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网先锋收藏版581-兰室秘藏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5963741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60 大小: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网先锋收藏版581-兰室秘藏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绿网先锋收藏版581-兰室秘藏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绿网先锋收藏版581-兰室秘藏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绿网先锋收藏版581-兰室秘藏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绿网先锋收藏版581-兰室秘藏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绿网先锋收藏版581-兰室秘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网先锋收藏版581-兰室秘藏(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绿网先锋收藏版绿网先锋收藏版 581-581-兰室秘藏兰室秘藏-绿网先锋收藏版兰室秘藏书名:兰室秘藏作者:李东垣 朝代:金元间 年份:公元 1115-1368 年 卷上饮食劳倦门饮食所伤论属性:阴阳应象论云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人六腑痹论云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饮食自倍肠胃 乃伤此乃混言之也分之为二饮也食也饮者水也无形之气也因而大饮则气逆形寒饮冷则伤肺病 则为喘咳为肿满为水泻轻则当发汗利小便使上下分消其湿解酲汤五苓散生姜半夏枳实白术之 类 是也如重而蓄积为满者芫花大戟甘遂牵牛之属利下之此其治也食者物也有形之血也如生气通 天论云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 为痔又云食伤太阴厥阴寸口大于人迎两倍三倍者或呕吐或痞满

2、 或下痢肠 当分寒热轻重而治之轻则内消重则除下如伤寒物者半夏神曲干姜三棱广术巴豆之 类主之如伤热物者枳实白术青皮陈皮麦 黄连大黄之类主之亦有宜吐者阴阳应象论云在上者 因而越之瓜蒂散之属主之然而不可过剂过剂则反伤肠胃盖先因饮食自伤又加之以药过故肠胃 复伤而气不能化食愈难消矣渐至羸困故五常政大论云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小毒治病十去其七凡 毒治病不可过之此圣人之深戒也 卷上饮食劳倦门劳倦所伤论属性:调经篇云阴虚生内热岐伯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而胃气热热气 熏胸 中故内热举痛论云劳则气耗劳则喘且汗出内外皆越故气耗矣夫喜怒不节起居不时有所劳伤皆 损 其气气衰则火旺火旺则乘其脾土脾主四肢故困

3、热无气以动懒于语言动作喘乏表热自汗心烦不 安当病之时宜安心静坐以养其气以甘寒泻其热火以酸味收其散气以甘温补其中气经言劳者温 之损者温之者是也金匮要略云平人脉大为劳脉极虚亦为劳矣夫劳之为病其脉浮大手足烦热春 夏剧秋冬瘥脉大者热邪也极热者气损也春夏剧者时助邪也秋冬瘥者时胜邪也以黄 建中汤治 之此亦温之之意也夫上古圣人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形与神俱百岁乃去此谓治未病也今 时 之人去圣人久远则不然饮食失节起居失宜妄作劳役形气俱伤故病而后药之是治其已病也推 其 百病之源皆因饮食劳倦而胃气元气散解不能滋荣百脉灌溉脏腑卫护周身之所致也故苍天之气 贵清静阳气恶烦劳噫饮食喜怒之间寒暑起居之际可不慎欤 卷上饮食

4、劳倦门劳倦所伤论属性:治因饥饱劳役损伤脾胃元气不足其脉弦洪缓而沉按之中之下得时一涩其证四肢满闷肢节 疼痛 难以屈伸身体沉重烦心不安忽肥忽瘦四肢懒倦口失滋味腹难舒伸大小便清利而数或上饮下便 或大便涩滞或夏月餐泄米谷不化或便后见血或便见白脓胸满短气咽膈不通痰唾稠粘口中沃沫 食入反出耳鸣耳聋目中流火视物昏花 肉红丝热壅头目不得安卧不思饮食并皆治之 橘皮(如腹中气不转运加木香一分如无此证不加) 黄柏(酒洗各二分) 升麻(此一味为上气不足胃气与脾气下流乃补上气从阴引阳) 柴胡(各三分) 人参(有嗽者去之) 炙甘草 苍术(各五分) 黄 (一钱) 如时显热躁是下元阴火蒸蒸然发也加生地黄(二分) 黄柏(三分)

5、 如大便虚坐不得或大便了而不了腹中常常逼迫皆是血虚血涩加当归身(三分)无此证则去 之如 身体沉重虽小便数多亦加茯苓(二分)黄柏(三分)泽泻(五分)苍术(一钱)时暂从权而去湿也不 可常用兼足太阴已病其脉亦络于心中故显湿热相合而生烦乱 如胃气不和加汤洗半夏(五分)生姜(三片)有嗽者加生姜生地黄(二分)以制半夏之毒 如痰厥头痛非半夏不能除此足大阴脾邪所作也 如无以上证只服前药 上件锉如麻豆大都作一服水二大盏煎去渣稍热食远服之宁心绝虑静坐少语药必为效耳 如夏月须加白芍药(三分) 如春月腹中痛尤宜加 如恶热而渴或腹痛者更加芍药(五分)生黄芩(二分)如恶寒腹痛加中桂(三分)去黄芩谓之 桂枝芍药汤亦 于前药

6、中加之 如冬月腹痛不可用芍药盖大寒之药也只加干姜(二分)或加半夏(五七分)以生姜少许制之 如秋冬之月胃脉四道为冲脉所逆胁下少阳脉二道而反上行名曰厥逆其证气上冲咽不得息 而 喘息有音不得卧加吴茱萸(五分至一钱汤洗去苦)观厥气多少而用之亦于前药中作一服服之 如夏月有此证为大热也此病随四时为寒热温凉也宜以 黄连(酒洗) 黄柏(酒浸) 知母(酒浸各等分) 上为细末熟汤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百丸或二百丸白汤送下空心服仍多饮热汤服毕少时 便以美 食压之使不令胃中停留直至下元以泻冲脉之邪也大抵治饮食劳倦所得之病乃虚劳七损证也常 宜以甘温平之甘多辛少是其治也 卷上饮食劳倦门劳倦所伤论属性:资形气喜饮食 木香(五

7、分) 青皮 人参 干姜(各一钱) 炙甘草(一钱五分) 白茯苓 泽泻 槟榔 橘皮 白术(各二钱) 缩砂仁 猪苓(各二钱半) 半夏(七钱) 枳实(四钱) 草豆蔻仁(五钱) 神曲(五钱半炒) 大麦 面(一两炒) 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米汤下食远服 卷上饮食劳倦门劳倦所伤论属性:升阳气泻阴火调荣气进饮食助精神宽腹胁除怠惰嗜卧四肢沉困不收 干姜(炮制三分) 巴豆霜(五分) 肉桂(去皮捣一钱) 人参(去芦一钱) 柴胡(去苗) 白术 小椒(炒去汗子并闭目各一钱五分) 浓朴(去皮炒三钱秋冬加七钱) 苦楝(酒煮) 白茯苓 缩砂仁(各三钱) 知母(四钱一半酒炒一半酒洗春夏用秋冬去) 川乌(炮制

8、去皮肤四钱五 分) 吴茱萸(汤洗七次五钱) 皂角(水洗煨去皮弦) 紫菀(去苗各六钱) 黄连(去须七钱秋冬 减一钱五分) 上除巴豆霜别研外同为极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温水送下食远虚实加减 卷上饮食劳倦门劳倦所伤论属性:开胃进饮食 干生姜(二钱五分) 木香(三钱) 人参(三钱五分) 陈皮(四钱) 枳实(一两炒) 白术 (一两五钱) 上为细末荷叶裹烧饭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温水下食前 卷上饮食劳倦门劳倦所伤论属性:破除寒滞气消寒饮食 木香(三钱) 干姜(五钱炮) 枳实(一两炒) 白术(一两五钱) 上为细末荷叶裹烧饭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温水送下食前 卷上饮食劳倦门劳倦所伤论属性:治脾

9、胃虚寒腹中痛溏泻无度饮食不化 干生姜 肉桂(各五分) 干姜 藿香 红豆(各一钱) 白术 茯苓 橘皮 乌梅肉 诃 子皮 炙甘草 半夏(各二钱) 神曲(炒) 大麦 (炒各四钱) 上为细末荷叶烧饭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汤送下食前 卷上饮食劳倦门劳倦所伤论属性:补胃进食 人参 干生姜 陈皮(各一钱) 干木瓜(二钱) 炙甘草(三钱) 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汤送下食前 卷上饮食劳倦门劳倦所伤论属性:破滞气消饮食 炙甘草(一钱) 木香 人参 槟榔(各二钱) 陈皮(五钱) 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汤下食前 卷上饮食劳倦门劳倦所伤论属性:治伤生冷硬物不消 京三棱 广术

10、青皮 陈皮 丁香皮 益智 川楝子 茴香(各一两) 巴豆(和皮米炒 焦五钱) 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五七丸温水生姜汤送下食前服 卷上饮食劳倦门劳倦所伤论属性:补胃除湿和血益血滋养元气 木香(气通者去之) 藿香叶(各一钱) 当归(酒洗) 陈皮(各二钱) 人参 泽泻(各五 钱) 黄 (一两) 上 咀每服五钱水二大盏煎至一盏如欲汗加生姜煎食远热服之 卷上饮食劳倦门劳倦所伤论属性:治热上攻头目沿身胸背发热 当归身(一钱酒洗) 黄 (五钱) 上 咀作一服水二大盏煎至一盏食前热服 卷上饮食劳倦门劳倦所伤论属性:治脾胃虚弱元气不足四肢沉重食后昏闷 黄柏(酒浸) 当归(各二分) 柴胡 升麻(各三分) 人参

11、 陈皮 青皮(各五分) 神曲 末(七分) 炙甘草 苍术(各一钱) 黄 (二钱) 上 咀都作一服水二大盏煎至一盏食远服 x 益智和中丸x(李秋合) 木香 黄连 生地黄(各二分) 黄 人参 麦门冬 神曲末 当归身 干生姜 陈皮 姜 黄(各五分) 缩砂仁(七分) 桂花(一钱) 桂枝(一钱五分) 益智仁(二钱二分) 炙甘草( 二钱五分)麦 面(三钱) 草豆蔻仁(四钱) 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汤下细嚼亦当 卷上饮食劳倦门劳倦所伤论属性:治因服寒药过多以致脾胃虚损胃脘疼痛 人参 甘草 缩砂仁 浓朴(各二钱) 白豆蔻 姜黄 干生姜 泽泻(各三钱) 益智仁 (六钱) 黄 陈皮(各七钱) 上

12、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二盏生姜五片煎至一盏去相食前温服 卷上饮食劳倦门脾胃虚损论属性:易水张先生常戒不可峻利食药下咽未至药丸施化其标皮之力始开便言快也所伤之物已去 若更 待一两时辰许药尽化开其药峻利必有情性病去之后脾胃既损是真气元气败坏促人之寿当时设 下一药枳实一两麸炒黄色为度白术二两只此二味荷叶裹烧饭为丸以白术甘温甘温补脾胃之元 气其 苦味除胃中之湿热利腰脐间血故先补脾胃之弱过于枳实克化之药一倍枳实味苦寒泄心下之痞 闷 消化胃中所伤此一药下胃其所伤不能即去须侍一两时辰许食则消化是先补其虚而后化其所伤 则不峻利矣当是之时未悟用荷叶烧饭为丸之理老年味之始得可谓奇矣荷叶之物中央空象震卦 之体震者动也人感

13、之生足少阳甲胆者风也生化万物之根蒂也内经云履端于始序则不愆人之饮 食入胃营气上行即少阳甲胆之气也其手少阳三焦经人之元气也手足经同法便是少阳元气生发 也胃气谷气元气甲胆上升之气一也异名虽多止是胃气上升者也荷叶之体生于水土之下出于 污秽之中不为所染挺然独立其色青形乃空青而象风木者也食药感此气之化胃气何由不上升乎 其主意用此一味为引用可谓远识深虑合于道者也更以烧饭和药与白术协力滋养谷气而补令胃 浓再不至内伤其利广矣大矣若内伤脾胃辛热之物酒肉之类自觉不快觅药于医医者亦不问所伤 敷之集香丸小丁香丸巴豆大热药之类下之大便下则物去遗留食之热性药之热性重伤元气则七 神不炽经云热伤气正谓此也其人必无气以动而热困

14、四肢不举传变诸疾不可胜数使人真气自此 衰矣若伤生冷硬物世医或用大黄牵牛二味大寒药投之随药下所伤去矣遗留食之寒性药之寒性 重泻其阳阳去则皮肤筋肉血脉无所根据倚便为虚损之证论言及此令人寒心夫辛辣薄味之药无故 不可乱服非止牵牛而已至真要大论云五味入口各先逐其所喜攻攻者克伐泻也辛味下咽先攻泻 肺之五气气者真气元气也其牵牛之辛辣猛烈伤人尤甚饮食所伤肠胃邪当以苦泄其肠胃可也肺 与元气何罪之有用牵牛大罪有五此其一也况胃主血所生病为物所伤物者有形之物也皆是血病 泻其气其罪二也且饮食伤之于中焦止合克化消导其食重泻上焦肺中已虚之气其罪三也食伤肠 胃 当塞因塞用又曰塞因塞用枳实大黄苦寒之物以泄有形是也反以辛辣牵牛散

15、泻真气大禁四也殊 不知针经有云外来客邪风寒伤人五脏若误泻胃气必死误补亦死其死也无气以动故静若内伤肠 胃而反泻五脏必死误补亦死其死也阴气有余故躁今内伤肠胃是谓六腑不足之病反泻上焦虚无 肺气肺者五脏之一数也虽不即死若更旬日之间必暗损人寿数谓如人寿应百岁为牵牛之类朝损 暮 损其元气消耗不得终其天年但人不觉耳将为天年已尽此乃暗里折人寿数大禁五也故特着此论 并方庶令四海闻而行之不至夭横耳此老夫之用心也胃气不可不养复明养胃之理内经云安谷者 昌 绝谷者亡水去则荣散谷消则卫亡荣散卫亡神无所根据仲景云水入于经其血乃成谷入于胃脉道乃 行 故血不可不养胃不可不温血养胃温荣卫将行常有天命谷者身之大柄也书与周礼皆云金木

16、水火 土谷惟修以奉养五脏者也内伤饮食固非细事苟妄服食药而轻生殒命其可乎哉黄帝针经有说胃 恶热而喜清冷大肠恶清冷而喜热两者不和何以调之岐伯曰调此者食饮衣服亦欲适寒温寒无凄 怆暑无出汗饮食热无灼灼寒无凄凄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致邪僻也是必有因用岂可用俱寒俱 热之药仓卒致损与以刃杀人者何异内经说内伤者其气口脉反大于人迎一倍二倍三倍分经用药 又曰 上部有脉下部无脉其人当吐不吐者死如但食不纳恶心欲吐者不问一倍二倍不当正与瓜蒂散 吐之但以指或以物探去之若所伤之物去不尽者更诊其脉问其所伤以食药去之以应塞因塞用又 谓又寒因寒用泄而下降乃应太阴之用其中更加升发之药令其元气上升塞因通用因曲而为直何 为曲内伤胃气是也何为直因而升发胃气是也因其饮食之内伤而使生气增益胃气完复此乃因曲 而为之直也若分经用药其所伤之物寒热温凉生硬柔软所伤不一难立定一法只随所伤之物不同 各立治法临时加减用之其用药又当问病患从来禀气盛衰所伤寒物热物是喜食而食之耶不可服 破气药若乘饥因而伤之耶当益胃气或为人所勉劝强食之宜损血而益气也诊其脉候伤在何脏可 与对病之药岂可妄泻天真元气以轻丧身宝乎且如先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