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一中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5889549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淮北一中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淮北一中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淮北一中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淮北一中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答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淮北一中 20172018 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1、B。试题分析:本题理解概念含义.B 项中“从而体验到审美对象所具有的独特的审美价值” 错误,原文为“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是客观的对象,而是自我的情感”“是人把自我的 情感移入到一个与自我不同的对象(自然、社会、艺术中的事物)中去,并且在对象中玩味自 我本身”,即人们体验到的是审美主体自己的情感。 2、D。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先 找出选项所在文章语段,D 项,“这种观点不可信”说法错误,属于曲解文意。从原文“谷鲁 斯等人认为引起移情的原因是人的生理活动,移情源自于人的内

2、模仿。但立普斯的观点更 可信”可知,谷鲁斯等人的观点也是可信的。 3A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 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 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A 项,“此时主体的情感是移植在青山中,只属于青山 的”错,由原文“在移情之际,不但物我两忘、物我同一,而且物我互赠、物我回还”可知, 主客体融为一体,既使无情的“青山”有情化,又使“我”在对象中玩味自我本身。 4、B。 5、不满于鲁四老爷的守旧陈腐,“我”不满于鲁镇压抑黑暗的环境,“我”碰到祥林嫂, 被问及灵魂有无的问题,使我不能

3、“安住”。“我”的胆怯逃避心理。(四项全对得 5 分)。6、大红的“壽”字和祥林嫂的死状形成鲜明的对照,“事理通达心气和平”与鲁四老爷大骂新 党、大骂祥林嫂是一个“谬种”形成鲜明对照。(2 分)有力地表现了鲁四老爷的言行不一、 虚伪、保守和反动。(2 分)表达了作者对鲁四老爷这一类人的嘲讽批判。(2 分) 7、D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一词多义现象。A 分别是:这/提宾的标志;B 分别是:胜利/尽;C 分别是:兵器/军队;都是动词“吃”。 8、B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重点记忆考纲规定 的 18 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题中 B 项,

4、均为介词,按照; A 项,连词,就/连词,却;C 项,结构助词,的/动词,到;D 项,介词,和/介词,对,向。 9、A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 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题中 A 项,王道不 仅仅有养民,还有精神层面的教民。 10、B。这段话主要是叙述事情,要圈出句子中的名词和代词,如“月俸”“之”“原数”“他 司”“仓吏”“继宗”等,然后依据语法关系进行排除,“量”是动词,“之”是其宾语,故 “之”后应断开,排除 C 项,“悟”意思是“明白,悟出”,宾语应是“仓吏缺粮之由”, “由”意思是“缘由,原因

5、”,“仓吏缺粮”是“由”的定语,故二者之间不能断开,排除 A项,“具实以闻”,“以”相当于“而”,此处表修饰关系,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不能断开, 排除 D 项。 11、A。试题分析:题考查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平常的学习中,考生应有意识的进行分类识 记,比如科考类、官职升迁贬谪类、官职名称类等等。A.字,旧时男子冠礼、女子及笄时候所 取得字与本名意义一般有所关联,自称称名,称人用字。 12C。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考生应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然后 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C 项,“宦官路过他那里,向他要钱,他只送了普通物品”有误,从文 中来看,“中官过者,继宗遗以菱芡、历书。中官

6、索钱,继宗即发牒取库金”,意思是“经过 嘉兴的太监,杨继宗只拿菱角、芡实和历书送给他们。太监们索要钱财,杨继宗当即发出公牒 领取府库金银”,可见赠送物品在前,宦官要钱在后。 13、(1)临行前,他突然闯入府衙,打开杨继宗的箱子察看,里面只有几套破旧衣服。孔儒惭 愧地离去。(“濒”,接近,将,临; “发箧”,打开箱子;“敝”,破旧;“袭”,量词, 件;“敝衣数袭”定语后置,应为“数袭敝衣”“去”,古今异义,离开。)(2)有优秀的将 领拿着强劲的弓弩守卫着战略要地,可靠的大臣和精锐的士兵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过往行人。【参考译文】杨继宗,字承芳,是阳城人。天顺初年考中进士,授官刑部主事。成化初年,

7、因为王翱的推荐,升任为嘉兴知府。(杨继宗赴任时)仅用一个仆人跟随,官署书斋也都清朴 无华。他生性刚正廉洁孤独冷峭,没有人敢有所冒犯。他经常召集当地的老人询问民间的疾苦, 替他们解除。又大力兴办社学,民间有年满八岁不上学的子弟,则要处罚他们的父兄。杨继宗 总是以宾客之礼接待学官。教师、学者竞相劝勉,文化教育事业兴盛发达。御史孔儒来嘉兴清 理军籍,乡里里正多被鞭挞而死。杨继宗张榜公告说:“有被御史杖责致死的,到府衙来报告 姓名。”孔儒十分恼怒。杨继宗去拜见他说:“治理百姓有一定的规矩。您只管剔除奸猾的人 和弊端,劝勉和惩治官吏。如果挨家挨户稽查核对,则是相关政府机构的事,不是御史的职责 范围。”孔

8、儒无法与他争辩,但心中深为忌恨。离开嘉兴前,他突然闯入府衙,打开杨继宗的 箱子查看,里面只有几套破旧衣服罢了,孔儒惭愧地走了。经过嘉兴的太监,杨继宗只拿菱角、 芡实和历书送给他们。太监们索要钱财,杨继宗当即发出公牒领取府库金银,说:“钱都在, 请给我立下印券。”太监吃惊得不敢接受。杨继宗进京觐见,汪直想要见他,他却不肯。明宪 宗问汪直:“朝觐官中谁廉洁?”汪直回答说:“天下不爱钱的,只有杨继宗一个人罢了。” 九年任满,杨继宗被破格升迁为浙江按察使。他多次与太监张庆意见不合,张庆哥哥张敏在司 礼监,经常在宪宗面前诋毁杨继宗。宪宗说道:“(你说的)恐怕不就是那个不要一个钱的杨 继宗吗?”张敏惶恐不

9、安,写信给张庆说:“好好对待杨继宗,皇上已经了解这个人了。”得 知母亲去世的消息,杨继宗立即离任出行,来到驿亭下,将官署中的器物全部登记交付给官府, 只带着一个仆从、几卷书回家。杨继宗极力维持风纪节操,而且心肠慈厚。他任浙江按察使的 时候,有十余名仓库官吏因短缺库粮被关在狱中,以至于卖掉子女赔偿。杨继宗想从宽处理他 们,却没有理由。有一天,他的月俸银送到,他让人称量一下,超出了原数,再量别的官吏俸银,也都如此,因此悟出了仓吏缺粮的原因。他准备据实上报,众人恐惶不安,请求杨继宗, 甘愿捐出俸禄代替仓吏们赔偿。十余名仓吏因此获释。杨继宗曾监察乡试,得到两份好考卷, 便身着朝服一再拜天道:“这二位考

10、生必当为天下人才之魁,我为朝廷得人才而祝贺。”等到 拆开考卷,知道二生为王华、李旻。后来两人果然相继考中状元,人们因此佩服杨继宗有眼光。14C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鉴赏能力。题干要求选出“对诗歌的赏析,不准 确的一项”,C 项,“写出了诗人隐逸生活的清苦孤寂”说法错误,诗人从中领略到的不是清苦孤 寂,而是悠然自得的兴味。 15(1)运用叠字。漠漠,形容水田广布,视野苍茫:阴阴,描状夏木茂密,境界幽深。“漠 漠”“阴阴”使画面显得广阔幽深,渲染了积雨天气的空濛迷茫。(2)色彩对比映衬。雪白的 白鹭,金黄的黄鵬,浓绿的夏木,在视觉上自有色彩浓淡的差异,相映成趣。(3)动静结合 (以动写

11、静)。白鹭飞行,黄鹂鸣啭,一取动态,一取声音,与广布的水田和茂密的是木相映 衬,动静结合,休现田园风光优美,富有生机,把积雨天气的辋川山野写得画意盎然。 16.(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2)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4)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17.A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字形,注意一些常见字的写法即可。B“暇想”应写作“遐想”, “揭杆而起”应写作“揭竿而起 ”; C“告戒”应写作“告诫”;“白浪涛天”应写作“白浪 滔天”,此选项中的“膏粱”易误写为“膏梁”,要注意;D“撕打”应写作“厮打”,“弃甲 拽兵”是生造词,应写作“弃甲曳兵”。

12、18.B 试题分析:一言九鼎: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不能表示 守信用,也不能用于自己。防患未然:亡羊补牢: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 续受损失。这里用反了。 不得而知:不能够知道或者不知道,不能表示“不用说都能知道”的 意思。 19.D 试题分析:A“讲述了”后面缺少宾语,应在句末加上“的故事”;B “在电影祝福中有这 样一个情节”,滥用介词“在”,导致句子无主语;“在祥林嫂捐了门槛之后”,问题同上;C 项, 陕西、甘肃部分地区表意不明。 20.D 试题分析:A 项,“垂爱”,关心爱护,通常指长辈对晚辈或者上级对下级,不能指学子 们对老师;B 项,“叨扰

13、”是对打扰别人的谦辞,不能说别人;C 项,“鼎力相助”是表示请 长或感谢时用的,不能说自己。21.陶渊明是最近人情的隐士和忠臣。(4 分)(符合要求:一句话。得分点:最近人情、隐士、 忠臣,超过十五个字适当扣分)试题分析:语段第一句是钟嵘和颜真卿的评价,第二、三句是 朱光潜的评价,分为三层:隐士、忠臣、最近人情。将三个特点连起来即是朱光潜的评价。 22示例:(1)也不应奔走于江湖与庙堂之间。(综合考虑句式、范仲淹的表述) (2)也有陶渊明借田园以安天乐命。(要合乎“魏晋风流”语境)(3)反而高扬着理想的风帆。 (与“现实”相对的,如理想、本心等,仿照“泥淖”“北冥”,运用比喻)(6 分,每句

14、2 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例文: 给银发低头族更多关爱 网络在老年人生活中的“越位”,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社会和子女对老年人关爱的“缺位” 不管是走路、坐车还是吃饭、休息,都在低头玩手机;半夜不睡觉,挑灯夜战只为追剧, 早起第一件事就是刷朋友圈近日有媒体报道,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变得“一网情深”,甚至 成为“网瘾老人”。在智能手机、电脑十分普及的当下,老年人学会运用网络,能够更方便获取资讯信息、进 行沟通联络,当然是一件好事。笔者单位有一位年近六旬的“老网虫”,手机 APP 用得比年轻 人都要溜。全民 K 歌、摩拜单车、微信全不在话下,手机自拍完还要美化一下,“人老心不

15、老” 的劲头,让后辈都深感羡慕。然而,一枚硬币有两面。老年人一旦过度依赖甚至上网成瘾,则 有诸多弊端。从身体方面讲,长时间上网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颈椎病、眼疾等多种疾病。 从心理方面看,本打算缓解孤独,却是“朋友圈越发越寂寞”,反而增添空虚感和焦虑感。近 年来,间或曝出的诸如“八旬老翁长时间玩网游,突发脑梗住院”“婆婆迷追剧在家不做饭” 等新闻令人唏嘘,引人深思。网络在老年人生活中的“越位”,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社会和子女对老年人关爱的“缺位”。 许多老年人退休后,生活的重心逐渐从工作转移到家庭生活中,空闲时间多、独处时间长。如 果社区和社会组织能够组织更多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子女家人可以更多陪

16、伴唠嗑,适当安排 家庭旅行、老友聚会等社会活动,帮助他们培养书法、唱歌、垂钓等更多兴趣爱好,让他们的 生活丰富起来、身心愉悦起来,疏导内心的空虚寂寞,尽享天伦之乐的老年人就会更加理性地 看待网络,又怎么会陷入“网瘾”之中?帮助老年人适应网络世界,不只是防止他们掉进消磨时间的“坑”里,也要提醒他们留意 各种不良信息的“坑”。现在不少网上信息鱼目混珠、良莠不齐,林林总总的“养生秘诀”、 形形色色的“经验之谈”、虚虚实实的“钩沉揭秘”,极易对他们的认知造成误导。作为晚辈, 应该设法提高老年人利用网络学习和分辨信息真伪的能力,让他们免受违法广告、养生谣言等 不良信息的干扰误导。引导老年人平衡线上线下的关系,帮助老年人克服盲从心理、辨别信息真伪,都不是容易 的事情,尤其需要花费年轻一代宝贵的时间,更需要有循循善诱的耐心。在我们的身边,时常 能看到有年轻人“恨铁不成钢”,对老人动辄生气乃至呵斥,那种“还不是为你好”的态度, 常常适得其反。“有一种孝顺,是带老人跟上这个信息时代”,让老人更好地“触网”是子女 的义务,也是整个社会的责任。随着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