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职业规划教育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989008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职业规划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中职业规划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中职业规划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中职业规划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中职业规划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职业规划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职业规划教育(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综合高中综合高中生涯规划生涯规划课程纲要课程纲要壹、目标壹、目标 综合高中必修科目生涯规划课程欲达成之目标如下: 一、了解个人发展与生涯规划的关系。 二、增进学生搜集生涯相关资讯与生涯探索能力。 三、引导学生进行个人与生活环境之探索。 四、指导学生依性向、兴趣、能力正确适性选择学程与课程。 五、培养宏观及具前瞻性的生涯态度与信念。 贰、核心能力贰、核心能力 综合高中必修科目生涯规划课程欲培养之核心能力如下: 一、了解个人成长历程与生涯发展的关系。 二、自我探索及了解个人特质与潜能。 三、探索生涯角色与生涯发展。 四、了解工作世界与职业生活。 五、了解大学学群与技专院校学群。 六、了解综合高中

2、开设学程内涵与进路。 七、了解学习档案之概念、设计与实作。 八、运用决策技巧选择学程与课程。 叁、教材纲要叁、教材纲要 综合高中部定必修生涯规划课程计 2 学分,开设于一年级。 主题 主要内容 参考节数 一、成长历程与生涯发展 1.个人的成长历程 2.个人的生命故事 3.生涯发展阶段与任2 务 二、自我探索 1.自我特质 2.能力与兴趣 3.价值观 4.情绪管理 5.自我悦纳 2 三、心理测验解释与应用 1.心理测验介绍 2.心理测验实施 3.心理测验解释与应 用 2 主题 主要内容 参考节数 四、生涯角色 1.生涯角色的定义与内涵 2.性别角色与生涯发展 2 五、学习档案 1.学习档案概念

3、2.学习档案设计 3.学习档案实作 4 六、职场探索 1.认识工作世界 2.职场变动与人力供需 3.职业生活及工作伦理 3 七、升学进路探索 1.进路类别 2.进路选择 3 八、生涯抉 择 1.生涯抉择的意义 2.生涯抉择的助力与阻力 2 九、学程简介与选择 1.学术学程内涵与进路 2.专门学程内涵与进路 3.运用决策技巧适性选择学程。 16 备注 各校得于一年级下学期增开学分数,俾利进行学程试探及分化 辅导。 肆、实施方法肆、实施方法 一、教材编选 (一)编写教材时,应注意与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的衔接,并注意 教材内容应具时代性与前瞻性。 (二)生涯规划主轴可分为个人自我的了解与接纳、职场

4、探索与认识、 自我与环境间的互动与抉择,各校可依实际需要,于适当学年/学期,选择 适当材料与主题,斟酌安排学习内涵。 (三)生涯规划有其连续性,因此无论教学内容或材料选择,皆可接续 国中阶段所进行的生涯档案,进而深入探讨生涯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四)个人方面的生涯探索,系以个人为主轴: 1.成长历程与生涯发展主题除探讨生涯规划与个人生涯发展的关系、强 调终身学习理念、引发学生规划生涯的动机外,重点在于探讨我之所 以为我的发展背景,包括在个人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事件、生命故事及学习 过程。 2.自我探索、心理测验解释与应用的重点在透过各种正式与非正式的心 理测验或评量,协助学生了解自我所拥有的各方

5、面的特质,包括兴趣、性 向、能力、人格特质、价值观念、情绪管理、压力管理、自我悦纳等。 3.生涯角色则接续特质之探索,将个人特质与生涯角色作一连结、探讨 个人特质与家庭、学习、工作、以及其他未来生涯角色的关连。 4.透过学习档案设计及实作培养生涯信念。 (五)职场的探索,重点在职场认识与掌握: 职场探索主旨在了解市场变动与人力资源供需情况,以及职场可能的变 化,并分析工作世界与有兴趣的职业方向,同时对职业生活与相关的工作 伦理作深入的探讨。 (六)升学进路探索,重点在进路类别与进路选择: 1.包括大学入学方案及四技二专入学方案各种管道的认识等,并将个人 特质与学群/职群资料相连结。 2.进路选

6、择主题在让学生体会大专校院之相关学系及未来可能的学习领 域,并了解大专校院学习与生活型态及选择校系之考量因素。 (七)生涯抉择与技巧,目的在透过实际的行动完成生涯抉择: 1.生涯抉择主旨在根据所定生涯目标,拟定具体可行之行动方案, 并透过模拟行动方案实践之过程,同时学习因应各种可能产生的助力与阻 力,如时间管理、压力调适、生涯转型等。 2.决策技巧的重点在了解并探索个人决策风格,并以适切的决策技 巧拟订个人生涯目标。 (八)学程简介与选择,重点在让学生了解各种学程及适性选择学程与 课程: 1.各种学程的内涵与进路。 2.运用决策技巧选择学程与课程。 二、教学方法 (一)生涯规划系实用性学科,在

7、基本知识之外,更强调学生能实际运 用于个人的生涯发展历程中,因此宜透过生动活泼且与个人切身相关的活 动,引发学生对生涯的关切,产生探索及规划生涯的意愿,进而有效学习 相关的能力、培养适切的生涯态度。 (二)每单元主题均包含认知、情意与习作或相关活动演练。 (三)教学内容可配合当日或近日发生于校园、社会等重大新闻或生活 事件,切入各单元主题,以引起动机、随机教学,并使理论与实务得以兼 顾。 (四)可安排至相关机构学校、活动、展览等进行实地校外参访,与现 实社会相结合。 (五)教学媒体可选取与单元主题相关的影片或歌曲。 其来源亦可征 求学生提供,更易引起共鸣。 三、教学评量 进行生涯规划活动时,宜

8、以学习档案观点,协助学生在整个学习历程中,建立 个人生涯档案,对个人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有统整的了解与认识,故教师可参酌 档案评量方式及原则,进行学生学习成果之评量。 (一)个人作业部分-以各单元主题习作与生涯访谈报告为主。 (二)小组作业部分-以课外任务分配及课堂中表达、分享之参与程度 为主。 四、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包括书刊、测验、影片、光碟及网路资源等。 高中生涯规划规划学科高中生涯规划规划学科 进阶研习进阶研习 南南 区区 吕美枝吕美枝 国立台南大学国立台南大学 前言 从我的高中经验分享开始从我的高中经验分享开始 o 联考的恶梦:考联考的恶梦:考 拷拷烤烤 o 选择普通高中的挣扎选择普通

9、高中的挣扎 o 跟月亮说跟月亮说 Hello 的日子不确定的未来的日子不确定的未来 o 高中生的生涯困惑高中生的生涯困惑 o 如果有生涯规划的指引如果有生涯规划的指引 生涯规划的四个基本步骤生涯规划的四个基本步骤 / / 要素要素 知己知己 知彼知彼 抉择抉择 设定目标设定目标 行动行动 支援系统支援系统 生涯发展四大目标 充分了解自我,因为自我认知是生涯规划的基石,关系着生涯发展成功与否。充分了解自我,因为自我认知是生涯规划的基石,关系着生涯发展成功与否。 提升乐于投入工作的意愿,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满足自我。提升乐于投入工作的意愿,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满足自我。 针对社会的变迁与工作环境的改变

10、,在工作与需求之间做最适当的选择与调适。针对社会的变迁与工作环境的改变,在工作与需求之间做最适当的选择与调适。 激发自我潜能,以成长自我、肯定自我,增进生涯发展,提高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激发自我潜能,以成长自我、肯定自我,增进生涯发展,提高生命的意义与价值。高中生涯规划课程目标高中生涯规划课程目标 了解个人发展与生涯规划的关系。了解个人发展与生涯规划的关系。 增进学生生涯相关资源与生涯规划基本技能。增进学生生涯相关资源与生涯规划基本技能。 引导学生进行个人与生活环境探索与决定。引导学生进行个人与生活环境探索与决定。 培养宏观及具前瞻性的生涯态度与信念。培养宏观及具前瞻性的生涯态度与信念。 个人成

11、长历程与生涯发展的关系个人成长历程与生涯发展的关系 从生态系统理论谈起从生态系统理论谈起 o 人类发展人类发展生生态态图图 ( Garbarino, J., & Abramowitz, RH 1992, p.29. ) o 生态学理论(生态学理论( Ecological theory ) 个人认知与行为个人认知与行为 生态学理论(生态学理论( EcologicalEcological TheoryTheory )中强调整体性()中强调整体性( holisticholistic )和人与环)和人与环 境之间的交流关系,特别强调人在情境中和当前(境之间的交流关系,特别强调人在情境中和当前( her

12、e-and-nowhere-and-now )现实状况考)现实状况考 量的实施原则。量的实施原则。 强调多重环境对人类行为与发展的影响,而将环境依人的空间与强调多重环境对人类行为与发展的影响,而将环境依人的空间与 社会距离,分成一层套一层的数种系统。社会距离,分成一层套一层的数种系统。 o 重要的是重要的是“ 个个 体的认知体的认知” ,而非,而非“ 真真 实或对错实或对错” o 工作外生活、在组织文化影响之下的日常生活的互动都相当变得重要(工作外生活、在组织文化影响之下的日常生活的互动都相当变得重要( Hofstede,1991Hofstede,1991 ) Bronfenbrenner(1

13、979)Bronfenbrenner(1979)的的 生态学理论生态学理论 ( ( 一一 ) 微微 系统系统 ( microsystem)microsystem) 微系统是指个体可直接接触,对其有直接影响的系统。微系统是指个体可直接接触,对其有直接影响的系统。 例如自出生起即很密切例如自出生起即很密切 的家庭以及之后的学校、同侪关系。的家庭以及之后的学校、同侪关系。 (二)中间系统(二)中间系统 (mesosystem)(mesosystem) 中间系统所指的是各微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当两个或数个微系统在价值观念产生冲突时,中间系统所指的是各微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当两个或数个微系统在价值观念产

14、生冲突时, 通常会造成个体适应问题。通常会造成个体适应问题。 (三)外系统(三)外系统 (exosystem)(exosystem) 外系统是由个体的外围体制所构成,包括工作场所、社区组织与服务、家族亲戚、外系统是由个体的外围体制所构成,包括工作场所、社区组织与服务、家族亲戚、 大众传播媒体、法律服务等,个体居于其中,虽非扮演主导的角色,但此系统却间大众传播媒体、法律服务等,个体居于其中,虽非扮演主导的角色,但此系统却间 接影响个体的适应。接影响个体的适应。 (四)(四) 巨系统巨系统 (macrosystem)(macrosystem) 巨系统包含广泛层面的意识型态、文化等,巨系统为个体设立

15、了行为标准,大至巨系统包含广泛层面的意识型态、文化等,巨系统为个体设立了行为标准,大至 政策法令之制定,小至日常生活的态度言行,其背后都隐含这社会或个人的意识型政策法令之制定,小至日常生活的态度言行,其背后都隐含这社会或个人的意识型 态。态。 Bronfenbrenner(1979)Bronfenbrenner(1979)的的 生态学理论生态学理论 生涯发展与规划的概念生涯发展与规划的概念 工作与生涯的异同工作与生涯的异同 生涯发展与规划生涯发展与规划 o Donald E. Super 的生涯发展理论的生涯发展理论 ( Life Span Theory ) o 从从职业职业到到生涯生涯 o

16、以个人发展为中心的思考以个人发展为中心的思考 高中学生生涯规划课程的必要性高中学生生涯规划课程的必要性 SuperSuper ( 1 980980 )生活)生活 - 生生 涯彩虹图涯彩虹图 成长期:出生至十四岁成长期:出生至十四岁 o 玩游戏、抓周、外在环境、幻想、好奇玩游戏、抓周、外在环境、幻想、好奇 探索期:十五至二十四岁(青少年至成人期)探索期:十五至二十四岁(青少年至成人期) o 求学阶段的学习、课外活动、打工经验,开始对职业的探寻,我对求学阶段的学习、课外活动、打工经验,开始对职业的探寻,我对 有有 兴趣兴趣 o 思索人生的方向与目标、自我的了解、兴趣能力的探索、了解学习的目的、思索人生的方向与目标、自我的了解、兴趣能力的探索、了解学习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