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有效的课堂管理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704912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有效的课堂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论有效的课堂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论有效的课堂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论有效的课堂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有效的课堂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有效的课堂管理(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有效的课堂管理论有效的课堂管理课堂管理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有着久远的历史。但在很长的时期里,教育先哲们没有 对之进行系统的研究。直到 20 世纪中叶以后,课堂管理作为专门的研究领域才逐渐由孤寂 而愈益受到关注,并逐渐发展成为国际学术界一个引人瞩目的新兴研究领域。它的出现进 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课堂管理的内涵,促进了课堂观念的转变,推进了教育的变革。然而, 课堂管理的变革及其对教育发展的积极影响,在多大程度上反应在我国的课堂教育实践中 ,或者说我们当前的课堂管理是否跟上现代教育发展的步伐,这无疑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 题。本研究首先分析课堂管理的意义与变革,并以此为参照检省课堂管理的现状。在此基 础上,

2、试图构建新型的课堂管理观和课堂管理模式,为改进课堂管理,建构新型课堂,提 高育人质量提供一定参考。 课堂不同于教室。教室主要是指进行教学活动的场所;而课堂则是教师、学生及环境 之间形式的互动情境。课堂管理就是建立有效课堂环境、保持课堂互动、促进课堂生长的 历程。其中,建立有效课堂环境是建立有效课堂管理的前提;保持课堂互动是有效课堂管 理的衡量尺度;促进课堂生长是有效课堂管理的最终目标。首先,课堂管理通过良好课堂环境的创立,保证课堂活动的顺利进行。为了各种活动 有计划、有效率地开展,课堂必须维持一定的秩序与常规。但由于在课堂活动过程中经常 会产生各种冲突与矛盾,发生各种偶发的干扰事件,课堂活动的

3、正常进行受到干扰。当教 师面对课堂秩序失序时,传统的做法主要注重通过其“权威”实施课堂控制。即使教师通 常采用的表扬,也往往具有批评或惩罚的意味。这种课堂控制方式尽管也常常收到教师所 期望的控制效果,但同时也会带来课堂的僵化。而太僵化和太拘泥于形式,将不可以免地 抑制创造、更新与活力,极不利于课堂的持久发展,课堂秩序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或 意义。有效的课堂管理首先就必须创立良好的课堂环境,有了良好的课堂环境,课堂秩序 的维持不仅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不会扼杀反而促进课堂中的创造, 为课堂的持久发展创造条件。其次,课堂管理通过促进课堂交流,保持积极的课堂互动,促进课堂活动的有效

4、展开 。课堂活动过程本质上是一个课堂互动的过程,体现了教师与学生个体或群体之间在课堂 活动情境中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这一相互作用或互影响也就是课堂情境中的互动。课 堂互动是课堂的本质特性,课堂交流是课堂互动的前提。课堂活动本身也是一种寻求对话 的实践活动,实际上一个信息交流的过程。无论学生知识经验的获得,心智的开启,能力 的发展,还是教师课堂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都有赖于课堂活动中信息的有效传递和交流 。从这个意义上说,课堂信息交流活动是课堂活动的中心,信息交流的成效决定着课堂活 动的效果。课堂管理正是通过不断度调节课堂活动,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促进课堂交流 。同时又通过有效的课堂交流,促进和

5、保持课堂互动。第三,课堂管理通过激发课堂活力,促进课堂生长,为学生的持久发展创造条件。课 堂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持久发展。而人的持久发展又依赖于提高课堂活动的质量 ,亦即有赖于课堂的生长。一个生长性的课堂也就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课堂,一个采纳积极 的伦理和保持课堂成员合作创造姿态的课堂,它具有社会和环境责任并把这些责任作为其 所有的价值、管理理念和日常管理惯例的中心。课堂的生长为学生的持久发展创造了条件 。促进课堂的生长无疑是课堂管理的指向性功能。课堂活动是一种专门培养人的社会实践 活动。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活动是其学校生活,乃是其整个人生中的最基本部分,它的质 量直接影响学生当前及今后多方面

6、发展和成长。因此,课堂对于学生具有个体生命价值, 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生命活力在课堂中得到有效开掘,才能有真正的课堂生活,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学生的持久发展才能真正实现。课堂管理就是调动各种可能 的因素,开掘课堂的活力,发挥其生长功能。20 世纪中叶以来,一系列高新技术革命极大地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 思维方式。人类将打破“资源时代”的种种梦想,朝着“知识时代”迅速迈进。这一深刻 的社会变革对教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期望和要求,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培养能够适应 知识时代挑战的创新人才成为社会发展对教育发展的内在的、迫切的要求。在社会变革的 强大冲击下,教育也不断地调整与

7、变革。1972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发 表了学会生存这一经典性报告,不仅对世界教育的变革给予了深刻的反思,而且提出 了对后来世界教育变革与发展产生深刻影响的许多指导性建议。其中最为重要的建议包括 :指出了科学的人文主义的教育目的,要求教育不仅要实施科学训练,还要培养科学精神 ;要把发展人性,亦即培养创造性和承担社会义务的态度作为教育的使命,以培养一种“ 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个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的完善的人;确认了学习化社会的 理想及作为学习化社会基石的终身教育的思想,认为教育正在越出历史悠久的传统教育所 规定的界限,正逐渐在时间和空间上扩展到整个人的各个方面;教育是每一个

8、社会成员整 个一生所必需的,而且这种教育的出发点是学习者本人,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 教育自己的主体。1989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面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会议主要针 对教育专注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以及其他社会因素造成的许多新的社会问题,从宏观上提 出了“学会关心”的新构想,要求教育注重一种全球合作精神,培育人们学会关心的品性 ;针对社会进步与个人的个性全面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要求教育从促进统一性转变为促 进创造性和革新精神。1992 年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 新战略”。此后,“可持续发展”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度人同,并成为一种全新的发展观 ,给教育提出了新

9、的需求,不仅要求我们对于教育的功能,尤其是教育对于全体人的发展 的功能有全面的认识,同时对于教育目标的确定也要进一步加以思考。1996 年国际 21 世 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题为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又进一 步提出了“旨在促进人的发展”的教育,并将终身教育视为“人的持续协调发展的条件” 和“进入 21 世纪的钥匙”,为更好地促进人和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委员会进一步提出了 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从学会生存到学会关 心,再到可持续发展,这反映了 20 世纪中叶以来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价值取向和基本思路。 在其指导下的教育变革明显体现出终身化、民主

10、化、主体化、多样化和国际化特征。这些 变革特征又无一不体现在课堂的变革之中,对传统课堂管理形成巨大的冲击。课堂管理也 随着教育变革的起伏激荡而处于不断的变革之中。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课堂管理发生了很多新的变化,并逐步形成新型课堂管理。相比 较而言,旧式课堂管理更多地倾向于行为控制和程式化的问题解决,新式课堂管理更多地 倾向于行为激励和创造性的问题解决;旧式课堂管理侧重于规章规则和学生服从,新式课 堂管理侧重于教师鼓励和学生参与;旧式课堂管理更多地关注课堂秩序和规定性,新式课 堂管理更多地关注课堂生长和灵活性。旧式课堂管理模式依然广泛存在。但人们对这种课 堂管理的偏爱正下降,甚至认为这种

11、管理模式正在阻碍着我们前进的速度,使我们的课堂 仍旧以行为控制为中心而缺乏创造力。因为这种管理遵循一种单向的运作原则,建立在对 教师的严格服从和诚恳上。而在一个越来越复杂的变革时代里,旧式课堂管理方式太刚性 而缺乏创造与活力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显然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不再能满足现实提出的 新要求,甚至与当今时代发展相悖,其日渐走向衰退乃是势所必然。近些年来,各国都在 致力于改进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育教学效率,因而也都在广泛地进行着课堂管理变革的 尝试。这些变革使得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使课堂的真实意义得以大大拓展。当前的趋势表明,现代课堂要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有效地发挥其完整的作用,确

12、实需 要灵活而民主的课堂管理。课堂管理呈现出从刚性向柔性转变的变革走向。笔者对五所中小学校进行了实际调查和课堂观察,结果显示,对于大多数课堂而言, 课堂管理仍滞留在过去,滞留在传统管理模式的岁月里。而现代教育的内在机制在于从人 的主体性源泉出发去发掘学生的主体性,促进人的主动和谐发展。现代课堂管理就是要以 学生的发展为核心,建立起一整套能够持久地激发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管理机制,从而 为学生的持久发展提供必须的条件。由此,课堂管理过程应该包括如下四个不可或缺的环 节:1、确定目标由于课堂管理的首要职能是促进课堂的生长,因而确定课堂的生长方向是课堂管理的核心。确定目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拟定远景目

13、标,二是拟定课堂行为目标。远景目标意味着对课堂集体和个人的未来状况的导引性描述,它作为一种导引,能正真正起到指导作用,能刺激学生的积极性,适用于种种情况的变化。课堂行为目标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共享的价值体系,为他们指出在课堂复杂系统中超越纯粹个人的更深层的意义,帮助解释和说明发生的事件,从而建立一种信同感和形成协作的意愿。学生也会从意义发生的背景中评估众多的行动路线,并作出负责的恰当选择。课堂秩序便会在更深层意义上得以实现。因此,教师从一开始就要根据远景目标提出对学生行为的期望,确定哪些行为是合适的和可接受的,哪些行为是不合适的和不可接受的,并让学生清楚明了。确立了对学生行为的期望,不宁把期望转

14、化为课堂规则和程序。教师在确定课堂行为目标时,要立足于是否有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是否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是否有利于学生完成课堂活动计划,进接的、短期的行为目标与课堂的高层次远景目标和学生持久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否相适应。 2、建构环境良好的课堂环境必然能够有助于合理地利用课堂活动时间,促进课堂活动的有效性和 成功率。相反,不良的课堂环境必然会耽误课堂活动时间,导致学生的行为问题。要有效 达成课堂目标,就必须创造一种适于更新和发展的环境,使课堂焕发活力。一般而言,课 堂环境主要由有形的物质环境和无形的社会心理环境两类环境构成。物质环境主要指课堂 的时空环境、自然环境。社会心理环

15、境主要指人际环境、组织环境、情感环境和信息与舆 论环境。物质环境是课堂活动赖以进行的物质基础,它与社会心理环境共同构成课堂环境 的整体,影响着课堂活动的广度与深度,是课堂管理无法避免的制约因素。因此,建构课 堂环境必须两者兼顾。首先,要认真规划课堂的物质环境,不仅要让课堂物质环境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和确保学生的安全,而且要使之适合于学生及活动的特点,有利于学生的参与 、互动与成就获得,为课堂的生长和学生的持久发展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其次,课堂良 好的社会心理环境受到课堂中教学方式、管理风格和管理技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 教师要善于树立积极的课堂期望,发展有效的沟通对话,激发学生的成员感和团体归

16、属感 ,培养学生的集体认同、群体互动和成就共进,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自我更新和自我完 善。3、促进沟通教师如果在课堂管理中不能妥善地与学生进行和谐沟通,不仅会影响其与学生的关系 ,而且会使课堂目标最终难以实现。沟通能够使教师和学生形成一种共同的关注,一种整 体感和认同感。这无疑是实施课堂活动和达成管理有效的源泉。同时,课堂远景目标及具 体的行为目标确定以后,也必须有效地传达到学生中去,并为学生所理解与接受。如果确 立的目标不能很好地传达给学生,或者学生不能对目标予以理解和接受,课堂目标就不能 成为学生的导引或动力。因此,课堂管理必然面临着沟通方面的挑战,即通过课堂中广泛 的沟通交流,让学生相互理解、相信与接受课堂远景目标及具体的行为目标,使其朝着远 景目标和战略方向不断迈进,进而使所确定的目标变成现实。要真正促进师生间的有效沟 通,教师就必须首先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意义,而且无论在任何时候都必须为沟通留出时间 与空间。其次,无论是对什么学生,不管他是否听话,是否取得了好成绩,教师都要对其 保持开放的态度,对其给予必须的信任。此外,教师还要创造接纳的沟通氛围,以一种坦 诚的、可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