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村情民意调查报告 可编辑

上传人:笛音 文档编号:45964501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村情民意调查报告 可编辑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精品:村情民意调查报告 可编辑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精品:村情民意调查报告 可编辑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精品:村情民意调查报告 可编辑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精品:村情民意调查报告 可编辑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村情民意调查报告 可编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村情民意调查报告 可编辑(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村情民意调查报告村情民意调查报告按照县委组织部的要求,结合区里开展“四位一体”宣传活动的部署和村情民意调查活动的具体安排,从 4 月 18 日到 4 月 25 日,我就广大农民朋友最关心、关注的问题对我村 56 户居民进行了走访,还与全区 14 个行政村的支部书记进行了座谈,征求了许多关于新农村建设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结合意见我着重谈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新一、新农农村建村建设设情况情况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老百姓对当前新农村建设所取得的成绩持乐观态度,但也对好多现象提出了疑问,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现将此次调查情况总结如下:(一)上莲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情况上莲村 2007 年被确定为新农村建设市

2、级重点整治村,2008 年被确定为我区唯一的省级新农村建设重点推进村,两年来在开发区的正确领导下,在支村两委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08 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 5200 多元,村容村貌得到改观,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并逐步迈向小康水平。(二)存在问题1、部分领导、党员干部依赖思想严重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但有些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较弱,对新农村建设认识不够,对上级的依赖思想较为严重。有一些干部就像是风车的轮子,推一推就转一转,上级财政给多少钱就干多少事,不给钱就少干事

3、,甚至不干事,严重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2、对产业发展不够重视在新农村建设中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确实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环境,但却忽视了农民增收致富、发展生产这一重要环节。农民增收渠道不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依然是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最为突出的矛盾。拿上莲村来讲,经过基础设施建设,我们的路宽了、街亮了,但老百姓手里的钱却没多起来,村里修建了多处小型休闲乐园,安装了数十件健身器材,但村民却没时间去休闲散步、锻炼身体,造成资源浪费。试想,他们整天在地里劳动很累,收入很低,种出的菜还没卖出去,西瓜熟了还没人要,怎么有心情休闲健身?硬件建设好了,产业发展却滞后了,最终导致发展缓慢。(三)解决问题的对

4、策1、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新农村建设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党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就必须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团结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努力完成。否则,党的政策再好,没有好的农村带头人,农村也根本不会有新的气象。因此,首先要解决工作态度问题,即想不想干事的问题;然后解决工作能力的问题,即能不能干事的问题。解决办法就是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并形成长期的教育培训机制。加大对农村支部书记、大学生村官等支村两委主要成员业务知识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执政能力,充分发挥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调查中,

5、老百姓对上莲村新当选的两委班子成员都十分满意,他们能够主动入户走访,征求群众意见、做好群众工作,得到了村民理解、支持。在农村环境卫生特别是旅游沿线卫生整治工作中,在广大党员干部的带领下,沿线居民主动拆除破旧篱笆配合工作,有的村民主动出工、出力,村容村貌大为改观。其他工作也得到了群众的大力支持,如造林绿化方面,大家都主动配合,积极投工,高质量高标准完成了绿化任务,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好评。所以说,要想早日实现新农村建设“二十字”目标,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必须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领军人,摒弃懒惰和依赖思想,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体制、新任务的要求,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群众、带领群众,自力更生,共建

6、新农村。2、探索多种途径,促进农民增收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农民增收。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全力发展生产,根据本村实际情况千方百计带领农民走出一条致富之路。一是充分利用上莲优质核桃基地的产业优势,大力发展核桃种植业。虽然我村核桃种植面积达到了近千亩,但与相邻的贺家岭村相比,差距还很大,我村种植比较分散,管理上也不到位,今后要在技术管理上下功夫,扩大集中连片种植的面积,真正将核桃产业发展成为促进我村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二是千方百计加快农民向三产业转移的步伐。依托老爷山旅游开发为契机,在政策上给予农民支持和引导,积极鼓励农民发展乡村特色旅游项目。如筹办农家乐饭店,在旅游沿线修建核桃观光园等,不断扩

7、大农民增收的渠道。三是搞好本村农民就业。充分利用村级科技图书屋和老促会举办的实用技术培训等方式,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农民提供就业致富的技能,加快农民就业转移。新农村建设不但要抓好村容村貌和基础设施建设,更重要的是尽快解决农民增收缓慢的问题,将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生产紧密结合起来,依靠群众自力更生 ,共同建设小康秀美和谐新村。二、二、农农村困村困难难群体的生活状况群体的生活状况随着我区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农村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上莲村有一部分农民已基本达到了小康生活水平,但是还有一部分农户收入水平较低、收入增长缓慢甚至下降。这种现象的存在,不仅延缓了我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进程,同时也

8、影响了我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目标的步伐,这一情况应引起高度重视。现就走访我村困难户的情况汇报如下。(一)困难户的基本情况上莲全村 235 户,850 口人,其中五保 11 人,低保 21 人。此次调查我挨家挨户走访了全村的低保、五保户,看到他们的生活现状,不禁令我心里悄然泪下。大多数人生活条件极差,生活没有保障。其中比较典型的有低保户宋巨金,家中 4 口人,儿子脑瘫死亡,本人双目失明,无劳动能力,妻子常年生病,老两口还抚养两个孙子,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生活十分困难。五保户史振斌,肢体残疾,无儿无女,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全靠政府救济生活。像这样的情况还很多。(二)困难户的贫困原因分析根据对

9、所走访困难户所见的现实情况分析,我认为,首先病、残是导致大部分困难户贫困的主要原因。在调查中发现,生病无钱医治的困难户在农村比较常见。虽然农民享受到了“新农合”等医疗保健待遇,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看病治病的负担,但是遇到病情稍重一点,由于医疗费用高昂,一般农民家庭无法承担,贫困家庭更是承受不起。农民收入本来就很低,家庭成员中如果有人生了重病,就会令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另外家庭成员中有残疾人丧失劳动能力,没有经济来源,也是导致家庭贫困的原因之一。其次,贫困户家庭仍以种养业为主,收入水平低、家底薄、非劳动人数多等因素,制约了贫困户开展多种经营和多渠道就业。在日常生活中,贫困家庭劳动力一方面要照顾其家

10、庭成员中的老弱病残,牵扯很大精力;另一方面由于其本人文化素质较低,限制了外出务工,要经营二、三产业也困难重重。因此,大多数劳动力只能在家从事传统的种养业维持生计。(三)目前困难户家庭存在的几大问题1、孤寡老人今后的生活问题;2、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的困难家庭如何改变现状脱离贫困状态;3、有患重病病人的困难家庭的治疗如何进一步保障;4、智力障碍、残疾困难户的生活如何改善。(四)帮扶困难户、低保户的政策落实情况及几点建议近几年,上莲区委、管委会按照上级部门的有关要求,把我区农村的惠民政策、医疗保险等方面的社会保障工作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从农业税费的减免,到“新农合”的医疗保障制度;从为贫困残疾人家庭

11、进行危房改造,到始终开展的扶贫帮困走访慰问活动,都实实在在地得到了认真落实,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和解决了我区部分困难户的家庭住房、患病就医、基本生活保障等实际生活困难。但是扶贫帮困是一项细致的、艰苦的、长远的工作,仍需我们继续做出巨大努力。为此就如何做好困难户帮扶工作提出如下建议:1、进一步加强“新农合”医疗保障制度的全面落实。继续扩大参合面积,2009 年要保证我村所有农民全部参合,最大限度地减少老百姓的就医负担特别时贫困家庭的就医负担。借助“新农合” 医疗保障制度和近年来国家对医疗卫生的扶持力度,争取区卫生院和村卫生所的支持,给予特困户、五保户、低保户符合其实际情况的医疗救助。2、建立动态帮扶

12、档案,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每逢重大节日和换季时,为帮扶的贫困对象进行捐款,并定期走访探望,发现问题及时为其解决。3、为困难户提供相应的就业优惠政策,改善困难户家庭就业状况。从根本上解决困难户没有经济来源的问题,就要为他们提供切实有效的就业优惠政策,有了稳定的经济收入,才能使他们逐步脱离贫困。下一步,我将在做好农村就业服务的同时,侧重于对困难户、残疾人家庭的就业帮助,尽快帮助他们脱离贫困。(五)走访困难户体会通过这次对困难户的走访,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对这些困难家庭的帮助要具有经常性、制度性。要建立起一整套社会保障机制,决不能一阵风刮过,要时刻关心这些弱势群体,不仅要在物质上给予帮助,更要在精

13、神上给予鼓励,广大党员干部要根据困难群众的具体情况,力所能及地、真心诚意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真正体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让困难群体真真切切地得到帮助,使全村人民都能过上幸福、健康、美满地生活。通过此次村情民意调查活动,使我对本村的村情、民情有了更深的了解,对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了新的认识,为今后的工作明确了方向。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我要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认真落实上级部门有关新农村建设的部署,结合我村实际情况,重点抓好新农村建设、扶贫帮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工作,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为构建和谐社会,发展和繁荣我村经济做出积极贡献!关闭本窗口版权所有:屯留县人民政府屯留县人民政府主办 屯留县政府信息中心承办 屯留县政府各部门协办邮箱:? 联系电话:0355-7528897 地址: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县麟绛东大街 51 号晋 ICP 备 08003308 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