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招标采购风险管控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5965885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2.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有企业招标采购风险管控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国有企业招标采购风险管控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国有企业招标采购风险管控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国有企业招标采购风险管控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国有企业招标采购风险管控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有企业招标采购风险管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有企业招标采购风险管控(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有企业招标采购风险管控招标实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要让市场在资源配 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 规则,要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这表 明,未来几年我们国家在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 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建设方面,将有大的作为。当 前,全国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改革正如火如荼开展,不 少国有企业招标采购开始进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 也助推了交易体制改革的进行。国有企业招标采购实质是公共资源交易的一 种行为。国有企业实施招标采购,对于优化资源配 置,提高经济效率,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维 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 作用。一、国有企业招标采购现状(一)

2、日益普及,发展良好。 从全国来看, 近几年 很多地方已经将政府采购、 工程交易、 土地交易、 产 权交易等市场要素全部整合在一起,成立公共资源 交易中心, 它将原来分散在各部门的政府采购、 工程 招标和房地产交易以及医疗药品和耗材采购全部集 中这里, 无论是财政资金还是自筹资金, 无论是国有 企业 (包括控股、 参股) 自有资金, 还是集体资金, 都 纳入公共资源交易这个平台。其他任何企业或者社 会组织都可以将自己要招标采购的项目,进入这个 平台操作。而操作人员,有的是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有的是招标代理机构的。无论是哪方面的,都是 在统一的监控、监督下实施操作。基于此,一些国有 企业甚至不少民

3、营企业主动将招标采购业务纳入公 共资源交易平台操作。他们自我约束、自我防范、健 全规章、加强监管。有的成立了招标采购领导小组, 明确工作人员以及工作职责;有的明确规定招标采 购多少限额标准要经过什么层级研究决定;有的明 确规定招标采购以公开招标为主。(二)日益透明,质量提升。 公开透明是公平公正 的前提, 公开透明能够促进公平公正。纵观全国, 政 府设立的政府采购中心、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和公共 资源交易中心,还有伴随市场发展应运而生的各类 招标采购代理机构普遍存在。 这些不同性质的机构, 特别是政府采购中心很多实现了全程电子化网上采 购, 在网上发布招标信息、 下载招标文件、 上传投标 文件、

4、发布中标公告。 这些都有效地增强了招标采购 信息的公开透明, 大大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干扰, 从而 使企业招标采购工作也有了质的提升。(三)仍有违规,影响不小。 招标采购工作是腐败 案件高发、 易发、 多发的重点领域、 关键环节和特殊 岗位,历来也是国有企业经济活动中最敏感的部位 之一。近年来, 社会各界在规范招标采购行为、 防止 暗箱操作、 堵住招标采购环节的漏洞、 预防腐败、 治 理商业贿赂、 遏制不正当竞争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对规范企业管理、从源头上防止腐败现象发生发挥招标实务了积极作用。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由于招标 采购领域有着巨大的经济利益,各利益主体通过不 同方式介入其中进行博

5、弈,使得原本单纯的招标采 购活动变成一种权力寻租。当前在国有企业招标采 购活动中,各类违规、违纪、违法的现象时有发生,而 且手段更加隐蔽、花样不断翻新。1.招标采购人方面(1)违规招标,虚假招标。首先是违规招标。有 的招标人在没有完成基本建设程序、组织好建设资 金甚至连设计都未完成的情况下擅自进行招标;有 的不以法律、法规为标准,而以过去的招标实践为依 据,违规违法招标。其次是排斥潜在投标人。有的针 对不同的竞标人,将标段划得过细或过大,排斥潜在 的投标人;有的人为设置其他附加条件,排斥潜在的 投标人;有的在招标文件中,制订倾向性条款以利其 意向投标人,排斥潜在的投标人;有的滥用评标规 定,排

6、斥不中意的投标人;有的在发布招标公告时, 利用公休长假不被潜在投标人注意时发布招标公 告,排斥潜在的投标人。三是招标过程不规范。有的 招标人从发放标书到开标的时间,未达到法定的天 数;有的不按照要求组建评标委员会,评标专家没有 达到规定的三分之二以上;有的在评标结束后没有 形成书面的评标报告或评标报告内容不完整,有的 确定中标人程序不规范。(2)业务不懂,法规不熟。我国招标采购有政 府采购法和招标投标法,还有国务院相关条例以 及一些部门或者地方的条例、规章,这些法律法规必 须严格遵守,不得越雷池半步。但是在实际工作中, 有的单位领导或者工作人员执行不完全到位,有的 国有企业领导和工作人员自觉守

7、法和防控风险的意 识还比较淡漠,对招标采购业务没有太多的了解,在 招标采购执行过程中容易出问题,甚至犯错误。(3)收受贿赂,廉洁不守。在采购招标过程中, 如果我们的风险防控意识不强,防控措施不到位,加 之我们某些领导、某些工作人员廉洁自律意思差,很 多环节就容易出问题。比如,在决定招标采购方式、 招标采购需求、定标方式、签订合同、履约验收等等 方面,很有可能被供应商(承包商)利用或腐蚀,从而使国家利益受到侵害。 在深圳市龙岗区纪委和龙岗区检察院近年汇编的警钟长鸣三本教育读本里,收集了龙岗区近几 年各类刑事犯罪比较典型的 45 宗案例,其中涉及国有企业的有 4 宗 5 人次,占案件的 9%;涉及

8、工程项目和物资采购的有 10 宗,占 22%,在这 10 宗里面涉及工程项目的就有 9 宗。这些典型案例,说明国有企 业涉案的仍然不少,涉及招标采购的不少,特别是涉 及建设工程招标的不少。2.投标供应商方面(1)不讲诚信,虚假应标。有的投标人伪造各类 证书、证明文件参加投标;有的投标人转让、租借、无 效的资质证书参加投标;有的投标人在自己编制的 投标文件中承诺有某种技术、某种条件,而实际又不 符合。2008 年,龙岗区一个服务项目招标,有 11 家 供应商投标,竟有 9 家供应商的投标文件作假。有的 做假行驶证,有的做假税票,有的涂改相关证书。相 关部门发现后进行了严肃查处。(2)恶意竞争,围

9、标串标。针对某个项目,有的投 标人会请来几家另外的公司或者自己注册另外的公 司参与陪标;有的投标人与招标代理机构执业人员、 采购人(业主)代表、投标人相互串通共同操纵招投 标,事后再进行利益分配,这些都严重干扰了招投标 的正常程序,玷污了招投标公平公正的原则。(3) 分包转包, 从中谋利。 招标投标法 第四十 八条规定“中标人不得向他人转让中标项目,也不 得将中标项目肢解后分别向他人转让。”“中标人按 照合同约定或者经招标人同意,可以将中标项目的 部分非主体、 非关键性工作分包给他人完成。 接受分 包的人应当具备相应的资格条件,并不得再次分 包。 ” 但是, 有的中标人却在项目中标后, 未经招

10、标人 同意即将中标项目分包或非法转包他人,从中收取 管理费或赚取差价。(4)行贿腐蚀,串通一气。在招投标实际工作中, 凡是一些重大的项目、一些利润空间比较大的项目 要进行招投标的时候,往往是供应商(承包商)最活 跃的时候。在这个时候,有的会千方百计动用各种关 系来公关,有的甚至不惜采用各种手段收买采购(业16招标实务主)单位领导和工作人员、参与评审的专家评委、招 投标机构人员合谋中标。3.招标代理机构方面(1)不辨是非,马首是瞻。当前,我国的各类招 标采购代理机构遍布全国。这些不同的招标代理机 构,基本是自建平台、自己操作,有的还自建专家库。 在招标代理过程中,在相关部门监管不到位的情况 下,

11、有些代理机构不能真正做到严守法律法规,严格 公平公正。一些代理机构为了今后有源源不断的项 目,凡是招标采购单位提出的任何要求,不管是否公 平公正,不管是否有排斥性、倾向性,不管是否符合 法律法规的规定,都千方百计地满足。因为不满足, 这次招标就有可能失败;不满足,以后的招标业务就 有可能减少。(2)违规操作,唯利是图。代理机构代理招标采 购业务,必然是以盈利为目的,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 最大化,有的可能会以牺牲投标人利益、牺牲公平公 正为代价,千方百计地使某些项目开标、评标一次性 成功,以获取不正当利益。4.监管机构方面近些年,深圳市龙岗区在政府采购和工程建设 招投标领域的监管力度逐年加大,管控

12、措施不断加 强。近三年政府采购处理的违规供应商就达 30 家, 这些被处理的违规供应商都被记录在不诚信供应商 名单,并且在网上公开曝光,在一定年限内禁止其参 与政府采购。对于有些违规的采购单位,区纪检监察 部门会约谈采购单位负责人以及当事人。龙岗区国 有企业招标采购也建立了一些规章制度,这些或多 或少地对国有企业招标采购风险防控起到了一定的 作用。但是纵观全国,仍有一些地方监管工作不够到 位,主要表现在,一是听之任之,不敢作为。有的监管 部门,对违规的供应商(承包商),不愿处理、不敢处 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怕麻烦,怕得罪人。二是有的 监管部门偏听偏信,胡乱作为。有的监管部门对供应 商(承包商

13、)违规的事实,不经认真调查核实,轻信一 面之词,就轻率地做出处理,结果是闹得无法收场。 三是制度频出,不重执行。有的地方监管制度不少,却没有认真执行,纸上谈兵不动真格,有了制度却形 同虚设。二、国有企业招标采购存在的风险招标采购廉政风险,一般是指在招标采购活动 中可能出现多种不同的结果,其中某些结果将对招 标采购的主体带来损失,这种损失的可能性就称之 为招标采购的风险。如果对这些风险认识不足、控制 不力,企业在招标采购过程中就容易滋生腐败行为。 因此,我们必须运用风险管理的理论,针对这些潜在 的风险,进行相应的识别预测、评估分析、建立应对 机制、实施监控管理的系统防控,从而达到降低和控 制风险

14、的目的。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 9 个风险点。1.规章制度的风险。我们常说 “无规矩不成方 圆”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 这些就是告诫我们, 任何工作不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 就会有空子可钻, 管理就缺乏依据、 缺乏力度。 国有企业招标采购毫无 例外, 首先要看是否建立了招标采购规章制度; 其次 要看这些制度是否全面、 是否合理; 再次就是要看这 些制度执行是否到位。 有了全面合理的规章制度, 并 且认真执行, 招标采购的风险也必然是相对可控的。2.需求提出的风险。随意的需求,难以满足实际 工作需要;随意的需求,容易招来质疑投诉。在确定 招标采购需求时,我们经常看到有的具有明显倾向 性和排斥性

15、。有的提高资质,排斥潜在投标人;有的 设置需求,明显倾向于某一投标人;有的设置需求, 与项目无关或以非准入条款作为资格门槛。总之,就17招标实务是千方百计通过量身定做来达到某种目的。3.采购方式的风险。招标采购方式有很多种,有 自行采购、公开招标、也有非公开招标,非公开招标 中又有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谈判和询价 采购。政府采购是以公开招标为主,非公开招标方式 采购必须经过网上公示再报相关部门审批,否则就 是违法违规。建设工程也是一样,什么情况必须公开 招标,什么情况可以邀请招标,什么情况可以在预选 承包商里选择,都有明确规定。招标采购方式的选 择,直接关系到招标采购结果,方式不当,结

16、果必然 不当。4.公告发布的风险。招标公告的发布,关系到招 标项目的竞争程度和透明度以及是否对潜在投标人 造成歧视。这里主要看是在什么媒体发布,是否按时 发布,发布的时限是否符合要求,发布的信息内容是 否充分。有的选择在影响很小的媒体发布招标信息, 或选择在节假日、甚至在开标前几天发布信息,使得 一些投标人不能及时获得招标信息而丧失投标机 会,从而达到减少投标人、减少竞争的目的。5.文件审核的风险。招标采购文件审核是招标 采购管理的核心工作。招标采购文件编制好后,是否 按规定送审,审核人员是否认真审核;编制好的招标 采购文件,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是否具有倾向 性、排斥性,该修订调整的条款是否进行了调整修 改。文件审核过程中,如果建立认真审核机制、建立 多级复核机制,就可以更有效地防控风险。6.专家抽取的风险。评标专家是影响招投标活 动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评标专家抽取是否合法,也 决定了开评标活动是否合法。在招投标过程中,专家 抽取的风险包括评标专家是在相关职能机构专家库 中随机抽取,还是自己随意组建,或者由自己人员组 成;专家需求是否与项目匹配;专家人数是否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