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国高等工程教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5890543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61.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美国高等工程教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论美国高等工程教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美国高等工程教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美国高等工程教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C A R E E R H O R I Z O N高 管 参 考1 4伴随着美国社会政治、经济、 环境的变化, 美国工程教育 经历工程经验到工程科学再到工程实践的发展过程。“从传授工 匠的技艺技能开始,到引进科学原理,再到将科学、技术、非 技术融为一体以强调工程的实践性、 综合性与创造性, 美国的 工程教育一路走来, 在经历 技术模式 与 科学模式 后, 正 在实践当前的 工程模式 , 并且不断地面向未来进行探索和改 革。 ” 大体说来, 美国工程教育经历三个不同发展阶段, 形成三 种不同的工程教育模式。 其发展过程对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也 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美国工程教育发展阶段 2 0

2、世纪3 0 、 4 0 年代前, 工程技术教育模式占美国工程教育主 导地位。 工程技术教育侧重工程技术知识的运用, 工程教育与工 程实践联系紧密,重视工程决策、设计、运作、生产等项目,但 是处于工程经验阶段, 工程系统背景、 环境生态、 政治等要素未 引起足够的重视, 也不纳入工程研究和课程学习的范畴。 工程活 动主要表现为改造自然的大规模的造物活动、 工程造物活动与科 学发现活动相互结合, 科学发现为工程造物提供理论基础, 造物 活动又为科学发现提供新的理论命题。 工程技术教育主要是培养 技术型工程师。 技术型工程师技术知识单一, 复制运用技术知识, 实践操作能力、 职业性很强, 能很好的解

3、决真实世界中的普通技 术问题, 毕业后能马上有效开展工作, 短期内能够很快满足产业 界的要求。 但是由于科学理论基础知识一般较为薄弱, 知识结构 狭窄, 技术型工程师应对现代大型复杂工程系统问题能力比较弱。 2 0 世纪4 0 年代- 8 0 年代, 美国工程教育引进科学教育, 开 设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以“工程科学运动”为导向的教育 理念主宰美国工程教育, 工程科学教育模式占主导地位。 二次世界大战后, 新的科技革命时代到来, 科学技术作为 独立的生产力要素, 其作用空前提高, 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 科 学研究意味着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 如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推动 原子能技术以及核能产业。 人

4、们开始遵循科学技术生产的 逻辑思维公式。 而在研究实践中, 工程师发现科学家更具有应 对新问题的能力,如M I T 在放射实验室完成雷达的研究, 研究 者大部分都是物理学家,而不是电气工程师。 因此, 科学教育 应该摆在工程教育的首位。 工程教育开始向工程科学方向转变。 到2 0 世纪7 0 - 8 0 年代, 由于世界政治、 军事、 经济格局发 生变化, 美国主要关注怎样将先进的军事技术应用于社会生活 领域, 思考 “用技术来解决社会问题” 。 工程科学教育的优点是 : 侧重基础研究,能够解决具有精确或者接近精确答案的问题, 这就很好地符合了战后实证主义研究的口味。 而且, 工程科学 在许多

5、领域确实取得了巨大成功, 彰显其巨大优势, 比如在电 子学和计算机处理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 更进一步促进 “过度” 工程科学化运动思潮的蔓延。 而工程本质上是多学科的综合体, 是以一种或几种核心专 业技术加上相关配套的专业技术所重构的集成性知识体系。 工 程活动就是要解决具体的现实问题, 是实践的学问。 工程的开 发或建设, 往往需要比技术开发投入更多的资金, 有很明确的 特定经济目的或特定的社会服务目标, 既有很强的、 集成的知识属性, 同时具有更强的产业经济属性。 现代工程朝巨型化、 集 成化方向发展, 呈现技术高度集成化趋势, 同时大型工程受环 境生态、人文、 政治经济等大背景因素制约。

6、 工程教育过分科 学化取向偏离以实践为基础的工程教育的本质, 其直接后果是 造成美国工业在一系列产品领域让出霸主地位, 对美国的竞争 力构成严重威胁。这样, 人们不得不开始反思 “工程科学教育 模式” 在实践中所产生的种种失误与局限性。 正因为如此, 当H e r b H o l l o m a n 主管M I T 工程决策中心时, 提出自己的设想 : 废除传统的以学科为基础知识体系划分的系 科, 在此基础上创建新的学科。 但是他的改革理念在当时得不 到教师和校友的支持。 2 0 世纪8 0 年代以后, 为了扭转 “过度工程科学运动” 趋势, 应对 “工程科学运动” 中出现的问题, 部分有志之

7、士根据美国社 会经济发展状况, 以及工业界要求, 开始研讨工程教育新模式。 以M I T 为首的高校则对工程教育开展一系列理论研究与教 学实践改革探索。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前M I T 工程学院的 院长阿尔弗雷德. 凯尔 (A l f r e d K e i l ) 提出了改组M I T 工程学院 的大胆建议:重新综合那些快速发展的工程科学, 建立新的学 科, 如系统分析学, 以及对综合分析社会经济系统起着不可忽 视作用的应用宏观经济学等学科,通过团队成员综合性合作、 以系统视角来对待处于 “社会技术系统” 这一大环境中的技术 (如交通、能源、通信等)问题。阿尔弗雷德. 凯尔改革的目的 是

8、能够建立并扩大M I T 在工程方面的世界声誉, 以及使M I T 成 为“现代工程教育”的领军者。 莫尔在A S E E 学术会议上明确提出, 希望M I T 能够以一个更 加宽阔的视角对待工程教育, 也就是说, 不仅仅关注工程科学, 还要重视像生产、设计、 环境、 政策以及工程管理等方面的内 容, 应该远离 “纯粹 (P u r e ) ” 的工程科学, 强调 “大 (B i g ) ” 系 统设计。 莫尔的理念得到许多人的支持。 在1 9 9 3 年一次M I T 学 校计划会议上,莫尔明确提出“大工程观”概念,并指出这是 未来工程教育发展的新方向。1 9 9 4 年,莫尔提出M I T

9、 1 9 9 4 1 9 9 8 五年长期规划大工程观:工程集成教育 ,文中正式提 出“大工程观”概念,认为“大工程观的术语是对未来工程实 际服务的工程教育的一种回归, 而与研究导向的工程科学观相 对立” 。 “大工程观” 这个概念开始获得广泛的认同。 随后, M I T 开始执行 1 9 9 4 年规划,率先探索能使工程教育接合的各种方 式,并建立了一个跨各系各专业的 “工程系统部门” 的组织机 构,专门从事工程教育与实践的研究,如建立了一个“大”的 系统项目系统设计与管理(S D M )计划。随着“大工程观” 理论在实践中逐步丰富与完善, 逐渐从概念演变为一门系统学 科“工程系统学” ,标

10、志着美国工程教育步入成熟期。 工程实践教育与工程实践联系紧密, 反应大型复杂工程系 统的特性, 并给予人文社科和理工科同等的地位, 打破传统学 科、课程之间的壁垒, 不按学术研究来划分不同的领域, 课程 设计综合化、 多元化、 灵活性、 整合与集成, 建立交叉学科。 实 行通识教育, 关注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工程实践教育主 要培养技术型专家, 其具备多学科知识与工程实践能力, 能够 有效应对大型复杂工程系统问题。论美国高等工程教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谢笑珍等, 但是如果缺少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其管理工作就会偏离社 会主义办学方向。 超越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谈事业心、 责任心 是官本位的表现。高

11、校的管理工作应凭借行政组织的规范化, 行政行为的规范化, 行政监督的规范化, 实现行政管理工作的 统一性、连续性、稳定性,以保障高校的办学秩序、教育教学 秩序和科研秩序正常化。 我国 高等教育法 的颁布为高校的内部管理提供了行政 法律依据。高等教育法 第十一条规定, 高校 “实行民主管理” , 民主管理的实质就是要依照法律制约行政权力。 学校的行政管 理部门依法接受广大教职工的监督, 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也是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 依法行政是实现高校管理工 作的科学化、 法律化的主要途径。高等教育法 规定的各类学 业标准,招生制度、 学位制度, 教师职务制度以及学校各类人 才的自聘、晋升

12、、 奖励和处分制度, 都必须在法定范围内实现 管理科学化。 管理工作科学化要求学校所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 与国家的法律、法规相吻合, 在依法治校过程中, 高校内部管 理部门的“依法行政” 对于高校教师依法从教、 履行法律规定 的义务具有带头作用、榜样作用。(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C A R E E R H O R I Z O N人 才 培 育1 5随着体育竞赛越来越激烈, 运动量和训练强度在不断加大, 随着全民健身意识的增强, 体育在日常生活中所占的比重也与 日俱增, 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 这就提醒着我们 运动性晕厥的发生机率也在增大。 它不仅影响着我们教学、 训 练和比赛的正常进

13、行, 而且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为此应当 在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引起高度重视, 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 施进行预防和使用科学的方法及时处理。 一、运动性晕厥及其表现 运动性晕厥是指发生大强度的训练或激烈的比赛中或比赛 后, 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一时性广泛性脑供血不足所致的短暂 意识丧失状态, 发作时病人因肌张力消失, 不能保持正常姿势 而倒地。 晕厥时表现为病人失去知觉,突然昏倒。 昏倒前, 病人全 身软弱无力,头昏、耳鸣、眼前发黑;昏倒后,面色苍白,手 足发凉,脉搏细而弱,血压降低,呼吸缓慢。轻度晕厥,一般 在昏倒后不久由于脑部缺血缓解, 能很快恢复知觉, 醒后仍有 头昏,全身无力等表现。 二、

14、运动性晕厥发病原因 1 . 剧烈运动后立即停止或蹲下休息后突然站立。 在进行剧烈运动时, 由于肌肉的有节奏收缩和舒张, 对肌肉内的血管产 生 “唧筒作用” , 推动血液顺利回心。 如果运动后突然停下来或 蹲下, 下肢肌肉内毛细血管和静脉血管失去肌肉收缩对其产生 的挤压作用,另外, 由于血液本身的重力作用的影响, 大量血 液积聚在下肢舒张的血管中不能迅速流回心脏, 使回心血量减 少,导致心血输出量突然减少, 造成脑部血液供应不足, 产生 暂时性脑贫血,而出现运动性晕厥。 2 . 平时缺乏体育锻炼, 身体素质和身体状态不佳。 经常参 加体育锻炼能使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机能得到改善, 心肌 因此增

15、厚,心肌毛细血管开放数量增加, 收缩力量增大, 每博 输出量增加, 保证运动时和运动后的血液供应。 而平时缺乏体 育锻炼的人, 心肺功能大大低于经常从事体育锻炼者, 由于心 肌相对薄弱,心缩力较弱,每博输出量少;加之剧烈运动,大 量血液流向运动器官, 造成大脑暂时缺氧。 因此容易引发运动 性晕厥。 3 . 运动前没有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充分。 从安静状态到 剧烈运动, 人体各器官、 系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而运动前的准 备活动正是起到这个过程的桥梁作用。 准备活动不仅可以使人体 代谢水平提高, 体温上升, 提高肌肉的收缩和舒张的速度, 增加 肌肉中氧和血的供应, 还可提高循环、 呼吸等内脏器

16、官的机能水基于体育教学中运动性晕厥的预防与处理钟军林二、美国高等工程教育未来发展趋势 2 0 0 1 年1 0 月, 美国工程院 (N A E ) 与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委员会(N S F )共同发起“2 0 2 0 工程师”计划,相继出台两 份报告, 即2 0 0 4 年底发表的 2 0 2 0 的工程师: 为新世纪工程的 愿景 , 2 0 0 5 年夏发布的 培养2 0 2 0 的工程师:为新世纪变革 工程教育 。 其目的就是立足未来, 加大工程教育改革的力度, 造就适应2 0 2 0 年需要的工程人才, 巩固并提升美国在全球竞争 中的优势地位。 两份报告详细分析未来工程教育实践的大背景,包括专 业、技术、社会、企业和国际社会背景,未来工程师的职业行 为不仅受这些背景因素综合约束,而且 “绿色工程” 要求工程 师更加关注可持续发展问题, 需要强化工程师关键能力素质才 能应对未来巨大挑战。这些关键能力包括:分析能力、 实践经 验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商务与管理能力、伦理道德、终身学 习能力等。 报告提出对未来工程师的十大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