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2012年自考“土地资源管理”课程考试大纲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003591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2012年自考“土地资源管理”课程考试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天津2012年自考“土地资源管理”课程考试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天津2012年自考“土地资源管理”课程考试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天津2012年自考“土地资源管理”课程考试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天津2012年自考“土地资源管理”课程考试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津2012年自考“土地资源管理”课程考试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2012年自考“土地资源管理”课程考试大纲(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土地资源管理课程名称:土地资源管理 (2009 年年 4 月修订版)月修订版) 课程代码:课程代码:3366第 1 页 共 8 页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土地资源管理课程名称:土地资源管理 课程代码:课程代码:33663366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目标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一、课程性质土地资源管理是农村经济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它属于土地科学学科体系的一个分支学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土地资源管理是研究土地资源利用活动中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经

2、济规律的科学。 该课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对传统的土地资源管理内容进行更新,基本形成了现代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土地资源管理体系;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增加了土地可持续利用 经济分析的教学内容,将课程体系从研究传统意义上的人地关系即土地利用问题、土地分 配问题扩展到以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注重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 应用,将传统的马克思土地制度理论与西方制度经济理论加以融合;在强化土地资源管理 理论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数量经济分析的方法,主要是运用数量经济学模型,分析 土地利用的经济问题,如成本效益分析、土地规模经济、土地可持续利用经济分析等。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二、

3、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考生基本掌握土地的基本特性与功能,理解人地关系原理、土地报酬规律及规模经济原理,对地租理论、土地价值与价格理论及其内涵能够正确把握和分析,能独立思考如何协调好土地利用和土地分配中人与地的关系,以及如何提高土地的综合生产力和综合经济效益,以发挥土地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基础作用。了解土地利用中的基本制度与政策,并能针对我国的具体实际情况加以分析。在学习过程中,要求理论结合实际,注重课程内容的实践运用。三、与本专业其他相关课程的关系三、与本专业其他相关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是学习本专业其他课程的重要专业课程。特别与土地经济学、资源经济学、农业经济与管理和管理学等课

4、程有着紧密联系。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一、学习目的和要求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让考生理解、掌握土地的综合概念、内涵和综合特性,人地关系内涵,土地问题形成原因,了解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及基本任务。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土地的综合概念与特性功能(重点)识记:土地的综合概念与内涵;土地的综合特性。理解:土地的基本功能与用途(二)人地关系、土地问题的概念与内涵(重点)识记:人地关系的概念与内涵;土地问题的概念与内涵;当前我国面临主要土地问题。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5、 课程名称:土地资源管理课程名称:土地资源管理 (2009 年年 4 月修订版)月修订版) 课程代码:课程代码:3366第 2 页 共 8 页理解:土地问题的形成原因(三)土地资源管理的学科性质与研究对象(一般)理解:土地资源管理的学科性质与研究对象。(四)土地资源管理的基本任务(一般)理解:土地资源管理的基本任务第二章第二章 人地关系原理及土地的供给与需求人地关系原理及土地的供给与需求一、学习目的和要求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让考生理解、掌握人口经济理论,土地供给与需求的概念,土地需求理论与供给理论,土地供求关系调控,理解土地增长对土地资源压力和土地生产潜力和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概念。

6、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人地关系理论研究的历史趋向(一般)识记:人地关系的内涵。(二)人口发展与人口可持续发展原理(次重点)识记:人口问题的实质与内涵,人口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内涵、战略。理解:马克思主义人口论和人口经济原理。(三)土地的供给与需求(重点)识记:土地供给(自然供给、经济供给) 、土地需求的概念,影响土地自然供给和经济供给的制约因素,影响土地需求的因素。理解:土地经济供给表现的两种形态。应用:试述我国土地供求的特点与调控。(四)人口压力与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分析(次重点)识记:土地生产潜力、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的概念,缓解我国人地关系紧张状态的途径。理解:人

7、口增长对土地资源的压力。第三章第三章 土地报酬规律与土地集约经营土地报酬规律与土地集约经营一、学习目的和要求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让考生理解、掌握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三阶段分析,土地集约利用经营及我国实行土地集约经营的途径。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土地报酬规律概述(一般)理解:近代土地报酬规律的内涵,马克思主义对“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分析。(二)生产要素配合原理与生产函数理论在土地报酬运动三阶段分析中的应用(次重点)理解:应用生产函数对土地报酬运动物质数量关系的三阶段分析(三)土地集约经营(重点)识记:土地集约度、土地集约经营、土地粗放经营、土地受容力的概

8、念。(四)实现我国土地集约经营的主要途径(重点)理解:实现我国土地集约经营的主要途径。第四章第四章 规模经济原理与土地规模经营规模经济原理与土地规模经营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土地资源管理课程名称:土地资源管理 (2009 年年 4 月修订版)月修订版) 课程代码:课程代码:3366第 3 页 共 8 页一、学习目的和要求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让考生理解、掌握规模经济与经营内涵,规模经营原理,我国农地规模经营问题,城市土地规模经营效益分析等。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规模经济和规模经营的概念与内涵(重

9、点)识记:规模经济(内在经济和外在经济) 、规模效益。理解:适度规模经营的内涵。(二)农业土地规模经营(重点)识记:西方各国农业土地规模经营发展经历的历程、发展规律和基本形式,制约我国农户、农场经营规模的主要因素,实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基本条件和规模标准、政策取向和途径。理解:我国农业用地规模经营的理论基石、各试验区的成效,如何确定农业土地规模经营形式和适度规模经营的度?(三)城市土地规模经营(一般)识记:城市土地的特点理解:城市土地规模经营效益的体现。第五章第五章 地租理论地租理论一、学习目的和要求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让考生理解、掌握地租的本质及其种类,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的主要内

10、容,地租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应用。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地租的概念、性质与形式(重点)识记:地租的概念和内涵,绝对地租、垄断地租的概念,广义地租的基本形式,经济地租的基本形式。理解:级差地租与级差地租的区别。(二)西方古典地租理论(一般)理解:李嘉图与屠能差额地租学说的区别。(三)马克思主义地租原理(次重点)识记:马克思主义地租原理包括哪些方面?(四)我国的社会主义地租(重点)识记:社会主义地租的基本形式。理解:社会主义地租的性质与特点,社会主义地租的经济意义。应用:试述社会主义地租的分配。第六章第六章 地价理论地价理论一、学习目的和要求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

11、学习,让考生理解、掌握地价的内涵及特点,马克思主义土地价值与价格理论,地价评估方法,土地价格制度创新及管理。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土地价值与价格理论(一般)识记:土地价格的概念和经济意义。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土地资源管理课程名称:土地资源管理 (2009 年年 4 月修订版)月修订版) 课程代码:课程代码:3366第 4 页 共 8 页理解:马克思主义土地价值与土地价格原理。(二)影响土地价格的因素及土地价格变动的规律(次重点)识记:土地价格的制约因素理解:土地价格的变动规律(三)土地估价方法(一般)理

12、解:马克思“地租资本化”法、纯收益资本化法、市场比较法、替代成本法、剩余法。(四)土地价格机制与土地价格制度创新(重点)识记:城镇土地基准土地价格、农用地基准土地价格、标定土地价格、交易土地价格的含义。理解:土地价格制度创新。(五)土地价格管理(重点)应用:土地价格管理的基本措施。第七章第七章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一、学习目的和要求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让考生理解、掌握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概念和基本模式,农业生产资源的供求关系和配置原理。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概念与基本模式(重点)识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概念。理解:土地资源

13、优化配置的“三维结构框架”的理论。(二)农业生产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及其应用(次重点)识记:农业生产资源的配置原则。理解:农业生产资源的供求关系。第八章第八章 土地利用分类与空间配置土地利用分类与空间配置一、学习目的和要求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让考生理解、梦轩阁 掌握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分类的概念,土地利用地域分工涵义和原则,土地利用区域规划的涵义和规划体系以及土地利用区位选择。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土地利用的分类(重点)识记:土地利用分类的概读者居 念、目的与原则,我国新土地管理法中土地利用分类。(二)土地利用地域分工(一般)识记:地利用地域分工的原

14、则。理解:土地利用地域分工的涵义。(三)土地利用区域规划(重点)识记:土地利用区域规划的涵义和意义。理解:农村区域规划、城市区域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含义。(四)土地利用区位选择(一般)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土地资源管理课程名称:土地资源管理 (2009 年年 4 月修订版)月修订版) 课程代码:课程代码:3366第 5 页 共 8 页识记:土地利用区位选择的经济意义,城镇用地的含义。理解:屠能的农业区位论,城镇用地的区位选择。第九章第九章 土地可持续利用概论土地可持续利用概论一、学习目的和要求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让考生理

15、解、掌握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概念、原则和制约因素,土地可持续利用管理评价标准与指标体系以及我国土地利用问题与可持续利用战略。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概念与内涵(重点)识记:土地可持续利用概念与基本原则。(二)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制约因素(重点)理解:限制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因素。(三)土地可持续利用管理评价标准与指标体系(次重点)识记:土地可持续利用管理评价标准与原则。理解:土地可持续利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四)我国土地利用问题与可持续利用战略(重点)应用:我国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我国实施土地可持续利用战略。第十章第十章 各类土地可持续利用与管理各类土地可持续利用与管理一、学习目的和要求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让考生理解、掌握耕地利用的特征与原则、存在问题及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保障机制,城镇用地的特点及利用原则和管理措施。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管理(重点)识记:耕地的供给与需求的概念,耕地利用原则。理解:耕地利用的特征,我国耕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应用:我国耕地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保障机制。(二)城镇用地的可持续利用与管理(次重点)识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