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特点教学模式探索

上传人:腾**** 文档编号:45926482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638.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学生特点教学模式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基于学生特点教学模式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基于学生特点教学模式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于学生特点教学模式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学生特点教学模式探索(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大学教学 2010 年第 9 期 20 基于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探索 唐少清 刘春玲 孙鸿飞 唐少清 刘春玲 孙鸿飞 摘 要: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校学生生源和课堂教学均出现诸多不同以往的特点。如何依据这些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是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手段之一。本文通过对北京联合大学学生特点和课堂特点进行分析与研究,结合目前的教学实践,提出了适合于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关键词:学生特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伴随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普通高校的学生和课堂出现了诸多新特点,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学习十七大,在建立人才资源的强国过程中, 需要培养不

2、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人才。因此各高校在发展过程中,更要充分研究“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问题,不光教给学生以知识,还要培养其能力,关注其素质,培养具有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和专业素养相统一的健全人格的“人” 。 一、 “第三世界”学生特点和课堂特点分析 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教育对象与精英高等教育有很大的不同,各层次的高校生源具有不同的特点与特征。我们将中国的大学划分为“三个世界” :国家重点高校,如“211 工程” 、 “985 工程”大学属于“第一世界” ,地方重点高校属于“第二世界” ,其他高校,如北京联合大学,则属于“第三世界”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第三世界”的学生与重点高校学生相比有很多

3、的不同,通过对北京联合大学的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学生的学习特点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1)个性突出,自主意识强。部分学生虽然学习成绩不大好,但是人际交往能力强。由于从小生活在大都市,具有开阔的视野,大多多才多艺,平时喜欢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大型会展、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等。 但需要教师尤其是班主任适当引导,防止学生本末倒置,把这些丰富业余生活、提高综合素质的活动当作自己的主要任务。 (2)组织性、纪律性较差。部分学生由于在中小学经常受到老师批评,得到的正面激励比较少,导致上大学后对批评无所谓。甚至在上课的时候,像小学生一样为了赢得老师的关注而做些小动作,影响课堂秩序。但这些学生期望被关注,喜

4、欢听表扬。 教师应尽可能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 接受程度、思维方式、兴趣爱好、能力习惯、就业需求等,关注他们,激励他们。 (3)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一些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把握不当,从而影响到学习成绩。 教师授课应尽可能做到 “授之以渔” ,重视对学生学习习惯和方法的训练。 (4)对教师要求很高。部分学生对自己的人生和职业缺乏规划,缺乏明确的奋斗目标, 表现为经常不按照教师的要求预习和复习,要求只通过教师讲授就能掌握相关内容。 (5)理论学习较差,喜欢听典型案例和相对直观的知识。采用案例教学等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案例教学不是教“案例” ,而是通过分析案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5、性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自卑感强。部分学生从小在非重点中小学读书,成绩不理想。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他们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因此初入大学就有自卑心理,需要适当疏导。 与学生特点相适应, “第三世界” 的课堂氛围和课堂教学与重点高校相比也有很大不同: (1)学生缺课现象较多。由于部分学生崇尚实用主义,学风浮躁,急功近利,对一些他们暂时看不出有什么用处的课程缺乏兴趣和学习的欲望,所以缺课情况较多。但也不排除授课内容与以往课程有重复,授课方法不当,课堂缺乏吸引力等原因。比如“大学计算机基础”这样需要掌握技能的课程,教师却讲授大篇幅的理论内容,学生学完了甚至不会用 w

6、ord 软件,需要课余时间自学掌握相关技能。到底哪些课程是学生当前最需要学的课程,学生需要掌握什么知识、什么技能,掌握到什么程度,教师是否清楚?这些问题没有弄清楚,都是影响课堂秩序和氛围的重要因素。 (2)课堂纪律较差。有些课程由于教师点名,如果缺课影响平时成绩,有些学生对该课程又不感兴趣,所以迟到、溜号、瞌睡、看课外书、玩手机。这种“课堂状态”与学生的学习动机、价值取向是有直接关系的。1唐少清,北京联合大学教务处处长,副教授;刘春玲,北京联合大学教务处助理研究员。 21但是也与教师的课堂调控力相关。比如有的教师对上述情况放任自流,不加约束。如果教师在讲授一门课程之前先讲清课程开设的意义, 该

7、门课程在课程群中的地位,学习该课程与所学专业和将来就业的关系,需要掌握哪些知识、技能,才会增加就业筹码,这样学生才有压力,学习起来才有兴趣,有动力。另外,教师授课需要对学生有具体明确的要求。例如,上第一节课要明确告诉学生,这门课平时成绩、课堂笔记、考勤、作业、小组活动、期中、期末成绩各占总成绩多少分。这样,学生有的放矢,课堂秩序也会有所改观。 二、原因分析 (1)教学内容与模式。 “第三世界”课堂之所以表现出上述特点,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学生素质的原因,另一方面, 教师教学模式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就学生而言,一部分原本就是从小被老师打击惯了的,甚至被老师预言根本上不了大学的,从进入高校的第一天起

8、,就没有树立远大的理想,在各个方面都不严格要求自己,只想毕业就行。就教学而言,目前“第三世界”的学生本身与重点高校而言,就有诸多不同,而我们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与重点高校相比却相差不大,都是以知识教学为主。这样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学生达不到,反而不理解教师,对教师也有着教师目前无法达到的高期望值,于是很难形成融洽的教学过程。 (2)师资构成因素。 “第三世界”的师资一部分是高学历人才,一部分是引进的高职称人才,另外一部分是来自企业的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人才。这三部分人的成长经历大多与这些学生不同,从小多是被家长和老师宠的佼佼者,与学生的心理距离过大。加之,毕业于师范院校教师较少,对教学心理

9、、学生状态了解不够。这些需要在教师职业培训中加强。这类学校与重点高校的课堂也有所不同,教师花在课堂管理上的时间和精力是重点大学教师的几倍。 (3)学生自主意识和权利意识增强。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学生交费上大学,这就使学生与高校之间产生了某种契约合同关系,即学校是教育资源的供给者,学生是教育资源的需求者和消费者,而契约关系的本质精神就是平等。于是家长与学生的权利意识开始觉醒,维权意识增强。表现为把接受高等教育看作是一种消费行为,当商品不符合自己要求时,学生会拒绝接受,导致买卖无法正常进行。在课堂活动中,师生之间基于较强的权威结构,师生的角色地位、知识、年龄、自我观念和生活经历的差异,必然使教师居

10、于主导地位,并保证知识传递方向是从教师向学生。课堂教学中试图取消教师权威的做法必然会损害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是仅靠权威是不够的,教师还要有人格魅力、感召力、较强的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过程也需要合作关系,只有在权威和合作之间找到最佳结合点,才能保证有效教学的进行。 (4)尊师重教渐被遗忘,师生关系渐行渐远。以往尊师重教的年代里,学生对教师都抱有一种天然的尊重,向往美好纯洁的师生关系。如今这种关系被等同为商品消费行为,那么师生关系渐行渐远也就不奇怪了。现今的师生关系比较形象的说法是, 大学像一个大市场,学校是市场的管理者,教师是市场里的小贩,学生则是来购物的顾客,各有所依,各有所图,各有所

11、得,交易达成后谁也不认识谁。要想建立起一种融洽的师生关系差不多成了一种回忆,一种奢望。现在一门课下来教师几乎叫不出学生的名字。 试问, 我们对学生够 “爱” 吗?爱需要感情投资,需要精神交流,需要思想碰撞。教师要主动关心和了解学生情况,经常与同学的接触,形成自由、宽松的氛围。尽可能结合学生具体情况,分别引导,帮助同学解决学习、生活、思想上的困难。 三、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模式” 一词是英文 model 的汉译名词, 一般指被研究对象在理论上的逻辑框架,是经验与理论之间的一种可操作性的知识系统,是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结构。将模式一词最先引入到教学领域加以系统研究的人,首推美国的乔伊斯和韦尔

12、。他们认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作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式或计划” 。 实际教学模式并不是计划, 因为计划往往显得太具体,太具操作性,从而失去了理论色彩。将“模式”引入教学理论,是想以此来说明在一定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各种类型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因此教学模式可以定义为在一定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的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 (1)确立可操作、可检测的教学目标。笼统含糊的目标是没有意义的,教学目标应当尽量具体明确、可操作,对每一项教学内容都应

13、有具体要求,便于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把握,随时将学生的变化和教学目标予以对照,进而调节各个教学要素,使教学活动朝着教学目标的方向进行。同时教学目标达成度要力求能够检测。教学目标是解决一堂课“教什么”和“教得怎样”的问题。每项教学目标都尽可能转为一定的检测题,通22 过学生对题目的反应来检测该目标的实现程度。如“拓宽学生知识面” ,怎样确定“学生知识面”得到拓宽了,就需要将教学目标细化。但要避免简单量化和过于量化,要针对学生、针对教学内容去制定教学目标。北京联合大学确立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在课程教学目标上界定为“懂理论、重应用” ,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 (2)选择有效可行的教学

14、方法。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方法都有独特的作用,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所以应依据教学内容和目标选择教学方法,同时还要受学生和具体教学组织形式的影响和制约。原理性教学方法一般如:启发式、发现式、设计教学法、注入式方法等;技术性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参观法、实验法、练习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实习作业法等。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学经验和个性特长等都影响教学方法的使用。教师选择教学方法时需要分析影响教学模式实现的各种条件, 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教师熟练地把握各类教学方法的特性,综合考虑各种教学方法的利弊,才能合理地选择教学方法并能优化组合。而能根据

15、具体情况确定某些教学方法的先后顺序,才能形成教师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例如,旅游学院的英语旅游文化系 06 英 1、2、3 班的学生参加接待北京国际旅行社组织的“公主号” 、 “水晶号”游船的实践教学活动,学生从中获得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并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日语旅游文化系的“日语北京导游”课程组织三年级新生学生进行了故宫、十三陵等地的模拟导游,同时还聘请日语外教开设了日本文化系列讲座,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语言的积极性。酒店与餐饮管理系采用“捆绑教学” ,实验、实训教学管理严格,效果良好。 (3)采用合适的教学评价方式。教学评价是根据教学目标要求,按一定的规则对教学效果做出描述和

16、确定,其关键在于制定出明确而又客观的标准。但教学效果评价是以教为主还是以学为主?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长期以来,受行为主义刺激反应学习理论影响,把教师视为知识的传播者和灌输者,学生则是被动接受者,评价围绕教师的教展开。如:教学内容的范围和深度是否合适, 教学媒体的选择是否合适, 讲解时间的长短等。这种评价体系对学习者的评价,一般是检验学生接受教师所传授知识的数量和程度,通过学生的学习状况来评价教师确定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是否合适,教学策略是否得当等。评价结果是作为评价教师的实例和佐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 指导者和促进者,教学评价主要评价学习者的学习。 如: 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能力等。虽然也对教师进行评价,但评价的出发点从教师转变为教师的教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是否为学生创设了有利于学习的环境及能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等。显而易见,对教师的评价标准是围绕着学习者制定的。只有评价内容、考试方式的指挥棒变了,教学改革才能做到深入彻底。例如,自 2003 年以来,商务学院就以考试改革为突破口,带动教学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