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人工挖灌注桩基础专项施工方案修改

上传人:xy****7 文档编号:45960240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5.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川人工挖灌注桩基础专项施工方案修改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南川人工挖灌注桩基础专项施工方案修改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南川人工挖灌注桩基础专项施工方案修改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南川人工挖灌注桩基础专项施工方案修改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南川人工挖灌注桩基础专项施工方案修改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川人工挖灌注桩基础专项施工方案修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川人工挖灌注桩基础专项施工方案修改(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目 录录第一章 工程概况_11.1桩基工程概况 _11.2地形地貌_21.3地质构造_21.4水文状况_21.5不良地质现象及地质灾害 _31.6挖孔桩平面布置图_31.7施工要求_41.8技术保证_5第二章 编制依据_5第三章 施工准备及施工计划 _73.1技术准备_73.2主要施工机具设备_93.3材料准备 _113.4施工进度计划_113.5材料计划 _123.6设备计划 _12第四章 施工工艺技术_134.1技术参数 _134.2桩基工艺流程_144.3施工方法 _154.4桩基验收 _19第五章 施工安全保证_205.1组织保障 _205.2技术措施 _215.3安全危险源识别调查

2、及控制措施 _285.4应急预案 _315.5监测监控 _35第六章 劳动力计划_376.1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_376.2劳动力安排 _38第七章 计算书及相关图纸 _397.1计算书 _397.2相关图纸 _421第一章 工程概况1.1 桩基工程概况康田南川新城 22-1#地块项目位于重庆市南川区隆化片区新城组团,总建筑面积约 131255.14,1 号楼建筑高度 53.40m,属一类高层公共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2 号楼建筑高度54.00m,属一类高层商住楼,耐火等级为一级;3 号楼建筑高度45.30m,属二类高层商住楼,耐火等级为一级;4 号楼建筑高度45.30m,属二类高层商住楼,耐火

3、等级为一级;5 号楼建筑高度59.80m,属一类高层商住楼,耐火等级为一级;6 号楼建筑高度74.30m,属一类高层商住楼,耐火等级为一级;7 号楼建筑高度74.30m,属一类高层商住楼,耐火等级为一级;8 号楼建筑高度59.80m,属一类高层商住楼,耐火等级为一级;地下部分为车库及设备用房,停车 818 辆,属 I 类地下停车库,耐火等级为一级。基础采用三种形式:人工挖孔桩、独立柱基、条基。本工程 4 号楼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 50 年。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本工程 4 号楼采用独立柱基、条基及人工挖孔桩基础。挖孔桩桩径为 1000mm、1200m

4、m 圆形桩两种共计 50 根。桩长处于 5-15 米之间,桩位布置密度大,相邻桩距最小为 1000mm.基础持力层为中风化石灰岩,其天然单轴抗压强度值不得小于 34.0Mpa。基础设计等级:塔楼范围内乙级,车库范围内丙级。混凝土等级: 桩基 C40,护壁 C30。21.2 地形地貌拟建场地属低山浅丘地貌,地形总体呈西高东低的特点;勘察范围内最高点高 541.52m,最低点高程 536.12m,最大相对高差 5.4m;场地后期平基后为一平地。1.3 地质构造拟建场地构造上位于川鄂湘黔隆起褶皱带与川黔南北构造带接合部位,属燕山期与喜山期新华夏构造体系,区域内以褶皱为主,具有向斜开阔,背斜紧闭的特点

5、,主干构造为龙骨溪复式背斜;拟建场地位于龙骨溪复式背斜北东翼。拟建场地均被素填土层履盖,无基岩出露;但据场地周边出露的基岩测绘资料:岩层以单斜产出,产状为 120 100,层面平直,张开度 12.0mm,偶有泥质充填,间距 0.30.5m(中厚层状) ,为硬性结构面;发育一组张性构造裂隙,产状 5678,裂面起伏不平,张开度 12.0mm,间距 0.82.0m,一般 1.5m,延伸长度一般2.04.0m,大多充填可塑状次生红粘土,为硬性结构面。地层岩地层岩性性: :据现场勘察资料,钻探控制深度范围内岩土层主要由第四系全新统素填土层(Q4mL) 、残坡积红粘土层(Q4dl+el)以及三叠系下统嘉

6、陵江组(T1j)灰岩组成岩石风化特征岩石风化特征: :中风化灰岩:岩质较新鲜,结构与构造较清晰,强度较高,岩块用手不易折断且不易被击碎。场地内无断层、挤压构造带通过,也不存在外来孤石,基岩连续稳定。1.4 水文状况3据南川区气象局资料表明:南川区属亚热带温湿气候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 1038.5mm,2003 年最大降水量 1348.6mm,2005年 7 月 12 日最大日降雨量 386.9mm,且年降雨量多集中于 59月,占全年降雨总量的 70%,平均气温 17.4。年平均绝对湿度17.7mm,年平均相对湿度 79%,气候温暖湿润。1.5 不良地质现象及地质灾害据地面调查和工程钻孔揭露,拟

7、建场地范围内无断层、构造破碎带通过;也不存在滑坡、危岩和崩塌、泥石流、采空区、地面沉降等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1.6 挖孔灌注桩平面布置图1、挖孔灌注桩平面布置图见附图2、边坡平剖面图4坡顶坡底挖 孔 桩边坡剖面图1.7 施工要求1.7.1施工前应熟悉图纸及地勘报告,弄清地质情况,采取正确的施工安全措施保证施工过程中不出意外。1.7.2 人工挖孔深度超过 5 米,应采取机械送风,并按要求设置护5壁。1.7.3 为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坠物伤人,应在桩顶地表处设置 240mm厚、高 300mm 的砖砌保护圈,出渣时应封闭吊装。1.7.4 桩间净距小于 2.5m,挖桩时应跳槽开挖。1.7.5 挖桩达到

8、设计标高时应及时用 100mm 厚 C25 混凝土封底。1.7.6 施工过程中应确保桩身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混凝土浇筑的充盈系数根据现场浇筑情况测定,但不应低于 1.05.1.8技术保证1.8.1 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质检员、施工员、技术人员等熟悉、审查图纸并做好记录,参加专家论证会。对专家论证意见认真阅读并在施工中严格按专家要求进行施工。1.8.2 编制材料、成品、半成品、机械设备、工具、用具及各工种劳动力进场计划。1.8.3 准备砂浆和砼配合比试配委托书,送原材料检验,进行砂浆、砼配合比试配工作。1.8.4 由测量队引进坐标、水准点并设置控制桩,做好保护。1.8.5 对特殊工种作业人员进行

9、培训、考核。1.8.6 做好各级的安全技术交底。第二章 编制依据2.1 建设单位提供的施工图纸及相关文件;2.1.1 设计文件及有关资料6本项目施工设计图纸,建筑区域平面图,建筑总平面图,与建设单位签订的施工合同等。2.1.2 工程勘察和技术经济资料本项目地形、地貌、工程地质等自然条件,工程材料来源和供应情况,交通运输情况,可能为本项目服务的人力、设备、技术和管理水平等。2.1.3 国家现行规范、规程和有关技术规定,国家现行的施工及验收规范,操作规程,定额,技术规定和技术经济指标等。2.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及重庆市人民政府有关建筑工程管理、市政管理、环境保护等地方性法规及规定。2.1.5 中

10、城建五局有限公司有关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文明施工和相关工种、工序的做法。2.1.6 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现行建筑结构和建筑施工的有关规程、规范及验评标准(主要目录如下):(1) 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 79-2002)(3) 建筑基坑支护技木规程 (JGJ 120-99)(4)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5) 砼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J107-87)(6)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GB50194-93)(7)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8)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95-2011)7(9) 砼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95)(10)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标准 (JGJ46-2005)(11) 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规程 (JGJ/T93-95)(12)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13) 钢筋及焊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