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学习行为的有效性研究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005463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生学习行为的有效性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中生学习行为的有效性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中生学习行为的有效性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中生学习行为的有效性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中生学习行为的有效性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生学习行为的有效性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生学习行为的有效性研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初中生学习行为的有效性研究 课课题题方方案案贾汪英才中学 肖桂林 2007 年 4 月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课题的核心概念: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主要通过学习行为表现出来。初中学生是有 主观能动性的个体,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动机、学习策略、注意力、学习压力等,构成了影响其 学习行为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同时,这种个体又是社会性的个体,其行为必然受到环境的影响和 制约。在知识增长成几何级发展的 21 世纪,试图拥有所有的知识已完全没有可能。怎样获取知识, 无疑要比拥有更多知识更为重要。事实上目前的学校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 教的很累,学生学的很苦,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

2、得到真正有效的发展。在我们的班级里面,总有 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够理想。原因主要是其不良学习行为所致。 2、界定:我们所说的“学习行为”是指学习者持续一贯表现出来的学习风格或行为总和,它涵盖 了学习能力、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多方面内容。所谓“学习行为的有效 性”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形成现代教育学中要求掌握的良好学习行为及其组合。在本课题中是 指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形成对初中学生健全人格发展能够起促进作用的各种学习行为及其组 合。广义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带有倾向性的行为方式,包括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 习能力。狭义指个体的学习习惯,课堂行为。本课题是指个体在听课、

3、作业、考试中的学习态度、 学习习惯、学习行为等。(二) 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 学习行为研究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与之相关的理论也有很多。学校情境中学生的学习行为主要 指知识、技能的获得过程,这一过程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国外有不少关于影响学生学习因 素的研究,如玛格丽特王(Marg aret. C. Wang 1990)用文献资料分析的方法,得出了如下结论, 影响在校学生学习行为的因素有:国家及地方性政策因素;校外环境因素;学校因素; 学生因素;课程设置及班级大小;教学及班级气氛。他认为在这些因素中,学生的元认知最 为重要。这里所强调的元认知,就是学习

4、策略或认知策略,也可以称之为学习方法,是学习的核 心问题。此外,学习气氛,学习成绩的归因等方面也有不少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国内关于 影响学生学习因素的研究,主要在学习动机和具体的学科心理(语文、数学、外语等)方面,也 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表现为很多研究停留在理论探讨和经验总结的水平, 缺乏严谨的设计和科学的评估,难以形成有效的推广方案。2、研究价值:素质教育是实现全人的教育,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大力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提高学生学习行为的有效性是重要内容。我们试图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新课程相关理论结合我校学生学习实际来探讨影响初中学生学习行为有效性的因素,为学生学习

5、行为的最优化和学业成绩的提高,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希望通过学生学习行为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反思教育教学行为,探讨和谐师生关系以达到提高学生成绩,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关注学生学习行为的有效性研究,符合教育以人为本的时代内涵及其核心理念,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1、研究总目标本课题旨在团体动力学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通过两至三年的研究实践,探索初中学生健全人格的目标体系,学习行为优化的要素结构,优化初中学生学习行为的操作范式或途径;研究优化学习行为与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辩证关系和有机结合点,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6、以面向全体学生发展,学校达到优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探索一条促进初中阶段学生良好的有效性学习行为,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的辅导方案、操作原则、评价标准,以求改变目前的学习行为模式,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基。2、子课题研究目标(1)初中学生学习行为“无效性”的原因及对策研究;(负责人:肖桂林、梁化林)(2)初中学生学习行为“低效性”的原因及对策研究;(负责人:肖桂林、潘文生)(3)初中学生学习行为“高效性”的策略研究; (负责人:肖桂林、杨守才)(4)优化初中学生学习行为和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理论研究;(负责人:肖桂林、吴杰)3、重点:初中学生学习行为的“有效性”研究 (负责人:肖桂林、周生平) 从我

7、校学生学习实际出发,设计、开发适应初中阶段学生有效性学习行为的资源切入点;依据研 究原则,构建初中阶段学生有效性学习行为的理论和操作方法,丰富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内涵, 为课程改革提供鲜活的借鉴。 (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1、思路、思路:从当前我校在校的初一、初二、初三学生学习行为存在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入手,综合 运用文献资料和案例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坚持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相结合;采用“行为-实践-训 练,反馈-调整-重组”的过程进行研究。 2、过程、过程: 准备阶段(2006、32006、10):1、成立课题组,聘请专家指导;2、资料文献收集,学生学 习行为、学习心理问卷调查;3、理论论

8、证、方案设计制订;4、培训实验教师、举办辅导讲座。 实施阶段(2006、102008、1):1、运用新课程理论,设计、开发适应初中阶段学生有效性 学习行为的资源切入点;2、依据研究原则,构建初中阶段学生有效性学习行为的操作方法;3、 举办参与实验各层面人员的研讨会,进行课题的有效途径和策略探索;4、举办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总结阶段(2008、12008、5):1、整理、分析本课题研究的过程及资料,将成果汇编成集; 2、撰写结题报告;3、申请专家鉴定并为做好成果推广工作和开展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3 3、方法:、方法:本课题研究方法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通过对学生学习行为“无效性” 、 “低效性”的原

9、因分析与对策研究,设计、开发适应初中阶段学生有效性学习行为的资源,构建初中阶段学生“高效性”学习行为的理论和操作方法; 采用调查法、观察法。在自然状态下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辅之以问卷法、文献资料法、案例 研究法、经验总结法。(五)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1、主要观点:初中生学习行为的有效性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 学生进 行认知学习,必须借助于一定的行为方式才能完成,如静思冥想,专注听讲,查阅材料,询问辩 论,合作探究,实验操作等,对学生进行学习行为有效性的研究已日益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重视, 促使学生学习行为的发展应成为我们课堂教学的目标。因此本研究强调日常教学、家庭教育和主

10、题活动相结合,从认知和行为两方面同时进行干预和探索。以新课程理论的基本理念为理论依据, 结合课改精神,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获得终身的学习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全面提高为根本目的,并以此来改变我校教 师教育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以提高我校教师的教学素养。2、创新之处:、体现教育以人为本的全新理念:新课程标准注重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探究,不仅注重知识、技能的学习和能力培养,还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重视学习行为过程的有效性:把学生学习行为的有效

11、性当作课堂教学研究的目标是高效学习的需要。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讲解向学生灌输知识,由于学生在认识背景、认知策略、认知速度上的差异,往往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跟得上教师的思维,三分之一的学生是似懂非懂,另外三之一甚至是四分之一的学生完全是听客和看客,这样的教学是低效的。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不仅要有学科认识目标,更要有学生学习行为的发展目标。 、对学生学习行为有效性的研究,要求教师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积极引导学生真正改 变学习方式。学科认知必须依靠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才能实现,学习行为也只有在认识活动中才 能得以发展。有效的学习一定是学习行为得以充分发展的学习。(六)预期研究

12、成果预 期 研 究 成 果成果名称成果形式完成时间负责人课题设计报告文本2006 年 3 月肖桂林课题研究相关论文论文2007 年 6 月肖桂林初中生学习行为有效性的策略讲座2007 年 10 月肖桂林课堂教学展示公开课2007 年 12 月肖桂林课题研究报告结题报告2008 年 1 月肖桂林初中生学习行为有效性的策略论著2008 年 3 月肖桂林课题研究相关论文论文2008 年 3 月肖桂林(七)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1、我校是省级现代化示范初中,省市名校,教学质量享誉周边。学校汇聚了贾汪全区各学科名优骨干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具有雄厚的教育科研实力和财力。课题组成员有多人曾主持或参加过省教

13、育学会和市教科所、市教研室的课题研究,有相当丰硕的研究经验和成果且十多年如一日辛勤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十五期间,我校有五个市级课题按期完成研究任务,发表论文 150 多篇,市、区评优课 20 多人获得一等奖。2、课题组成员平均年龄 32 岁,有献身科研、勇争一流的事业心和旺盛精力;3、课题组前期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准备工作,多次赴淮安、徐州参加省、市级教育科研培训会议,学习会议文件,领会会议精神,阅读了大量相关理论资料,多次召开研讨会,举行专题研讨活动,确立了本课题研究的方向和整体思路,为课题研究做了足够的积极有效的准备工作。4、学校领导重视科研兴校,能保障足够的科研资金投入,每年都拿出多达数十万元的科研经费支持教师外出学习交流、购置资料、进行教科研奖励等。 总之,在上级教育科研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课题组全体成员精诚团结, 在预定的时间内完全有能力顺利完成各项研究任务,一定能取得预期研究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