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和盾的集合 教学设计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5981710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矛和盾的集合 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矛和盾的集合 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矛和盾的集合 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矛和盾的集合 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矛和盾的集合 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矛和盾的集合 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中小学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小学 2,学科:语文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一、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二、 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想想词的意思。 三、让学生提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 四、 自己找一个其他有关吸取别人长处发明创造的例子。二、教学课题 教养方面: 1、会认 6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紧张、固然”等 16 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3、集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2、的道理。 教育方面: 1、 通过注音、读字、组词、读词、造句等多种形式学习生字词。 2、发动学生采取朗读、默读、对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读课文,领会大意。 3、组织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等互相交流自己对发明家由矛和盾到发明坦克的认识。 4、让学生读出自己找到的好词佳句,体会并掌握。 发展方面: 通过本课的学习,要让学生领悟到从小事中也能有发明创造,关键是要勤于思考、善于实 践,使学生懂得吸取别人的长处,学习别人优点。三、教材分析课文矛和盾的集合选自人教版的小学三年级上学期的第八单元。该单元以思想方法为主题,矛和盾的集合这篇课文写的是发明家手持矛和盾,在与朋友对打比赛时,有矛和盾的长处想到了发明

3、坦克。由此说明“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作者按发明坦克的过程-坦克的实际应用-从中引发道理的顺序叙述。在学习本课时,老师一要引导学生学习正确的思想方法;二要初步了解用事实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本科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的 优点合二为一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道理是教学难点。四、教学方法 本课叙事简明,学生读起来不会有什么困难。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先让学生自学课 文,弄懂词语,提出读不懂的问题。教师再指导学习和讨论,着重解决课文的重、难点部分。 学生在读懂课文内容后,引导学生联系句子来体会词语的意思,

4、比如, “难以招架” ,可以让 学生通过读“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 “左抵右挡”来体会。在读懂课文内容,理解道 理后,要了解举事例说明道理的方法。一方面要让学生明白用具体事例来说明道理是写文章 常使用的方法,不能空讲道理,这样才有说服力。另一方面,让学生用其他例子来说明课文 最后一句话。可以作为扩展思考的题目,教师可在学生广泛思考、交流的基础上,提示几个 “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是胜利者”的例子,比如实际应用方面:双层公共汽车、火 车、带橡皮头的铅笔;学习和做人方面:采纳别人的优点等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可以鼓 励学生展开想象,一方面从生活实际中选取类似的事例;还可以想一想生活中还有什

5、么不方 便的地方,并提出改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要不断思考,把自己随时想到的这些有 益的想法记下来,放入自己的“我的奇思妙想”或“我的小发明”的成长袋中,为开展口语 交际做准备。 教学要点: 理解课文的内容,集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 道理。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课前讲自相矛盾的故事http:/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当我们在笑话那个卖矛和盾的人时,更有一个聪明人却想到了别的,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学习 25 课矛和盾的集合 、学习生字词 1、检查预习情况。 请学生起来读词语(每小组一个,根据情况加分) 2、请学生读生字(一小组) ,并说一说有哪些

6、需要注意的地方。 、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1、看矛和盾的图片,引入文章。请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矛和盾是作用相反的东西,可为 什么我们的课题是矛和盾的集合呢?矛和盾的集合是什么? 2、学生回答。 、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坦克是怎么发明的?再读一遍课文,看看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写了它的过程? 2、课件出示发明的各段落,并请学生有感情的读一读。 3、领学生再次回顾坦克发明的过程,学生复述,教师出示发明框架图。 4、出示坦克图片。http:/ n=13950&cl=&lm=- 1&st=&pn=8&rn=1&di=99950355450&ln=1999&fr=&fm=&fmq=1331084412718

7、_R&ic=&s=&se=&sm 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pn8&- 1&di99950355450&objURLhttp%3A%2F%2F%2Fbbs1%2Fattachments%2Fmonth _0606%2F4_15483_EKSCWwDgd8Ki.jpg&fromURLhttp%3A%2F%2F%2Fbbs1%2Fviewthread.php%3Ftid%3D39704&W1380&H969&T9579&S182&TPjpg 学生从文中找出描写坦克威力的段落并朗读。 5、课件出示段落,请学生起来有感情朗读。并请学生说一说,

8、“大显神威” 、 “庞然大物” 、 “乱作一团”的意思。 6、总结全文: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知道了一个什么道理? 、集合生活,理解道理 1、坦克是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起来,你还知道什么是把别人的长处集合起来的? 2、课件出示图片,并提示学生除了物品外,我们也要吸取别人身上的优点,取长补短,那 样我们就是胜利者。 3、找一找身边有哪些物品,我们可以给它改变一下,把想法写下来,告诉老师和同学们。 附板书设计:盾-铁屋子发明坦克 联想 矛-炮口 合二为一 矛和盾的集合 实际应用 庞然大物 举例大显神威优点集于一身 引发道理 总结成为胜利者六、教学反思矛和盾的集合教学反思在学习本课前,我利用百度视频给学生

9、们播放了故事自相矛盾 ,让学生初步了解矛和盾是古代的兵器。学习本课时,我从题目入手,让学生或画或表演说出这两种兵器的优缺点,引导学生思考这两种如果集合在一起会是什么样子呢?进入课文学习后,学生在基本读了课文后就可以理解大概内容,所以我请学生说说自已读懂了什么,学生一下子就找到了发明家把矛和盾结合的句子,接着再引导学生用个性化的语言来说,我相机指导学生品味了“雨点般向他刺来;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固然安全”等词语来理解。最后再抓住 “进攻、自卫、合二为一、大显神威”这四个词语统领全文,突破重点。另外,为了学生理顺文章的顺序,我反复地研读了课题矛和盾的集合,矛和盾的集合就是集合了矛和盾的优点,它

10、们的优点是什么?矛的进攻和盾的自卫。这个想法怎样产生的呢?因此,我就让学生在同伴中互相说一说。这样学生就明白了发明家在比赛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认真思考,发现了各自的优点,然后再不断思考,想到了发明一种新的东西,使它集合两者的优点,发挥更大的作用,于是发明了坦克。当我再读文本时,发现文本的第五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是: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这句话其实就是对课题的很好的诠释,也蕴含了文本要揭示的道理。那么,如何引入这句话呢?这时就想到了这四个词语,在词语教学中引出这四个词, “同学们,文中有一个句子,把这四个好词语都用上了,请大家找一找,认真地读一读” 。这样的衔接自然贴切。

11、学生也很快找到答案。在复习时,还让学生默写了这句话,以突出这个重点句子。 最后让学生说说自已读了这个故事的感受,再集体读最后一段,让学生明白这篇课文是通过一个故事来讲一个道理。让学生知道以后写一个道理时就可以用事例来说明的写作方法。最后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出一些“矛和盾的集合”的例子,由于学生一时想不到,我只好先提示了双层汽车、带橡皮铅笔等,学生经提示马上也说了一些。如矿工的帽子,笔记本电脑,空调等等。这样学生通过学文后可以在生活中去寻找类似的现象,也可以说是学以致用。七、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山东省 学校: 青州经济开发区小学 姓名:张红霞 职称: 电话: 18866738301 电子邮件: 通讯地址:山东省青州经济开发区小学我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是一名刚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在学校任教的学科是三年级语 文。在踏上三尺讲台的半年多时间里,我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市里也特别重视我们新教师的 培养工作,开展了“青蓝工程” ,是我逐步独立开展教学,并获得领导、同事、学生、家长 的肯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