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第二学月检测题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4582185 上传时间:2017-08-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册第二学月检测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七年级下册第二学月检测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七年级下册第二学月检测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七年级下册第二学月检测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七年级下册第二学月检测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册第二学月检测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册第二学月检测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七年级下期第二学月测试题(120 分钟完卷 总分 150 分)班级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请将答案填写在后面答题栏内) 。 (20 分)1、选出下面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 A、体魄(p) 菜畦(w) 收敛(1in) 泯然(mng) B、炽痛(ch) 镐头(go) 惩罚(chng) 皂荚(ji) C、确凿(zu) 玉簪花(zn) 云鬓(bng) 鸡毛掸子(dn) D、骊歌(l) 嫉妒(j d) 金柝(tu) 胡骑(j) 2、 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确凿:确实。 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B攒:凑在一块儿。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明白。C沥尽心血:用尽心思或力量。 进退维谷:无论是进还

2、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D参差不齐: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 不毛之地:不长毛发的地方。3、选词填空,正确的一项是()(1)从昆仑山下黄河之边。 (2)把中华大地南北两面。 (3)向南北两面千万条铁的臂膀。 (4)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在亚洲的原野。A滚向分成张开出现 B奔向劈成伸出出现C滚向劈成张开涌现 D奔向分成伸出涌现4、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B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C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 D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5、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A一种幽暗的光弥漫在窗际,仿佛电影中的一幕。B天空好像一盏乏了油的灯,红光渐渐地减弱。C

3、门口一个黑影出现,好像一只立起的青蛙,向我们跳将过来。D这一枝很像校长先生房间的横幅呢!6、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 机关”: 政府职能部门。) B他用他那独特的、且有南方风味和吸引人的讽刺口吻谈论着一切事物和一切人。(“风味”:事物的特色,多指地方色彩。) 2C现在只有三个疲惫、羸弱的人吃力地拖着自己的脚步,穿过那茫茫无际、像铁一般坚硬的冰雪荒原。(羸弱:瘦弱。 )D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 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元勋”:立了大功的人。) 7、下列句子无语病的一项

4、是( )。A. 在青少年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当前全国中小学工作的当务之急。B. 他虽然在跑最后一圈时摔了一跤,但还是坚持跑完全程。C. 当前生产急需提高产品的数量和质量。D. 在进行总复习时,我们要克服没有计划,没有重点。8、 (2 分)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资治通鉴是一部纪传体通史。B司马光,字君实,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C 孙权劝学一文通过写鲁肃与吕蒙的对话,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正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D 孙权劝学一文中,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的,鲁肃与吕蒙的对话则有调侃的味道,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9、下列各组词义相同的一组是()A. 指:

5、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 善:京中有善口技者择其善者而从之. 毕:众妙毕备群响毕绝 . 坐:满坐寂然口技人坐屏障中10、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句是( ) 。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A. 悄悄地把他的父亲当做宾客,或者用钱物求他作诗。B. 悄悄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就用钱物求他作诗。C. 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或者用钱物求他作诗。D. 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用钱物请他作诗。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选项二、基础知识积累和运用。 (22 分)11、 “腹有诗书气自华” ,考考你会默背多少诗文, 。 ( 10 分 )()李白峨嵋山月歌中表现清朗秀美夜色的诗句_,

6、_。 (2 分)() 竹里馆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句子是:_,_。 (2 分)() “思乡”是古代文人墨客吟诗作赋的一个重要主题,李白在客居洛阳的一个夜晚,听到笛子吹奏出折杨柳的曲调,写下了“此夜曲中闻折柳,_”的诗句,表达出自己对家乡的无限3思念之情;岑参在逢入京使一诗中希望入京使将自己平安的消息捎给远在长安亲人的句子是“_,_” 。 (分)()其受之天也,_。卒之为众人,则其_ 。 (2 分)() 竹影的作者是现代画家、散文家_。 (1 分)12、仿照例句写两句话与原话构成排比句式。 (3 分)例句: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_。_ 。13、 “老生” 、 “小旦” 、 “小生”

7、、 “小丑” 、 “老旦”等词语是戏曲中的角色名,请你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按标准进行分类。 (4 分)男性: 小花脸:女性: 有武打动作:14、名著阅读。 (5 分)为了交流读书成果,班内拟办一期名为“走近名著”的板报,请你从课外读过的名著中任选一部,推荐给大家。书名(1 分): 主要内容(2 分):_ _推荐理由(30 字以上) (2 分): (一行 18 字)三、现代文阅读(共 31 分)(一) (18 分)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支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

8、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了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么向赵庄前进了。两岸的豆麦和河底水草所发散出的来的清香,夹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4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

9、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的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15、(4 分) 这段文字选自课文 ,作者是 ,原名 ,现代伟大的 家、家、 家。(3 分) “社戏”指 (1 分)16、 (4 分)小伙伴们开船时,作者运用了哪几个动词?(2 分)这些动词体现了小伙伴的什么性格?(2分)17、 (2 分)语段中,在景物描写时以动写静的句子是 ,其作用是 。18、 (3 分)语段文字主要用了什么修辞手法?(1 分)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 分)19、 (3 分)在上述文字中,我们能感受到“我”

10、的心情变化,这个变化过程是:沉重 。20、 (2 分)请概括上述文字的大意。(二)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13 分)手凡夫父亲在被我们村的长辈们准备放入棺材的时候,我披着长长的白色孝服,走近,揭起盖在他那瘦瘦躯体上的白布,拉起他的手,扳起他那僵硬而握不紧的手,把它放在我的脸上,额上。看着他那古铜色苍白的手背,没有一块平滑的地方,折皱重重叠叠。扳开他的手指,是我前几天给他修的指甲。我足足用了半个小时才修剪完的,他的指甲很厚,坚硬如铁,用商场买来的指甲剪是无法修剪的,只能用母亲刚磨过的老式剪刀,一点一点地剪。我使尽了平生的力气,屏住呼吸,额头上渗出了汗水,和着我的泪水顺着我的脸慢慢地流淌“平儿,我一

11、生没剪过啊!”老父亲说。“我总是在做活歇着时在石头上磨的,有空就磨。 ”他笑着望着自己的手指。我的泪水直往下淌,喉咙哽咽了再也无法忍住,呜呜5多年郁积在心中的惭愧和感激一下子迸发出来。是这双手把我们兄妹五人拉扯大,一个个送进学堂,走向社会,成家立业。再扳开手掌一看,这哪里是手啊,没有平面,没有肌肉,就像老丝瓜内芯做的鞋垫一样横七竖八,密密麻麻的血口子。深的裂口还渗着血,没有钱买蛤蚧油,总是找村里的农机员要黄油,搽在裂口中,我给他买的蛤蚧油,他说一次用一盒还少了;钱要留着你们用,外面什么都要买;我就用黄油可以了。在手掌深裂口处,他总是要母亲用绣花针缝上。母亲说,每次缝裂口时,真是针针扎在她的心上

12、。有一年,读高中的我放假回家,一进家门,看到家里人都沉默不语,我小心翼翼地走近他身边。“平儿,好好读书,还有一年就毕业了,我就好了。 ”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伸出他那一双手。我一眼就看见了他那一双手腕上各有一道血痕,血迹斑斑,我拉起他的双手,才第一次看见他那双我从没看见过的手。我的眼睛模糊了,双膝跪在他的面前,号啕大哭起来哭声中听母亲说,他被村里当做“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典型批斗了一下午,吊在村口的那棵大枫树下,整整一个下午。我知道每到星期五他就为我上学的钱做准备,利用劳动的空闲抢着砍一担毛柴,星期六的凌晨 1 点送到 30 里外的街上去卖一块五毛钱,给我一块,那 5 毛留给弟妹们。我模糊的眼睛望

13、着我那身高不到 1.6 米、体重不到 50 公斤的父亲;父亲苍老了。“我不上学了,我帮你”话音未落, “啪” ,我的脸上一阵火辣辣。“混蛋!”他咆哮起来。我第一次挨打,倒停止了哭,咬着牙,握着拳头我理解了他是他那一掌,打出了我和我们兄妹五人的性格和品质自强、上进。这是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看到他那双手。这是中国农民的手。21、 (4 分)依文章的顺序,本文写了“我”三次看父亲的手,第一次看手背,着力写 ;第二次看手掌,着力写 ;第三次看手腕,着力写 。通过对父亲的“手”的刻画,表达了“我”对父亲的 。22、 (2 分)从“父亲的手”上,你品悟到了他 、 的优秀品质。23、 (3 分) “我”为父亲剪指甲“足足用了半个小时” ,还“使尽了平生的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