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美育在音乐教学中渗透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5963652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重美育在音乐教学中渗透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注重美育在音乐教学中渗透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注重美育在音乐教学中渗透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注重美育在音乐教学中渗透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注重美育在音乐教学中渗透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注重美育在音乐教学中渗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重美育在音乐教学中渗透(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注重美育在音乐教学中渗透注重美育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关键词美育;音乐教学;渗透 一、美育贯穿教学全过程 我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充分挖掘音乐学科教学中美的内容,把美育融入音乐教育的全过程,引导学生认识美、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利用美的情感因素、调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创造能力,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实现美育在学校教育的整体融合,即让美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 什么是美育?“美育,首先是审美教育,同时,是在关注人的整体素质和个性自由发展上的素质教育;美育是真、善、美和谐统一的人格教育;美育在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人生价值终极关怀上的生命教育;美育是

2、最具教育本意的人的教育” 。美育是感性教育、趣味教育和人格教育。 美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渗透和贯穿在学校的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的内容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魅力在于它能放飞学生的思想、激发学生的创造、提升欣赏的品位。使其思维方式与我们达成心灵的默契,体现人文精神,展现素质教育。为了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和创2造美的能力,达到以美辅德、以美促德,以美健体的目的,我校音乐教师开展了“美育在音乐教学中的渗透与实践研究”的课题实验研究。在实验研究过程中,我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把美育贯穿于整个音乐教学之中。 二、具本实验内容 音乐在学校教育中有着举足

3、轻重的地位,它以音乐的独特功能乐曲的旋律美、歌词的语言美、音响的意境美、表演的形态、体态美,演唱(演奏)的情感美,来熏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美化人的行为,所以我们要发挥音乐教学中美的作用。让学生在音乐教学中感受美,在音乐活动中体验美,在艺术实践中创造美。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实验组的几位教师是这样实施的。 (一)在音乐教学中感受美 音乐教育用音响的魅力,给人们以各种感受、音乐的旋律在起伏变幻,抑扬顿挫中,在动和静、高和低、快和慢、紧和松的对比组合中,展现它特有魅力并激发起人们感情波澜。所以在音乐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音乐本身的美,去滋润孩子们的心田,陶治他们的情操。 音乐是情感的表达,灵魂的体

4、现。当小学生对音乐产生强烈的情绪时,就可以潜移默化地提高他们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境界,心灵就可以得到美化。 31.注重体现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名人说过“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的老师”为了“启其豪而引其趣” ,我们在教学中特别注意增加教学过程的趣味,我们利用一切先过的教学仪器设备(VCD、幻灯、电脑等)及教学手段,给学生创设一个于课题相关的音乐意境,使其有如“身临其境” 。 口风琴引入课堂再次丰富音乐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口风琴的学习更增加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想象、增强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2.重视教学的艺术性。音乐是一门艺术,它需要音乐老师首先要挖掘出教材内容的艺术性,以艺术手段、艺

5、术的语言、艺术的组织上好一堂艺术的课,使学生真正受到艺术的熏陶。我在教学中,尤其注重教学中的艺术性。 我在引导学生欣赏音乐的过程中,用那优美的语言启迪学生的艺术感受力和鉴赏力。(1)百鸟林中争鸣声,听后是欢快、清新的呢?还是联想山中行使的心境?(2)山中的小溪水声,丁冬那明亮的音色错落有致,给人感觉是不是轻盈活泼,宁静于安逸?学生在优美的语言环境及音乐的熏陶下,心扉怎能不泛起层层波澜,怎么能不打动学生呢?最后学生们总结:音乐真奇妙,就那么几个音符,就能把人的喜怒哀乐表现得淋漓尽致。 3.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素质教育就是要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管理自己,加强自我约束意识,增强自我4教育意识。我

6、在实验中也特别注重这一点。每堂课,我都有意识安排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学习及管理能力。如:京剧欣赏课,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先让学生学习本节课内容,并查找相关资料,作好知识准备。在课堂上,找出一名能力强的同学对本节课内容的知识时行设问,请同学根据查找的资料及教材上的知识回答。这一问一答的主动学习方式,比教师一味地灌输要好得多。学生像是谈话,又像是在交流。这样课堂知识不知不觉地已掌据在学生的的中,教师再适当地点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注重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我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不拘于形式,任意

7、想象发挥,并提高最多的发挥和发展,进而培养创造性人才。比如:在每节课内容结束后,我都会让学生根据本课内容做些小题,如:创作旋律、创作语句、创作节奏等,使学生能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以至于“活学活用” ,这也是我教学的宗旨。 (二)在音乐活动中体验美 音乐有着强烈的愉悦人作用,每个正常人都乐于欣赏,能够倾心赏美,就是乐于受教育的表现,人的精神愉悦了,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并焕发出神采。在音乐课中运用音乐活动,让学习愉悦的学习环境中体现美、感受美、并创造5美。 在音乐兴趣事活动小组中,我校全体学生不仅每人手中一个竖笛,建议部分学生学习第二乐器,如:二胡、笛子、琵琶、古筝、钢琴、小提琴在每周一的升旗

8、仪式进行特长展示同时还进行音乐家、名曲介绍;学校还在三、四年增设形体课,通过整体语方进行美的熏陶:我校在民乐队、合唱队、舞蹈队坚持长久、持之以恒的训练,不仅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团队精神,从中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在艺术实践中创造美 音乐家海星海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治情操的熔炉。 ”这是音乐的肺腑之言。我们每位从事音乐教育的工作者都应该做的是:假如音乐是清泉就让它流的更欢;假如音乐是熔炉就让它烧的更旺。让音乐成为学生人生中最大的快乐,提高不断的接触,参与音乐,让学生深人音乐艺术的殿堂。 以上是我在多年的教学中积累的教学经验,我坚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循序渐近,就能取得“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编辑: 惠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