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凝血测试及临床应用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6005595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2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止凝血测试及临床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止凝血测试及临床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止凝血测试及临床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止凝血测试及临床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止凝血测试及临床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止凝血测试及临床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止凝血测试及临床应用(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将止凝血检验介绍给临床一、掌握血栓与止血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二、熟悉血栓与出血的诊断及治疗三、筛选试验的应用四、如何将止凝血检测在临床推广一、掌握血栓与止血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A、血管壁的止血作用B、血小板的止血作用C、血液凝固机制D、抗凝系统E、纤溶系统F、血液流变学G、血栓形成A、血管壁的止血作用1、血管壁的基本结构(内、中、外膜层)内皮细胞-VWF和t-PA(棒管小体内)中膜层-基底膜、微纤维、胶原(内皮下组分)2、血管壁的止血功能 血管收缩-内皮素和血管紧张素血管扩张-前列环素(PGI2)和 NO B、血小板的止血作用1、血小板膜糖蛋白GPIb-IX复合物-粘附功能GPIIb-IIIa

2、复合物-聚集功能P选择素-活化分子标志物2、血小板的止血功能粘附- GPIb-IX、VWF聚集- GPIIb-IIIa、FIB释放-完整的骨架系统、钙离子促凝-PF3、部分凝血因子C、血液凝固机制1、凝血因子特性依赖VK因子-II、VII、IX、X2、 内源 :VIII、IX、XI、XII、PK、HMWK外源 :III、VII 共同 :I、II、V、X、XIII 3、纤维蛋白的形成分解-FM的形成聚合-FM的聚合凝固-交联纤维蛋白形成血途径 参与凝D、抗凝系统1、体液抗凝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AT蛋白C 系统-PC、PS、TM、APCI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2、病理性抗凝物LAC-抗磷脂抗体

3、,促凝因子VIII抗体类肝素物质E、纤溶系统PA Fb(g)指 PLG PLFDP纤维蛋白(原)降解1、纤维蛋白原的降解2、可溶性纤维蛋白的降解3、交联纤维蛋白的降解-D-DF、血液流变学-血粘度、切变率G、血栓形成1、 血栓前状态、高凝状态2、三要素:血管壁受损、血液成分改变、血流淤滞3、血栓类型:动脉血栓-白色血栓,PLT+Fb静脉血栓-红色血栓,大量RBC+少量Fb、PLT微血管血栓-Fb或透明血栓,以Fb为主混合血栓- PLT、RBC、WBC、Fb二、熟悉血栓与出血的诊断及治疗1、血小板异常的出血性疾病2、遗传性凝血因子缺陷的出血性疾病3、获得性凝血因子缺陷的出血性疾病4、易栓症(缺A

4、T、PC、PS,V突变等)5、静脉血栓(DVT、PE)6、动脉血栓1、 一期止血缺陷 指血小板和血管壁异常所致的出血。毛细血管通透性、脆性增加,血小板质、量异常。(毛细血管-血小板型)特点:1.自发性或轻微损伤后,皮肤、粘膜出血:紫癜、淤斑、鼻龈血、月经过多。深部肌肉、关节腔、内脏出血()2创伤或手术后,伤口即刻发生出血难止。3压迫或局部止血药有效,止血后不易复发。三、筛选试验的应用2、二期止血缺陷凝血障碍和纤溶异常所引起的止血功能缺陷(凝血障碍和纤溶异常型) 特点:1、自发性或轻微损伤后深部组织出血难止为主,皮肤 、粘膜出血为次。2、创伤或手术即刻出血可能不明显,但随后常发生严重出血不止。3

5、、出血的持续时间一般较长,几天、周、月一般止血药效果欠佳,但输血、血浆或特殊血液制品有显效。 3、纤溶过度所致出血 大多数是由原发性或继发性原因所引起。特点:1、多在原发性疾病的极期出现出血症状。2、出血往往较为严重,常见皮肤大片状淤斑,皮下血肿,注射部位或创面出血不止。3、继发性纤溶微循环衰竭、多脏器功能不全、溶贫。4、原纤对抗纤溶药物有显著疗效,继发性纤溶只有解除病因才有效。筛选试验 : FDP和D-D测定1)FDP正常,D-D正常:多数为正常人,提示无纤溶过度现象。2)FDP阳性,D-D正常:多数为FDP的假阳性或原发性纤溶症。3)FDP正常,D-D阳性:多数为FDP假阴性或继发性纤溶症

6、。4)FDP阳性,D-D阳性:多数为继发性纤溶症,常见于DIC。4、常见血栓与止血测试项目A、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 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C、血浆凝血酶时间-TT D、纤维蛋白原-FIB E、凝血因子活性、V、X;、 F、抗凝血酶-AT G、纤溶酶原-PLG H、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 I、血浆D-二聚体-D-D J、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 K、低分子肝素-LMWH L、血小板计数-PLT M、狼疮样抗凝物-LAC N、血小板聚集试验-PAGT O、因子XIII定性 P、因子VIII抑制物5、血栓前状态预测检测项目: PT 、APTT 、FIB 、TTVWF 、PAGT 、VIII:CAT:A 、PLG:A 、D-D检测对象:肾病、心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白血病、糖尿病、烧伤外科、产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等四、如何将止凝血检测在临床推广1、抓住机遇-遇见异常结果主动向临床解释2、抓重点-经常与有关科室的业务骨干交流向他们宣传凝血检测的意义如:心、脑、肾、呼吸、急诊、ICU等3、利用网络-在院内网上发布“检验信息”介绍凝血检测项目的临床应用和参考值等4、利用医疗纠纷-向医生宣传凝血检测的重要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