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思口语的雷区以及避险方法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45831223 上传时间:2018-06-19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43.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雅思口语的雷区以及避险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雅思口语的雷区以及避险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雅思口语的雷区以及避险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雅思口语的雷区以及避险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雅思口语的雷区以及避险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雅思口语的雷区以及避险方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沪江网校 雅思口语的雷区以及避险方法雅思口语的雷区以及避险方法雅思口语考试历来是中国考生最担心的一关,虽然时间短,但是考核的时候要面对面,这无疑会产生紧张的心理。以下是辅导名师总结的在雅思口语考试中一些考生常会提及到的问题,包括雅思口语考试的高分技巧,希望这些总结能对大家的复习有所帮助。一、虽然雅思口语考试在听说读写四项中是最短的,只有 10-15 分钟,但是很多中国考生依然经常把它看成最大的障碍。主要原因是什么?答复:大部分考生在口语考试里面临着如下问题:1. 心理过度紧张,缺乏自信。有些考生性格内向,不善交流和表达,面对临煞有介事的考官会大脑短路,语无伦次。2. 英文能力有限,准备压力大。

2、07 年以来雅思口语新话题层出不穷,考官第三部分的谈论愈发灵活,如果考生不懂得将话题化繁为简归类总结,会感到复习范围无边无际,从而忐忑不安。3. 错把口试当成背诵考试,适得其反。很多考生会把口语预测话题写成段子死背硬记, 结果考试时不懂得与考官交流, 只管猛背答案,往往是答非所问,难逃低分命运。4. 主观评分很难定性,低分现实打击自信。07 年以来的口语低分让很多中国考生困惑不解,从而进一步对口语考试产生畏惧心理。二、考生在日常口语练习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如何进行提高?沪江网校 答复:加强日常口语话题交流演练、考试模拟。考生平时除了话题、句子的积累,更要多加强一些口语考试环境的模拟。往往有很多考

3、生平时练习和积累很好,但一到考场上就出现怯场,连平时能听懂的、会说也不会了,这严重影响了考试成绩。对此,建议考生平时一定要多加强一些话题讨论的练习,最好报个培训班,可以得到老师的更多在技巧、应试中的真传。对于口语学习,网络课堂也是非常好的选择。同时,雅思口语提分班在教授考生应试技巧的同时, 还有一些单独的口语考试场景模拟演练环节, 名师一对一, 提升考生心理素质的同时,能对考生的口语水平及时测试并纠正,这对提升雅思考生口语水平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三、很多考生在雅思考试口语考试之前会更加努力地去复习,导致紧张情绪增加,那么考前考生应该注意些什么?答复:考前心情放松,心态平和,考试才能正常发挥水

4、平。因为考试首先考验的是大家的心态。所以,建议考生考前做到一下几点:1.提前一周调整作息,习惯早睡早起。争取把最佳状态调整到上午时间段,而非继续做夜猫子。2.优先排序复习任务,做到有条不紊,尽力而为。即使无力完成复习目标,也不要苛求,不必给自己太大压力。3.保证做题惯性,营造英文环境。坚持每天做一篇阅读,一段听力,写一篇作文,念一阵英文。沪江网校 4.摆正心态,全力投入,追求目标,贵在过程。相信天公酬勤,只要付出必有收获。四、考生在雅思口语考试部分的得分普遍在 5 分左右,真正的高分是凤毛麟角的。那在考口语中如何才能得高分?考官在现场测评考生的口语能力时,主要的判断依据是什么呢?答复:根据本人

5、口语 8 分经验,认为考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评判考生的口语分数。1.回答准确,内容充实。对于考官的每一个问题,考生应当给予丰满的回答,一味回答 YES/NO,会使自己陷入被动,给考官太多机会随机发问, 反而增加难度。 建议围绕考官问题充分给予生动描述, 因果解释,对照对比,列举总结,这样考官就很难有太多疑问来轰炸你。2.用词恰当丰富,时态准确,无明显语法错误。口语注重过去,现在和将来三个时态的准备表达,考生不能掉以轻心。用词尽量避免重复,多使用描述性词汇,会使表达形象生动。3.逻辑清晰,思维连贯。口语表达中适当的使用诸如举例,递进,列举,因果,时间等连接词,会使表达层次分明,清楚易懂。对于态度偏好类提问,要立场分明,论据与立场相关,否则会让考官感到考生思维不清。4.语速适中,发音标准,表达流畅。漂亮的发音会使考官眼前一亮, 语速太快会给考官带来听力障碍, 流利表达是考取高分的关键。沪江网校 5.目光交流,保持微笑,自信友善,穿戴正规,用人格魅力赢得考官的青睐。雅思口试同时也测试了考生的交际本领,体现了考生的交友情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