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中西医防治探讨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6004458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6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血压病中西医防治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高血压病中西医防治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高血压病中西医防治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高血压病中西医防治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高血压病中西医防治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血压病中西医防治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血压病中西医防治探讨(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血压病中西医防治探讨高血压病是常见病。随着我 国经济发展,高生活节奏和人口 老年化,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 趋势。高血压病是引起脑卒中、冠心病 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重视高血 压病防治的最终目的是减少心、 脑、肾等重要器官并发症的发病 率和死亡率n n故发现,控制和治疗高血压病 对控制心脑血管病的流行有同 等重要的意义。运用中西医理 论进行防治可达到更好的疗效 。下面仅就几个问题进行探讨一、高血压的定义与分类n1、血压的测量n2、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世界卫生 组织规定测量非同日3次血压的平均 值,高血压定义为:未服抗高血压 药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 或舒张压90mmHgn表13、高血压的

2、分期:n期:有高血压,无靶器官损害n期:有高血压,有一项靶器官损害, 但功能代偿期n期:有高血压,有一项靶器官功能失 代偿(并发症)4、高血压病鉴别诊断n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有以下原因n(1)肾实质病变 (2)内分泌疾病 (3)血管病变 (4)妊娠中毒症二高血压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n 原发性高血压病病因不明,是人 体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使机体对血 压的调节功能失调所造成(约占高 血压9095%)。有人认为是多基 因遗传病,受环境影响。目前认为 引起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有:1、遗传因素并与年龄有关 2、环境因素: (1)肥胖 (2)吃盐过多 (3)应激(4)抽烟 (5)饮酒 3、中枢神经系统失调4、交感

3、神经 5、肾的因素 6、细胞膜阳离子运转障碍 7、内分泌激素 。三、高血压病与心血管疾病并 发症的评估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不仅根据其血压水平, 还根据:1、其他危险因素的存在情况2、并存的临床情况 3、靶器官损害,4、患者的个人医疗情况等几方面情况来 进行其预后的评估。表2 表3四 高血压的防治n 1、治疗目标:治疗高血压的主要目 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 和病残的总危险,干预患者检查出来的 可逆性危险因素。抗高血压的治疗目标 是将血压恢复至140/90mmHg 以下( 糖尿病应降压至 130/85mmHg n 老年人降压至正常高值140/90mmHg )2、降压治疗的绝对疗效评估:表4

4、 3、非药物措施 表5n4、高血压的药物治疗n(1)降压药物治疗原则 n采用最小的有效剂量以获得可 能有的疗效而使不良反应减至最 小。n 为了有效地防止靶器官损害,要 求一天24小时降压稳定,防止因血压波 动而导致的猝死,脑卒中、心脏病发作 ,最好使用一天一次给药而有24小时降 压作用的药物。 n 为使降压效果增大而不增加 不良反应,可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 药物联合治疗,总之强调个体化治 疗。n n(2)降压药物种类选用参考n表6(3)高血压病中药治疗探讨目前发现中药单味降血压药物有 :防己、钩藤、葛根、天麻、杜仲 、丹皮、黄岑、夏枯草、罗布麻、 菜菔子等。除罗布麻降压作用比较 明显外,其余不甚

5、理想。中药复方治疗离不开辩证施治, 总的治则是协调阴阳,采用疏其血 气,调其水道,令其调达而致和平 方法。对于高血压未出现并发症者常用 以下三种症型辨治。1平肝潜阳,调畅气机n 治以平肝、清肝,补益肝肾以熄风 。方用天麻钩藤饮加减。从现代药理分 析,天麻钩藤饮中益母草,黄岑、赤茯 神,桑寄生等药有利尿作用,可达到减 少血容量,降低外周阻力效果。而天麻 、钩藤,山枝,桑寄生,杜仲有降压镇 静作用。 n赤茯神、夜交藤也有镇静作用。神 经系统对血管的调节作用已被许多 动物实验所证实。由此可见天麻钩 藤饮的降压作用是有其药理学基础 。2、补肾调肝,协调阴阳n 补肾调肝若阴阳两虚偏于阴虚常 用二至丸加味。常用药物:女贞, 旱莲,桑寄生,首乌,淫羊霍,玉 米须,杜仲,天麻,羚羊角骨,磁 石等。n而对于阴阳两虚以阳虚为主,如见心 悸,水肿等则常用桂附十味汤加减。n常用药物:肉桂,熟附子,黄精,桑 椹,丹皮,云苓,泽泻,莲须,玉米 须,牛膝,天麻,钩藤等。3、补气健脾,除痰降浊常用半夏白术天麻汤(二陈汤加白术 、天麻)。因广州地处亚热带,气候较为 炎热,故用温胆汤为多。此方对高血压病 患者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者较为适 合,高血压病可加速动脉硬化过程,中医 的痰浊中阻表现大概与高血压病所致动脉 硬化病理改变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