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天星湖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试题(无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5836822 上传时间:2018-06-1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南通市天星湖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试题(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江苏省南通市天星湖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试题(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江苏省南通市天星湖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试题(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江苏省南通市天星湖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试题(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江苏省南通市天星湖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试题(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南通市天星湖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试题(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通市天星湖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试题(无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江苏省南通市天星湖中学江苏省南通市天星湖中学 2017-20182017-2018 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阶段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试题检测试题考试时间:考试时间:6060 分钟分钟 分值:分值:100100 分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 3030题,每题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6060 分)分) 。1. 甲骨文卜辞:“(王)大令众人曰:协田。 ” 诗经:“千耦其耘。 ” (宋代)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

2、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材料反映了 ( )A. 铁犁牛耕是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B. 小农经济是古代社会的基本生产模式C. 农业经营方式由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D. 精耕细作推动古代农业长期领先世界2. 西汉贡禹上书称:“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 ”材料反映汉代官营手工业 ( )A. 规模庞大,不计成本 B. 高效运行,管理严格C. 分工细致,技艺精湛 D. 产品精美,面向市场3. “它加大了风量,提高了风压,增强了风力在炉中的穿透能力。这就大大地提高了生产能力。足够大的鼓风能力,足够大的炉子,是炼出生铁的必要条件。 ”材料中描述的“它”出现在

3、 ( )A. 汉代 B. 唐代 C. 宋代 D. 明清4.“山田久欲坼,秋至尚求雨。妇女喜秋凉,踏车多笑语。 ”其中“车”是指 ( )A. 耧车 B. 筒车 C. 翻车 D. 水排5下面是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研究过程中使用的两张图片,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中可以得出的最主要的结论是 ( )- 2 -图一 图二A精耕细作技术的进步 B提高了集体耕作效率C形成了封建自然经济 D推动了耕犁技术普及6. 唐代越窑在烧制过程中使用了匣体,巧妙地将火焰与制品隔离,避免落渣、占釉、火刺等缺陷。烧制的产品器型端正,器壁减薄,釉面晶莹光滑,极大地提高了瓷器质量。由此可见唐代( )A. 开始了由陶向瓷生产技术的转变

4、B. 技术创新推动制瓷业发展C. 民营手工业产品的品质极为突出D. “南青北白”制瓷系统形成7元朝诗人杨维桢盐商行曰:“人生不愿万户侯,但愿盐利淮西头。人生不愿千金宅,但愿盐商千斛船盐商本是贱家子,独与王侯埒富豪。 ”这反映出元朝 ( ) A盐业发展促进社会结构变动 B商业发展冲击传统思想观念C盐铁专卖政策开始出现松动 D商人社会地位堪比王侯将相8 广志绎称:明代万历时, “天下马(码)头,物所出所聚处,苏、杭之币(丝织品) ,谁阴之粮,维扬之盐无锡之米”无所不有。这说明当时 ( )A商品经济繁荣 B抑商政策废弃 C坊市制度形成 D自然经济瓦解9. 水利工程兴修是历代政府极为重视之事。明朝时期

5、政府兴修水利工程达 2270 处,清代更是多达 3234 处。这从根本上说明了明清时期 ( )- 3 -A. 水利建设最为繁荣 B. 灌溉技术不断创新C. 高度重视水运交通 D. 积极贯彻重农政策10. 下图是国家邮政部门发行的景德镇瓷器特种邮票。纪念邮票上的这一瓷器品种成熟于( )A. 秦汉时期 B. 隋唐时期C. 宋元时期 D. 明清时期11. “自 1869 年至 1894 年,商办企业只有 50 多个,资本共有 500 余万元。虽然数量很少, 实力甚微,但 它却是一种新生的社会经济力量。 ”属于这一 “新生的社会经济力量”的近代企业是 ( )A. 轮船招商局 B. 发昌机器厂 C. 江

6、南制造总局 D.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12. 李鸿章上奏朝廷称:“各口通商以来,中国沿江沿海之利尽为外国商轮侵占,故设法召集华股,特创此局以与洋商争衡,庶逐渐收回权利。 ”由此可知,李鸿章创办“此局”的目的是( )A. 解决民用企业困难 B. 逐步收回国家利权C. 筹集军事工业资金 D. 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13. 在近代中国,这场运动“只代表了非常肤浅的现代化尝试,其活动范围局限于火器、船舰、机器、通讯、开矿和轻工业,而没有开展任何仿效西方制度、哲学、艺术合文化的尝试。 ”属于这场运动的企业是 - 4 -( )A发昌机器厂 B大生纱厂 C汉阳铁厂 D沈阳机床厂14.1895-1912 年期间,中

7、国资本新开 12029.7 万元,平均每年增设 28.9 家,新设资本633.1 万元。一些主要行业的增长速度,年率达 15%-20%,为过去所未有。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 自然经济开始逐步瓦解 B. 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C. 列强放松对中国的侵略 D. 南京临时政府政策的推动15. 下表是 18931910 年中国进口商品分类比重表,对表中数据变化原因解读正确的是( )占进口商品总值的百分比()年份生产资料消费资料18938.491.619031585191017.682.4A. 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主导地位 B.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C. 甲午战争后民族工

8、业获得了发展 D. 列强侵华方式仍以商品输出为主16.观察下表,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 )1872-1919 年间中国商办企业的发展情况新建商办企业 年份 数量(家)年平均增长数(家)1872-1894 年5321895-1900 年104171901-1911 年326301912-1919 年47059A. 清朝末年民族工业发展曲折 B. 洋务运动大力发展军事工业 - 5 -C. 甲午战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 民国初期商办企业发展最快17下面两幅图片分别是 1920 年和 1936 年是中国境内产业资本比例示意图,变化得益于 ( )51.60%25.90%22.50%外国资本官僚资本

9、民族资本51.60%25.90%22.50%外国资本官僚资本民族资本1936年中国境内产业资本比重35.30%35.90%28.80% 外国资本 官僚资本 民族资本1920 年中国境内产业资本比例 1936 年中国境内产业资本比例A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B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C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实业 D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18. 18 世纪中叶以前,中国进口商品是以奢侈品为主,之后转以棉花、棉布、棉纱为大宗。至 19 世纪 30 年代,棉布、棉纱已经成为中国进口洋货中的重要商品,进口货值不断增加。导致进口商品品种变化的原因是 ( )A传统棉纺织业的衰败 B近代民族工业的兴

10、起C“海禁”政策的废除 D西方棉产品物美价廉19. 船队进入今肯尼亚的马林迪,在这里雇了一个阿拉伯水手引航,横渡印度洋,(返回之时)买进胡椒、肉桂等东方物品,这批货的卖价,为这次航海费用的 6060 倍。这是人类史上第一次完成从西欧绕非洲来到东方的航行,从而开创了东西方之间最短的海上航路。率领这支船队的航海家应是 ( )A. 迪亚士 B. 达伽马 C. 哥伦布 D. 麦哲伦20.“16 世纪以前,最重要的项目是由东方运往西方的香料和朝相反方向运的金银。但渐渐地,新的海外产品成为欧洲的主要消费品,其商业价值增长。这些产品包括新的饮料、染料、香料和食物。英国的贸易从 16981775 年的这一时期

11、中,进口商品和出口商品都增长到 500%至 600%之间。欧洲的总的贸易在增长。 ”上述现象反映的是下列哪次“革命”的后果( )A. 价格革命 B. 商业革命 C. 工业革命 D. 科技革命21. 房龙地理记载:“大西洋宽广深邃,多雨而盐度很高,但是经过了人的探索才成为- 6 -今天的样子新旧世界之间的桥梁,东西贸易的高速通道。 ”材料中“人的探索”产生的影响有 ( ) 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体 推动世界性贸易的发展 冲击了西欧神学理论 西方殖民扩张就此开始A. B. C. D. 22有学者在论及西欧某国时说,它的造船业发达,于 17 世纪初“组建了东印度公司,挑战葡萄牙人在亚洲海域的统治地位;它完全征服了印度尼西亚群岛” 。该国是 ( )A荷兰 B德国 C法国 D西班牙23. 哲学家罗吉尔培根在 1260 年展开大胆想象, “人们能够建造如在江河和海洋上的巨型船舶那样航行的机器,没有桨手,但是它们的速度比满载桨手时还快。 ”最早将这一想象变成现实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