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医药文化博物馆讲解词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5960675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藏医药文化博物馆讲解词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藏医药文化博物馆讲解词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藏医药文化博物馆讲解词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藏医药文化博物馆讲解词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藏医药文化博物馆讲解词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藏医药文化博物馆讲解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藏医药文化博物馆讲解词(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藏医药文化博物馆讲解词藏医药文化博物馆讲解词一、藏医史展厅:(欢迎词)非常欢迎大家到全世界唯一的以藏医药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观光旅游,我是大家的讲解员,我叫希望通过我的讲解大家能对神奇而神秘的藏医学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胡主席讲话片段)我馆自 2006 年开馆以来先后接待 13 位国家领导、400 多位省部级领导这个展板上的内容是 2005 年 12 月 14 日胡锦涛总书记莅临金诃藏药时的讲话记录,字里行间浸透着党和政府对藏医药事业的极大关怀和重视。下面就由我带领大家到各个展厅去依次了解一下神秘神奇的藏医文化。(历史厅)藏医学与中医、印度医学和西方传统医学并称为世界四大传统医学,是藏族先祖在积累

2、自身经验的基础上融合了亚欧等地优秀医学思想后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医学形式,是藏族先民遗留给世界的伟大遗产之一。(药王山)-这幅场景是位于拉萨布达拉宫右侧的药王山及药王庙,藏语称为嘉伯日。始建于公元 1696 年,是由当时的摄政狄斯。桑吉嘉措主持修建的(五世达赖喇嘛的学生)历史上第一座官办的藏医学院(慢吧扎藏)为弘扬和发展藏医学作出了巨大贡献,被历代藏医学者奉为圣地。医学起源;科学研究表明,人类历史有多长医学史就有多长。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已经认识到有些植物有毒而有些植物则可以解毒。这个展板上给大家展示的是青藏高原上的一些特有物种;青稞野燕麦狼毒花(可加入一些例如史前文明陶罐等内容)象雄文化与本医;

3、公元前 19 世纪时在西藏阿里普兰县一代出现了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叫象雄王朝,出现了一位名医叫张松。捷普赤西。是苯教创始人吞吧大师的儿子,他继承和发展了藏医学著成解毒臃肿选一书是有史以来第一部藏医学著作;其核心思想被概括为“有毒就有药,有药就有毒,毒与药相互转化”沿用至今。穿颅手术:这是一例发生在 4000 年前的穿颅手术,出土自青海民和核桃庄,经过现代手段鉴定证明这是一例这是较为成功的手术。大家可以看到这这颗头颅的后脑部分被打了一窟窿,右边有伤口的局部放大图,我们可以看到附近有一些白色的骨芽长出,由此我们可以断定这个人在受了手术以后比未马上死去,可见这里手术是比较成功的;也就证明 4000 余

4、年前青藏高原的居民已经有了这样的医学实践吐蕃王朝时期的医学:公元 5 世纪前后藏族社会进入了强盛的吐蕃王朝时期。藏族地区有了空前的大一统,有了自己的文字,公元 7 世纪中叶雄主松赞干布先后迎娶了尼泊尔后大唐的公主,并创造了藏族文字;佛教也在这时候传入西藏,好多来藏区弘法的高僧本身就是名医。为藏医学的理论化系统化创造了条件,出现了一些名垂青史的医学家。 (为背景,应了解)这位大师名叫于妥?宁玛元旦贡布,是藏医学理论的奠基人,他写过一本书,就是著名的四部医典至今还是藏医学专业学生的必修科目;(相当于汉族中医学中的黄帝内经 )他还是一位医学实践家,一生走遍了整个藏区乃至中原及尼泊尔等地遍访名医救死扶

5、伤,以医德和医术文明于世。被后人尊为:药王:他本人也是谙得养生之道,一生享寿 125 岁。这边展板上就三位大师分别:董及托娇:据说为印度医学大师的儿子,后继承了他父亲的医术,后被第 27 代藏王拉托托日年赞所赏识而成为了藏族历史上第一位官家御医;藏地的御医制度也由此而来,一直延续到了上世纪 50 年代十四世达赖喇嘛的御医丹增曲扎才结束。莲花生大师大家大概不会太陌生,是最初在藏区宏传秘法的印度高僧;大家如果去过一些藏族寺院的话都可以看到他的塑像。莲花生大师来藏区后利用佛教秘法降服了藏地苯教神灵,并教会他们利益藏地众生,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就是医学知识(佛教中讲医方明)莲花生大师在藏地降魔降福、祛病

6、消灾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大师也有许多医学著作传世,据说藏医学中特有的香薰疗法就是大师所创的呢!毗卢扎呐:直译为汉语意思为大日如来,他其实是一位伟大的翻译家;最早的时候在印度学习,翻译了不少佛家经典。其中有不少于医学有关。后来他与一位汉地僧人摩诃衍呐合译了由金城公主进藏时带去的医学著作月王药珍为藏医学理论的成熟做了很大贡献。四主九名医:藏王赤松得赞非常重视藏医学的发展,常常组织各地医学家一起研讨医学问题,这就当时医学家和藏王探讨医学的场景。我们从这个场景中卡伊感受到当时的医学气氛。月王药珍现存最早的藏医学著作,里面已经有了疾病分科和病理药理的论述。据说四部医典就是以此书为蓝本编纂而成的,是研究藏

7、医学与中医学关系的重要资料。早期的传染病隔离措施和世界第一例眼科手术:藏族社会流传着一套行之有效的传染病隔离措施,史书记载:第 30代藏王叫仲年德日,他不辛然上了麻风病,他的王妃因为照料他也被传染,为了不传染给他们的臣民他们共同走进坟墓,被后世传为佳话(由一位印度使臣所见后记载)他的儿子叫达日年思(藏语意为看见了盘羊,因他复明后首先看见了对面山上的盘羊而名) ,先天目盲,他的父亲临终时从青海吐谷浑(藏语称阿夏)请了一位名医为他医治;这位医师就用金针为他做了白内障手术使他复明成为世界医学史上的首创,这位医师至今被藏族人尊称为阿夏曼巴。医德和医生等级职称:藏医在藏族社会中有着极高的荣誉和地位,但要

8、做好藏医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除了精通医典外还要有同情心、利他心、慈悲心,遵守八条医德;还要在名师的指导下通过考试确定等级和学位这幅展板上的这位藏王叫赤松得赞,是金城公主的儿子,非常关心藏医学发展,就从各国邀请名医来藏地讲学,丰富和完善了藏医学,并形成了一些各有所长的医学流派(可以例举一二)他还利用他的医师为马诊病的经验编纂成马诊一书。这对一个草原民族来说是又是一大创举。近代在敦煌石窟中发现了一些早期的藏医学文献,展板中展示的只是其中一幅藏医人体穴位图。可惜这些珍贵文献已经上世纪流失海外。遗憾公元 9 世纪中叶西藏吐蕃政权瓦解,藏王郎达玛的两个儿子各自为王,藏地陷入分裂割据时代;10 世纪初,今阿

9、里地区出现古格王朝,他们的国王依稀閲非常重视佛教文化的发展,派 17 位年轻人到印度学习翻译,仁请桑波就是他们中的佼佼者,他返回时翻译了许多佛教经典,其中印度医学家他八支的医学八支必要略论更是为藏医学与古印度医学的交流做了很大贡献,为藏医学体系的完善和进一步成熟开了好头这位大师叫掘藏?扎巴恩协,他是一位掘藏师(就是发现在西藏灭佛前由前辈高僧深藏的佛经)他于 1023 年在桑耶寺的柱子下面发现了由莲花生大师建议深藏的四部医典使之重见天日,功德无量。年麦?达波拉结,他早年是曾修佛,有很高的修行体验,据说他的母亲因为误食萝卜消化不良而去世;他为了查明真相就解剖了尸体,开创了藏医解剖学;并研制出一种叫

10、达布麦拿的肠胃药至今沿用。这位是药王于妥的第 11 代孙,他扩充和完善了四部医典的内容使之更完善;他的弟子叫松东?一稀松,继承和发扬了藏医学。辩经场景:如果大家了解过藏传佛教的话就会对这个场景不太陌生,这是在辩经。在藏地很多寺院都有的,大家就通过这种方法来进行学术交流,他们讨论的主题就包括佛学、哲学、天文和医学等等。去粗存精,去伪存真。藏医学也是采用这样的方法来进行学术交流的。由于藏地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条件,藏医家们在实践过程中摸索出了各自擅长的医疗方法和理论依据。也就形成了藏医学史著名的南北派之分。南派以舒卡?娘尼多杰为代表,善用草药,治温性病;北派以强巴?南杰扎桑为代表善治寒性病,两派个

11、自对医典做了注释、各有所长。南北两派的形成标志着藏医学的本土化。这为大师叫竹青?乌金巴,是一位伟大的佛学家和医学家,他非常擅长于运用各种矿物和金属类药物,能从矿物中炼取药物;著有水银的炼制方法等书。是这位噶玛巴让群多杰的师傅,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活佛转世也是从他们二所完成的,让群多杰是第一个通过宗教仪轨认定的转世活佛;他对医学的研究很深,有很高的佛学造诣,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得道高僧,著有药名大海一书里面记载和论述的药物比四部医典里的还要详细,还要多。公元 13 世纪后元朝统一中国,藏地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加之元统治者礼遇西藏萨迦、噶举派高僧,使汉藏文化进行了交流,据载,忽必烈封萨迦派僧人为国师,八思巴

12、又为蒙古创制了一种新兴文字,许多医学经典也因此译为汉、蒙文既丰富和发展了汉族中医学,也促进了蒙古、藏医学的发展。据史书记载,明朝永乐年间大滋法王释迦也失曾在北京为明朝皇帝医病。可见当时的藏医学已经在皇族中间得到了认可。这边的展板上展示的是这一时间段上的著名医学家族:昌迪家族这位大师是塘东杰布,直译为汉语意思为:千里平原上的国王,但大家都习惯于叫他铁桥活佛;大家看他身后的壁画:一边是一群人在勾木架桥,另一些人则在一边戴着面具表演戏剧,而又有一部分人围在大师周围听大师讲经后炼制丹药;足见这位大师的才华了。他在医学上的成就是创制了可以治疗瘟疫的红丸和治疗内科百病的洁白丸(他还藏戏和藏区著名的建筑学家

13、呢)这边展出的是藏地的文房四宝(排笔、墨盒、印章等)四祥瑞图、六长寿图及药师心咒(可教大家念诵)公元 17 世纪初,清朝初期。西藏建立了格鲁派为中心的地方政权,又称甘丹颇章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例如五世达赖喇嘛邸斯?桑结嘉措等一批位高权重的藏医名家。五世达赖喇嘛非常关心藏医学的发展,经常亲自在各大寺院讲经说法,为僧众解释四部医典的难点;他的学生邸斯?桑结嘉措更是身体力行,不光整理了四部医典还为该书作了详细注释,并在拉萨创建了史上第一座官办藏医学院,令各地选派学僧到此学习,还聘用名医、画师把四部医典的内容用图像的形式表现出来,成为世界医学史的创举。这边是一些这一时期的著名医学家:塔姆曼然巴?洛桑曲

14、扎是当时药王山利众院的教师。松巴?益西班觉是青海佑宁寺的高僧,为青海地区著名的藏医学者轻绕罗布,是近代著名藏医学者,拉萨药王山药王庙最后一位院长,也是新中国第一位藏医院院长、现代著名藏医学家强巴?赤列的老师。现代著名女藏医学家央金拉姆,是轻绕罗布的学生之一,擅长于妇科、儿科和眼科曾为尼泊尔国王医治眼疾。安多名医: 以医德见长,为后人传诵。这位就是藏医学中的李时珍了,他叫帝马尔?丹增彭措,著名药物学家,他经过长时间研究之后写成著名的晶珠本早一书,里面所载的药物有 2294 种之多,比本早纲目还要多呢!而且里面的药物分类法在现在也是有借鉴意义的。医学教育:藏医学的教育传承一般有祖传心守和寺院教育两

15、种,例如在好多藏地寺院就有曼巴扎仓藏医学由于特殊的医疗效果,在世界医学界引起热潮。各地纷纷出现许多藏医药研究和医疗机构,这就是在全世界的分布,而且还在逐年递增。在中国的分布:1951 年西藏和平解放后藏医学又有了很大的保护和发展, (图中是医学大师在培养乡村赤脚医生)并建立了藏医研究机构,支持发掘整理藏医药典籍,藏医学发展又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领导关怀: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届党和政府都对藏医药文化的发展很是关心;这些情景历历在目,无不浸透着党和政府对藏医药事业发展的殷切期望;时时激励着每一位藏医药工作者!历年来的藏医学界动向和研究成果:建设本馆的过程:筹建组跑遍藏区筹集资料募集资金,有关部门大力支持,省市领导亲自过问并主持布展设计及建设过程等结束语:各位贵宾,我们的第一个展厅就这样给大家介绍完了,下面我就带大家去参观下一个展厅曼唐器械展厅。这边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