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七年级生物复习提纲(全册推荐)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972338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七年级生物复习提纲(全册推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1七年级生物复习提纲(全册推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1七年级生物复习提纲(全册推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1七年级生物复习提纲(全册推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1七年级生物复习提纲(全册推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七年级生物复习提纲(全册推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序言序言一、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农学、医学、林学、环境科学等科学的基础。二、生物科学的新成就:1、试管婴儿;2、杂交水稻;(袁隆平)3、克隆技术;(克隆羊多莉)4、基因工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生物技术强国之一。三、环境问题:1、森林正在减少,乱砍滥伐。森林火灾的此起彼伏,大面积毁林。2、工厂排放的废水,海洋、河流、湖泊受到污染。3、沙尘暴(以上都要靠生物技术来解决)单元一单元一 生物和生物圈生物和生物圈 1、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的一生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维持 生存。植物的营养:绝大多数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的营养:从外 界获取现成

2、的营养。 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 叶。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应激性)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 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都能遗传和变异。判断下列哪些是生物,哪些不是生物?看是否具有生命现象。机器人 钟乳石 珊瑚 珊瑚虫 太阳 水 树 人 动物 一、调查的一般方法:1、明确调查目的。2、选择材料用具。3、方法步骤:(1)选择调查范围。(2)分组。 (3)设计调查路线。 (4)调查

3、记录。 (5)归类整理分析。二、生物的分类。1、按形态结构分:植物、动物、其他生物;2、按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3、按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生物圈的概念: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有生命活动的领域及其居住环境的整体,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一个家。2、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厚度大约 20 千米。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 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4、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 空气等) 。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生物与生物之间, 最常见的关系有捕食、

4、合作、 竞争及共生等。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 争关系。 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5、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制定计划:检验假设是否正确,需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方案的要求:需设计对照实验,光照是这个探究实验中的唯一变量。 其他条件都相同。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6、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适应环境: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

5、应性是普遍存在的。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生物影响环境: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 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环境影响生物:春江水暖鸭先知;葵花朵朵向太阳;春风又绿江南岸。在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影响着生物的生存,生物在生存和发展中不断地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在不断改变;生物也在不断进化,适应环境。生物和环境的相互作用造就了今天欣欣向荣的生物圈。7、生态系统 (P22-32)生态系统: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

6、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判断是否属于生态系统,必须注意要有生物和非生物,单指生物或者单指非生物都不是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植物-生产者;动物-消费者;细菌、真菌 -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水、阳光、空气等) 。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有毒物质沿着食物 链逐渐积累。能量是逐级递减。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相对稳定的,称为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最大的生态系统。 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当中数量最大的是生产者,所以能量也最大。 8、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

7、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往往彼此交错连接,这样就形成了食物网。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1、森林生态系统(“绿色水库”之称,生物种类最多)2、草原生态系统 3、海洋生态系统 4、淡水生态系统 5、湿地生态系统(“地球之肾” )6、农田生态系统(离开人就会失去平衡)7、城市生态系统(依赖性最强)8、河流生态系统等。单元二单元二 生物与细胞生物与细胞9、显微镜的应用 (P36-39)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步骤:1、取镜和安放 2、对光 3、观察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越大,看到的细

8、胞数量越少。显微镜的结构 P36镜座:最底部,支持稳定镜身;取送显微镜时要托住。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取送显微镜时要握住。镜臂:握镜的部位;载物台:放置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底下有遮光器,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玻片标本。遮光器:遮光器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光圈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一面是平面镜,强光时使用;另一面是凹面镜,弱光时使用。所以反光镜也起着调节光线强弱的作用。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转动转换器可转换物镜,在转换器上有三个接口可装三个物镜。准焦螺旋有调节焦距(即物镜到标本的距离

9、)的作用,共两个:粗准焦螺旋(在上):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在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小。转动粗、细准焦螺旋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显微镜放在实验台略偏左,便于用左眼观察,右眼同时画图。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或下降。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 镜;镜筒上升时,眼睛注视目镜。转动细准焦螺旋,物像更清晰。 需要强光时可选择凹面镜和遮光器上的大光圈;需要弱光时可选择平面 镜和遮光器上的小光圈。 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显微镜的 放大倍数。放大倍数越大,数目越少,体积越大,视野越

10、暗。 玻片移动方向和物像所在方向一致。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 显微镜放大倍数越低,视野越亮、看到的细胞越多、越小;放大倍数越高,视野越暗,看到的细胞越少、越大。3、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必须薄而透明,光线才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有时候为了观察得更清楚,还需要对标本进行染色,但是如果要观察细胞的活性,则不能染色,因为染色剂会破坏生物活性。注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问题、显微镜对光问题、显微镜的成像问题、显微镜上物镜目镜和玻片上的污点问题、显微镜上如何移片问题等等)10、临时装片的制作和观察 植物细胞:擦、滴(清水) 、为什么用清水 撕、展、盖、染、吸。动物细胞:擦、

11、滴(生理盐水)为什么用生理盐水、 刮、涂、盖、染、 吸。注意玻片、装片、涂片的区别, 11、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质中的能量 转换器是线粒体;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总之,细胞是物质、能量、信息的统一体。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12、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细胞壁:保护和支持细胞。 细胞膜:保护细胞,控制物质的进出。 叶绿体:能量转换器,将光能转换为化学能。 (仅植物具有) 线粒体:能量转换器,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所 有生物) 细胞核:遗传信息库。 液泡:内有细胞液,含有水、糖分等。其中的液体是细胞液 细胞质:可流动,并与外界交换

12、物质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在结构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是: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不同点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植物细胞有液泡,动物细胞没有液泡;植物细胞有叶绿体,动物细胞没有叶绿体。13、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作用 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 DNA,DNA 上 有遗传信息。这些信息其实就是指导和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一 系列指令。细胞质中的能量转换器:1、 叶绿体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2、 细胞都含有线粒体,线粒体将有机物与氧结合,经过复杂的过程,将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13、。3、 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细胞中的能理转换器。一、遗传信息的定义:上一代能把控制生长发育的信息传给下一代,这样的信息就叫做遗传信息。二、遗传信息储存在细胞核中。由克隆羊的故事可以得出这个结论。三、细胞核中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是DNA1、遗传信息的载体是一种叫做 DNA 的有机物。DNA 存在于细胞核中。2、DNA 的每个片段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这些片段叫基因。四、染色体是由 DNA 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1、每一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的数量是一定的。如人体细胞内含有 23 对染色体。水稻有 12 对。2、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3、DNA 上的遗传信息是指导和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一系列指令

14、,也是生物体建造自己生命大厦的蓝图。14、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 和分裂有关的。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细胞核最先分成两 份,然后是细胞质,最后是细胞膜和细胞壁) 。形成的两个新细胞的染色 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也相同。细胞分裂的过程:(1 染色体进行复制,一分为二,分为相同的两份。(2 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份,即两个细胞核。(3 细胞质分成两份:即在新细胞核和细胞质的外面重新长出细胞膜。(4 植物细胞的还在细胞膜外面形成新的细胞壁。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始终保持不变。15、植物细胞

15、和动物细胞的区别 植物细胞除了和动物细胞一样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以外,一般 还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一、细胞分化形成组织。1、 在发育过程中,某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功能,它们在形态、结构上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2、 组织的定义: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做组织。3、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肌肉组织: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构成,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结缔组织: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16、细胞分化形成了各种不同

16、的组织。组织是指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 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 (P62) 。 17、人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八大)系统人体系统的定义: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人体的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这八大系统协调配合,使人体内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能够正常进行。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六大)器官植物体 18、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 花、果实、种子(属于生 殖器官) 。植物的四种基本组织:一、分生组织,特点是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二、保护组织,分布在根、茎、叶表面,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三、输导组织,茎、叶脉的导管能运输水和无机盐;四、营养组织,分布最广,植物的六大器官都有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