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概况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988651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年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概况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09年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概况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09年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概况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09年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概况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09年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概况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9年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概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年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概况(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9 年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概况基于对 2009 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 教育的统计分析 职业技术教育具有不以学科体系为逻辑而以生产活动的规律为指导的基本特征,所以在全 球金融危机和经济动荡仍在继续的 2009 年,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上都经历了 新的机遇和挑战。对 2009 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全年转载的文章进行统 计分析,在透视 2009 年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特点和概况的基础上,对 2010 年我国 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走向进行展望。 一、栏目设置与转载论文的统计分析 (一)栏目设置研究 2009 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全文转载 144 篇文章,

2、比 2008 年的 156 篇 减少 12 篇。共设置栏目有 12 个,比 2008 年多出 3 个。其中“回顾与展望” 、 “政策导向” 、 “学科建设”和“课程研究”为新增栏目;“本期关注” 、 “高等职教” 、 “中等职教” 、 “比 较与借鉴”为常设栏目;“高等职教” 、 “比较与借鉴”为每期必设栏目;而“课程研究” 只出现在第 5 期中, “学科建设”和“职教史”只出现在第 9 期中。见表 1。表 1 2009 年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职业技术教育的栏目设置 栏目名称栏目设置次数转载论文数量 高等职教 1237 本期关注 1026 中等职教 1125 比较与借鉴 1224 改革与发展 41

3、0 理论经纬 48 农村职教 24 政策导向 12 回顾与展望 12 课程研究 12 学科建设 12 职教史 12(二)源杂志转载量 2009 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全文转载的 144 篇论文来源于全国 42 种学术 期刊,比 2008 年减少 17 种。见表 2。 表 2 2008、2009 年源杂志转载量比较从表 2 可以看出,排名前五位的分别是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京) 、 职教论坛 (南昌) 、 教育与职业 (京) 、 职业技术教育 (长春) 、 职教通讯 (常州) ,共 76 篇,占所有 被转载论文数量的 53%。同时,这 5 种杂志连续 4 年排名前五名,充分说明这 5 种学

4、术 杂志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领域具有标杆性作用。另外,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 技术教育2009 年对中国高教研究 (京)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石家庄) 、 高等工程 教育研究 (武汉) 、 高等教育研究 (武汉) 、 教育学术月刊 (南昌)五种杂志的转载量 有明显增加,使其在 2009 年源杂志转载量排名中进入前 10 名。(三)源杂志所在地如图 1 所示,从源杂志所在地来看,北京(57 篇) 、南昌(23 篇) 、长春(12 篇) 、 武汉(10 篇) 、常州(7 篇) ,分别占总数的 39.58%、15.97%、8.33%、6.94%和 4.86%。 其他转载量较高的源杂志所在地分

5、别是上海(5 篇) 、南京(4 篇) 、石家庄(3 篇)和新 乡(3 篇) 。(四)第一作者所在单位情况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2009 年所转载的 144 篇论文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 作者的文章有 55 篇,占论文总数的 38%(本文只统计第一作者所在单位的情况) 。除第一 期高职专科院校服务面向定位与评估的作者所在单位不详之外,来自教育研究机构的 文章有 36 篇,占论文总数的 25%,这其中出自教育部的文章连续两年高居榜首;来自高 校的文章共有 98 篇,占论文总数的 68%;其中,来自师范院校的最多,有 37 篇,占论 文总数的 26%,这其中出自华东师范大学的文章连续三年在师范

6、类院校中排名第一;来自 普通高校的有 35 篇,占论文总数的 24%;来自普通高职院校的有 26 篇,占论文总数的 18%;其他单位的有 9 篇,占论文总数的 6%。见表 3。表 3 第一作者来源情况(五)源杂志所在栏目的分布 如表 4 所示,源杂志转载数量排在前五位的杂志所转载的文章涵盖内容比较广泛,主要分 布在“本期关注” 、 “高等职教” 、 “中等职教” 、 “比较与借鉴”四个栏目。总体上看,这四 个栏目所包含的论文数量有 112 篇,占到总数的 78%。其他报刊杂志被转载的文章所在栏 目比较分散,其中“高等职教”栏目中包含文章 37 篇,占到总数的 26%,在所有栏目中 所占比重最大

7、。这也说明我国学者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研究倍加关注。表 4 源杂志转载文章所在栏目二、研究方法、研究主要领域和基本观点 (一)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从 2009 年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职业技术教育转载论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来看, 有超过一半的文章采用了多学科、多元化的综合研究方法。具体来说,83 篇论文采用的是 定性研究法,占所有被转载论文总数的 57.6;采用文献法的有 26 篇,占所有被转载论 文总数的 18.1;采用比较法与统计法的分别有 11 篇和 15 篇,分别占所有被转载论文总 数的 7.6和 10.4%;采用调查法和个案法的分别有 5 篇和 4 篇,分别占所有被转载论文 总数的 3.5和 2.

8、8%。(二)研究的主要领域和基本观点 1.职业技术教育基本理论研究 我国学者关于“职业(技术)教育”含义的表述有 20 种,但几乎人言人殊,还没有形成 统一的看法和认识。有学者从时代变迁的角度,通过新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审视职业技 术教育的现代特征:职业性、技能性、社会性和全民性。并提出职业性和技术性是现代职 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其他方面是职业教育的派生属性(和震,第 2 期) 。职业教育观念是 人们对职业教育所持有的相对稳定的、定型化的认识和反应,是与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根源于人们的时间、文化传统、地理历史环境以及民族等(董仁 忠,雷世平,第 2 期) 。从职业教育价值观

9、、教育模式、机制、内容等方面看,职业教育 有“生存型”和“发展型”之分,前者的所有方面都是为了职业教育本身的生存,生存是 第一要务;后者的诸多方面都是为了人的发展(庄西真,第 7 期) 。同时,我国社会转型 时期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存在着价值的“工具性”定义与“本体性”承诺的冲突,冲突源于 “需要”的直接性、受动性和消费性。让人能够诗意地栖居于经济生活是职业教育的价值 诉求(卢洁莹,第 3 期) 。有学者提出应把“大学精神”从狭隘的理解中解放出来,把高 职院校的独特价值挖掘出来。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 “合作精神”等大学精神在高职 院校教师身上同样存在,高职院校也可以产生自己的“大师”

10、(徐丽萍,第 3 期) 。但也有 学者认为高职院校由于起源、主体、使命责任、培养模式等根本性差异,大学精神未能完 整地传承。并进而提出, “职业情怀” 、 “经世致用”和“开放协作”是高职教育视域下大学 精神的新架构(陈云涛,第 12 期) 。 关于高职教育姓“高”还是姓“职” ,始终是高职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焦点问题。发展中的 职业教育不应为了所谓的姓“高”还是姓“职”而困惑,更不应在改革中为了保持所谓的 “职业性”而不敢有所突破。有学者提出,应该将高职教育完全纳入到高等教育体系,在 国家宏观分类指导框架内,任其自由发展,而不是画地为牢,实行身份管理,造成事实上 的高等教育“双轨制” 。这有利

11、于打破高职教育的身份限制,有助于各高职院校、各专业根 据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发展道路,从而真正实现中国高等教育的百花齐放(查吉德,第 8 期) 。也有人认为,从根本上解决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必须坚持 科学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人才观,切实把高等职业教育看作一种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 的教育类型,实行分层定位和分类发展,从而按照实际办学条件和水平指引高等职业教育 实现多层次、多样化的发展,最大限度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高水平、高素质技能 型或实务性人才的实际需要(张博文,第 7 期) 。2. 职业技术教育管理与发展研究 (1)职业技术教育经济管理 通过对近年来中国职业教育经费

12、统计数据的梳理和分析,可以看出我国职业教育经费管理 方面的特点:经费总量稳步增长,存量较小,在全国各类教育中所占比重较小;各类教育 投入的差异明显,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高于其他各类职业教育;经费来源主要依赖财政 拨款和学杂费收入,缺乏社会投入机制;经费支出结构不合理,凸显常规性经费投入不足 的问题;经费投入的地区性差异明显,这也归因于经济和制度因素(廖礼辉,陈敬良,沈 有禄,第 6 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加大了对职业教育 经费的投入,并逐步建立有利于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多元化筹资渠道,但经费投入的总量 远不能满足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经费来源渠道狭窄仍然是制约职业教

13、育发展的瓶颈。为 此,政府应继续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引进民间资本参与职业教育;鼓励支持行业和_ 企业发展职业教育;为职业院校搭建好融资平台(李娣,第 10 期) 。因此,依据职业教育 “准公共产品”的属性,本着“谁受益,谁分担”的原则,要落实政府作为职业教育主要 投资方的责任,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为大众提供接受职业教育的良好平台,同时大力发展 民办职业教育,鼓励企业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投资(赵艳立,第 5 期) 。有学者提出必须将 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构建放在突出位置上,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构 建职业教育纵向和横向的合理、公平结构(郭扬,第 6 期) 。有学者探讨了农村中等职业 教

14、育投资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政府财政投入不足;投资主体单一;投资渠道不畅;成本分 担机制未形成;政府投入效率不高。加强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投资的途径和机制有:加大政 府经费投入力度,改革经费投入方式;明晰产权,大力发展民办中等教育,增加中等职业 教育资源;推进办学体制改革,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效益;建立完善中等职业教育成本分担机制,扩大经费来源范围;提高中等职业学校融资能力,拓展中等职业教育投资渠道 (王雄,王忠贤,第 5 期) 。(2)职业技术教育制度管理 诺斯说过,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是为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而 制度障碍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农村职业教育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困难。城乡“

15、二元”结构、户 籍制度和农村职业教育体制等,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严格限制了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传统 观念对职业教育的偏见更是制约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发展农村职业技术 教育迫切需要制度创新,即废除户籍制度,实行市场化办学,完善职业教育立法,改革农 村职业教育投资体制与管理体制等(杨洁,第 5 期) 。我国高职教育也存在严重的制度缺 失问题。高职教育制度缺失包括完全性制度缺失、不完全性制度缺失和隐性制度缺失等三 种制度缺失。而造成以上制度缺失的原因主要包括制度选择的复杂性、制度的道德缺失、 潜规则的消极作用以及制度制定的表面化和单向性等方面。为了应对和解决制度缺失带来 的困境,应从健全制

16、度建设、把握制度伦理性质、完善制度的监督、维护制度对象利益、 明确责任和归责原则等方面入手(何杨勇,第 7 期) 。有学者就教育券制度对职业教育适 用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梳理,认为费里德曼将职业教育排除在教育券的适用范围的观点值得 商榷,从职业教育的性质、政府在职业教育投入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教育券理论自身的发 展来看,教育卷可以而且应当在职业教育中得以适用(皮江红,第 3 期) 。 (3)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技术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在理论层面上,从引进“他山之 石”到凸显中国特色的跨越,从“零敲碎打”式的经验总结走向“系统有序”的学术性研 究,从仅关注“具体问题”到增强“学科意识” 。职业技术教育学的研究视野不断拓展,交 叉研究日益纷呈,并注重回应现实问题,加强服务政府决策,呈现出思想活跃、发展迅速、 成果丰硕的姿势(匡瑛,石伟平,第 9 期) 。有学者通过对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模式的比较, 在探寻当代职业技术教育发展逻辑原点的过程中,指出不断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创新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