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九年级世界历史复习纲要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987012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九年级世界历史复习纲要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1年九年级世界历史复习纲要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1年九年级世界历史复习纲要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1年九年级世界历史复习纲要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1年九年级世界历史复习纲要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九年级世界历史复习纲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九年级世界历史复习纲要(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 年九年级世界历史复习纲要年九年级世界历史复习纲要 (华师版华师版)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人类起源与上古文明人类起源与上古文明南方古猿南方古猿生活在非洲的生活在非洲的南方古猿南方古猿是今天已知人类最是今天已知人类最早的早的直系祖先直系祖先,属于,属于“正在形成中的人正在形成中的人”距今约距今约 440 万年前形成万年前形成爪哇直立人化石爪哇直立人化石 最早发现的猿人化石最早发现的猿人化石印度尼西亚境内发现印度尼西亚境内发现 主要人种主要人种世界三大人种:世界三大人种:黄种、白种和黑种黄种、白种和黑种是受到不同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影响是受到不同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影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出

2、现了氏族。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出现了氏族。母系氏族母系氏族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血缘关系和财产继承按母系计算。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血缘关系和财产继承按母系计算。子女子女“知其母而不知其父知其母而不知其父”。第第 1 课:课:史前史前时期的时期的人类人类 氏族社会氏族社会 父系氏族父系氏族由于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男子开始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支配社会。,男子开始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支配社会。血缘关系和财产继承按父系确认,子女留在男性一方氏族内,血缘关系和财产继承按父系确认,子女留在男性一方氏族内,“既知其母又知其父。既知其母又知其父。”从五六千年前开始,在亚非的大河流域,

3、相继诞生了灿烂的上古文明:从五六千年前开始,在亚非的大河流域,相继诞生了灿烂的上古文明:埃及、两河流域、印度和埃及、两河流域、印度和中国中国;然后出现了国家,进入了奴隶社会。;然后出现了国家,进入了奴隶社会。地点:尼罗河流域;地点:尼罗河流域; 公元前公元前 3100 年出现奴隶制国家。年出现奴隶制国家。 金字塔金字塔古埃古埃及文明的标志及文明的标志 功能:古埃及国王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功能:古埃及国王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 (识图识图 P10-11)地点:西亚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地点:西亚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出现国家:公元前出现国家:公元前 3000 年左右

4、年左右制定者: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制定者: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目的:为了维护私有制和社会秩序;目的:为了维护私有制和社会秩序;汉谟拉比法汉谟拉比法典典古巴古巴比伦文明的标比伦文明的标志志 地位:是迄今所知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地位:是迄今所知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识图识图 P12)地点:印度河流域、恒河流域。古代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形成等级制度。地点:印度河流域、恒河流域。古代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形成等级制度。公元前公元前 1000 年开始出现国家。年开始出现国家。第第 2 课:课:大河大河流域的流域的上古文上古文明明人类人类文明的文明的摇篮摇篮种姓制度种

5、姓制度古印度文明的古印度文明的标志标志分四个等级:分四个等级:1 婆罗门(祭司婆罗门(祭司掌握神权);掌握神权);2 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军政大权);把持国家军政大权);3 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主要从事农、牧业和商业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主要从事农、牧业和商业4 首陀罗(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奴隶;主要从事手工业、农业和渔猎业)。首陀罗(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奴隶;主要从事手工业、农业和渔猎业)。特点: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不特点: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不同

6、等级的人不得通婚。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第一二等级属于统治阶级,第三四等级属于被统治阶级。第一二等级属于统治阶级,第三四等级属于被统治阶级。种姓制度的实质种姓制度的实质古代印度的社会等级制度。古代印度的社会等级制度。古代中国的分古代中国的分封制(前封制(前 2070年)年)在世界历史地图上在世界历史地图上(P9)标出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古代主要文明的地理位置,标出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古代主要文明的地理位置,了解它们的形成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了解它们的形成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亚非文明以大河流域为中心、亚非文明以大河流域为中心、 西方文明以海洋为中心。西方文明以海洋为中心。第第 3 课课 希腊罗

7、马的上古文明(西方文明发源于海洋)希腊罗马的上古文明(西方文明发源于海洋)起起 始始爱琴文明(公元前爱琴文明(公元前 2000 年年前前 12 世纪,以克里特岛、迈锡尼为中心世纪,以克里特岛、迈锡尼为中心斯巴达斯巴达崇尚武力崇尚武力全盛时期全盛时期伯里克利时代(前伯里克利时代(前 443前前 429 年)年)核核 心心广大公民直接参与广大公民直接参与机机 构构公民大会公民大会局局 限限 性性仅限于成年男性公民仅限于成年男性公民古希腊文古希腊文明明(西方文(西方文明之源)明之源)城邦时期城邦时期(公元前(公元前 8前前 6 世纪)世纪)雅雅 典典民主政治民主政治深远影响深远影响西方近代民主政治制

8、度之源西方近代民主政治制度之源发展发展 屋大维屋大维 395 年分裂年分裂 西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476 年灭亡)年灭亡)罗马城邦罗马城邦罗马共和国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罗马帝国 (标志西欧奴隶制和上古历史终结)(标志西欧奴隶制和上古历史终结)前前 509 年年 前前 30 年开始年开始 东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1453 年灭亡)年灭亡)立国基础立国基础军事扩张军事扩张布匿战争(罗马布匿战争(罗马北非的迦太基)北非的迦太基)古罗马文古罗马文明明(为西方(为西方文明形成文明形成奠定基础)奠定基础) 全全 盛盛公元公元 2 世纪初,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得到环地中海大帝国。世纪初,成为地跨欧、亚、非

9、三洲得到环地中海大帝国。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中古亚欧文明中古亚欧文明第第 5 课课 中古时代的东亚和西亚中古时代的东亚和西亚1、东亚、东亚日本大化改新:日本大化改新:646 年元月,孝德天皇颁布诏书,参照中国隋唐制度进行改革。年元月,孝德天皇颁布诏书,参照中国隋唐制度进行改革。目的:为缓解社会危机,摆脱困境。目的:为缓解社会危机,摆脱困境。内容:内容: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的国家体制,废除官职世袭的陋习,以才选官;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的国家体制,废除官职世袭的陋习,以才选官;经济经济上:改革日本的土地。赋税和徭役制度。上:改革日本的土地。赋税和徭役制度。性质和意义:

10、大化改新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为日本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使日本由性质和意义:大化改新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为日本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确立了封建制度,也是日本文明形成的标志。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确立了封建制度,也是日本文明形成的标志。启示:启示:要能正视自身落后情况,认真学习外国先进文化,积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要能正视自身落后情况,认真学习外国先进文化,积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要坚持改革开放要坚持改革开放的政策不动摇,只有这样才能富国强民;的政策不动摇,只有这样才能富国强民;学习先进,报效祖国,有爱国之心。学习先进,报效祖国,

11、有爱国之心。2、西亚、西亚阿拉伯帝国阿拉伯帝国7 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8 世纪中叶建立了地跨亚、非、欧的阿拉伯大帝国,首都巴格达,世纪中叶建立了地跨亚、非、欧的阿拉伯大帝国,首都巴格达,1258 年,蒙古骑兵攻陷巴格达,帝国灭亡。年,蒙古骑兵攻陷巴格达,帝国灭亡。世界三大宗教简表世界三大宗教简表教教 派派起源地起源地创立时间创立时间创始人创始人经经 典典教教 义义佛佛 教教印度印度公元前公元前 6 世纪世纪释迦牟尼释迦牟尼三藏经三藏经倡导众生平等,反对种族界限;倡导众生平等,反对种族界限;基督教基督教巴勒斯坦巴勒斯坦1 世纪上半叶世纪上半叶耶耶 稣稣圣经圣经

12、早期:主张在上帝面前人人平早期:主张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鼓吹正义必胜;等,鼓吹正义必胜;后期:强调逆来顺受、精神忏后期:强调逆来顺受、精神忏悔、希冀来世悔、希冀来世伊斯兰教伊斯兰教阿拉伯半岛阿拉伯半岛7 世纪初世纪初穆罕默德穆罕默德古兰经古兰经信仰真主安拉信仰真主安拉1054 年,基督教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年,基督教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注意三大宗教的传播路线。注意三大宗教的传播路线。第第 6 课课 中古时代的欧洲中古时代的欧洲由来由来8 世纪初世纪初,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进行马特进行“采邑改革采邑改革”,内容是:,内容是:推行土地分封制度的改革。推行土地分封制度的改革

13、。 影响是:使西欧逐渐形成了从国王影响是:使西欧逐渐形成了从国王到骑士的的封建等级制。到骑士的的封建等级制。内容内容国王是最高的封建主,以下是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国王是最高的封建主,以下是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最后是骑士。最后是骑士。政治政治封建等级制度封建等级制度(西欧封建社会的(西欧封建社会的一大特色)一大特色)特点特点国王国王骑士骑士 ,金字塔形,金字塔形了解四个层次的代表了解四个层次的代表“我的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臣我的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臣”基础基础8 世纪中期,世纪中期, “丕平献土丕平献土”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特权特权政治上:教皇是至高无上的

14、仲裁者;政治上:教皇是至高无上的仲裁者; 经济上:占有大量土地;经济上:占有大量土地; 思想上:控制了西欧的思想文化;思想上:控制了西欧的思想文化;宗教宗教天主教会控制西欧天主教会控制西欧(居中心地位)(居中心地位)基督教是西欧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基督教是西欧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时间时间11 世纪前后世纪前后西欧封西欧封建社会建社会经济经济城市复兴城市复兴 作用作用政治上:城市居民争取城市自治斗争,使多数城市获得了独立或政治上:城市居民争取城市自治斗争,使多数城市获得了独立或自治权;自治权;经济上:促进了手工业、商业贸易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经济上

15、:促进了手工业、商业贸易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文教上:推进了学校教育和文化交流,诞生了世界最早的大学。文教上:推进了学校教育和文化交流,诞生了世界最早的大学。东欧东欧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帝国又名又名东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全盛时地跨欧、亚、非三大洲;全盛时地跨欧、亚、非三大洲;1453 年,奥斯曼土耳其大军攻陷君士坦丁堡,标志其灭亡年,奥斯曼土耳其大军攻陷君士坦丁堡,标志其灭亡帝国衰落的原因:见书帝国衰落的原因:见书(重点重点)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文明的冲撞与融合文明的冲撞与融合交往的两种方式:暴力冲突交往的两种方式:暴力冲突(战争与征服战争与征服)和平交往和平交往第第 7 课课 战争与民族交往战争与民

16、族交往暴力冲突方式暴力冲突方式 人类历史上人类历史上文明交往的方式文明交往的方式有暴力冲突有暴力冲突(战争与征服战争与征服)和和平往来两种;和和平往来两种;暴力冲突暴力冲突(战争与征服战争与征服)在带来灾难和痛苦的同时,也不自觉地充当了文明传播与交流的工具。例如:希波在带来灾难和痛苦的同时,也不自觉地充当了文明传播与交流的工具。例如: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征服地中海、蒙古西征。战争、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征服地中海、蒙古西征。暴力冲突暴力冲突(战争与征服战争与征服)的客观作用:的客观作用:促进了各地区间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各地区间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联系,加速了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联系,加速了人类历史由分裂走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