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中检测地理选修卷(20180415)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5830235 上传时间:2018-06-1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中检测地理选修卷(20180415)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中检测地理选修卷(20180415)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中检测地理选修卷(20180415)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中检测地理选修卷(20180415)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中检测地理选修卷(20180415)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中检测地理选修卷(2018041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中检测地理选修卷(20180415)(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扬州中学扬州中学201720172018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中测试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中测试地理(选修)试卷地理(选修)试卷20180422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共共6060 分分) )( (一一)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1818 小题小题, ,每小题每小题2 2 分分, ,共计共计363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图 1 为 25N32N 之间某区域遥感影像。读图完成第 1 题。1图示地区有世界重要的海上交通贸易通道。该通道便捷地连接了 A北美东岸与西欧 B东亚与南

2、亚 C北美东岸与西岸 D西欧与南亚 板块构造学说科学地解释了地震、火山等地壳运动的机理,据此完成第 2 题。 2两个大陆板块碰撞的地区,一般出现的地壳运动现象是 A地震和火山 B地震和断裂 C火山和断裂 D火山和褶皱 32 亿年前的海洋板块不全在俯冲带下沉消熔,部分随地壳抬升变为陆地,其证据包括 部分沉积岩转变为岩浆岩 古老大陆地壳中有大量沉积岩 部分沉积岩转变为变质岩 部分沉积岩中有海洋生物化石 A B C D 2017 年 11 月 8 日,中国第 34 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从上海出发,途经新西 兰基督城后到达南极恩科斯堡岛,将在那里建立 我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读图 2 完成第 4

3、题。 4从新西兰基督城到恩科斯堡岛,雪龙号先后穿 越的洋流是 A. 西风漂流、南极环流 B. 南极环流、西风漂流 C. 东澳大利亚暖流、西风漂流 D. 西澳大利亚寒流、南极环流某年 3 月 P 地(位置见图 3)发生强烈地震,图1地地 中中 海海 图 2引发大规模海啸,导致附近某核电站核物质泄漏,泄漏到海洋的核物质主要通过洋流扩 散。读图完成 56 题。 5.图 3 所示甲、乙、丙、丁四地中,环境受本次核 物质泄漏影响最大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6.P 地位于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挤压带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带 C.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带 D.太平洋板块与美

4、洲板块挤压带 大洋在不同因素作用下形成了多种类型的洋流。读图 4 完成 78 题。 7.7 月,一艘货船从日本横滨出发,沿图中路 线前往瑞典的哥德堡。途中会遇到风海流、密 度流、上升流三种洋流。货船遇到这三种洋流 的海区位置分别是 A.甲、乙、丙 B.甲、丙、丁 C.丁、乙、甲 D.丁、丙、乙 8.若一艘前往日本的油轮在 E 海域发生石油泄 漏,则油污可能漂向 A.我国东海海域 B.我国南海海域 C.印度尼西亚海域 D.菲律宾海域 图 5 是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示意图。图 6 是 海洋表层海水温度与洋流关系示意图,图中 a、b、c 为等温线,abc,箭头表示洋流流 向。读图完成 910 题。 9图

5、 5 甲处的洋流与图 6 中、所示的洋流相符合的是 A B C D 10甲处洋流的影响是 A加快途经海轮航速 B形成著名的渔场 C使沿岸大气增温增湿 D缩小海洋污染范围图 3图 4图 5图 6图 7 示意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 ,读图完成第 11 题。11.此时最可能出现灾害性海浪的是 A. 黄海沿岸 B.台湾海峡 C.海南岛周围海域 D.菲律宾附近海域 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但在不同的 季节、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图 8 示意长江口附近海域某年 8 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读图完成 1214 题。12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

6、密度自西向东 A递减 B先减后增 C先增后减 D递增 13导致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水体营养盐 B太阳辐射 C水体含沙量 D洋流流向 14与夏季相比,冬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 A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B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C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D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全球变暖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但就升温幅度而言,北半球比南半球大, 高纬度地区比低纬度地区大,据此完成 1516 题。 15下列四地中升温幅度最大的是A蒙古高原 B亚马孙平原 C巴西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16 导致南北半球升温差异最

7、主要的原因是图 7图 8A大气成分的差异 B海陆分布的差异 C太阳辐射的差异 D大洋环流的差异 图 9 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 2 米的位置与监测 起始点的距离。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读图 4,完成 1718 题。1719752004 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 A持续淤积 B先侵蚀、后淤积 C持续侵蚀 D先淤积、后侵蚀 18推测 19921997 年期间 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 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 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 D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 (二二) )双项选择题双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8 8 小题小题, ,每

8、小题每小题3 3 分分, ,共计共计242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项且全选对者得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项且全选对者得3 3 分分, ,选错、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选错、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图10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9题。19. 图 10 中洋流甲 A. 自南向北流 B. 导致流经海域海水等温线向南凸出 C. 使沿岸增温增湿 D. 利于海洋渔场的形成图 10图 92 m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年 10 15 20 距起始点距离/km 图 11 为北太平

9、洋主要“垃圾洲” (由大量塑料物品和碎屑物组成的漂浮物聚集区域)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 20 题。20.“垃圾洲”的固体漂浮物主要来自A.大气沉降 B.河流输入C.海洋运输 D.海底上泛图 12 为北冰洋部分航线示意图。读图完成 2122 题。21. 图中北部地区海岸线很长,港口却很少,其主要原因是 A. 海水温度低,冰封时间长 B. 沿岸河流少,淡水补给难 C. 人口密度低,经济腹地小 D. 大雾天气多,极夜时间长 22. 有人预测北冰洋航线将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线之一,试推测其理由 A. 全球气候变暖,海冰面积减少 B. 沿岸石油、煤炭丰富,运输量大 C. 顺着北冰洋洋流航行,省时省油 D.

10、 缩短了西欧与东亚及北美的航程图 12图 11沙丁鱼喜冷水,好群居,以大量的浮游生物为食。厄加勒斯浅滩是南半球沙丁鱼的 主要集聚地。每年 5-7 月,当一股低温的沿岸流由厄加勒斯浅滩向北流动时,沙丁鱼便 开始向产卵地大迁徙。图 13 为非洲南部海域沙丁鱼分布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 2324 题。23.厄加勒斯浅滩成为南半球沙丁鱼主要集聚水域的原因有 A.西风漂流影响,水温低 B.光合作用强,季节变化小 C.海水浅,海面风平浪静 D.浅滩面积大,生存空间广阔 24.与厄加勒斯浅滩相比,沙丁鱼产卵地附近 57 月 A.气温较高 B.气温较低 C.降水较多 D.降水较少赤潮是海洋中由海水富营养化造成的

11、常见污染类型。20-30是赤潮发生最适宜的温 度范围,赤潮发生的环境条件如图14 所示。读图完成 2526 题。25.根据赤潮发生的主要环境条件可以判断,在我国较易发生赤潮的海域一般是 A.南方近岸海域 B.城市近岸海域 C.北方近岸海域 D.乡村近岸海域 26.如果赤潮发生的海域,有寒冷的沿岸流经过,其对赤潮的影响是 A.使污染区域更集中 B.加剧污染程度 C.使污染区域更分散 D.减轻污染程度图 13图 14二、综合题二、综合题: :本大题本大题 5 5 题,共计题,共计 6060 分。分。 2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 分)。材料一 2018 年 1 月 6 日,一艘油轮在长江口

12、外 160 海里与一艘货轮意外相撞,燃烧数日后于 14 日沉入海底。材料二 图 15 中左图为我国东部某海域示意图,右图为舟山渔场野生大黄鱼产量变化统计图。(1)杭州湾以南以_海岸为主。图中 M 处海底 50m 等深线向东凸出,原因是_;N 处海底地形属于_。 (3 分)(2)以 30纬线为界,总体来看,图示海区南部海水盐度比北部_ (高、低);淮北盐场_季产盐量最大,具体原因为_、_。 (4 分)(3)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以来,大黄鱼产量迅速减少,主要原因最可能是_、_等。 (2 分)(4)从海洋权益角度看,油轮事故点海区属于我国的_;从相撞到沉没,油轮处于无

13、动力状态向东南漂移了一百多千米,影响因素是_和_。 (3 分)图 1528图 16 为“太平洋地区示意图”,图 17 是指海气相互作用异常年份“太平洋沿赤道地区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4 分)(1)从 A 到 B 地的航线多选择沿较高纬度自西向东航行,简述其理由。 、 。 (2 分)(2)运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 C 海域地质活动特点和海底地形的类型。 、 、 。 (3 分)(3)某年一月份,从波斯湾到 A 地的一艘油轮经过印度半岛南端附近海域时发生石油泄漏事故,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 (2 分)A油膜将顺着洋流向偏东方向漂去,扩大了污染范围B石油泄漏海区的渔业将会受到影响C为

14、了减轻石油污染,应该调用除污船及时清理D石油泄漏海区的空气湿度将会下降(4)图 17 表示了 现象,该现象出现时,对澳大利亚气候产生的影响是 ;对 D 处渔业生产的影响及其成因是 、 。 (4 分)(5)我国的海洋权益除享有主权和管辖权的海域外,还在 、 等海域享有权益,图中东北太平洋 CC 海区就是我国获得的 资源开辟区。 (3分)图 16图 1729.为推动现代海洋产业发展,浙江着力建设各具特色的海岛如港口物流岛、海洋旅游岛、海洋科技岛等。图 18 为“浙江省舟山群岛及附近区域示意图” 。其中乙岛自然风光秀丽,拥有“中国最美海岸线”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2 分)(1)据材料分析,甲岛主要开发方向为_,理由是 、 。乙岛主要开发方向为_,理由是 、 。 (6 分)(2)舟山群岛渔业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有 、 、 。 (3 分)(3)渔业、物流业、旅游等产业发展可能产生海洋环境问题,当地应采取的措施有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