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巨人贝多芬说课稿

上传人:qt****68 文档编号:45982773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乐巨人贝多芬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音乐巨人贝多芬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音乐巨人贝多芬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音乐巨人贝多芬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音乐巨人贝多芬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音乐巨人贝多芬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乐巨人贝多芬说课稿(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音乐巨人贝多芬音乐巨人贝多芬说课稿说课稿单单 位:唐山七中位:唐山七中姓姓 名:刘名:刘 桂桂 丽丽音乐巨人贝多芬音乐巨人贝多芬说课稿说课稿唐山七中 刘桂丽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三课音乐巨人贝 多芬 。我准备从以下六个方面来说明。 (出示课件)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音乐巨人贝多芬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下 册第三单元的第三课。本单元的主题为“杰出人物” 。他们对社会的发展做出了 突出贡献,他们的事迹生动感人,广为流传。探寻他们的足迹,学习他们的精 神,有利于我们的成长。贝多芬正是这样的一位伟人。作为

2、“乐圣” ,他的音乐 地位和音乐成就无人能及;作为和苦难命运做斗争的榜样,贝多芬更是令人崇 敬。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说,贝多芬都是一个不平凡的人。 课文写的是“客人”访问贝多芬的全过程。以贝多芬对厄运的态度为中心, 通过女佣的介绍、对贝多芬的外貌描写和贝多芬自己袒露心声,由表及里,成 功地表现出了他的独特气质和坚强个性。文中贝多芬的性格是双重的:他有巨 人般顽强的品格,也有凡人的喜怒哀乐。这正是本文的独特之处:把伟人还原 成活生生的现实中的人,着力表现他内心的痛苦和对不幸命运的顽强抗争。 (二)教学对象分析(二)教学对象分析七年级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及领悟能力。教师在讲授这 篇课文

3、时要注重营造整体学习氛围,引导学习把握文章主题。(三)教学环境分析(三)教学环境分析我校教学环境比较优越,多媒体教室就有四个。为了给学生形象、直观的 印象,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我选择多媒体教学。二、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读准字音,掌握重点词语的意义。 能力目标:1快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2品味精彩语句,感悟贝多芬与厄运抗争的顽强精神。3模仿本文描写人物外貌特征的语句,学习本文“以形传神”刻画人物 的方法。 情感目标:学习贝多芬与厄运抗争的顽强精神,培养学生坚强乐观的人格。确定依据根据新课标“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

4、能的训练”这一要求,我确定了知识和能力目标;针对现代中学生意志薄弱的特点以及新课标所说的“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观,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这一要求,我确定了情感目标。 三、教学重点、难点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品味精彩语句,感悟贝多芬与厄运抗争的顽强精神,培养学生坚强乐观 的人格。既是 2学习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 (二)(二)教学难点:同教学重点 1 四、教学方法四、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主要是通过学生的阅读、讨论和教师的答疑来完成的。 )1本节课我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贝多芬的传世图片加深学生对他形象的 进一步认识;选择他的名曲命运进行

5、现场播放,让学生感受他作为一个音 乐巨人带给我们的强烈的心灵震撼。2依据课程标准理念,本节课主要的教学方法是导学结合,自主探究, 师生互动交流、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进行教学。课堂组织形式是教师点拨,学 生入境探究。3课前准备:学生收集贝多芬有关资料,自读课文,初识贝多芬形象。 五、教学过程五、教学过程 第一第一课时课时主主题题:走:走进进巨人巨人 感悟精神感悟精神(一)直接导入(一)直接导入 板书课题板书课题 设计理由开门见山,简洁明快地直奔课题。 (二)聆听故事(二)聆听故事 走近巨人走近巨人 (提前一星期要求学生课外查阅贝多芬的有关资料,获得对贝多芬的整体 印象。推荐书本:罗曼罗兰写的贝多芬

6、传 、 约翰克利斯朵夫 ,丰子恺的关于贝多芬 。1由学生将收集到的贝多芬的资料,以“我眼中的贝多芬”为题进行班级 汇报;2老师点评,并展示有关贝多芬资料幻灯片;3幻灯片资料如下:贝多芬(17701827) ,他出生于德国波恩的平民家庭,家族是科隆选侯宫 廷歌手世家,自幼跟从父亲学习音乐,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华。八岁便开 始登台演出。1798 年其听觉渐衰,1820 年后两耳失聪,但仍坚持创作。有“乐圣”的称 号。主要的交响曲作品有九部,其中以第三部英雄 、第五部命运 、第六 部田园 、第九部合唱最为著名。设计理由1丰富学生的知识,增大课堂容量,为后面“走进巨人,感悟精神”以及“合作探究,学习

7、技法”两环节奠定基础。2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对贝多芬有全面了解,获得整体印象,他们就急着想知道课文写的贝多芬是什么样的。 (三)速读课文(三)速读课文 感知内容感知内容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要求学生完成两个任务:完成教学能力目标 1 1以女佣的口吻复述故事情节。 2概括访问过程中的事件。 设计理由变换人称复述,既能很好地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梳理概括能力,又能让学生很快地把握课文内容。 (四)走进巨人(四)走进巨人 感悟精神(感悟精神(完成教学能力目标 2 及情感目标)这是本文的重点,也是难点。分三步走: 1品味语言 解读灵魂用“从作者的描写中,我看到了一个的音乐巨人?”说一段

8、话。提示:分别从肖像的刻画与语言的描写中去挖掘。设计理由这一环节首先要让学生理解“巨人”:对音乐的执着,抗争厄运的刚毅顽强。然后让学生细读课文,找出语句。这个环节要读、品、悟相结合。学生找出了表现他巨人般坚强性格的语句后,要引导学生品味重要词语,由外入内,深入贝多芬的内心世界,感悟他的顽强精神;重点段落和语句,还要求学生有情感地朗读。 2聆听音乐 加深理解 过渡:贝多芬的音乐是他的伟大的生命的象征,是灵魂的音响。下面我们 一起来聆听贝多芬的交响曲命运 ,再次感受他对厄运的解读,与命运抗挣的 顽强精神。 播放命运交响曲,并播放画面。 (图片展示)要求学生认真听,看画面,之后说说你的感受? 设计理

9、由播放富有激情的音乐,并伴有直观的画面,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情绪与本文合拍,加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欣赏能力。3拓展延伸 话说巨人 贝多芬在耳聋后仍坚持创作,并且写出了美丽的曲子;我国也有瞎子阿炳, 在失明后拉出了动听的二胡曲二泉映月 。这些人都身处逆境而奋斗不息,你 还知道哪些人身处逆境,却不甘沉沦,取得了卓越成就?他们的故事,让你有 什么感想?(力求运用一句有关厄运的名言或俗语) 。为了便于学生述说感想, 老师可以将有关厄运的一些名言俗语展示出来供学生参考: (幻灯片展示)宝刀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困难如弹簧,你强它就弱。 烈火试真金,逆境试强者。 把

10、你的苦难当做一个难得的经验,忍耐一时之痛去体会它,你将因为这些 苦难而比别人更了解人生。罗曼罗兰 命运压不垮一个人,只会使人坚强起来。 伯 尔 当命运递给我们一个酸的柠檬时,让我们设法把它制造成甜的柠檬汁。 雨 果 小结:音乐是永恒的,贝多芬也是永恒的。贝多芬的永恒,不仅在于其音 乐的成就,更在于其面对磨难时不屈不挠的精神。今天我们走近并走进了大师;今后,我们还要走向自己!希望大师坚韧、顽强的奋斗精神,能永远伴随我们 去克服今后更多的困难。设计理由本环节意在学习贝多芬与厄运抗争的顽强精神,培养学生坚强乐观的人格。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创造力,提升人格魅力。幻灯片的展示,对学生起到了抛砖引

11、玉的作用。第二课时主题:合作探究第二课时主题:合作探究 学习技法学习技法(五)合作探究(五)合作探究 学习技法学习技法 (完成教学能力目标 3) 先让学生说心中的疑惑和发现,老师归纳,再让学生合作探究。学生可能 会提出以下问题: 1这些性格看上去不伟大,好像与“巨人”的中心挂不上钩,可不可以删 掉? 2 我所了解的贝多芬不止这些性格,他很怪异,课文为什么不体现呢?3我发现课文的外貌描写很具特色,写得好。 教师:概括描写人物外貌的要旨:要以形传神,忌点点俱到,忌“脸谱化” 。实践:三分钟人物速写要求: 1.选取同班同学;2.描写外貌; 3.三五十字即可;4.不提及姓名;5.完 成后朗读大家一起猜。设计理由新课标说:“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的对话。 ”为此我 设计了本环节。本环节可增强学生探究意识和兴趣,提高学生感受、分析、判断 能力,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六六)布置作业布置作业 1将人物速写整理出来,写在周记本上。2听贝多芬其他名曲,提高艺术素养。结束语:总之,对本节课的课堂设计,我始终努力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充分利用电教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