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5904714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06.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甘肃省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甘肃省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甘肃省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甘肃省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山丹一中山丹一中 2017-20182017-2018 学年下学期期中试卷学年下学期期中试卷高一历史高一历史 (考试时间:90 分钟试卷满分:100 分)测试范围:人教必修 2 第 15 单元第卷本卷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春秋初年,郑桓公迁都新郑时,因得大商人的资助而与之订立盟约。双方约定:只要商人不背叛国家,国家就不夺取商人的货物,不干涉商人的经营。这个盟约的签订A导致工商食官制度的瓦解B表明重商政策的实施C体现商人经营自主性增强D推动阶级结构的剧变2南朝大族谢灵运的山居赋中写道: “田连冈而盈畴,岭枕水

2、而通阡。 ”以致朝廷作出规定:第一、二品官占山三顷,三、四品二顷五十亩先占者不得更占。据此可知当时A政府对庄园经济的否定B士族阶层力量的迅速壮大C政府鼓励士族广占田园D政府限制土地的过分集中3唐朝坊市制将城市中各类建筑划分成一定的地理空间,其街道布局的指导思想是“畦分棋布,间巷皆中绳墨。坊有墉,墉有门,逋亡奸伪,无所容足。 ”这反映出唐朝A在城市规划上注重实用性B特别强化城市的政治功能C坊市制属封闭型管理模式D是历代坊市制发展的顶峰4下表为南宋绍兴年间舶入及其他岁入状况,分析下表中的南宋政府各项收入的对比,可得知A南宋海外贸易较为发达B江南成为最发达的地区C农业仍为南宋财源基础D南宋官营制度走

3、向衰落- 2 -5下面两幅图片的前后变化说明中国古代A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B家庭手工业已消失C手工业品进一步商品化D人身依附关系加强6下表为清代安徽徽州等府的田赋征收统计表,这反映出当时A货币地租和实物地租并存B安徽田赋征收的标准相对偏高C佃户的田赋负担有所减轻D征收的实物在数量上超过银两7 大清律例载, “若有将兑换现银票存该铺钱文侵蚀,或托故借人银两闭门逃走者,立将铺户拘拿押追。逾期不归,杖一百、徙三年。 ”此规定主要反映了清朝A法律带有野蛮色彩B已经出现钱庄票号C仍然推行抑商政策D重视规范商业行为8 “1520 年 11 月 28 日,星期三,我们越过海峡,进入太平洋。在 3 个月 20

4、 天里,我们没有吃过任何新鲜的食物”材料中“我们”的活动A揭开了“地理大发现”的序幕B证实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C确立了欧洲对世界的统治D彻底否定了宗教神学说教9 “作为压舱物的瓷器,却以其晶莹的质地、美丽的色彩引起上流社会关注,人们争相追逐,贵族则以其夸耀财富,而烧有个人化纹章的瓷器更是显赫社会地位的象征,一时间,里斯本(葡萄牙首都)成为传播中国瓷器文化的中心。 ”这说明A殖民扩张推动中西之间的贸易B新航路开辟影响了西欧的社会生活C “地理大发现”引发西欧商业革命 D传统商路变更激化欧洲国家间矛盾101520 年,一位萨克森商人在里斯本买到了许多玉米回去赚了大钱,他讲“要感谢上- 3 -帝” ,

5、另一位商人说:“你还要感谢西班牙人从美洲运来了玉米。 ”这不能反映A新航路开辟使商品流通种类增多B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欧洲商业发展C新航路开辟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D16 世纪时欧洲和美洲之间有了经济联系111841 年,德国思想家李斯特有一个精彩的比方:“当一个人已登上了高峰以后,就会把他登高时所使用的那个梯子一脚踢开,免得别人跟着他爬上来。 ”以下史实,属于李斯特所说的“抽梯子”行为的是A英国推行贸易自由主义 B英国颁布航海条例C德意志发动统一战争D德国和英国争夺殖民霸权12欧洲资本主义的发生与发展大致经历了资本原始积累、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对外经济扩张方式各有侧重,

6、以下能对应的是A商品输出资本输出早期殖民 B早期殖民商品输出资本输出C商品输出早期殖民资本输出 D早期殖民资本输出商品输出13关于洋务运动的史学评价,有人认为它是腐朽没落的清王朝的自救运动,有人则认为是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开端。出现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史观影响史学结论 B史学研究要服务现实C阶级立场影响史学结论 D历史认识无客观标准141908 年,芜湖商办明远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吴兴周出任总经理,经清政府农工商部批准,注册了“黑白月亮”商标。该商标能够注册的最有利的条件是A “实业救国”成为当时的社会思潮B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C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甲午战争后自然经济瓦解的

7、速度加快151922 年,吴蕴初在上海创办天厨味精厂。为了对抗日本味精的冲击,他不得不借“国货”为天厨味精打开销路,甚至捐献飞机表示抗日,进而博得爱国名声,天厨味精的销路于是猛增,吴本人也被称为“味精大王” 。这一现象反映了A爱国运动推动民族工业发展 B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日益高涨C日本对华贸易优势逐步衰弱 D实业家有较强民族救亡意识161937 年 7 月后东部大量工厂内迁,西部地区根据地理条件就地办起很多厂矿,如广西有色金属、甘肃玉门油田,时任资源调查委员会主任翁文灏先生所说“今日正应利用抗战机会,充分开发西南及西北各省” ,并自行设计和仿造一些机器设备,成立很多研究室- 4 -和实验工厂。材

8、料中措施反映了A官僚资本迅速扩张 B民族经济深受打击C战略资源有所保障 D工业布局合理调整171953 年 9 月 4 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城市建设中几个问题的指示 。凡是工业建设比重较大的城市,要迅速组织力量,抓紧城市规划设计工作;中小城市一般不再扩大基本建设,只进行一些必要维修工作。据此可知当时A集中资源建设工业化基础B限制城市入口的过快膨胀C优先发展沿海的工业城市D将工业城市进行重新规划181955 年夏,毛泽东同志在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时尖锐地批评邓子恢(时任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等人是阻碍农业合作化加速发展的“小脚女人” ,是“右倾机会主义” ,是“一场阶级斗争” 。据此可知A

9、农业合作化违背了中国国情 B “一五计划”侧重发展重工业C建国初期女子地位得以提高 D农业合作化运动存在冒进倾向19如图,这是 1957 年刊出的新闻漫画“特快列车” 。其折射的历史是A土地革命的开展B国民经济的恢复C三大改造的完成D工业建设的起步201961 年国家征购粮食的数量是 4050 万吨,与 1959 的 6740 万吨义务交纳粮食相比,这个数字大大下降了,农村保留的产量份额上升到 825%。由此可见A “大跃进”客观上推动了农业的发展B “二五计划”实施加剧了农业的劣势C农村的消费不足的态势得以缓解D国家经济政策调整以发展农业为重心21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

10、幕,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开始形成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 ”材料中的“这里”是指A小岗村农民实行“大包干” B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5 -C农村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D深圳等经济特区建立221979 年的一份中央文件中指出:“广东、福建两省靠近港澳,华侨多,资源比较丰富,具有加快经济发展的许多有利条件。中央确定,对两省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给地方以更多的主动权,使之发挥优越条件。 ”为此,中央决定A建立经济特区B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C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D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23某同学在设计改革开放 40 年的历史巨变网页时,设计了思想解放的历

11、程 开放格局的形成 农村的新变化等并列的栏目。如果再增加栏目,最合适的应该是A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B 从复关到入世C 中国举办博鳌论坛D 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241980 年春节前夕,商业部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各大城市敞开供应猪肉,最好是“就地收购、就地屠宰、就地销售” 。国务院又下达文件,允许“鸡蛋可以季节性差价” 。这说明A城市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国家开始关注民生幸福C市场经济体制得以确立 D国家经济管理体制松动251983 年 10 月 30 日,邓小平会见西班牙客人时说:“中国也在前进。我们的国家大,人口多,问题也比你们多。不过,我们现在走出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同年,他在会见杨振宁教授时

12、说:“中国发展经济的政策,经过五年的实践,已见成效,证明我们的路子走对了。 ”材料中“我们的路子走对了”的判断依据主要是A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B “文革”的教训C特区建立以来的发展D邓小平理论的形成2620 世纪 90 年代, “基本上是摆个地摊就能发财的年代,敢下海就能淘来第一桶金。 ”大量公务员“下海”经商,社会上出现了“下海潮” 。据此可知,这一时期A市场经济体制已经正式确立 B国内供需矛盾较为突出C政治体制剧变引发经济变革 D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变革271980 年 4 月 14 日,英国卫报刊登了一幅来自中国上海的一家照相馆的橱窗,里面挂了一件西装,贴着一个牌子,牌子上面写着:“这里出租西

13、服” 。1983 年,胡耀邦鼓励干部穿西装,他也是第一个穿西装的中共领导人。这说明A中国市场经济初步建立 B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效C中国纠正“左”倾错误 D中国积极融入全球经济28中国古代字典中本无“啤”字。 “啤”字是根据英、德、法文的头两个字母的发音创造- 6 -的,所以在近代中国的一个时期内,很多人把“啤酒”称为“卑酒” 。这反映了A中国传统酒文化已被西化B西方啤酒更符合中国人的口味C国人对外来文化的接受D国人产生了崇洋媚外观念29维新失败后,天津的国闻报连续报道谭嗣同拒绝出国被捕受戮的消息:由英国注资的上海新闻报刊出康有为来信,揭露慈禧迫害光绪的内幕;有日本背景的亚东日报发表了梁启超从日

14、本寄来的长诗中国行 。一系列报道表明当时A中国近代新闻业开始起步B维新变法运动得到舆论支持C大众传媒对时政紧密关注D变法对思想产生启蒙作用30史载,1887 年,上海徐园正式对外开放,门票为一毛钱。园内专设戏台,演出昆曲等,每晚张灯结彩。自 1896 年始,徐园开始放映“西洋影戏” ,如 1900 年徐园刊登的广告:“今有英、美、法活动影戏运来上海,仍假本园十二楼上开演” 。这反映了当时上海A近代广告业的起步B戏曲艺术的中西结合C昆曲艺术的大众化D新旧并存的时代特点第卷本卷共 3 题,共 40 分。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31 (1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工业革命推动下,机器的发

15、明和应用层出不穷,蒸汽机应运而生。1814 年英国史蒂芬孙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用蒸汽作动力的火车机车。1825 年,使用机车的第一条铁路通车。1830 年,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通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铁路的发展带动了相关工业的发展,冶铁业和采矿业迅速发展,煤炭也成为铁路建设的必需品。同时催生了新的城镇,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材料二 1881 年,中国自行建造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通车,因怕反对派反对,以驴马拖载,第二年才敢用机车牵引。1887 年,唐胥铁路扩展至阎庄,旋由海军衙门奏准,从阎庄延伸至大沽北岸,再由大沽拓展至天津,1888 年 9 月建成通车。李鸿章、奕等- 7 -人又从加强京师防务出发。要求将铁路伸向北京,此议一出,立即遭到反对派反对。后经激烈斗争,1889 年 8 月,光绪皇帝依据慈禧太后的意见,肯定了修路决策,使铁路之争宣告结束。甲午战后,铁路对加强国防惠及工商的巨大作用已被社会广泛接受,清廷为抵制侵略、挽救危机,企图独立发展铁路事业。对此,列强难以容忍,它们乘清廷战后财政竭蹶之机,纷纷争当债权人,并在中国争相修建铁路。(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铁路运输业发展的历史条件,并分析其对英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5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铁路发展的特点,并分析中国近代铁路发展艰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