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艺术教育改革的取向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5916841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207.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艺术教育改革的取向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学校艺术教育改革的取向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学校艺术教育改革的取向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学校艺术教育改革的取向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学校艺术教育改革的取向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艺术教育改革的取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艺术教育改革的取向(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學校藝術教育改革的取向學校藝術教育改革的取向 黃壬黃壬 摘要摘要 在全球化與台灣社會的變遷之下,強調文化主體性與在地觀點的藝術教育,頗為重要,亟待推展全人發展的藝術教育取向即以陶冶人文素養為目的,以科際整合方式組織教育內容,以核心文化為基礎建構課程,兼重廣博、批判與創新程,且強調藝術化與人性化的教育方法。本文旨在分析這些取向的內涵與應用。 2Five Trends of Schools Arts Education Reform Ren-Lai Hwang Abstract Under the globalization and social transition in Taiwan, i

2、t is very important to emphasize the cultural subjectivity and localization and to promote the new trends of arts education for wholesome-individual development. The new trends of arts education are the following: (1) The purpose of arts education is to cultivate students humanistic literacy, (2) Ar

3、ts education content is developed from an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3) Arts education curriculum is constructed by nucleus culture, with which the curriculum is implemented, (4) Arts education has to put emphasis on a process of comprehensive exploration, critical reflection and creative construc

4、tion, and (5) The arts education instruction has to be artistic and humanistic.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ontents and implications of the new trends of arts education reform in Taiwan. 3學校藝術教育改革的取向學校藝術教育改革的取向 壹、緒言 當前改變世界面貌的一個基本就是全球化(globalization) 。全球化影響我們的價值觀、政經文教體制、生活方式與態。在政治的全球化方面,民主制與其相關已成為普世價值,

5、並影響教育與家庭的民主化取向;社會生活的全球化,形成認同歧與混,人際間的關懷與合作愈形重要;經濟活動的全球化,造成知的開發與競爭的壓,也使得創意的培養、壓的紓解與人文的蘊涵,成為當代人甚為重要的課題;文化的全球化,激起許多國家在地球村的氛圍中,從事在地化或強調在地特色的活動,這些活動以在地藝術或生活特色為差之主軸,進本地人文精神的營造與永續發展;再者,教育服務的電子化及普及化,使終身學習與藝術文化活動的推展為捷。 藝術教育的思潮與實施,也有此全球化趨勢。從上世紀初的造形教育開始,經兒童中心思潮、學科本位思潮、社會取向思潮,以至上世紀末興起的視覺文化藝術教育思潮,皆曾風一時,且蔚為國際藝術教育的

6、主。台灣的藝術教育也深受這些思潮的影響,其受影響層面包含:課程標準的制訂、教科書編輯內容、課程設計與實施、藝術教育意型態等,顯現出符合藝術教育全球化的趨勢。惟其成效有限。近,台灣藝術教育隨著台灣主體性運動的風潮,積極思台灣藝術教育的現況與未,並企圖建構較具 在地觀點 的藝術教育體系,以對治全球化之下的主體性模糊現象,並因應台灣社會變遷的趨勢。 平實而,台灣社會正急遽的變遷,邁向以變動、競爭與創新為特徵的資訊社會;又因工業化的結果,形成多元與開放的社會;其次,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發展失調,實際文化與規範文化存在差,造成部份社會疏與自我疏的現象;此外,人口逐漸化,科技與經濟斷發展,形成對生涯發展、社

7、會福與4休閒品質的強需求。再加上台灣地狹人稠,導致生存競爭激,且海峽岸和對峙關係,長久未能解凍,造成精神緊繃。這些現象對藝術教育具有啟迪的作用。當前的藝術教育似須重視以人為本,以生活為內涵之課題,並以較大格局的視野,釐清藝術教育發展的取向,以符應社會變遷,並建構藝術教育。此一藝術教育發展的取向,筆者稱之為全人發展的藝術教育取向。 本文即在於探討此全人發展藝術教育取向,包含分析其基本概、教育目的、教育內容、課程教材、教育方法;所涉及藝術教育層面,係以國民教育中的藝術教育為主。 全人發展係指個體完整的發展,成就完整的人,一個完整的人具有許多特質,綜合言之,即和諧的個體;而透過藝術教育,可培養完整的

8、人。本文即在述全人發展的藝術教育。 全人發展的藝術教育,具有科際整合的特質旨在於闡述實施藝術教育的重要原則,且可透過學校推展。以下將分述全人發展的藝術教育目的 、 科際整合的藝術教育內涵 、 以核心文化為基礎的藝術課程 、 兼重廣博、批判與創造程 、 藝術化與人性化的藝術教育方法 ,最後則綜本文。 貳、全人發展的藝術教育目的貳、全人發展的藝術教育目的 藝術教育的本質,就是藝術教育的科際整合與應用導向項特性。所謂科際整合與應用導向 ,係指藝術教育為一因應時代變遷而隨時調整,且從相關學門擷取其實施內涵的應用域。此一可做為研究與實施藝術教育的基準。筆者認為藝術教育的對象是正在發展中的人,而在發展中的

9、人,其本質就是具有斷自我超越與提昇的自由自在精神,在同時空架構下,是與自己、與他人、與其他生物或與自然界,隨時在建構網絡;此一建築的網絡往真、善、美或和諧的境界邁進,這就是全人的。藝術教育的功能即是在協助個人往全人的方向發展。而由於個人在時空位移當中,會產生人與自我、人5與人、人與其他生物或人與其他自然界等的互動關係,這些互動關係可諸於生學、心學、哲學、佛學、社會學、人學、技學、生態學、未學等學門的研究;因此,欲實施以培育全人為鵠的藝術教育,可以相關學門中擷取相關內涵,以詮釋全人的涵義及培育全人的實施方法,做為藝術教育實施的基礎。 (黃壬,1996)此一請圖一。 圖一 全人與藝術教育內涵的分析

10、架構 綜合言之, 全人是多層面的概。除傳統教育學的五育均衡發展觀點以外,尚須整合各學門的解,以穿透其實質內涵。 全人的內涵,從社會學角而言,是指有個性與群性,且能傳承與創新文化;從美學角而言,是指具有審美態、審美能與審美品味;從藝術學角而言,是指兼具心自由的遊心與純真的赤子心;從生學角而言,是指生機能順發展;從心學而言,是指適當滿足動機並能自我實現;從哲學角而言,是指兼具自我抉擇的主體性 6與待人如人的目的性;從宗教學角而言,是指具備善根與慧根;從人學角 而言,是指能尊重與關懷多元文化;從生態學角而言,是指能與環境和諧相處; 從技學角而言,是指能認知與善用科技;而從未學而言,則能面向未。 (黃

11、 壬,1996,18) 依據這些學門所歸納的全人內涵,正代表藝術教育的目的與想。由於全人並非一蹴可幾,而需逐漸培養始能達成。因此,以全人為目的的藝術教育即具有漸進性、延續性與動性,而有賴從各相關學門中,再深究上述內涵及達成該項內涵的或方法,以做為規劃藝術教育目標、內容與方法的依據。然後經由藝術教育的實施,達成全人教育目的的實現。 (同前註) 這種以培育全人為目的的藝術教育觀,與台灣當前國民中小學藝術與人文學習域的基本頗為相符。 藝術與人文學習域的基本在於: 藝術與人文即為藝術學習與人文素養,是經由藝術陶冶、涵育人文素養的藝術學習課程。 (教育部,2003,19) 此處藝術學習之內涵係採廣義,包

12、含純藝術、商業藝術、民俗藝術、個人的生活藝術等,也可以是視覺藝術、音、表演藝術、綜合藝術、個人的生活藝術等。個人的生活藝術係指個人生活中含有美感的活動與其產品,具有個人化、生活化、多元化之特質,如:烹飪、藝、穿著、裝飾、養殖、電玩、收藏、空間規劃、MTV、KTV、看影集、漫畫、遊、釣魚等,凡與一般人食、衣、住、育、等生活中有關的廣義的藝術,係專業藝術域以外的美感活動。 透過藝術陶冶人文素養 的在於突顯藝術教育的本質性功能與工具性功能。前者可謂藝術素養,後者即是與藝術相關的生活素養,者合稱為人文素養。藝術素養係指對於各種藝術型態的認知、分析、判斷、情意與創作,這些藝術型態包含凡涉及美感的人活動及

13、其產品,如:純藝術、商業藝術、民俗藝術、個人的生活藝術等,其活動或產品是否具有實用功能皆屬之。藝術素養可是個人對藝術的解析、判斷與表現能的綜合體。舉凡生活的食、衣、住、7、育、等項目,均與美感有關,也就涉及個人的藝術素養。 至於與藝術相關的生活素養,係指藝術之知能有關,而現代人所應具有的素養,包含:人性的關懷、尊重、歸屬感、深刻的反、無所求的奉獻、灑脫、開、愛鄉情懷、自制、自我調整、自我超越、堅毅、有意義的生命觀等。這些素養可是個人成長的動與泉源。而藉由藝術學習活動,陶冶學生自我成長、人際交往與面對未的基本素養,可謂藝術教育的附加價值。 藝術與人文學習域的基本,即是在透過藝術活動,啟發學生的藝

14、術素養與其他生活素養,以適應社會變遷。 綜合而言,藝術教育的目的在於培育和諧而完整的人;分析言之,即在於培養有創意與美感、能自我表現、能自我抉擇、心存善、尊重環境與他人,且能面向未的個體。藝術教育的目的應兼含工具(instrumentalism)與本質(essentialism)種,一方面培養健全人格,另一方面陶冶藝術素養。此一觀點也整合透過藝術的教育 (education through art)與學習藝術 (learning in art)的場。 、科際整合的藝術教育內涵 藝術教育既是科際整合的域,其目的在於培育全人,且全人的內涵可從相關學門中擷取與整合。而為達成此全人目的,亦有賴從各相關

15、學門中選擇其內涵,做為推展全人藝術教育的內容、基礎與依據。此一點可破除傳統藝術教育以美學或藝術學的單一取向,也符合當前知統整化與教育人性化的本質。 科際整合的藝術教育內容,係指藝術教育的內容乃源自各相關學門對於全人的詮釋與所涉知能,如: 色建築的欣賞與設計之主題,即涉及美學、藝術學、生態學與技學四個學門的相關原與技能,包含空間美學、實用藝術原則與方法、建築指標、電腦虛擬設計等知能。其中建築指標包括:基地化、8基地保水、水資源維護、生物多樣性、日常節能、CO2減、廢棄物分、污水改善等屬於生態學探討的範疇;而電腦虛擬設計則是新興的技學內涵,這些素材因時代變遷而產生,超越傳統以美學與藝術學為核心與主體的藝術教育內容。 再如佛教淨土宗彩繪藝術之主題,即涉及美學、藝術學、佛學三個學門的相關原與技能,包含淨土宗美學、彩繪形式技法、淨土宗經義等知能的探討。其中淨土宗的經義,可提供探討淨土宗美學與其藝術形式的學基礎,且與淨土宗美學與藝術有密可分的關係。探究本主題時,此三個學門的內涵缺一可。 科際整合的藝術教育內容,即依全人發展相關的主題為基礎,並就該主題所涉及的學門中擷取相關知能,善加組織,成為藝術教育內容。這種教育內容具有科際整合的特質,且各項知能之間能互通有無、相輔相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