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VC培训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5931862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PPT 页数:90 大小:9.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VC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CVC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CVC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CVC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CVC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VC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VC培训(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心静脉导管 血管系统由起于心室的动脉系和回流于心房 的静脉系以及连接于动、静脉之间的网状的 毛细血管所组成。 血管系统是一个完整的封闭的循环管道,它 以心脏为中心通过血管与全身各器官、组织 相连,血液在其中循环流动。心脏是一个中 空的肌性器官,它不停地有规律地收缩和舒 张,不断地吸入和压出血液,保证血液沿着 血管朝一个方向不断地向前流动。血管是运 输血液的管道,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 相关定义-血管系统相关定义-血管系统血 液 循 环 系 统 图 解 静脉是心血管系统中引导、输送血液返 回心脏的管道。 静脉起始于毛细血管,末端终止于心房 。小静脉起于毛细血管,在回心过程中 逐渐汇合成中

2、静脉、大静脉,最后注入 心房。 相关定义-静脉相关定义-静脉的功能 静脉的功能:容量血管,平时容纳全身 70%的血液,表浅静脉在皮下可以看见 ,上下肢浅静脉常用来抽血、静脉注射 、输血和补液。 相关定义-静脉的分类 全身的静脉可区分为肺循环的静脉和体循环 的静脉两大部分。 肺静脉左、右各一对,分别为左上、左下肺 静脉和右上、右下肺静脉。这些静脉均起自 肺门,向内行注入左心房后部。肺静脉将含 氧量高的动脉血输送到心。 体循环的静脉数量多、行程长、分布广,主 要包括上腔静脉系,下腔静脉系(包括肝门 静脉系)和心静脉系。相关定义-静脉的分类 上腔静脉系是收集头颈、上肢和胸背部 等处的静脉血回到心脏的

3、管道。 下腔静脉系是收集腹部、盆部、下肢部 静脉血回心的一系列管道。 心静脉系是收集心脏的静脉血液管道。 (上下腔静脉与心房连接的一段大血管 ,约3-5厘米,医学称为中心静脉)相关图解-静脉的解刨位置 上腔静脉图解相关图解-静脉的解刨位置 下腔静脉图解相关图解-静脉的解刨位置 心静脉(中心静脉)图解相关定义-静脉的特点 由于血液自动脉、毛细血管流至静脉时 压力已降低,而且大多数静脉位于心平 面以下,因此,静脉在维持回心血量与 心输出量平衡过程中,不断进化演变, 在结构和配布方面形成许多特点: 由小支汇合成大支,最后汇合成大静脉 干,其管径越来越大。 相关定义-静脉的特点 静脉壁薄,平滑肌和弹力

4、纤维均较少, 缺乏收缩性和弹性,管腔断面较扁。管 腔比同级动脉大,内皮突出形成静脉瓣 ,瓣膜成对,形似半月状,其游离缘朝 向血流方向,可防止血液倒流,有利于 静脉血向心回流,在重力影响较大的下 肢静脉中,静脉瓣较多。 静脉瓣 ,管径2mm以上的静脉常有瓣膜 。相关定义-静脉的特点 静脉也根据管径的大小分为大静脉、中静脉、小静脉 和微静脉。 1微静脉 微静脉(venule)管腔不规则,管径50 200m,内皮外的平滑肌或有或无,外膜薄。 2小静脉 小静脉(small vein)管径达200m以上 ,内皮外渐有一层较完整的平滑肌。 3中静脉 除大静脉以外,凡有解剖学名称的静脉都 属中静脉(medi

5、um-sizde vein)。中静脉管径2 9mm,内膜薄,内弹性膜不发达或不明显。中膜比其 相伴行的中动脉薄得多,环形平滑肌分布稀疏.外膜一 般比中膜厚,没有外弹性膜,由结缔组织组成,有的 中静脉外膜可有纵行平滑肌束 相关定义-静脉的特点 4.大静脉 (large vein)管径在10mm 以上,上腔静脉、下腔静脉、无名静脉 和颈静脉等都属于此类。管壁内膜较薄 ,中膜很不发达,为几层排列疏松的环 形平滑肌,有时甚至没有平滑肌。外膜 则较厚,结缔组织内常有较多的纵行平 滑肌束。相关定义-静脉的特点 体循环静脉分深、浅两类,深静脉位于深筋 膜深面与动脉伴行,故称伴行静脉,其名称 、行程和引流范围

6、与其伴行的动脉相同,一 般中等动脉均由两条静脉伴行,如尺动脉、 胫前动脉等两侧都有伴行静脉。浅静脉位于 皮下浅筋膜内,又称皮下静脉。浅静脉数目 多,不与动脉伴行,有各自独立的名称、行 程和引流范围,但最终均注入深静脉,从而 进入循环。因此,临床可通过浅静脉取血检 查或输入液体、药物相关定义-血液的基本功能 营养功能 :每个成人3L左右的血浆中约 含有200g蛋白质,它们起着营养贮备 的功能。 运输功能 :蛋白质巨大的表面上分布有 众多的亲脂性结合位点,它们可以与脂 容性物质结合,使之成为水溶性,便于 运输。相关定义-血液的基本功能 缓冲功能:血浆白蛋白和它的钠盐组成缓冲 对,和其它无机盐缓冲对

7、(主要是碳酸和碳 酸氢钠)一起,缓冲血浆中可能发生的酸碱 变化,保持血液pH的稳定。 形成胶体渗透压,调节血管内外的水份分布 (详见血液的理化特性)。 防御功能:也即指血液的免疫防御功能,主 要靠白细胞实现。此外,血液凝固对血管损 伤起防御作用。相关定义-血液的组成和特点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血浆相当于结缔组织的细胞间质,为浅黄色液体, 其中除含有大量水分以外,还有无机盐、纤维蛋白 原、白蛋白、球蛋白、酶、激素、各种营养物质、 代谢产物等。 血细胞分为三类: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红细胞呈双面凹陷的圆盘状,直径约为7.5微米,没 有细胞核,细胞质内没有细胞器而有大量血红蛋白 。血液的颜

8、色就是由血红蛋白决定的。血红蛋白具 有与氧和二氧化碳结合的能力。所以红细胞能供给 全身组织所需要的氧,并带走组织内所产生的二氧 化碳。 相关定义-血液的组成和特点 白细胞在血液中呈球形,具有活跃的变 形运动和吞噬能力,当机体某一部分受 到细菌侵犯时,以变形运动穿出毛细血 管并吞噬细菌。 血小板也称血栓细胞,在流动的血液中 呈双面凸的圆盘状,侧面看呈梭形,直 径2-4微米。血小板的功能是参与止血 与凝血。相关定义-肝素的作用 肝素是一种酸性粘多糖,主要由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 胞产生,存在于大多数组织中,在肝、肺、心和肌组织 中更为丰富。 肝素在体内和体外都具有抗凝作用,肝素抗凝的主要机 制在于它

9、能结合血浆中的一些抗凝蛋白。 肝素还可以作用血管内皮细胞,使之释放凝血抑制物和 纤溶酶原激活物,从而增强对凝血的抑制和纤维蛋白的 溶解。此外,肝素能激活血浆中的脂酶,加速血浆中乳 糜微粒的清除,因而减轻脂蛋白对血管内皮的损伤,有 助于防止与血脂有关的血栓形成。 相关定义-中心静脉压 通常将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称为中心静脉 压,中心静脉压的高低取决于心脏射血能力和静脉 回心血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心静脉压力在一定程 度可以间接代表血溶量变化,尤其在正确应用压力 容量曲线的时候更有意义,是反映心脏功能的重 要指标。各器官静脉的血压称为外周静脉压。 有创血压与无创血压的结果判定:自动间接的袖带

10、方法测压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如:肥胖、肌颤、测 压时肢体躁动等。测量值有趋向“正常”的倾向, 与有创测压值相差可达60mmHg。因此,在危重病 人,特别是休克病人应采用有创血压监测,否则将 可能造成病人实际上已陷于休克。 相关定义-中心静脉导管 中心静脉置管是一种以特制的穿刺导管 经皮肤穿刺置留于深静脉(股静脉、锁 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腔内,经此输入 高渗性液、高营养液(肠外营养 TPN),同时可测量中心静脉压的方法 。相关临床意义-中心静脉导管 为快速、大量输入液体和血液制品提供可能 ,保证血液循环系统在意外创伤时的血压平 衡; 将建立深静脉通道的损伤降到了最低,操作 的医疗风险降到了最低;

11、留置时间约为3-4周,大大方便了医生展开医 疗救治,减轻了护士的劳动强度,减轻了病 人的痛苦和负担留置的通道为医疗工作的液 体、血液制品、营养物质、药物的输入、血 流动力学监测、采血及急救通道的维持提供 了可靠途径 相关临床意义-中心静脉导管 中心静脉压监测,由此可知病人血容量 过多还是不足,还能了解右心泵血功能 。 多腔管:运用于危重病救治,一次建立 多路静脉通道,管腔分隔,有利于不同 成分液体同时输入,避免了药物的配伍 禁忌,亦减轻了病人因外周静脉多条通 道穿刺的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 时减轻了护理工作量。 相关临床意义-中心静脉导管 建立长期血管通路:病人因组织间水肿 或创伤,外周静

12、脉穿刺困难。采用静脉 导管,较为有效地建立起长期的血管通 路,有血流充分、操作方便、留置时间 长、可重复置管、并发症较少等优点。 具有刺激性或高浓度物质,外周静脉易 起反应,中心静脉输入较少刺激。相关临床意义-中心静脉导管 长时期静脉输液,静脉营养和多次或反 复抽取血样。 引流心包及胸腔积液:由于留置导管的 特性,将同样的技术用于心包液以及胸 腔积液的引流,进一步扩大了置管术的 使用。 相关临床意义-中心静脉导管 改良氧利用率监测:对于中心静脉导管 可以采取血液做中心静脉血气计算,作 者等使改良氧利用率进行氧代谢的监测 ,使急诊复苏患者在不插入心脏漂浮导 管的时候就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氧代谢 监

13、测,改进了抢救效果。 相关使用临床-中心静脉导管 OR ICU 肿瘤科 急诊科 普外科 神经内科 血液科 其它科室相关单位定义-中心静脉导管 “Ga”的意义:是指单位面积内的液体 通透量,是一个流量系数,在中心静脉 导管的使用过程中表示内径的大小;一 般由于单腔的管体。 “F”的意义:是度量管体圆周的单位, 1F相当于1/3毫米,在中心静脉的应用 中用于表示外径的大小。一般由于双腔 以上的管体。相关临床流量-中心静脉导管 大剂量输注和/或高流量输注适合在 静 脉下进行 流量最高可达到 240 ml / min(12G) CVC可达到的流量为:标准为 60 ml /min(16G);高流量时可达

14、到 240 ml /min相关临床流量-中心静脉导管 上腔静脉的血流量可达到 - 2000 ml / min 化疗溶液的输注速率(CVC)一般为 - 2 ml /min 药物在上腔静脉可被血流充分稀释,稀释度为- - 1 /1000 所以 , 中心静脉导管特别是多腔中心静脉导 管的应用对病人的临床治疗是非常有帮助的, 可减少药物的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相关流置时间-中心静脉导管 静脉留置针最长 72 小时 (2-3 天) 百合科技推荐导管留置时间:34周百合科技产品介绍-导管篇 鲁尔接头、导管夹、外延管、连接座管体 尖端软 头百合科技产品介绍-导管篇 百合科技导管:标准装;复合装百合科技产品介绍

15、-导管篇 管体-医用级聚氨酯 (PU)。 特性1、柔软有弹性,进入人体经血温37C后能软 化一定程度。2、可根据血管形状塑型,减少对血管 内壁的损伤,防止管体扭曲,富于弹性。3、管体内 外壁光滑,保护血管内壁,有效防止血栓形成、降 低置管阻力。4、带刻度的管体,提示医生按需要长 度的管体置入体内。5、全段管体的不透X光,方便 定位。百合科技产品介绍-导管篇 管壁薄,对血流影响极小 管腔分布均匀保持流速通畅 圆弧型连接座,更好固定,病人更舒适百合科技产品介绍-导管篇 尖端软头采用熔融连接于管体相连,无脱落现象 。(一体化分子成型)绿色的柔软头端和光滑的导 管 内 外壁,不引起血管内膜损伤不易形成血栓百合科技产品介绍-导管篇鲁尔接头采用国际标准,适用于所有通用连接器材。 外延管采用PU,内壁光滑富于弹性,适合多次开合,利于压 力的传导。 导管夹采用医用工程塑料,富于弹 性,抗弯折,密闭 性强,适合多次滑动。 移动夹采用医用工程塑料和硅橡胶, 富于弹性,密闭性强, 摩擦力大,减少滑动百合科技产品介绍-导管篇 穿刺针采用18 Ga的直型和Y型钢针;针壁薄,有 防溢阀防止空气回流和血液外渗,锋利,针管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