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行政执法证据规则讲座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5958140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4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税务行政执法证据规则讲座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税务行政执法证据规则讲座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税务行政执法证据规则讲座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税务行政执法证据规则讲座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税务行政执法证据规则讲座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税务行政执法证据规则讲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税务行政执法证据规则讲座(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税务行政执法证据规则讲座盐城师范学院经济法政学院 江苏维世德律师事务所盐城 分所 陈 群TEL: 13815588385一、研究税务行政执法证据规则的意义从一起税务机关败诉案说起 w某地个体工商户吴某向人民法院起诉当地税务机关,对其欠 税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时,扣押了超过其应纳税款(含滞纳金 )43505元的商品,请求赔偿其利息利润、误工损失,诉讼 费用690元,精神损失费2000元。经法院一、二审裁定税务 机关败诉。 w 该案的始末是:吴某一直认为税务机关对他月定税144 44元税负过高,连续3个月拒不缴税,税务机关按法定程序令 其限期缴纳未果,于当年6月22日依法定手续扣押吴某7种商 品,开具

2、了专用收据,但收据上只注明扣押商品数量,未写 单价和总金额。 w 扣押商品的当天下午,吴某主动缴纳了43332元税款 和滞纳金173元。税务机关即于次日上午给吴某送达了解 除查封扣押通知书,通知他前来办理解除扣押手续。但吴 某多日不来领取扣押商品,却于7月4日以扣押商品达1700元 ,超过应纳税款为由,一纸诉状把税务机关推到被告席上。 一审法院审理认为,依照税收征管法的规定,税务机关 只能扣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而实际扣押的商品价值 明显超过了应纳税款的金额。依据最高人民法院行政诉讼法 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判决税务机关超标扣押吴某的商品违 法,案件受理费、商品价值鉴定费共600元由税务机

3、关承担, 不支持吴某提出赔偿2690元的诉讼请求。税务机关对上述判 决不服提起上诉,二审法院驳回税务机关上诉。 启 示:1、税务行政执法存在较高的风险 w税务案件对相关证据的真实、合法、有效收 集不够充分是当前执法中最为薄弱的环节, 一旦发生税务行政诉讼,胜诉的概率并不很 高。1999年税务部门的败诉率为66%左右 ,远远高于全国行政机关40%的平均败诉 率,2000年败诉率更上升至82%. 2、税务行政执法证据立法亟待完善目前税务行政执法证据制度 涉及的主要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1、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实施细则 2、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及其 实施细则若干具体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3】 47号)

4、 3、税务行政处罚听证程序实施办法(试行) 4、税务行政复议规则(暂行) 5、行政诉讼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 若干问题的解释 6、行政复议法及实施条例 7、行政处罚法 8、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 定(法释【2002】21号)w税收征收管理法内容较为基本,从证据 法的角度来讲不够全面。而且从现行税收法 律、法规或规章来看,尚未形成专门、明确 、系统的税收执法证据制度.在实务操作中 ,税务机关只能比照司法调查取证程序和方 法获取证据,但司法证据的范围、来源、方 法、法律效力等不同于税务行政执法证据, 两者在形式上和本质上都有较大区别,这就 给税收执法工作增大了难度和风险。 w盐

5、城市地方税务局“税务行政执法证据规则” 以税收行政法律、法规、规章和司法解释为 依据,结合税收实体政策,在税收行政处罚 、保全、强制、行政许可等执法方面,从原 则、标准、程序、方法上对证据的收集取得 、审查判断、认定运用等进行规范,增强了 税收执法人员的证据意识,提高了事实认定 的准确性,维护了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创新 了行政执法程序证据制度,推进了依法行政 。二、证据论(一)什么是证据?1、事实说 2、方法说 3、根据说 w证据是指证明案件事实或者与法律事 务的事实存在与否的根据。 w税务行政执法中的证据是指在税务行 政执法中用以证明待证事实是否存在 的根据。(二)证据的属性(证据的特征)w证

6、据的客观性w证据的关联性w证据的合法性(三)证据的种类1、书证(1)概念:书证是指能够根据其表达 的思想和记载的内容查明案件真实情 况的一切物品。税务行政执法中的书证是指以文字 、符号、图画等所表达和记载的内容 和涵义来证明税务行政执法中有关事 实的证据。 1、书证(2)特征n内容上的思想性;n证据作用的直观性;n形式上的稳定性;n载体的物质性。1、书证(3)表现形式各类证照;各类账簿;记账凭证;发票 单据;票据函件;银行对账单;收款收据; 营业收入的流水账;产品或材料的收发存记 录;盘点表;销售计划;合同协议;财务报 表;各类申报书和申报表;各类完税凭证; 扣缴义务人应扣税凭证单据;税务机关

7、执法 的各类文书;税收优惠的相关报告材料;相 关单位的证明材料;反映执法事实的其他书 证。 1、书证(4)分类 w根据书证是否系国家职能部门在其职权范围内制作 ,而分为公文性书证与非公文性书证; w根据书证的形式是否需要特定的形式、格式和要件 为标准,而将书证分为一般书证与特殊书证; w根据书证内容所体现的性质不同,可将书证分为处 分性书证与报道性书证; w按照书证制作方法以及构成来源的不同为标准,可 将书证划分为原本、正本、副本、节录本、影印本 以及译本。 w以书证内容的表现方式在外形特征上的不同作为划 分的标准,可将书证分为文字书证、符号书证和图 形书证。1、书证w(5)书证的收集 w最高

8、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条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一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当事 人向人民法院提供书证的,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w (一)提供书证的原件,原本、正本和副本均属于书证的 原件。提供原件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供与原件核对无误的复 印件、照片、节录本; w (二)提供由有关部门保管的书证原件的复制件、影印件 或者抄录件的,应当注明出处,经该部门核对无异后加盖其 印章; w (三)提供报表、图纸、会计帐册、专业技术资料、科技 文献等书证的,应当附有说明材料; w (四)被告提供的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询问、陈述 、谈话类笔录,应当有行政执法人员、被询问人、陈述人、 谈话人

9、签名或者盖章。 w 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和规章对书证的制作形式另有规定 的,从其规定。2、物证(1)概念:物证是指能够以其存在形式 、外部特征、内在属性证明事件真实 情况的物品和痕迹。税务行政执法中的物证是指能够证 明税务行政执法中有关事实的物品、 痕迹等客观实在物。2、物证(2)特征 w物证通过物品和痕迹来证明特征事实 ; w物证相对于其他证据具有较强的客观 性和稳定性。 w物证的证明作用具有间接性。2、物证(3)表现形式遗留在账簿、发票上的笔迹;抗税中打砸抢的 痕迹;变造发票证件的痕迹;焚毁账簿、凭证、发 票等所遗留的痕迹等;偷税中的假账簿、假票据、 假合同、假发票的对应物;抗税中打砸抢使

10、用的木 棍、砖块及行凶的刀具等;逃避追缴欠税中转移、 隐匿物品、货物、其他财产的运输工具和隐匿地, 如汽车、仓库;伪造、变造证件和发票中的机器设 备;伪造、变造,非法制造发票、证件的监制章; 防伪工具、纸张等;虚开发票的实物原物以及打印 机、计算机、复印机等。 2、物证(4)收集 w第十一条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一条第一 款第(二)项的规定,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 供物证的,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w (一)提供原物。提供原物确有困难的 ,可以提供与原物核对无误的复制件或者证 明该物证的照片、录像等其他证据; w (二)原物为数量较多的种类物的,提 供其中的一部分。3、视听资料(1)概念:以录音磁带、

11、录像带、电 影胶片、电子计算机或者电子磁盘存 储的作为证明案件事实的音响、活动 影像和图形,称为“视听资料”。 w税务行政执法中的视听资料是指用录 音、录像、电子存储以及其他科技设 备所反映的资料来证明税务行政执法 中有关事实的证据。 3、视听资料(2)特点 w视听资料表现为含有一定科技成分的 载体; w视听资料具有高度的准确性和逼真性 ; w对视听资料的收集和审查判断都需要 依赖科学技术3、视听资料(3)表现形式录音带;录像带;微机库数据;计 算机光盘;软盘;照片;其他。3、视听资料w(4)收集第十二条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一条第一款第 (三)项的规定,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计算机数 据或者录

12、音、录像等视听资料的,应当符合下列要 求: w (一)提供有关资料的原始载体。提供原始载 体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供复制件; w (二)注明制作方法、制作时间、制作人和证 明对象等; w (三)声音资料应当附有该声音内容的文字记 录。4、证人证言(1)概念证人证言是证人就其所感知的案 件情况向办案人员所作的陈述。税务行政执法中的证人证言是指 证人就其知晓的有关事实向税务机关 所作的书面或口头陈述。4、证人证言(2)特征n证言内容具有特定性;n证人具有不可代替性;n证言具有不稳定性。4、证人证言(3)证人的能力(证人的条件)第四十一条 凡是知道案件事实的人 ,都有出庭作证的义务。第四十二条 不能正确

13、表达意志的人 不能作证。 4、证人证言(4)表现形式证人证言包括:检查人员的证言 ;检查活动见证人证言;鉴定人证言 ;财务人员证言;税务管理员证言; 知情人的证言;同案人的证言;相关 单位的证言;银行的证言;其他证言 。 4、证人证言(5)收集第十三条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一条第一款第( 四)项的规定,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证人证言的 ,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w (一)写明证人的姓名、年龄、性别、职业、 住址等基本情况; w (二)有证人的签名,不能签名的,应当以盖 章等方式证明; w (三)注明出具日期; w (四)附有居民身份证复印件等证明证人身份 的文件。5、当事人陈述(1)概念:当事人陈述

14、是指诉讼当事 人就自己知道的案件事实情况向有关 机关所作的陈述。税务行政执法中的当事人陈述是 指当事人在税务行政执法过程中向税 务机关所作的有关事实情况的叙述。 5、当事人陈述(2)特点: w当事人陈述证明作用的直接性; w当事人陈述内容的特定性; w当事人陈述的程序法定性; w当事人陈述的复杂性。5、当事人陈述(3)表现形式当事人陈述包括:当事人的供述 ;当事人的辩解;同案人的供述和辩 解。 (4)收集税务机关应当制作纳税人陈述申辩笔 录6、鉴定结论w(1)概念:鉴定结论,是由鉴定人接受委 托或聘请,运用自己的专门知识和现代科学 技术手段,对诉讼中所涉及的某些专门性问 题进行检测、分析、判断

15、后,所出具的结论 性书面意见。 w税务行政执法中的鉴定结论是指受税务机关 聘请或者指派具有专门知识或技能的机构或 个人,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业技能,对税务 行政执法中某些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分析 和判断后所作出的书面结论性意见。6、鉴定结论(2)特点 w鉴定结论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w鉴定结论的事实针对性; w鉴定结论的书面性; w鉴定结论的确定性。6、鉴定结论(3)表现形式鉴定结论包括:文字、笔迹鉴定 ;发票鉴定;账簿凭证鉴定;审计鉴 定;会计鉴定;其他鉴定。6、鉴定结论(4)收集第十四条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一条 第一款第(六)项的规定,被告向人民法院 提供的在行政程序中采用的鉴定结论,

16、应当 载明委托人和委托鉴定的事项、向鉴定部门 提交的相关材料、鉴定的依据和使用的科学 技术手段、鉴定部门和鉴定人鉴定资格的说 明,并应有鉴定人的签名和鉴定部门的盖章 。通过分析获得的鉴定结论,应当说明分析 过程。 7、勘验笔录和现场笔录(1)概念: w勘验笔录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对于与案 件有关的现场进行勘查、检验时所制 作的实况记录。 w现场笔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 作人员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人 当场作出处理而制作的文字记载材料 。现场笔录只适用于行政诉讼中。w税务行政执法中的勘验笔录是指税务 人员为了弄清一定的事实,对于税务 行政执法中有关物证或现场进行拍照 、测量检验后而作出的记录。 w税务行政执法中的现场笔录是指税务 人员对执法现场情况所作的书面记录 。(2)表现形式: 现场笔录、勘验笔录包括: w现场笔录:现场勘验图;现场照片( 或录像);现场检查笔录;勘察现场 范围。 w勘验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