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打工者集资为家乡修路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5834815 上传时间:2018-06-19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473.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打工者集资为家乡修路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名打工者集资为家乡修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打工者集资为家乡修路(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 0 1 2 年9 月1 2 日 星期三 农历七月廿七责编: 闫振基 美编: 白松 校对: 姹娜 排版: 白利清B 0 3特别报道1 0 人出资修好 村里破烂路为了改变村子的路况, 陈建军、 郝靖、 黄利 平、 黄四毛、 郝强、 王刚、 金贵、 汪可新、 陈忠、 杨 伟十个人决定筹资修路, 于是你出3 0 0 元, 我出 5 0 0 元, 一共集资了 6 0 0 0 元, 买了 5 车沙子。 村里其他人则出车辆、 出人力, 大伙一起修好 了这条土路。 记者从胜利村二组村民那里了解到, 1 0 名 出资的打工者只有陈建军、 黄利平、 郝靖三户 还在村里住, 其余的几名出资者的家早已搬出 村子外

2、出打工, 而他们的父母则留在村子里。 出资者的家庭条件基本都不富裕, 每年的收入 只能维持自己的生活, 基本没有什么余款。陈 建军、 黄四毛都靠种地为生, 金贵在陕坝镇经 营一家批发部, 郝靖在临河区的一家工地上打 工, 王刚和徐敏在乌海打工, 杨伟情况算好一 点, 用贷款买了一辆大车跑运输, 但目前, 贷款 还没还清。 陈建军的父亲陈诚告诉记者, 自己的大儿 子陈新国和组长郝云、 徐有祥、 黄利平一起商 量着筹资修路,“这个想法传出去后, 大家都特 别支持。就连我在临河住的叔伯三兄弟陈忠 听说要修路还捐了3 0 0 元。 ” “儿子说要出资修路, 全家人都特别支持, 这是给家乡办好事, 要不

3、土路实在是不好走, 外面的人回不来, 里面的人出不去的。 ” 王刚的 父亲王志林说。 黄四毛的母亲说:“我儿子拿了5 0 0 块钱, 我非常支持, 修路是让全村人高兴的大好事! ” 组长郝云说:“我在村里的大喇叭广播说 要修路, 大伙全出动了, 开四轮车的, 拿工具 的, 没有人计较谁多干谁少干, 油钱花了多少, 修路大家都高兴! ” 郝云说, 大伙不仅把路修好 了, 还把村里的丈渠桥原本4 米宽的涵管换成 了6 米宽, 这样运输农副产品的大车也就方便 进出了。 出资的 1 0 个人中,郝强的家庭条件相 对来说是最差的。郝强是一名矿工, 一家老 小共 5 口人, 3 0 多亩地也全是碱地, 收

4、成不 好。而郝强靠下井挣来的钱则是全家的主要 经济来源。郝强说, 自己一个月能挣2 0 0 0 元 左右, 1 0岁的儿子在杭锦后旗奋斗小学上 学, 他的妻子则一直在家照顾全家的生活起 居。 “修路这个事情是我们应该做的, 少抽一 条烟, 少喝点酒, 这点修路的钱就全有了。大 伙出资出力, 路修好了, 不仅老人小孩出行就 方便了, 村子里的农副产品也好卖了。 ” 郝强 说。 说起没修路之前, 村民们感慨不已。“不下 雨还能凑合走, 一下雨就走不成, 到处是坑, 车 进来稍有不慎就会被陷住, 亲戚来串门都嫌路 不好走。尤其是今年雨水多, 雨停了一个月, 村民们都还穿着雨靴出行和下地干活。 ”胜利

5、村二组组长郝云说, 因为路不好走, 之前卖葵花和枸杞特别不方便, 尤其是下雨的 时候。“里面的人和车出不去, 外面的车也进不 来, 只能等着雨停了路干了。等到路干了, 枸 杞和葵花也卖不上个好价钱了。 ” 现在, 走在修好的1 .5 公里长的沙石路上, 村民们乐的合不拢嘴,“现在的路真是好走多 了, 刮风下雨天我们也不怕, 真是办了大好事 了! ”“走亲串友也方便多了, 大雨天车进来也 不打滑了。 ”“大家都说要想富, 先修路, 现在路 修好了, 我们很快就能致富了。 ”路好了, 村民盼望就近坐车杭锦后旗三道桥镇胜利村二组耕地质量 不好, 几乎全是碱地, 很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 因此村里老年人

6、和儿童较多。现在路修好了, 全村人希望能早日开通公交, 这样老人去陕坝 镇买个东西, 小孩去杭锦后旗上学能更方便。 据村民介绍, 胜利村二组的位置是个 “交 通死角” ,距离陕磴线5 公里, 陕青线3 公里, 坐车出行非常不方便。以前有一个专线车能 到村口接送老人和小孩, 小孩直接在家门口坐 车就能去学校, 专线车跑了十多年, 去年1 0 月 份的时候,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不跑了, 村民们 对这趟车的取消非常遗憾, 都说没了专线车太 受罪了。 6 6 岁的王志林说, 之前有专线车的时候去 陕坝镇买籽种特别方便。“有一次我上车后, 发 现车上全是老年人, 大伙都说这个专线车太贴 心了, 上午8 点

7、左右来, 下午5 点多就把我们送 回来了, 来回路费才6 块钱。 ” 王志林回忆起当时有专线车的日子特别 高兴, 提起现在的出行特别无奈。“现在出门真 难, 坐车需要去三、 四里远的沙沟桥坐车, 走着 去太远, 骑上自行车或摩托车又没地方放。在 家门口坐不上车, 来回路费还贵, 要花 1 6 块 钱。 ” “我的小孩今年8 岁, 在杭锦后旗西城小学 上学, 学校离家1 7 公里左右。为了不迟到, 每 天早晨5 点就得起来, 小孩睡不醒就哭, 下午放 学回来天也黑了, 冬天冻的也厉害, 看见孩子 感觉很可怜。 ” 田小霞说。 6 2 岁的吴永基说, 现在农村没有学校, 他的孙子在杭锦后旗西城小学

8、上学, 因为孩 子年龄小, 路途远, 必须得接送。“星期日下 午孙子要回学校, 我得骑半个小时摩托车把 娃娃送到客车停的地方, 有时候客车满了就 得等下一辆, 一等就是好长时间。星期五下 午孩子放假了, 我就在客车下车的地方等着 接他。夏天还能凑合, 但是冬天太冷了, 大人 里三层、 外三层的包裹着还冻得不行, 孩子们 更受罪。 ” 采访中, 胜利村二组的村民们总说,“现在 村里的路修好了, 要是公交车能通就更好 了。 ”路好了, 村民喜上眉梢出行方便了, 货物可以运送出去, 村民离致富的日子不远了汽车可以直接开到村里本报记者 李恩泽摄影他们早已搬离了村庄, 但村民出行难, 他们记在心上; 他们并不富裕, 但为了乡亲, 他们毅然倾囊而出 1 0 名打工者集资为家乡修路近日, 杭锦后旗三道桥镇胜利村二组的1 0 名打工者, 做了一件大事 集资为家乡修路。他们的善举在家乡引起广泛关注, 他们的故事在乡亲们之 间流传。 胜利村二组原本只有一条宽3 米的土路, 这条土路是村民们唯一的出行 路。村民老张说, 村里的土路是雨天走不成, 晴天一身尘。本报记者 仲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