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应关注的几个问题_以泰安市为例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5877618 上传时间:2018-06-19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6.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应关注的几个问题_以泰安市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应关注的几个问题_以泰安市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应关注的几个问题_以泰安市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应关注的几个问题_以泰安市为例(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8 4中国金融2 0 0 8 年第 1 5 期基层声音新农村建设处于初期阶 段,农村金融所处的经济环 境欠佳农村经济基础依然薄弱。一是囿于农业问题的长期累积和农村人地矛盾的过度紧张,农业劳动生产效率相对低下。2 0 0 7 年,泰安市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 1 0 0 万人,实现增加值1 3 2 . 8 亿元, 人均1 . 3 3 万元, 仅相当于全市第二、第三产业人均增加值的5 9 . 1 。二是城乡收入和消费差距不断扩大。2 0 0 7 年泰安市农村人均纯收入5 3 0 9 元,仅相当于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 1 3 8 1 8 元的 3 8 . 4 ;农村人均生活费支出 3 1 4 6 元,仅相

2、当于城镇人均消费性支出9 9 7 1 元的 3 1 6 。三是农业科技与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第二、第三产业的技术和装备升级不断加快,农业技术水平虽有提高但步伐缓慢,同时随着青壮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劳动力的老龄化和低素质化愈发突出。农业产业自身非均衡化发展,传统基础农业和弱势农民呈现边缘化倾向。从泰安市情况来看, 蒙牛、 亚奥特、 复发中记、银宝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兴起,带动了周边地区相关种养业的快速发展,延长了农产品价值的增值链条,亚细亚等现代农业出口企业和生产基地的发展,带动了周边地区绿色蔬菜的种植和出口创汇,部分县市各类农民协会、专业合作社的兴起,也增强了农民参

3、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但是, 相当部分农民仍从事传统的种养业, 生产零散, 产出和收入水平较低, 依附于小块土地, 在市场经济发展大潮中表现出一定的边缘化倾向。 例如, 泰安市主要依靠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的农民,近年来亩均年纯收入仅在 6 0 0 8 0 0 元左右,家庭土地经营规模 2 3 亩,而由于土地不能用于抵押,无法利用抵押渠道获得融资以扩大再生产,仅能通过农闲时的额外收入维持生产和再生产。农村中弱势农民数量较多、群体庞大,这部分农民的金融服务需求该如何满足,是亟待解决的课题。农村金融自身存在缺 陷,难以形成经济金融的良 性互动传统农村金融体系改革仍未到位商业性金融机构竞争不足,缺乏

4、效率。 近年来, 农业银行加快了商业化经营步伐, 大部分农村营业网点陆续撤销。 目前泰安市下辖7 6 个乡镇,只有1 4 个乡镇仍保留农业银行营业网点 (不含矿区) ;2 0 0 8 年4 月底,农业银行泰安市分行仅有1 . 3 8 亿元的农业贷款余额, 占其总贷款余额的1 . 5 5 。 另外, 邮政储蓄银行贷款业务开展过于缓慢, 2 0 0 8年4 月底, 邮政储蓄银行泰安市分行存款余额高达6 0 . 5 3 亿元,但仅投放贷款0 . 3 7 亿元, 其中有0 . 2 8 亿元投向了农村领域。因此, 当前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领域唯一的正规金融机构, 处于绝对的垄断地位。由于缺乏竞争,农村信

5、用社经营效率低下,贷款利率偏高, 金融创新步伐缓慢,金融服务种类较少。政策性金融机构和政策性金融业务量偏小。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长期以来支农的主要业务是提供农产品收购贷款。 近年来, 农业发展银行也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投放了一定数量的贷款,通过支持龙头企业间接支持农村和农民,例如农业发展银行泰安市分行已向辖内2 1 家相关企业公开授信2 . 5 亿元, 但这些企业大多也是商业银行竞相支持的客户,所以这类贷款存在商业化色彩过浓的问题。 另外, 农业发展银行泰安市分行向政府所属的泰山投资公司发放 3亿元的河道治理贷款,这些贷款实际上主要用于城区河道治理,严格来说不属于支农业务。再从农业银行

6、来看,目前代理发放的政策性支农贷款也存在种类和数量少的问题。例如农业银行泰安市分行目前代理发放的该类贷款总计仅3 0 0 万元, 包括2 0 0 万元的扶贫贴息贷款和1 0 0万元的康复扶贫贴息贷款,分别贷给辖内一家大型油脂厂和一家残疾人企业,支农的特征并不明显。农村信用社产权不明,合作性、政策性与商业性含混不清。随着本轮“改革试点”工作的逐步深入,农村信用社走向了省联社市办事处县联社一级法人的自上而下的管理体制。在这种体制下,一方面,县联社作为内部人控制、独立性较强和追求自身利益的营业机构,内部管理体制与商业银行趋同化,商业化经营和利润导向色彩浓厚;另一方面,省联社又通过农业贷款占比、贷款证

7、发放数量等考核指标来强化基层社的支农属性,强化了国家控制和政府背景色彩,最终导致农村信用社合作性、政策性与商业性含混不清。农村信用社产权不明、性质不清,导致一方面其支农尤其是支持弱势农民的意愿不足,另一方面又存在将商业化经营亏损归于支农而期待国家弥补的依赖倾向。农业保险近乎停滞,并间接制约农业信贷的投入。由于农业以动植物为经营对象,除了市场风险之外,自然风险也较大,需要大力发展农业保险予以规避,所以农业保险应是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农民保险意识薄弱、国家财政补贴不足、传统农业经营的分散化导致农业保险交易成本高,国内农业保险发展近年来近乎停滞。 目前, 泰安市共有财险机构9 家, 仅

8、人保财险公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应关注的几个问题以泰安市为例 张海清8 5主持人:张艳花基层声音司经营了少量农业保险业务,2 0 0 8 年前 4 个月仅实现保费收入2 5 9 . 4 万元,包括2 万元的塑料大棚盗窃险和火灾险、 0 . 6 万元的奶牛养殖保险、3 5 . 8 万元的小麦灾害险(承保风灾和火灾,由泰山区政府为辖内小麦种植区统一办理) 和2 2 1 万元的母猪病死险。农业保险的低水平发展,无法起到为农业保驾护航的作用,农业自然风险只得主要由农户自行承担。并且,农业保险的严重不足还制约着相关农业信贷的投入。 例如, 泰安市通过实施多年“奶牛富民工程” ,已使得全市奶牛存栏量达到 2

9、 0 万头,对奶牛养殖保险和奶牛养殖贷款的需求量均较大。但农村信用社出于奶牛价格高, 发生死亡、 被盗等风险后农户无力偿还贷款的现实,对奶牛养殖贷款的发放过于审慎。以效率和公平为基本框架的农村金融发展路径未确立内生于农村经济的地方性金融机构未建立,无法实现农村金融尤其是农村弱势阶层金融服务的效率性。能为农村地区各类经济主体提供尽可能充分的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只能是内生于农村经济的地方性金融机构,包括地方商业性金融机构和真正的合作金融组织。但出于防范金融风险、 担心 “一放就乱” ,当前金融监管部门对于农村地方性金融机构的成立仍心怀顾虑。在银监会发布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后,对地

10、方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的建立监管十分审慎,2 0 0 8 年在山东全省范围内只试点了两家村镇银行,是否能全面推开仍是未知数。开发性金融和支持农村弱势群体的金融服务难以壮大。农业开发金融和农业保险,属于维护公平的政策性金融的范畴,需要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但目前国家财政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了农业发展银行和人保财险等金融机构开展政策性金融业务的能力和积极性。例如目前农业发展银行泰安市分行只有 2 0 . 9 亿元的可用资金,除去收购贷款和部分支持农业产业化企业贷款,已无力从事真正具有开发性质的信贷项目。另外, 由于项目本身不盈利, 无法通过商业化措施加以约束或激励,这些机构开展支农业务的积极性不高。外部

11、环境建设滞后,农 村金融生态建设缺乏支撑部分相关立法已不适应新时期农村经济金融的发展。 一是依照目前法律规定, 农村承包地和宅基地不能用于抵押, 封杀了多数农户抵押贷款的渠道, 制约了农村信贷的供给。 二是合作金融法、 农业保险法、 政策性金融机构法等农村金融建设需要依托的法律至今没有颁布, 部分农村金融活动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 只是靠一定的政策、 条例来界定。三是破产法对破产企业债务偿还次序的规定, 明显不利于维护金融债权; 刑法等相关法律对于企业和中介机构财务造假处罚力度偏弱, 不利于维护财经纪律。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滞后,社会信用环境较差。农村诚信教育和宣传工作滞后,企业诚信意识和农民金融风

12、险意识比较淡薄, 逃债、 躲债和赖债的现象还部分存在。由于农村社会征信系统建设和征信业务发展缓慢,缺乏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的正常获取和检索渠道,金融机构难以掌握农村企业和个人的真实信用信息,信息不对称,贷前调查难的问题客观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泰安市中心支行(责任编辑 张艳花)施量化监管作为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审慎性监管的手段之一,意在通过加强对银行业机构日常运营的风险性非现场监管,及时采取强制措施,控制银行业风险的形成、积累和外溢, 以达到事前预防风险、 维护金融稳定的目的。当前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行业管理指标与量化监管指标在制定和执行上有一定的脱节现象,

13、作为被考核个体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基于两者利害关系的衡量,会更趋向于其行业管理指标的执行,这势必影响监管政策的传导和落实,影响监管效果。部分行业管理指标设置偏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导致风险意识淡薄。多年来,重经营轻管理、重规模膨胀轻效益提高, 以发展速度作为工作能力、工作业绩的唯一衡量标准的错误思想,在当前农村信用社当中较为普遍,这种只顾眼前利益的短视行为,不仅增加经营管理成本,而且也潜伏经营风险。如某省联社成立之初,在业务经营方面提出“两个明显高于” , 即存贷款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全省银行业机构平均水平和全国农村信用社平均水平,不仅设置了存款增量考核指标,而且设置了贷款增量考核指标。一些农村信用社在此经营理念的指导下,以扩大贷款投放的方式,盲目追逐市场份额,片面追逐利润,使得农村信用社贷款高速增长与信贷管理水平跟不上的矛盾日益突出信贷管理粗放,三查制度不落实,逆程序超权限违规放贷等,导致了农村信用社新增贷款风险在近年呈扩张态势。监管指标与行业管理指标提高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量化监管的有效性监管指标与行业管理指标脱节现象的分析 肖志民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