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探索蚩尤文化的另类线索_8586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5964140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君——探索蚩尤文化的另类线索_8586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君——探索蚩尤文化的另类线索_8586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君——探索蚩尤文化的另类线索_8586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君——探索蚩尤文化的另类线索_8586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君——探索蚩尤文化的另类线索_8586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君——探索蚩尤文化的另类线索_858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君——探索蚩尤文化的另类线索_858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君君探索蚩尤文化的另类线索探索蚩尤文化的另类线索 真诚为您服务真诚为您服务 在中国古代文献、神话传说中为部落首领、领袖人物者,仅有两个被称为“君” :一是盘古,二是蚩尤。广博物志卷九引五运历年记:“盘古之君,龙首蛇首,嘘为风雨, 吹为雷电,开目为昼,闭目为夜。死后骨节为山林,体为江海,血为淮渎,毛 发为草木”。尚书吕刑注:“九黎之君,号曰蚩尤”;唐陆德明尚书释文引 马融曰:“蚩尤,少昊之末,九黎君名”;战中策秦策一高诱注: “蚩尤,九黎民之君子也”;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孔安国语:“九黎君, 号蚩尤是也”。我们知道盘古完全是人为创造的一位创世大神,所以真正为传说时代部落 首领、领袖人物称“君”者,

2、实际只有蚩尤一人。其他“三皇五帝”从遂人、 伏羲、太昊、神农、炎帝、黄帝,到少昊、颛顼、帝喾、尧、舜、禹,均称 “皇”称“帝”,乃至女娲、共工、祝融亦如此,各自居于不同的“三皇五帝” 谱系中。蚩尤是一个例外,没有进入任何一种“三皇五帝”谱系,非“皇”非 “帝”而为“君”。蚩尤在古书中的这种称谓显得很另类,根据这种另类的称 谓“君”去探索蚩尤和蚩尤裔的文化,按理说是顺理成章或可能的。古有三苗国,在长江流域。战国策魏策二:“苗者三苗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洞庭之水,汶山 在其南,而衡山在其北”。史记吴起列传:“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 蠡。”韩诗外传卷三:“当舜之时,有苗不服。其不服者,衡山在南,岐 山

3、在北,左洞庭之波,右彭泽之水。”淮南子修务训高诱注:三苗“在 彭蠡、洞庭之野”。这些说法大同小异,但可判断,三苗国、三苗族当主要居 于今洞庭湖与鄱阳湖之间。今苗族主要居于云、贵、川、湘交界地区,而其族源可上溯至三苗、九黎 和蚩尤。龙文玉苗族与楚族说:“现代湘西苗族迁徙歌中,自称祖先 从江汉流域的苗国迁过来的”(龙文玉苗族与楚族,求索1982 年第 2 期)。蒋南华中华文明七千年初探报道:“生活在贵州各地的苗族都说,他们的祖先是从江西彭蠡和湖南洞庭湖一带迁徙到贵州的。在他们今天的表葬 习俗中,还流传着护送死者灵魂返回洞庭湖老家的巫祝活动”,而洞庭湖地区, 正有一著名的“君山”。不仅如此,“传说洞

4、庭湖中的君山,原名苗山,是苗 族先人休养生息的地方”(蒋南华著中华文明七千年初探165 页,人民出 版社 2002 年 12 月第 1 版)。“君山”将蚩尤、古三苗与今苗族联结在一起, 或证古三苗与今苗族确为蚩尤后裔,或证以“君”之称去探寻蚩尤和蚩尤裔文 化、遗迹确有可行之处。俞伟超先生认为,以江汉平原为分布中心的屈家岭、石家河文化当为三苗 文化(俞伟超先楚与三苗文化的考古学推测,文物1980 年第 10 期); 杨新改、韩建业通过对“禹征三苗”及江汉平原史前考古学文化与中原地区龙 山时代考古学文化的变迁、互动关系的考察又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杨新改、 韩建业禹征三苗探索,中原文物1995 年第

5、 2 期)。据古书载,尧、舜、 禹时期屡伐三苗,因此可推断,三苗族、三苗文化在长江流域也有一个南迁过 程,即早期在长江以北,后迁至洞庭湖、鄱阳湖地区。据考古学研究,屈家岭文化最初是由分布于江汉东部地区的油子岭一期一 类遗存发展而来,而后者实际上是在钟祥边畈早期一类遗存的基础上,融合了 大量大溪文化因素而形成。由于与边畈早期一类遗存最近似的先行文化为仰韶 文化后岗类型,所以学者推测前者极可能是后岗类型的人们南向移居的结果 (韩建业涿鹿之战探索,中原文物2002 年第 4 期)。后岗类型主要分 布在豫北冀南地区,苗族有大量的传说、史诗讲述其祖先蚩尤在黄河流域、在 北方与炎黄发生战争而失败,导致蚩尤

6、裔南迁,传说与考古学文化的变迁关系 吻合。蚩尤为九黎之君,说明“九黎”与蚩尤同时,而“三苗”年代当晚于“九 黎”,国语楚语下说“三苗复九黎之德”亦可证二者年代有先后。三苗 国、三苗族在长江流域,传说中的炎黄蚩战争发生在北方“冀州”而不在长江 流域,所以蚩尤文化、九黎族可能与后岗类型有关。后岗类型分布的地区,正 是蚩尤遗迹、九黎族遗迹最多的地方:蚩尤冢集中分布在河南东北部、山东西 部如河南台前、山东巨野、汶上等地;古代黎国、黎地则集中在山西东南部、 河南北部、山东西部黄河沿线,如山西黎城、潞城、长治、壶关一带为春秋时 黎国所在,汉之魏郡有黎阳在今河南浚县,东郡有黎县在今山东郓城县西。后 岗类型影

7、响之处,都与蚩尤事相关:如后岗类型分布到山东地区,古史传说中 有“蚩尤伐空桑”一事,后岗类型影响远及今河北涿鹿、北京延庆一带,那里 有不少与蚩尤、黄帝相关的遗迹、传说。但是炎黄蚩战争并非发生在今之河北、冀西北:其一,如果以西水坡 45 号墓死者为被杀之蚩尤,其年代在前 4500 年左右。 按后岗类型为蚩尤、九黎族文化,则半坡类型当为炎帝文化、庙底沟类型当为 黄帝文化(炎黄为徐旭生所说之“华夏集团”,应在陕、晋、豫地区)。在前 4500 年左右,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及其先行文化均未发展至今日之冀中、冀 西北涿鹿、阪泉一带,故炎黄与蚩尤之战无从说起。其二,后岗类型的年代约为前 4500前 4000

8、 年,可以考虑前 4000 年左右 蚩尤族为炎黄所战败,然后蚩尤族南下长江流域或四散而去。按苏秉琦先生认 识,考虑辽西地区红山文化为黄帝文化,然后将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庙底沟类 型均视为炎帝文化。在前 4000 年左右,半坡类型基本上已消亡为庙底沟类型所 取代,北上与红山文化交汇者仅庙底沟类型,但二者相较庙底沟类型的繁盛非红山文化可比,是前者进入辽西影响了后者,而非后者南下影响了前者,这与 传说中的黄帝胜炎帝基本史实不合。后岗类型的主要分布区为豫北、冀中南, 无论红山文化或庙底沟类型均未对此区发生重要影响,亦未在此立足,故谈不 上炎黄联合战蚩尤一事。其三,侯仁之先生据古代自然地理条件推断,认为太

9、行山麓以东的大平原 为洪泛区,曾经存在大面积的沼泽,不利于古人类居住(侯仁之历史地理学 的理论与实践141-158 页,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版)。邱维理等以河北 内丘、肃宁两种类型的沼泽沉积剖面为依据,分析华北平原古洪水特征及其对 古代人类活动的影响,认为距今 7000-4000 年间,华北平原洪水频繁,洪泛沼 泽影响时间较长,形成湖沼众多、不利于人类活动的自然环境。为避免洪水的 侵袭,古代人类选择地势较高的山前洪积台地或人工修筑高台居住,使得华北 新石器时代遗址大多分布在山前地带,并且具有“高台文化”的特点。华北平 原考古文化遗址呈现自山前至平原,时代由早到晚的分布特点,平原内部直到

10、 春秋、战国以来的考古遗址才逐渐增多(邱维理、李容全、殷春梅华北平原 全新世古洪水及其对古代人类活动的影响,全国第六届科技考古学术会议论 文)。华北平原史前时代这种差强人意的生存环境,不当是大规模的炎黄蚩部 族争战之地。其四,苗族关于炎黄蚩战争的神话传说多是讲战争发生在浑水河边的蚩尤 坝上,此“浑水河”学者一般理解为即黄河,又将其定位于黄河中、下游。据 此判断,炎黄蚩战争应是在黄河两岸,而不当是今日之冀中、冀西北。但战争 发生在黄河中、下游两岸也讲不通。流传于贵州关岭一带的苗族传说蚩尤神 话将蚩尤与黄龙公、赤龙公(即黄帝、炎帝)之间的战争称为“打龙之战” (这证明蚩尤族憎恨龙。贵州施洞地区苗族

11、龙舟节正是起源于苗民对恶龙的憎 恨,参见钟凯琼贵州施洞地区苗族龙舟节,中国文物报2004 年 6 月 18 日),其中称黄龙公的兵将被蚩尤打败了不甘心失败,过了一段时间又兴兵逆 “黄河”而上,再次进犯蚩尤族。这证明黄帝族居“黄河”下游。战争如发生 在豫、鲁黄河两岸,则黄帝族是从海上或山东地区向上游的蚩尤族进攻,这与 古史传说的基本面相违,因黄帝族的大本营不可能在山东地区或海上。其五,诸先生补史记建元以来侯者年表载田千秋上书曰:“父子之 怒,自古有之。蚩尤叛父,黄帝渡江。”杨汉先贵州省威宁县苗族史传说 讲蚩尤与黄帝之间的战争说,敌人(黄帝方)乘七十只独木舟及七十对大析船 渡江而来,作了七层的包围

12、,战争展开在图南玉末河边的公牛关。这些是关于 炎黄蚩战争的极为贵珍的资料:大河才可称江,因此战争发生地绝不在今日之 冀中、冀西北,当然这个“江”也不是指长江,而应是指黄河、浑水河(因黄 土高原为风沙、尘土堆积而成,且由于黄土侵蚀,故黄河、渭河在新石器时代 也当为浑水河,只是浑浊程度不及历史时期)。但是“黄帝渡江”也不是指豫、 鲁间的黄河段,因在整个后岗类型期,豫、鲁黄河两岸都找不出哪种考古学文 化可附会为黄帝文化。以后岗类型为蚩尤裔、九黎族文化,西水坡 45 号墓为蚩尤墓,半坡类型为 炎帝文化,自然推出后岗类型的主导人群、西水坡 45 号墓主当来自渭水流域半 坡类型。文献证据:蚩尤为炎帝后裔,

13、因与炎帝相争而导致黄帝介入,炎黄联 合杀蚩尤,所以蚩尤族、蚩尤文化应与炎帝文化紧密相关。考古学证据:西水 坡蚌塑龙、虎、鹿在同时期的考古学文化中仅能在仰韶文化尤其是半坡类型中 发现(参见拙稿“炎黄大战”的考古学研究26,http:/ 45 号墓的下葬年代正是后岗类型的起始年代。据此,炎黄蚩战争发生在渭水下游 至晋南这一地区。炎黄蚩战争的文献证据:禹贡“冀州”含渭水平原而不是后来文献所 称的“两河之间”,黄帝杀蚩尤的“冀州之野”(山海经大荒北经)、 “中冀”(逸周书尝麦篇、尸子卷下、路史后纪四蚩尤传 )正是渭水下游至晋南地区(参见“炎黄大战”的考古学研究18- 22,http:/ 坡类型典型多人

14、二次葬墓地集中于渭水下游地区,其中元君庙、横阵墓地年代 与西水坡 M45 相若,当为炎黄联合杀蚩尤所致,史家、姜寨二期墓地年代偏晚, 当为后来炎、黄两族大战所致。黄帝族自晋南“渡江”,从渭河下游逆河而上 帮助炎帝族征服蚩尤,所谓“浑水河”当指渭河,“蚩尤坝”指渭河平原, “公牛关”指潼关。庙底沟类型为黄帝文化,其正源为晋南北橄遗存、枣园文 化、近年已为考古发掘和研究所证实(宋建忠、薛新民北橄遗存分析兼 论庙底沟文化的渊源,考古与文物2002 年第 5 期;薛新民、宋建忠庙 底沟文化渊源探析,中原文物2003 年第 2 期;田建文零口遗存的认识 问题及其他,考古与文物2004 年第 3 期)。后

15、岗类型分布及其所影响地区之外的蚩尤遗迹、黄帝遗迹现在可以得解: 晋南有蚩尤城(太平寰宇记卷四十六:“蚩尤城在(安邑)且南十八里, 其城今摧毁”)、陕西华县有蚩尤城(续夷坚志卷四:“华州界有蚩尤城, 古老言蚩尤阚姓,故又谓之阚蚩尤城。城帝阚氏尚多”),皆因炎黄蚩战争发 生在这一带,曾有蚩尤后裔居住所致。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邑于涿鹿 之阿”,正义引舆地志云:“涿鹿本名彭城,黄帝初都,迁有熊也。” “有熊”为今河南新郑,则黄帝初都之“涿鹿”正应在晋南,炎黄蚩大战之涿 鹿、阪泉正在晋南(晋南古亦有涿鹿、阪泉地名)。元君庙,按其本义即纪念最初的“君”、纪念大“君”的地方,这位“君” 即九黎之君蚩尤。元君庙仰韶文化多人二次葬墓地即因炎黄联合杀蚩尤而产生, 故推测元君庙很可能是蚩尤被俘之地。元君庙所在的华县古有蚩尤城,推测蚩 尤当一直生长、生活于此地。蚩尤死地,按云笈七签卷一百轩辕本纪 “(黄帝)杀蚩尤于黎山之丘,掷械于大荒之中,宋山之上”(这段话又源于 山海经大荒东经“大荒东北隅中,有山名凶犁土丘。应龙处南极, 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大荒南经“有宋山者有木生山上,名曰 枫木。枫木,蚩尤所弃其桎梏,是为枫木”),此“黎山”当即今临潼骊山 (王家佑先生亦主此说,参见冯广宏鸟母与古蜀文化,四川文物1997 年第 3 期)。晋南解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