换性原理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程考试大纲(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互换性原理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程名称:互换性原理与测量技术基础 (2010 年年 1 月修订版)月修订版) 课程代码:课程代码: 3421第 1 页 共 8 页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课程名称:互换性原理与测量技术基础互换性原理与测量技术基础 课程代码:课程代码:34213421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目标课程性质与目标、课程的性质与特点、课程的性质与特点互换性原理与测量技术基础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数控技术、机械电子工程、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等非电类专业(专科)必修

2、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其中包括几何量精度设计与误差检测这两方面的国家标准的主要内容两部分。互换性原理与测量技术基础与机械设计、机械制造、质量控制等方面密切相关,是联系工程制图、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加工工艺及装备等基础和专业课程的纽带。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考生获得互换性、标准化、测量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后续课及毕业后从事机电产品的设计、制造、维修与管理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考生:1、理解机械零件几何精度互换性与标准化的基本概念及有关术语定义。掌握孔和轴的有关尺寸公差、形状公差、位置公差标准的主要内容和主要规定。会正确查

3、用有关公差、偏差、配合等表格;对零件的公差等级、配合种类进行正确的选用和标注2、理解技术测量的基本概念,了解基本测量原理;初步学会使用常用计量器具,掌握测量误差分析与处理的方法,掌握根据测量结果进行零件合格性判断的方法3、熟悉常用的表面粗糙度评定指标;并对零件的表面粗糙度数值进行正确标注。4、掌握工作量规的设计原理;会设计检验圆柱形零件的工作量规5、滚动轴承内、外径公差带的特点以及滚动轴承与轴颈、外壳孔配合的选用。理解其他常用零件(圆锥、普通螺纹、键与花键、圆柱齿轮)的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概念和主要规定6、理解尺寸链的基本概念,掌握用完全互换法计算简单的装配尺寸链的方法本课程实践性强,学习时应注意

4、联系实际,完成必要的实验项目,并保证及时完成习题和作业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在学习本课程时,应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知识,因此考生必须具备机械制图、金工实习等课程的相关知识。为使学生丰富图样标注内容,把本课程的知识应用于设计,达到正确设计、标注的目的,因而应安排其与机械设计及制造类课程并行,但应保证零件课程设计顺利进行。为了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运用本课程所学知识,特别是正确地选择公差,还必须在后继课程(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中加深和进一步巩固。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一、学习目的与要求天津

5、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互换性原理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程名称:互换性原理与测量技术基础 (2010 年年 1 月修订版)月修订版) 课程代码:课程代码: 3421第 2 页 共 8 页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了解本课程的性质、任务;了解标准化与计量工作的意义;理解互换性的概念及在机械制造中的作用;理解优先数系的构成及其应用意义;掌握几何精度与加工误差的基本概念。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互换性的概念及在机械制造中的作用(一般)识记:互换性的含义、种类及应用场合(二)标准化与计量工作的意义(一般)(三)优先数系及应用(一般

6、)(四)几何精度与加工误差(次重点)理解:零件的加工误差、公差的基本概念;实现互换性的条件第二章第二章 极限与配合基础极限与配合基础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了解尺寸公差国家标准的组成;理解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及定义;达到会通过查表和计算确定孔、轴的极限偏差的能力;初步掌握确定零件的尺寸公差与配合的方法;理解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具有判断零件尺寸是否合格的能力。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概述(一般)(二)极限与配合(旧国标称“公差与配合” )基础(重点)1、有关“尺寸”的术语和定义识记:孔和轴的含义理解:基本尺寸、极限尺寸、实际尺寸

7、的概念;体外作用尺寸的概念及其特点;极限尺寸与实体尺寸的关系应用:根据极限尺寸判断原则(即有配合要求的零件的尺寸合格条件) ,判断零件尺寸是否合格2、有关“偏差与公差”的术语和定义理解:基本偏差、极限偏差的概念;公差带图的画法3、有关“配合”的术语和定义识记:间隙与过盈的概念;配合的概念;配合的公差带特点理解:间隙配合、过盈配合、过渡配合与配合公差的概念应用:配合间隙或过盈量以及配合公差的计算4、极限制与配合制(重点)识记:国家标准对标准公差等级的规定 理解:基准制(基孔制和基轴制) ;基本偏差的构成规律;同名配合的概念应用:标准公差数值表、基本偏差数值表的查法(通过查表和计算确定孔、轴的极限

8、偏差)(三)极限与配合的应用原则(重点)识记:一般、常用和优先的公差带与配合理解:公差等级的选择原则;配合制及其选择原则;配合种类和配合性质的选择应用:尺寸公差与配合的选用(四)一般公差 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次重点)理解:一般公差的规定及其标注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互换性原理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程名称:互换性原理与测量技术基础 (2010 年年 1 月修订版)月修订版) 课程代码:课程代码: 3421第 3 页 共 8 页第三章第三章 测量技术基础测量技术基础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了解测量的基本概念、计量

9、器具与测量方法的分类及常用术语;掌握测量误差和数据处理的方法;了解新技术在长度计量中的应用 ;应达到会确定光滑工件尺寸的验收极限和选择计量器具,判断零件尺寸是否合格的能力。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测量技术的基本概念(一般)识记:测量的含义;一个完整的几何量测量过程包含的要素;量块的特性与作用(二)计量器具和测量方法的分类(一般)识记:计量器具的分类和基本技术指标(三)新技术在长度计量中的应用(一般)识记:光栅技术、激光技术、三坐标测量机的基本原理(四)测量误差和数据处理(次重点)识记:测量误差的分类理解:测量误差及其产生原因;随机误差的分布规律及其特性(五)光滑工

10、件尺寸的检验(重点)识记:检测范围和验收极限的概念理解:计量器具的选择与验收极限的确定;应用:零件尺寸合格性判断实验一 用内经百分表测量孔径(或用机械式比较仪测量轴径)第四章第四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了解形位公差的基本概念、形状公差公差带特点;理解典型的形位公差带的定义、特征;掌握形位公差的识读和标注、公差原则有关术语及定义、独立原则、包容要求和最大实体要求的涵义及应用;理解形位误差的评定及检测原则,基本掌握形位误差检测方法。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概述(次重点)识记:形位公差的研究对象(零件的几

11、何要素) ;形位公差的特征和符号理解:典型的形状公差带的定义、特征及其标注;形位公差的标注规律(二)形状公差(重点)识记:形状公差的概念;形状公差公差带特点理解:形状公差带的特征及其标注;形状误差的评定原则应用:形状公差的识读和标注(三)位置公差(重点)识记:位置公差及基准的概念;定向公差、定位公差、跳动公差与公差带特点理解:典型的定向和定位公差带的特征及其标注;典型的跳动公差带的定义、特征及其标注应用:位置公差的识读和标注(四)公差原则(重点)理解:公差原则有关术语及定义;独立原则、包容要求和最大实体要求的涵义及应用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

12、称:互换性原理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程名称:互换性原理与测量技术基础 (2010 年年 1 月修订版)月修订版) 课程代码:课程代码: 3421第 4 页 共 8 页应用:公差原则的标注及其涵义(五)形位公差的选用(次重点)理解:形位公差的选择原则;形位公差等级与未注公差(六)形位误差的检测原则(次重点)理解:形位误差的评定及检测原则实验二 直线度误差的测量实验三 平行度误差的测量实验四 跳动误差的测量第五章第五章 表面粗糙度及测量表面粗糙度及测量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了解表面粗糙度的基本概念及其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掌握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基准与主要评定参数、表面粗

13、糙度在图样上的标注方法。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表面粗糙度及测量(次重点)识记:表面粗糙度的基本概念及其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理解: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基准与主要评定参数;表面粗糙度在图样上的标注方法应用:表面粗糙度在图样上的标注实验五 表面粗糙度的测量第六章第六章 光滑极限量规光滑极限量规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了解光滑极限量规的基本概念;掌握光滑极限量规的设计原则和方法。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次重点)光滑极限量规(次重点)识记:光滑极限量规的基本概念(种类、用途) ;用通用计量器具检测工件的方法。理解:光滑极限

14、量规尺寸公差;光滑极限量规的设计原则应用:工作量规的设计计算第七章第七章 圆锥圆锥的公差配合及测量的公差配合及测量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了解圆锥公差中的术语定义、圆锥配合的形成方法以及结构型圆锥配合的确定方法。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圆锥的公差配合及测量(一般)识记:锥度与锥角、圆锥公差中的术语定义;圆锥配合的形成方法以及结构型圆锥配合的确定方法;圆锥公差项目及其标注第八章第八章 轴承的公差与配合轴承的公差与配合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了解滚动轴承内径与外径的公差带及其特点;掌握滚动轴承与轴颈、外壳孔

15、配合选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互换性原理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程名称:互换性原理与测量技术基础 (2010 年年 1 月修订版)月修订版) 课程代码:课程代码: 3421第 5 页 共 8 页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轴承的公差与配合(重点)识记:滚动轴承公差等级的规定;滚动轴承内径与外径的公差带及其特点理解:滚动轴承与轴颈、外壳孔配合的选用(配合选择的基本原则、公差带、公差等级和表面粗糙度的选择)第九章第九章 螺纹的公差配合与测量螺纹的公差配合与测量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了解螺纹几何参数对互换性的影响;理解作用中径的概念;掌握螺纹中径合格性的判断原则。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螺纹的公差配合与测量(一般)识记:普通螺纹的基本牙型及几何参数;螺纹几何参数对互换性的影响理解:作用中径的概念;螺纹中径合格性的判断原则第十章第十章 键与花键的公差配合及测量键与花键的公差配合及测量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了解键的种类及其作用,理解矩形花键联接的定心方式;矩形花键的标注。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键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