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复习题(1)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45966663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复习题(1)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复习题(1)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复习题(1)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复习题(1)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复习题(1)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复习题(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复习题(1)(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复习题(微生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复习题(微生物 2011 级整理)级整理)一、名词解析一、名词解析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云艳整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云艳整理)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先打化国家。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它是随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这个理论体系创立以来先后形成了邓

2、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三个阶段性成果。3、公平(张飞龙整理)公平(张飞龙整理)指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袒某一方或某一个人,即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个人承担着他应承担的责任,得到他应得的利益。 马克思认为,公平的基础是平等,特别是经济关系的平等,在于社会成员对生产条件的共同占有和联合劳动,在于消除等价交换、消灭阶级和实现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社会,在于建立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共产主义社会。4、经济制度经济制度是指国家的统治阶级为了反映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发展要求,建立、维护和发展有利于其政治统治的经济秩序,而确认或创设的各种有关经济问题的规则和措施的总称

3、。5、市场经济(姜影影整理)市场经济(姜影影整理)市场经济(又称为自由市场经济或自由企业经济)是一种经济体系,在这种体系下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而不是像计划经济一般由国家所引导。市场经济也被用作资本主义的同义词。在市场经济里并没有一个中央协调的体制来指引其运作,但是在理论上,市场将会透过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和需求产生复杂的相互作用,进而达成自我组织的效果。市场经济的支持者通常主张,人们所追求的私利其实是一个社会最好的利益。与计划经济体制相比较,市场经济体制的最显著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两条:信息利用的有效性及市场机制的激励相容性。6、外部效应外部效应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

4、,生产者或者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有益的影响被称为外部效益,外部经济性,或正外部性;有害的影响被称为外部成本外部不经济性,或负的外部性。通常指厂商或个人在正常交易以外为其他厂商或个人提供的便利或施加的成本。7、城乡二元结构(董丹红整理)城乡二元结构(董丹红整理)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一种历史现象。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是指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形成的城乡对立,城乡分割,城乡劳动力流动隔绝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8、基层民主制度(专题基层民主制度(专题 6)2我国基层民主制度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基层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事业领域,直接行使当家作主

5、权力的民主政治制度。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跃腾整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跃腾整理)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10、马克思主义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是是把马克思主义同当前时代的发展、同当前时代的特征结合起来,使之能够适应时代需要,把握时代脉搏、回答时代课题。 11、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纪晓朋整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纪晓朋整理)所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同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普及和推广,把深邃的理论用简单质朴的

6、语言讲清楚,把深刻的道理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说明白,使抽象的理论逻辑转变为形象的生活逻辑,让科学理论走入生动的社会实践,成为广大党员普遍信仰、人民大众普遍认同的强大思想武器。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 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二、论述题二、论述题 专题 1-4:1、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渊源(王铁涛整理)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渊源(王铁涛整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马

7、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具有紧密的渊源关系,它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论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原则。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经济理论和原则。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政治理论和原则。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文化理论和原则。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方法论渊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和继承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始终坚持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价值目标和终极目标。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直接理论来源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涵的界定,虽然不包括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但我们不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毛泽东思想割裂开来,更不能把二者对立起来。毛泽东思想特别是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的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思想来源,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如果没有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以及由其领导下的全党和3全国人民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特别是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探索,当然就不会

9、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中国,也不会有以其为基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更不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伟大成功。毛泽东关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探索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直接思想渊源。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科学批判精神和历史主义原则,吸收和改造了中华文化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在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进程中,中华文明依然是我们取之不尽的智慧宝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复兴中华民族的中国共产党人,要继续坚持科学批判精神,既担当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责任,也担当中华灿烂文明当代传人的历史责

10、任。2、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韩丽娜整理)、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韩丽娜整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社会主义,它既没有背离科学这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也没有固守传统的理论教条,而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晶。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党,在中国革、建设、改革的不同时期,我们党都对马克思主义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实现了重大突破。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共产党解决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理论,是对解决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个历史难题的有益探索,因而对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也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实现中华民族百年复兴的伟大旗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是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主题。正是在中国特设社会主义这面旗帜的指引下,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各项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到 20 世纪末,我们顺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第一步、第二步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小康目标,使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3、如何认识我国改革自身规律(杨瑞

12、萍整理)如何认识我国改革自身规律(杨瑞萍整理)坚持改革开放要不断提高对改革自身规律的认识:1.我国改革开放不是静态目标而是动态的发展过程。改革目标是要实现的目的,改革过程是实现改革目标的手段。改革开放的许多目标本身需要不断调整,应该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历史的进程,随着实践的检验而后社会的需要,与时俱进,不断调整。人类社会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前进的,旧的矛盾解决了,优惠出现新的矛盾,正是永不停歇的矛盾推动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任何改革都是为了使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过程。改革开放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拓展世界眼光,在大胆吸取和借鉴包括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在内的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的过

13、程中,拓展和丰富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从而使我们能够建设优于资本主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我国改革开放不是局部的体制变动而是全面的改革。我国的改革开放不是局部的体制变动而是全面的改革,这是由改革的任务决定的。我们要4看到这些矛盾、困难和问题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过程中出现的,是由于改革不到位、不完善造成的,可以依靠社会主义制度完善和发展来获得解决的。按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民主政治要求、先进文化的建设要求、和谐社会的要求、提高开放经济质量和水平的要求大力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3.我国改革改革开放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是新时期

14、最鲜明的特点,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实现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之所以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就是在于它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获得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体制保障、理论指导、力量源泉。在不断推进改革的进程中继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和探索,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内涵,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广。4、如何理解中国经济增长的模式和动力(周斌整理)如何理解中国经济增长的模式和动力(周斌整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创了一条中国式的制度创

15、新之路,这就是“稳健改革模式”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通过这种文件优先、渐进改革、对外开放的中“中国模式” ,避免了大的动乱,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充满活力,人民生活水平获得了空前的提高。1、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模式改革开放前 30 年的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计划型经济模式。这是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由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从单干走向组织起来、大力发展公有经济、按劳分配的经济模式。此间,中国工农业经济实现了较快的增长,特别是工业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 10%;工业化也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劳动力以及社会结构的构成,到 20 世纪 70 年代为止,城市人口已经从1952 年的 300 万上升到 2000

16、 万。中国农业净产量年均增长 2.5%。教育、保健、卫生以及老人与贫困者的福利措施等取得了巨大进步。值得一提的是,所有这些成就是国际环境恶劣、国内政治运动不断的情况下取得,这在发展中国家是及其罕见的。但是由于计划经济内在的缺陷,也造成了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劳动者积极性不高等一系列的问题,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从体制的角度来看,计划经济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不能使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第二,扼杀了企业和劳动者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第三,动力机制看,企业不能通过努力经营得到发展,个人也不能通过加倍努力工作来增加收入,结果必然是随处可见的“搭便车”行为,懒惰之风盛行。而且由于计划体制时代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目标与当时条件下的资源禀赋特点以及资源动员能力产生了直接的矛盾,其结果是造成了产业结构扭曲、低经济绩效和福利损失,期间还发生了“大跃进”等造成严重经济灾难和大量人口的正常损失,使经济乃至整个社会在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沦落到崩溃的边缘。2、转型中的市场经济模式与计划经济体制相比较,市场经济体制的最显著的特点可以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