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九年级语文下册11《西风颂》教案长春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5760939 上传时间:2018-06-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26.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下册11《西风颂》教案长春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下册11《西风颂》教案长春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下册11《西风颂》教案长春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下册11《西风颂》教案长春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下册11《西风颂》教案长春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下册11《西风颂》教案长春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九年级语文下册11《西风颂》教案长春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西风颂西风颂西风颂是长春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教材第一一课。西风颂是雪莱的名作,比起一般的抒情短诗,它的篇幅较长,加之诗中的场景不断变换,意象也十分密集,阅读的时候,可能会有一种眼花缭乱的感觉,所以阅读时要注意抓住诗歌的展开线索。西风颂将自然景物的描写和革命激情的抒发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以西风作为革命力量的象征,既赞颂它对腐朽的旧势力的扫荡,又热情地讴歌它对新生事物的保护和促进作用,揭示出旧事物必将让位于新事物的客观规律,反映了诗人对反动腐朽势力的憎恨,对光明未来的信心和希望。【知识与能力目标】1、分析本诗的的层次结构。2、结合本诗写作背景,理解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习掌握本诗

2、运用象征、比喻等手法的写作特点。2、学习体会本文的浪漫主义特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雪莱献身革命的强烈愿望、战斗精神。【教学重点】学习掌握本诗运用象征、比喻等手法的写作特点。【教学难点】感受雪莱献身革命的强烈愿望、战斗精神。1、多媒体课件;2、学生熟读课文,会生字,能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作者的资料。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课前准备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21、导入新课西风,是勇猛的,值得歌颂的。诗人雪莱所作的西风颂是一首政治抒情诗,虽然全诗没有一句话是在写革命,但整首诗就是围绕革命来想像的。本节课让我们共同走

3、进雪莱的西风颂,来体会诗歌魅力,感悟作者情感。二、介绍写作背景及作者1.作者简介:雪莱(17921822),19 世纪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1822 年 7 月 8 日,诗人出海航行遭遇暴风雨,溺水而亡。诗人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抒情诗及政治诗,致云雀、西风颂、自由颂、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暴政的假面游行等诗都一直为人们传唱不衰。诗人出生在一个古老而保守的贵族家庭。少年时在皇家的伊顿公学就读。1810 年入牛津大学学习,开始追求民主自由。1811 年,诗人因为写作哲学论文推理上帝的不存在,宣传无神论,被学校开除;也因此得罪父亲,离家独居。1812 年,诗人又偕同新婚的妻子赴爱尔兰参加那儿人们反抗英

4、国统治的斗争,遭到英国统治阶级的忌恨。1814 年,雪莱与妻子离婚,与玛丽小姐结合。英国当局趁机对雪莱大加诽谤中伤,雪莱愤然离开祖国,旅居意大利。1822 年 7 月 8 日,诗人出海航行遭遇暴风雨,溺水而亡。2.写作背景:一个秋日的午后,诗人雪莱在意大利佛罗伦萨近郊的树林里漫步。突然狂风大作,乌云翻滚。到了傍晚,暴风雨夹带着冰雹雷电倾盆而下,荡涤着大地,震撼着人间。大自然威武雄壮的交响乐,触发了诗人的灵感,他奋笔疾书,谱写了不朽的抒情短诗西风颂。这是 1819 年的事情。当时,欧洲各国的工人运动和革命运动风起云涌。英国工人阶级为了争取自身的生存权利,正同资产阶级展开英勇的斗争,捣毁机器和罢工

5、事件接连不断。法国自拿破仑帝制崩溃、波旁王朝复辟以后,阶级矛盾异常尖锐。拿破仑帝国的解体也大大促进了西班牙人民反对异族压迫和封建专制的革命运动,1819 年 1 月,终于响起了武装起义的枪声。就在武装起义的前夕,雪莱给西班牙人民献上了颂歌一首。在意大利和希腊,民族解放运动方兴未艾,雪莱的西风颂发表不久,这两个国家也先后爆发了轰轰烈烈的武装起义。三、朗读指导:学生自由朗读,教师范读,全班齐读。3四、整体感知 检查预习1、读准下列字音剽悍 pio hn 瘟疫 wn y 颤栗 zhn l 不羁 j 荆棘 jng j 2、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概括各节大意。全诗共 5 节,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1

6、至 3 节):对西风的赞歌。写西风扫落叶,播种子,驱散乱云,放释雷雨,把地中海从夏天的沉睡中吹醒,让大西洋涂上庄严秋色。第 1 节:写大地上的景象。在西风狂暴的吹拂下,落叶翻滚,黑暗的泥土里也有种子沉睡,等待来年将“色和香充满了山峰和平原”。 在一片肃杀、衰败的秋景中,还暗藏着来年的生机,而西风就是这一进程的推动者。第 2 节:诗人的笔触转向了高空。写西风怎样撕扯流云,让它们在天穹中形成雷雨,大自然的万钧之力由此显现。 第 3 节:转而描写海洋。写西风吹醒了南国的地中海,震惊了大西洋,使汹涌的波涛为它让路,深渊的草木也为之战栗。第二部分(4 至 5 节):诗人将自己写入诗歌,同西风合为一体,把

7、主观感情同自然景物融合在一起。第 4 节:诗人尽管在人生路上受尽挫折,他仍然渴望西风能象举起水波、树叶、流云一样,使自己振奋起来,获得新的生命,第 5 节:诗人愿西风给予他“狂暴的精神”,吹落“枯死的思想”,“促成新的生命”,从而“把昏睡的大地唤醒”。最后两句展示了光明的前景,充满着对光明未来的坚定信念。五、研读赏析1、 文中采用了象征和比喻的手法,试找一例并分析。例如第三节,写西风唤醒了地中海、震惊了大西洋,就很容易引起人们对现实的深思。当时,地中海沿岸的国家不少处于被奴役、受压制的境况,而大西洋上的英伦三岛及其沿岸的法国正是推行殖民主义的霸权国家。诗中所写的“昏睡的地中海”、“汹涌的大西洋

8、”,未必不反映了诗人对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的关切,对奴役者的痛恨。又如以落叶象征腐朽、残败的旧势力,又把落叶形容成“黄的,黑的,灰的,红得像患肺痨”,“是重染疫疠的一群”,形象丑恶,不堪一击,有如“鬼魅碰上巫师,纷纷逃避”。既形象生动,又蕴含象征意义和强烈的感情色彩。4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在第一节诗人用狂野的西风喻指着革命的力量,它在摧毁一切陈旧、腐朽的事物的同时,也在孕育着一切有着生机和活力的新事物。全诗开篇便体现了西风奔腾的气势,它技能摧毁旧世界,又能创造新世界。此处给予了作者对未来的期望。(2)第四节作者一上来便连用了三个虚拟条件句。借以表达自己渴望化作浮云、落叶或是波

9、浪,感受其从而和西风化为一体。诗人把自己融入了中心意象西风中。用豪迈的笔调表达了希望自己能像在西风下翻滚的浪潮、飞扬的枯叶和疾驰的飞云一样,不畏荆棘、不怕流血牺牲地与黑暗反动势力斗争。表现了诗人投入革命风暴的强烈愿望。(3) 第五节,进一步阐述了西风作为保护者的力量。诗中“请也以我为琴”喻指了诗人愿西风把他作为琴弦,使他能施展自己的力量去传播革命的思想。“哪怕我的叶片也像森林一样凋谢”变现了作者即使在战争中倒下依旧愿意为了革命而牺牲的坚定的信念。 (4)全诗的最后,雪莱运用了一个双行偶句作为结束句。而这正是流传千古的名句“如果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发人深省,耐人寻味。这一佳句表达了对未来的

10、信念。诗歌的结尾处将破坏者(冬天即将结束)和保护者(春天即将降临)的结果加以总结,寓以深刻的哲理:黑暗即将过去,曙光就在前方。6、全文小结在这首诗中,诗人的创作从头至尾都只环绕着秋天的西风而展开,无论是写景还是抒情,都没有脱离这个描写对象,也没有使用过一句政治术语和革命口号。但是,却让读者在西风、残叶、种籽、流云、暴雨雷电、大海波涛、海底花树等意象之间感受到了蓬勃发展的革命斗争的力量。时刻鼓励着人们坚强忍受胜利前的苦痛折磨,顽强的等待、争取胜利曙光的到来。 而诗人同样也在诗中表达了他不畏牺牲,甘愿为胜利奉献自己的崇高精神。尤其是结尾的诗句,既概括了自然现象,也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规律,指出了革命斗争经过艰难曲折走向胜利的光明前景,寓意深远,余味无穷。7、知识积累积累诗人雪莱的名言1、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2、浅水是喧哗的, 深水是沉默的。 3、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 4、如果你过分珍爱自己的羽毛,不使它受一点损伤,那么你将失去两只翅膀,永远不再能凌空飞翔 55、我们读书越多,就越发现我们是无知的。 八、布置作业1、背诵全诗2、谈谈你对“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的理解。略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