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弱诗人带来的一丝慰藉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5957951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382.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示弱诗人带来的一丝慰藉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示弱诗人带来的一丝慰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示弱诗人带来的一丝慰藉(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7.22-7.2812策划 张璇 编辑 张凡 美编 李春红休闲粉刊本版撰文张译丹示弱诗人带来的一丝慰藉故纸堆里翻出的瞬息火花文艺对谈止庵、程璧、史航解读 “ 石川啄木诗歌集”石川啄木,本名石川一,是日本明治时代诗人、小说家与评论家。 他 打破了日本短歌三十一音一行的定例,开创了短歌新形式,为日本诗歌 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位一生贫病的诗人,去世时只有二十六岁。早 在上个世纪, 周作人先生就将石川啄木的诗歌译为中文, 均用白话,简 洁、平实、细腻地传达出短歌中的情感与美好。 如今,事物的味道,我尝得太早了:石川啄木诗歌集再次整理出 版。 全书收录了石川啄木的四部小集子。 其中两部歌集

2、诚恳地记录了诗 人在贫病生活中的哀思和叹息,读来十分精致、动人。止庵:周作人在 ( 上个世纪)20 年代 就开始翻译石川啄木。 他的书在 1961 年 左右出过,有简装本和精装本,精装本一 共印了 305 册, 我在一个书店曾经见过 20 本新的, 我当时不懂藏书, 就买了一 本。 我是因为周作人才读石川啄木,但 是觉得很奇怪, 石川啄木是一个很老 的人, 但我觉得他跟我们距离其实很 近; 周作人的翻译是五十多年前的翻 译, 但是语言和我们现在的语言非常 接近。 我作为读者和石川啄木之间没 有什么距离。 程璧:石川啄木写的那些句子好像 在正统的文学里不算太口语化, 比较零 散。 但是当我真的第

3、一次接触到了他的 诗,就是印在这本书封面上的那一首,一 句非常口语化,看似日常对话式的表达, 但是又蕴含着很深的个人化的对生活的 体会“ 说是悲哀也可以说吧,事物的 味道,我尝得太早了”。 史航:我自己最早读石川啄木,其实 就是在旧书店胡乱买旧书的时候不 是止庵那个精装本就是一个平装 本,还算干净。 因为我当时特别喜欢那一 套日本文学的装帧, 哪怕他是不太重要 的作家,我基本也是见一本买一本,喜欢 封面木刻那个感觉。 但是回去翻几首就 觉得特别不一样,翻了好多首,我一口气 看,然后退回来看周作人翻译。 我当时有个节目叫 史航说书,就专门拿了一期 还是两期谈石川啄木诗歌集, 后来还买 了他的小说

4、集。 他的诗集叫“一握砂”,这是周作 人的翻译,没有翻译成“一捧土”之类 的。 石川啄木不是一个革命家,他得了 结核,这是一个典型的诗人病。 就像我 们看好多日剧知道白血病是典型的女 主角病。 作为诗人得结核病,让我想起 金子美玲,她也是一个病人,最后自杀。 他们两个人都是留下那些短短的诗,短 的诗不是那种文学史中那些经典的火 炬和火把,他不过是划一根火柴,就像 石川啄木说划一根火柴,像几寸光亮之 间有一只飞蛾飞过去了。 就是这么短, 这么短的东西有短的意义。 我当时在微 博上发我喜欢哪个诗的时候,有一个网 友这么评价:“这种水准的诗和曼德尔 斯塔姆、弗罗斯特这些伟大诗人的伟大 作品比起来真是

5、寒酸极了。”我说对呀, 寒酸这个词其实很恰当,我爱石川正因 为这份寒酸。 就像我喜欢清朝的诗人黄 景仁,他说 “ 全家都在秋风里,九月衣裳 未剪裁”。另外一个网友也补充了一句, 说“寒酸是一种刻骨的体己”,咱们说 体己话、体己钱,就是那种又贴身又贴 心的东西。 我觉得石川是寒酸,但是很 多时候我们寒酸我们不自知,我们寒酸 自知而恐人知。诗真诚到一定程度就是自轻自贱程璧:因为我们都太想展现那种光 鲜的一面,尤其是进入了商业社会,我们 的商品广告都是那种用最鲜亮的、 抓住 眼球的东西吸引你的注意力。 但是石川 他就是用最不起眼的最小的段落, 最小 的、隐秘的、不可名状的东西来打动你,这是特别珍贵的

6、地方。 止庵:“ 在什么地方轻轻的有虫鸣着 似的 / 百无聊赖的心情 / 今天又感到。 ” 他的诗很短,每一首里面,其实我读石川 啄木有一个感觉,它很短、很小而且是一 个稍纵即逝的东西,就像一种光或者是一拧巴的困顿中诞生了诗意程璧:“哗啦哗啦的雨落下来了 / 看到庭院渐渐的湿了 / 忘记了眼泪”。 读到这句,我会想的是,你看庭院它也 流泪了,我自己的眼泪又算什么呢? 好 像借助庭院的湿润而把自己安慰了, 是种被治愈的感觉。 这种情绪其实我 也会经常有。 读石川啄木 ( 的诗歌时) 我也在想,为什么是在今年,我特别地 把他所有的诗通读了一遍, 去更深入 地在他的字里行间找到更多的共鸣? 是不是也

7、因为现在, 不像我刚刚走出 大学, 还在 20 岁刚刚出头的那个时 候, 对未来充满无限的好奇而且充满 了能量。 好像有了一点点的无力感,有 了一点点的哀愁感, 在他的诗里找到 了寄托或者共鸣? 他看到庭院下雨湿 润了,这是他的共鸣。 对我来说,他写 的这些诗就是对我的一种慰藉。 虽然 很弱,虽然有的时候表现得有点病态, 但是会让我觉得“是啊,每个人都会有 这种示弱的时刻”。 我有的时候感到乏 力或者感到心累,那算什么呢? 每个人 都会有这样的时刻! 虽然是他在示弱, 但带给我的却是慰藉。 史航:程璧选的诗中我最喜欢的是 这首,想起 红楼梦中龄官画蔷,贾宝 玉看着龄官在地上写着贾蔷的 “ 蔷”

8、字,他被淋湿,说你这样不会被雨淋湿吗?贾 宝玉忘了自己已经被淋湿了。 这种忘我 的东西,由于忧愁的联系是特别好的。 止庵:“ 示弱”这个词其实特别好,我 觉得有两种诗人,一种是示强的,一种是 示弱的。 两种诗人应该并存,不要用示强 的诗去衡量示弱的诗人,也不要用示弱的 诗去衡量示强的诗人。 我觉得最适合我的 一首诗是, “ 虽然是闭了眼睛 / 心里却什 么都不想 / 太寂寞了,还是挣开眼睛吧”。 这首诗我觉得没法用任何的一个句子来 形容。我想到一首中国古代的诗,这两个 诗一点关系没有,但是有共鸣,“向晚意 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 近黄昏。”意不适,已经不舒服了,上古 原赶紧找点安

9、慰,一看夕阳挺好,刚得 点安慰只是近黄昏还不如不 来呢。 石川的诗里面经常有一种奇怪的 决绝:突然这么说了,但是跟着给自己 大嘴巴子,自己跟自己较劲,之后得到 的是一个更大的人生否定或者更大的 困惑。 “ 示弱”的诗歌里也有力量,这个 力量从头到尾,哪都使不出来。 说是迷 惘或者彷徨,或者是困顿,这样一个人 生状态。 他把这个状态当成一个养分, 写出了他自己的诗。个影子一样的东西。 咱们的古诗里有, “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一 定得有这么一个对应的触动, 有一个契 机。“ 我感觉到什么地方轻轻的有虫鸣”, 特别若有若无,这应该是一个夜里面的情 景,有这么一个声音,这个声音很轻微又

10、 延续不断,像虫叫一样,唤起了我对自己 一个领悟我一直在百无聊赖之中。 程璧:虫鸣这个意象,也是我非常喜 欢的。 虫鸣这种意象是很微弱,小小的虫 子, 鸣虫一般是秋天的吧, 而且寿命很 短。 夏天就出生的这种虫子,在日本称为 “ 早生”, 早生也意味着它早早地会死 亡,像石川,他的生命也是这样的,也许 他有共鸣, 就是因为他跟这种鸣虫有一 种默契吧。 史航:我一直固执地把石川啄木跟 清朝的黄仲则来对比, 黄仲则有一首短 诗, 每次到元宵节的时候都要写诗 “ 每逢此夕费呻吟,儿女灯前窃笑频。 汝 辈何知吾自悔,枉抛心力作诗人。 ”做诗人不是个有趣的事情, 甚至是个越想越 不值得的事情。 比如惆怅

11、,如果铿锵有力 地写成一个汉赋,就很奇怪的。 反而是一 些不成形、 不成器的句子是有意思的。 “那天晚上我想写一封 / 谁看了都会 / 怀念我的长信”。 这是一种柔情,但有时 也挺自轻自贱,因为别人不怀念你,你还 得写信,写短了还不行,非得写封长信才 有可能让人怀念你。 诗真诚到了一定程 度就是自轻自贱, 你们各自在想你们的 事的时候,我在深夜里想着你们,就这种 感觉。 诗人遇到知己都耽误他做诗人,就 像蝙蝠茫茫飞, 突然有一个声波弹回来 了,前面有面墙,这就影响蝙蝠的飞行, 应该一直往前发超声波,什么都挡不住, 没人拦它,没人对它,没人跟它聊,这样 写一封长信,感觉特别对。 就像我特别喜 欢里尔克那首诗, “ 谁此刻没有房屋就不 必建筑, 谁此刻孤独就永远孤独。 就醒 着,写着,读着长信在林荫道上徘徊,当 着落叶不安地纷飞”。程璧止庵史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