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后医学模式批判200910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5971953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落后医学模式批判200910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落后医学模式批判200910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落后医学模式批判200910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落后医学模式批判200910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落后医学模式批判200910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落后医学模式批判20091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落后医学模式批判200910(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落后过时生物医学模式统治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的现状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上)黄建始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会怀疑中国的和平崛起。中国和平崛起的 30 年是不断解放思想的30 年,是不断冲破旧思维模式,旧体制束缚的 30 年。然而,与其他领域的进展相比,今天,教育和医疗卫生领域已经成为落后保守思维模式死守不放的最后两个桥头堡了。教育领域落后思维模式的一个典型例子就是在世界学科融合的大趋势下我国还在强调重点学科建设。关于教育领域落后的讨论很多【1,2】,不是本文的关注点。本文关注的是医疗卫生领域。笔者认为,目前我国医疗卫生领域存在的许多障碍都和落后过时的生物医学模式的过度影响密不可分。本文试图结合出台不久的新医

2、改近期重点实施方案,分析生物医学模式对我国主流社会的影响,探讨原因并提出如何解放思想,摆脱生物医学模式束缚的建议。本文分三部分,上篇讨论我国现状:虽然生物医学模式已经落后过时,新的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医学模式已经产生;然而,新医改近期重点实施方案却深受生物医学模式影响。中篇从历史的角度回顾解释人类健康-疾病现象的医学模式的演变史。下篇将医学模式转变放在近代和现代史的大背景下探讨国人至今还受过时落后的生物医学模式影响的原因,提出如何摆脱生物医学模式的束缚,完成医学模式转变的建议。1.生物医学模式已经落后过时生物医学模式在上世纪曾对人类的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在生物医学模式的指导下,人类

3、基本上解决了几千年来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疾病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平均期望寿命极大提高。然而,正如有学者指出,虽然世界在很大程度上受观念支配,但是如果过度引申和单线扩张“进步观念”,往往是不那么正确或周全的部分在发挥有力的影响。【3】以单因单病,病在细胞为特征的生物医学模式随著在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很快就取代了以体液平衡学说为代表的经验医学模式,以生物科学指导临床实践,基本控制了传染病,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4】然而,21 世纪全球化和城市化的趋势使疾病发生和流行的危险因素不断增加, 对人类健康的最大挑战来自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病” ) ,仍然用单因单病,病在细胞为特征的生

4、物医学模式来指导慢病的预防和控制则显得单薄无力,用这个模式来指导效果的测量也必然是收效甚少。例如,肥胖的传染就找不到一个确定的病在细胞的“病因” ,而病在细胞的生物医学模式也没有能力测量社会网络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 【5】即使是传染病,在 21 世纪的今天,单因单病,病在细胞为特征的生物医学模式也出现了“老革命遇到新问题” 。比如说,这次甲型 H1N1 流感的全球大流行,除了人群的普遍易感性之外,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是就和交通发达,人口流动密切相关的。五十年前,发生在北美的甲型 H1N1 流感在这么短的时间传到中国是不可能的,因为当时的交通条件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把人和病毒从北美洲某地运送到中

5、国,现在最快只要 12 个小时。因为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原来流感的流行有季节性的特点,现在也不明显了,因为快速交通工具和空调的普及,季节特点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室内基本上已经不存在了。 【6,7】 在生物医学模式指导下用疫苗和药物来防控传染病在上世纪很有效,但面对突如其来的 SARS 和甲型 H1N1 流感,这些所谓的“高科技”措施也不灵了。疫苗“远水不解近渴” ,药物不是特效而且容易出现耐药性。 【8】2003 年我国防控 SARS 初期采用生物医学模式指导,强调找病原,强调疫苗,强调药物,节节败退。后来,认识到生物医学模式的局限性,改变防控战略,群防群控,很快就转败为胜。 【9,10,11】现

6、在正在进行的防控甲型 H1N1 流感工作,由于吸取了抗 SARS 战役的经验和教训,一开始就摆脱了生物医学模式的束缚,坚持采用传统公共卫生,非高科技手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第一阶段成就,综合防控效果明显好于许多发达国家。 【7】正反两方面的实践都证明了以单因单病,病在细胞为特征的生物医学模式已经落后过 时了。那么,什么是与时俱进的新医学模式呢?上世纪七十年代,健康领域的科学家根据 数十年主要是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科学研究的成果,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的新医学模式。 【12】35 年前(1974 年),加拿大政府发布了拉龙德(Lalonde)报告(在某种程度上相 当于我们的医改方案),指出国民健康并

7、不仅仅是由医疗服务(也就是我们今天关心的 “看病”)单方面所决定的。决定健康的主要因素有四个方面:生物学的,环境的,生活 方式和习惯的和医疗卫生系统的因素。【13】拉龙德报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开创了健康领 域的新纪元。三十多年来,在健康领域大量的研究一次又一次地证明,环境(包括自然环 境和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和习惯(即个人行为)对健康的影响远远大于今天我们所关注 的“看病”(医疗服务)对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美国人在过去的近 100 年时间里,平 均寿命增加了 30 年。这增加的 30 年,其中公共卫生和预防贡献了 25 年,医疗服务只贡献 了 5 年。 【14】19 年前(1990),伊文斯和

8、斯多达特(Evans 4:370-379.6. Margaret Chan, Influenza A(H1N1): lessons learned and preparedness, http:/www.who.int/dg/speeches/2009/influenza_h1n1_lessons_20090702/en/inde x.html, 2009-7-7 访问. 7. 卫生部新闻办公室, 我国调整完善防控措施 进一步做好甲型 H1N1 流感防控工作, http:/ 2009-7-7 访问. 8. 黄建始,正确认识甲型 H1N1 流感,中华医学杂志,2009,89(23):1585-1

9、588 9. 杨健,万众一心抗非典:打破坚冰 科学技术当大任, http:/ 2009-7-7 访问. 10. 本刊记者,曾光:从赤脚医生到流行病学专家,三月风,2004 年第 3 期, http:/ 访 问. 11. 新华网,温家宝:去年抗击非典取得重大胜利, http:/ 7-7 访问.12. Engel GL. The need for a new medical model: a challenge for biomedicine, Science, New Series, Vol. 196. No.4286,1977, pp.129-136. 13. Lalonde, M.A. (1

10、974). New Perspectives On The Health Of Canadians. A Working Document. Ottawa: Information Canada. 14. Bunker JP, Frazier HS, Mosteller F. Improving Health: Measuring Effects of Medical Care, Milbank Q. 1994.72:225-228. 15. Evans, R.G. & Stoddart, G.L. (1990). Producing Health, Consuming Health Care

11、. 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 31, 13471363. 16.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 年) 的通知,http:/www.gohttp:/www.gov ntent_1279256.htmtent_1279256.htm, 2009-7-7 访 问. 17.17. 顾昕,如果延续药品集中采购,就等于换汤不换药, http:/ 2009-5-25 访问。18. Centers for Medicare and Medicaid Services, National Health Expenditures,

12、http:/www.cms.hhs.gov/nationalhealthexpenddata/http:/www.cms.hhs.gov/nationalhealthexpenddata/, 2009-7-7 访问. 19.19. 新华网,2008 年国内生产总值 300670 亿元 比上年增长 9.0%, http:/ 访问. 20. 中国卫生部新闻办公室,卫生部公布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主要结果, http:/ 2009-7-7 访问. 21. WHO,世卫组织基本药物标准清单第 1515 版(20072007 年 3 3 月) ),http:/www.who.int/medicines/

13、publications/essentialmedicines/ChineseEML15.p df, 2009-5-25 访问。 22. 徐明霞,基本药物目录寻解,中国卫生人才, 2009 年第 5 期,26-27. 23.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 ,http:/ 10/26/content_5252525.htm, 2009-5-25 访问。 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08 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2005 年医师执业类别构成,http:/ m,2009-5-25 访问。 25. 人民时评,迈向“病有所医”新时代, 人民日报 ,2009 年

14、 4 月 7 日 05 版. 26. 曹聪.中国科学界的 SCI 怪圈, 联合早报,2005 年 10 月 26 日.简历黄建始,黄建始,流行病学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现从事健康 管理,健康科普和中国公共卫生应对体系建设的实践和理论研究。电子邮件:本文发表在健康研究 ,2009,29(3):171-176.落后过时生物医学模式统治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的现状不能再继续下去了(中)为什么国人至今还受过时落后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为什么发达国家早在 35 年前(1974 年)就开始实现医学模式的转换(以加拿大政府 拉龙德报告为标志),改变观念,抛弃落后的生物医学模式,以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医学 模式指导国民的健康维护和健康改善并取得举世瞩目的国民健康成就,而我国从决策者, 医护人员到媒体,普通老百姓至今还基本停留在落后的生物医学模式思维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