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雪技巧打油诗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5981031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滑雪技巧打油诗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滑雪技巧打油诗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滑雪技巧打油诗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滑雪技巧打油诗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滑雪技巧打油诗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滑雪技巧打油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滑雪技巧打油诗(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滑雪技巧打油诗滑雪技巧打油诗滑雪技巧汇总A着装靴子首先要合适, 平时尺码就可以。胫骨脚跟和脚面, 不感压迫又紧握。脚趾能动踝微屈, 靴子与脚成整体。雪地行走步适中, 靴子后跟先着地。先支雪杖后穿板, 两支雪板放平地。挂佩带时(由)下向上, 革根同握手心里。穿板之前先察看, 后部固定器抬起。脚掌置入固定器, 对准后槽压后跟。必须听见“啪”声响, 雪靴紧卡“机关”里。固定强度可调整, 初学易摔别太紧(34 即可) 。雪杖两侧助平衡, 两脚踩板前后移。着装完毕先别急, 活动身体再练习。B.基本姿势双板平行同肩宽, 上体直立微前倾。重心下沉不发虚, 膝富弹性向前顶。收腹臀部略上提, 两眼前看约 10

2、米。实实踩住滑雪板, 两脚前掌承重心。手同腰高微外展, 肩体放松杖提起。面带笑容不紧张, 神经放松肌绷紧。切忌弯腰臀后坐, 小腿僵直不前顶。C基础七练习一练转圈和行走, 反转正转加横行。板头板尾不交叉, 步幅要小板平行。失去平衡别挣扎, 顺其自然加滑行。二练原地向后转(180) , 左右交替作练习。两杖体前侧支撑, 左腿前抬板直立。上体、腿、板向左转, 板尖朝后体反拧。板着地时承重心, 右板左转站平行。三练跌倒与站起, 避免撞击化险情。跌倒动作两要领:急蹲臀部向侧坐, 面朝坡下防翻滚;顺其自然向下滑, 脚、板、臂、杖要抬起。站起动作三要领:侧坐雪地面朝下, 双板收拢到臀下;双(山上)刃平行刻雪

3、面, 雪板垂直滚落线;手或雪杖作支撑, 先蹲身体后站起。四练雪上能滑、走, 先走后滑渐适应。-双板走时体前倾, 两板压雪交替行;体重领先走直线, 前弓后绷前顶膝;雪杖随臂作撑动, 支点与脚心平行。-双板滑时臂前伸, 体前点杖向后撑;前倾、屈膝、体下降, 收雪杖时起重心; 抬起一脚练单板, 一(板)实一(板)虚前滑行。五练雪上蹬冰式, 一脚出板一脚蹬。板尖打开呈“V”型(约 45) , 膝关微屈体前倾。重心移向蹬板腿,蹬腿立刃内转膝。蹬雪方向为垂进(与滑向垂直) , 出板方向随重心。蹬板蹬后迅速收, 不要落地接前伸(出板) ;伸脚落地接滑行, 滑行过后接侧蹬。重心移动要迅速, 蹬伸之前体先移。体

4、重两板来回移, 髋部发力跟上体。六练斜坡能站立, 纹丝不动保稳定。双板垂直“滚落线” , 上外(刃)下内(刃)嵌山体;下腿膝关向里(雪面)压,下(腿)实上(腿)虚体内(山下)倾;肩髋上体往(山)下拧, 下板内刃承重心。七练行走上斜坡, 横向、倒八(字)往上行。横向蹬坡五要领: 双板垂直“滚落线” , 上身直立板平行;下内(刃)上外(刃)做支撑, 轮流交换承重心;侧跨步幅不能大, 两侧雪杖保平衡;两脚受力在前端, 膝关微屈向前顶;双膝髋部向(山)上压, 腰肩反向往(山)下拧。倒八(字)蹬坡三要领:身体正对“滚落线” , 头宽尾窄倒八(字)形;双膝内旋内刃立, 嵌入雪面向外挤;雪杖身后轮流撑, 双

5、板交替上蹬行。D滑降一、直线滑降(双板平行,沿“滚落线”直线下滑)雪杖支撑作调整, 肩板同宽板平行。向下对准“滚落线” , 目视前方头抬起。胫骨微压靴前壳, 上体放松体前倾。肩臂放松臂前伸, 两膝微屈体微蹲。雪杖两侧自然分, 两脚前掌承重心。常见错误有四个: 哈腰撅臀和后坐; 体重落在脚后跟; 低头眼盯滑雪板; 两板过宽不平行。练习:姿势变换高、中、低, 前后左右移重心。内刃外刃来回找, 一板滑行一板提。两板依次侧跨步, 方向不变板平行。熟练之后加跳跃, 先练后跟离雪面。全板起跳掌握好, 身子一定要前倾。二、八字滑降(也称犁式滑降。指雪板呈八字形从山上直线滑下的技术动作)八字减速控滑行, 技术

6、动作七要领:板尾同时向外展, 头窄尾宽八字形;双膝微屈稍内扣, 内刃立起嵌雪里;控制强度靠变刃, 两脚后跟侧前蹬;减速、停止同用力, 小八减速大八停;两眼目视前下方, 重心落在两板间;臀部切忌往后坐, 脚前内侧承重心;手握雪杖放髋部, 上体放松体前倾。E犁式转弯一、八字转弯(也称犁式转弯。在滑行中保持雪板的八字型,依靠身体重心向一侧板移动或加大一侧雪板的蹬雪力量来改变方向)八字直线滑降时, 重心速向一腿移。内刃承重侧下压, 加力蹬伸下压体。身体姿势不能变, 浮腿保持八字型。两(内)刃轮流压重心, 滑行路线“S”型。二、半八字转弯(一板是八字滑降板型,另一板是直滑降板型)一板八字一板直, 八字板

7、上承重心。立刃、加压、加蹬伸, 浮板收近保平行。三、半八字连续转弯(在进行左右各一次的半八字转弯过程中间,加上一个双板平行滑行的过渡滑行阶段)左右半八转弯间, 加进双板平行滑。按照压雪板不同, 转弯方式分两种。两种方法交替练, 先慢后快变节奏:1山上侧板连续转弯(由转弯的外侧板蹬出)保持半八转弯势, 山上(左)侧板向外蹬。边蹬边成半八字, 转膝压体内刃立。蹬完升体体放松, 重心边蹬边回移。双板平行斜滑行, 滑入垂直“滚落线” 。外(右)板内刃接体重, 左腿收回板平行。2山下侧板连续转弯(由转弯的内侧板蹬出) 上一转弯结束后, 体重大部在左(山下)板。左板内刃刻雪面, 半八向下侧蹬出。蹬后借力向

8、右(板)并, 提板收回变外刃。右板平放向前滑, 左板收时接体重;承重同时立内刃, 调节转弯作辅助。转弯双膝前屈顶, 身体重心稍降低。转后向左斜滑降(双板平行) , 右(山下)板大部承体重。半八连续作转弯, 常见错误有六种: 蹬出脱滑咬不住; 髋肩上体不朝(山)下;雪杖距离身体远; 上体过度向外压;移体蹬板不协调; 转弯上体起伏大。F斜滑降(用直线斜着滑过坡面)双板平行膝微屈, 膝踝关节向外(山上)倾。肩髋扭动朝山下, 身体形成反弓()型。肩、髋、两膝各连线, 几乎与坡面平行。三分之一板承重, 双刃(上外、下内)嵌入山体里。体重上下两板分, 下板更多承重心。上板前出约半脚, 两刃刻入前滑行。杖握

9、身前臂放松, 目视前方约 10 米。防止拖滑和横滑, 保持姿势体放松。减速后跟压下板, 增速体重往前移。G横滑降(雪板横着沿垂直“滚落线”方向直线或斜线滑行)上板超前约半脚, 两脚靠近板平行。身体侧对“滚落线” , 上体尽量向(山)下拧。双腿微屈向外(山上)压, 目视山下稳重心。双板后部向下推, 下板更多承重心。控制方向靠雪板, 配合转向扭上体。控制速度靠两刃(上外、下内) , 平放滑行嵌入停。横滑速度不要快, 可与斜滑作交替。横着向前或向后: 臀部后坐或前顶。H双板平行连续转弯(两雪板保持平行状态进行的转弯)姿势同于斜滑降, 双板平行两脚近(约 10 公分) 。左转之前下屈体, 左杖点下体上

10、引。身体引向前上方, 向左“倾过”换重心。双板同时立左刃, 右脚承重左脚起。重心内移体下压, 扣膝翻掌踝内拧。右板内刃侧蹬伸, 左板(外刃)辅助保平行。转弯滑入“滚落线” , 继续向前屈踝膝。右转弯前下屈体, 右杖点下体上引。1基本动作要点:转弯之前髋(关节)打开,重心向斜上方提;双膝向上作伸展, 胯部上体不参与;利用蹬伸反向力, 体重迅速作转移;重心转移要明显, 承重同时下压体;压体同时扣(膝)翻(掌)拧(踝) ,姆指跟侧聚全力;七个动作连着做: 点、引、换、立、压、引、顶(点杖、引体、换重心、立刃、压体、引胯、顶腰) ;连贯顺畅有节奏, 腿部回旋强有力;髋膝踝关要锁住, 瞬间定位体成型;

11、脚下雪板要蹬实, 双膝主动作倾顶;腿胯荡摆要控制, 增强顶膝下压体;立刃大小、体倾角, 取决弧度和速度;转弯上体不转动, 肩髋始终面向(山)下;转弯重心不落后, 内刃向内切山体;小臂平行向前伸, 大臂靠胸略夹紧;拳心相对锁住腕, 点杖臂腕同发力;板前外侧一拳处, 垂直向下点即提。2大转弯动作要点:大转弯时缩成团, 身体形成流线型。外脚内肩成一线, 双板承重保稳定。3小转弯动作要点:小转弯时半径小, 双板平行做短摆。短摆动作分三种, 技术细节略不同:中坡、雪好、地平时, 动作流畅有节奏;陡坡控速、停止时, 强踏主板刃立起;迎角最小转弯时, 顶膝压(双)刃摆蛇形。短摆动作四要领:轨迹左右要对称,

12、紧紧锁住滚落线;上体不动只摆腿, 双膝顶压有弹性;板杖巧妙作配合, 动作流畅又精彩;轻松完美有节奏, 主动、从动板分明。I蹬跨式转弯(由双板侧蹬单跨步并步双板侧蹬等部分组成)蹬跨转弯分两种:下板蹬伸上板跨(见动作 1、2) ; 下板蹬后接上跨(与动作 1、2略同) 。雪板跨出视情况, 可离雪面可不离。技术动作六要点:先向下板移重心, 下板内刃刻山体;蹬、跨、移体要协调, 重心移动把时机;蹬、跨、收、并要轻松, 边滑边做要飘逸;侧跨步幅别太大, 身体反弓要适宜;速度、重心与点杖, 动作配合要一致;重心注意别偏后, 两板落位要合理。下蹬上跨动作 1(上跨接转弯):向左平行滑降时, 右(山下)板内刃

13、承身体。右(内)刃切雪侧蹬伸, 左(山上)板向左前跨出。外刃落地腿弯曲, 同时点(右)杖引上体。左板外刃变内刃, 右板变(外)刃并一起。压住左刃右转弯, 重心向弧内(右)转移。左内(刃)右外(刃)承体重, 双板平行斜滑行。下蹬上跨动作 2(上跨接一段双板平行斜滑行后再转弯):向左平行滑降时, 右(山下)板内刃承身体。右(内)刃切雪侧蹬伸, 左(山上)板向左前跨出。髋体同时侧前移, 外刃落地承重心。右(山下)板随体向上(左板)并, 内刃着雪板(双板)平行。随着下板往上并, 重心向内略回移。上体姿势保持住, 双刃(上外、下内)前滑板平行。双板平行做转弯, 转弯动作按要领。J跳跃式转弯(利用双腿的蹬

14、伸或地形的利用,使雪板跳离雪面后进行变向转弯的技术动作)转弯结束斜(直)滑时, 膝关强力压山体。双刃(上外、下内)猛烈向(山)下蹬, 借助反力体腾起。先变方向后着雪, 双板借势转侧蹬。只跳一次或连跳, 依据场地情况定。跳跃方式有两种: 全板跳起、后板离。技术动作五要点:跳跃动作腿完成, 上身一定要稳定;空中双板要并拢, 两板中间落重心;无论跳起怎么变, 上体始终面向(山)下;重心落在前脚掌, 上体适当向前倾;两杖点撑助跳跃, 撑点尽量近身体。K转弯五原则上体不随方向扭, 始终面向滚落线;适应坡度、跟速度, 重心稳在脚弓处;脚下有“根”要踏实, 上体尽量不用力;山下雪板承体重, 转弯导向起作用;重心聚成一个点, 动作利落又轻松。L综合技术五项指标滑雪技术高与低, 五项指标来评定:速度控制成匀速, 加速减速随心意;转弯符合五原则, 动作连贯又稳定;各种技术灵活用, 征服坡度与地形;不同雪质和雪面, 相应动作能摆平;竞赛技术(用刃、旗门技巧等)能掌握, 扬长避短有个性。 文章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