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专业认识实习大纲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5977750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学专业认识实习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农学专业认识实习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农学专业认识实习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农学专业认识实习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农学专业认识实习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学专业认识实习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学专业认识实习大纲(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学专业认识实习大纲(附实习指导书)(附实习指导书)黑黑龙龙江八一江八一农垦农垦大学大学植物科技学院作物系植物科技学院作物系2004 年年 7 月月1农学专业认知实习大纲农学专业认知实习大纲(附:实习指导书附:实习指导书)实习类型:课程认知实习 适用专业:作物专业 实施学期:6、7 总学时数:4 周 一、作物专业认知实习大纲制定依据:作物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要求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也要有很 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在农作物栽培过程中涉及到多方面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尽管我们可以从书 本中获得大量的理性认识,但却不能够获得生产实践中的感性认识,这种感性认识在生产实际中 具有不可

2、替代的地位。各种农作物的种管收过程中及不同时期主要有哪些农事操作环节,实施过 程中应如何正确操作、各项农艺措施的技术规范等问题都需要经历实践过程才能正确认识。 二、作物专业认知实习的目的:作物专业认知实习课开设的目的是强化作物专业本科生对农业生产实践中各技术环节、 操作方法及实施标准的感性认识,培养与现行农业生产实际相适应的操作和质量监控能力,使学 生走向工作岗位后能够迅速地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实习内容与具体要求:作物专业认知实习课要求学生充分运用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在老师的指导下,熟悉并掌 握完整的农事操技术和质量检查方法。在实习过程中应当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虚心学习, 积极动手,保

3、质保量地完成实习学习任务。作物专业本科生于大三下学期至大四上学期进行。时间持续从种到收的一个完整生长季节。 四、实习方式与具体条件要求: 所有实习均采用现场操作的方式,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习地点由植物科技学院统一按排, 联系实习农场、生产队、农业高新技术园区、水稻研究中心、科研所等单位进行。五、实习学时分配: 实习内容及学时分配表 序 号实 习 名 称实 习 内 容实践教学目的学时周次01旱田作物播种技术整地、施肥、种子准备, 生育期的确定,播种方法掌握主要农作物的播种 技术要点2002水稻育苗前准备水稻苗床规范化制作与水 稻育苗前种子处理了解水稻育苗前需做的 准备工作,为育壮苗打基 础403

4、水稻育苗期间管理育苗期间的几个关键时期 的掌握与管理措施掌握育苗的几个关键时 期,并抓住各期的管理重 点,采取相应措施达到育 壮苗目的404水稻分蘖期水肥管理水稻分蘖期生长发育规律 应用及水肥管理措施将理论上的分蘖生长规 律应用于实践,与田间管 理措施等具体实践相结 合.学以致用2205水稻长穗期田间管理水稻幼穗分化过程与外部 形态的联系及田间管理措 施掌握水稻幼穗分化过程 与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 了解其田间鉴定方法,以 便更有效的实施栽培措 施206水稻结实期田间管理水稻灌浆成熟过程生长发 育规律及田间管理措施了解此期间对产量形成 的重要性,并初步掌握此 期的田间管理内容207水稻产量构成因

5、素的 调查水稻理论产量与实测产量 的估算及各产量构成因素 的调查方法初步掌握水稻理论测产 与实测产的要求与内容, 了解水稻产量形成过程 与水稻生长发育各时期 关系608主要农作物的形态识 别及田间管理作物器官的形态特征及生 理特性了解并掌握作物 的特征 及与栽培管理的关系2009中耕作物的田间管理定苗、除草、中耕及水肥 管理掌握不同作物田间管理 的主要技术环节2010作物生育过程调查叶龄、叶龄指数调查、植 株形态调查、生育时期调 查通过对各个指标的调查, 评价栽培技术措施和品 种特性2011作物产量测定与产品 品质测定产量构成因素分析,田间 测产、考种评价栽培措施对作物产 量及品质的作用。20

6、六、实习成绩评定与考核: 认知实习课考核满分为 100 分,分为三部份,即实习态度占 10%,实习纪律占 20%,实习报 告占 70%。1实习态度:态度端正,积极、认真参加实习者得 10 分。实习操作溥衍了事,习惯性借故 逃避实习得 0 分。介于上述两者之间者指导教师可酌情给 19 分。2实习纪律:严格按照实习要求操作,服从实习单位及指导老师的指挥,不旷课、不迟到、 不早退,得 20 分。不听从指挥,胡干、乱干,无故不参加实习三次及三次以上,得 0 分。自作主 张给实习单位造成财物损失或不良影响,除不得分外,还要追究相应的赔偿责任。介于上述两者 之间者,指导教师可酌情给 119 分。3实习报告

7、:在每个实习项目结束后三天之内应提交完整的书面实习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实 习时间与地点、实习目的、材料与设备、简要的操作方法与步骤、结果与分析、体会与讨论等项 内容。实习报告的评分从报告内容的完整性、结果的准确性、分析的合理性、体会与见解的新颖 性等全面考评。满分为 70 分。实习报告的最后成绩为各个实习项目报告分数的平均分。上述各项成绩总分不及格者,做为一门课程不及格同等对待,并不予补考。3附: 作物专业认知实习指导寒地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规程 水稻生育叶龄诊断技术,是在水稻“器官同伸理论”与“叶龄模式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的水稻栽培新技术,使传统的种、管、收流程式栽培技术,发展成为按叶龄诊

8、断、预测、调控的 栽培技术体系。黑龙江垦区自 1996 年在水稻生产中全面推广旱育稀植“三化”栽培技术,并逐步 推广应用叶龄诊断技术,取得较好的效果。为进一步完善此项技术,2004 年,总局农业局组织水 稻科技人员,按垦区水稻主要推广品种,编制了“寒地水稻生育叶龄诊断技术模式图及技术要点” ,图文结合,易看、易懂、易做,收到较好效果。为深入普及以本田管理为重点的叶龄诊断技术, 特制定本技术规程。 1、叶龄指标及标准 1.1 旱育壮苗标准 旱育壮秧是优质、高产的基础。根据所用品种熟期和移栽方式,在保证安全抽穗期的前提下, 确定秧苗的标准。机插用早熟品种,中苗移栽,其标准为:秧龄 3035 天,叶

9、龄 3.13.5 叶,苗 高 13 厘米左右;地上部叶龄指标为“3、3、1、1、8”,即中茎长不超过 3 毫米,第 1 叶鞘高 3 厘 米以内,1 叶与 2 叶的叶耳间距 1 厘米左右,2 叶与 3 叶的叶耳间距 1 厘米左右,第 3 叶长 8 厘米 左右,百株地上干重 3 克以上;地下部根数达“1、5、8、9” ,即种子根 1 条,鞘叶节根 5 条,不 完全叶节根 8 条,第 1 叶节根 9 条分化待发。人工插秧和钵苗摆栽,用中、早熟品种,以大苗为 主,其标准为:秧龄 3540 天,叶龄 4.1-4.5 叶,带 12 个分蘖,株高 17 厘米左右;地上部叶 龄指标为“3、2.5、1、1、1、

10、11” ,即中茎长不超过 3 毫米,第 1 叶鞘高在 2.5 厘米以内,3 个 叶耳间距各为 1 厘米左右,4 叶长 11 厘米左右,百株地上干重 4 克以上;地下部根数为 “1、5、8、9、11” ,第 2 叶节根 11 条分化待发。 1.2 本田叶长标准 以 3.1-3.5 叶中苗的 3 叶长 8 厘米左右为准,营养生长期叶片以 3-7 厘米长度递增,11 叶品 种第 9 叶达最长 35 厘米左右,12 片叶品种第 10 叶达最长 35 厘米左右,以后又以 4-6 厘米长度 递减,剑叶长度达到 25 厘米左右。 1.3 高产架子标准 倒数 4 个叶片,11 叶品种的 8、9、10、11 叶

11、;12 叶品种的 9、10、11、12 叶的叶态从下往 上数呈弯、弯、挺、挺的长势长相。茎秆结构,剑叶节距地面高度占株高的 45%以内,抽穗到成 熟应有 4-3.5 片活叶,确保养分制造及供给。 1.4 产品质量标准根据 GB/T17891-1999,粳稻优质稻谷分 3 个等级: 等 级出 糙 率 %整 精 率 %垩 白 率 %垩 白 度 %直链 淀粉 干基%食 味 胶 稠 度 MM不 完 善 粒 %异 品 种 粒 %黄 粒 米 %杂 质 %水 分 %谷 外 糙 %色 泽 气 味1816610115-18980210.51.014. 52正 常 2796420315-19870320.51.0

12、14. 52正 常 3776230515-20760530.51.014. 52正 常42、技术操作规程2.1 品种的选择 2.1.1 品种结构:选用通过鉴定,符合国家粳稻优质稻谷标准及市场需求的优质粳稻品种, 淘汰不耐低温、感温性强及已被证实有严重缺陷的品种。 2.1.2 品种熟期:根据寒地及井灌特点,选用当地安全成熟的中、早熟品种,特别是井灌区 种植的品种要比当地自流灌区少一片叶,确保低温年正常成熟。 四积温带农场(积温 21002300) 。以 9 片叶极早熟品种为主;三积温带下限井灌区农场 以 10 片叶品种为主,均应 7 月 25 日前齐穗。 三积温带上中限农场(23002500)

13、。以 11 片叶品种为主,搭配 10 片叶品种,应在 7 月末前 齐穗。 二积温带农场(25002700) 。以 12 片叶品种为主,搭配 11 片叶品种,确保 8 月 5 日前齐 穗。 一积温带农场(2700以上) 。以 13 叶品种为主。 2.1.3 主推品种:10 片叶的垦稻 9 号、三江一号; 11 片叶空育 131、垦鉴稻 3 号、龙粳 12 号、垦鉴稻 10 号;12 片叶的垦鉴稻 6 号、垦鉴稻 7 号品种等。根据市场需求有计划地生产糯米、 黑米、香米等名特优稻米系列品种。 2.1.4 种子质量:提高统一供种的种子质量,生产用种质量达到省一级标准,品种对路,严 防混杂。 2.2

14、旱育壮苗 2.2.1 旱育秧田规范化:建设符合旱育条件、适当集中(50-60 栋)的固定高台秧田,合理布 局秧田区域,井(水源) 、池(晒水池、床(秧床) 、路(运秧路) 、沟(排水沟) 、林(防风林) 综合配套;做好“二秋三常年”工作。 2.2.2 置床处理与床土配置 置床处理:置床以秋季整地做床为主,要高出地面 8-10 厘米。早春除雪晾地,大棚 3 月中旬 扣棚,促进土壤化冻,提高地温。每平方米施腐熟优质有机肥 8-10 千克,尿素 20 克、磷酸二铵 50 克,硫酸钾 25 克,均匀撒施并耙入置床 3-5 厘米土层内。摆盘播种前用 1%硫酸水调酸,使土 壤 PH 值达 4.5-5.5,

15、5 小时后用 70%土菌消可湿性粉剂,每平方米 1.3 克,加水 3 升进行消毒。 床土配制:床土按 3 份土、1 份腐熟有机肥配制,混匀过筛,扩大应用酵素菌有机肥。用硫 酸调酸,使床土 pH 值达到 4.55.5,并对每 500 千克床土施磷酸二铵、硫酸钾各 1.5 千克,分 层混拌均匀,闷 24 小时待用。 床土消毒:摆盘后,每 500 盘用 30%土菌消乳油 300 毫升加水 250 升进行土壤第一次消毒; 第二次于水稻苗后 1-2 叶期喷雾(用量同上) 。 2.2.3 种子处理 晒种及选种:浸种前晒种 34 天,结合脱芒进行风筛选。用比重 1.13 的盐水选种(50 千克 水加大粒盐

16、12.5 千克,搅拌溶解均匀),捞出秕谷后,选好的种子用清水漂洗 12 次,洗掉附着盐 分。 浸种消毒:每 100 千克种子用 25%施保克乳油 25 毫升加 0.15%天然芸苔素 20 毫升,兑水 120 千克,混匀后浸种。浸种 67 天,水温保持 1112。应用袋装浸种法,便于翻动沥水通气, 每天上下翻倒 1 次。 破胸催芽:浸好的种子,浇温水在 3032堆温下破胸,2225均匀催芽,根芽长以 2 毫 米以内为准,在背风阴凉处晾芽待播。推广催芽器浸种、催芽,提高催芽质量。 2.2.4 摆盘、装土、播种:在置床浇透底水,进一步整平的基础上,在播种前 2-3 天摆盘, 装床土厚 2.5 厘米,喷足底水,播种压入土中,覆土 0.5-0.8 厘米。用钵盘育苗时,在置床浇足 底水基础上,趁湿摆盘将钵体压入泥中,每钵装土深四分之三,浇水后播种覆土。52.2.5 秧田播种:严格掌握播种期,外界气温必需稳定通过 5 度时播种,最佳播种期为 4 月 15-20 日。推广机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