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余华《兄弟》的悲剧性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704817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余华《兄弟》的悲剧性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论余华《兄弟》的悲剧性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论余华《兄弟》的悲剧性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论余华《兄弟》的悲剧性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论余华《兄弟》的悲剧性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余华《兄弟》的悲剧性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余华《兄弟》的悲剧性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I206.7I206.7题 目 论余华论余华兄弟兄弟的悲剧性的悲剧性(中中、英英文文) T Th he e tragic of Yu Huas brothers 二二一一年五月一一年五月07070101413801014138王王 刚刚学校代码学校代码分类号分类号学号学号密级密级1072210722公公 开开作者姓名作者姓名乔瑞平乔瑞平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学科门类学科门类文文 学学提交论文日期提交论文日期专业名称专业名称 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成绩评定等级成绩评定等级I摘摘 要要悲剧性是悲剧文学艺术形式所具有的独特审美特征,它指的是在具体的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悲怆、沉郁、激慨的氛围和情愫。悲剧性

2、历来是研究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的价值向度。当代著名作家余华的作品始终带有浓郁的悲情气氛,其新作兄弟承袭了以往作品中对人的悲剧性存在的揭示,写出了时代转变中个体命运的无常,兄弟两人在命运中辗转,在尘世中沉浮,个人与世界仍然在尖锐地对立,情感的毁灭、人性的迷失、无尽的苦难,这一切都注定了他们的悲剧人生。本文主要从情感、人物和叙述模式三方面分析余华兄弟的悲剧性,并阐明:余华作品所具有的宿命般的一悲到底的悲剧意识和重复循环的叙述模式呈现出作者鲜明的个性特点,对中国新时期悲剧文学的创作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关键字关键字:兄弟;悲剧性;叙述模式IIAbstractTragedy is the tragedy o

3、f literary and artistic forms of the uniqu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which refers to the specific reflected in the work of a sorrowful, depressed, excited atmosphere and generous feelings. Tragic is the study of literature has always been an important dimension of value. The works of famous contem

4、porary writer Yu Hua has always been sad with a strong atmosphere of his new novel brothers inherited the previous works on the tragic human existence revealed the change of time to write the impermanence of individual destiny, the destiny of two brothers The twists and turns, ups and downs in the e

5、arth, the individual and the world is still sharply antagonistic, emotional destruction, humanity lost, endless suffering, all the tragedy of their doomed life. This article from the emotions, characters and narrative mode of the three Brothers, the tragic, and stated: works by Yu Hua has a fatalist

6、ic sense of grief in the end the tragedy of the narrative mode and repeat cycle showing a distinct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 New China, the tragedy of the creation of a certain literary inspiration.Key words: Brothers; Tragic; Narrative mode III目目 录录摘 要.IAbstract.II引 言.1一、情感悲剧:爱情和亲情的毁灭.2(一)文革

7、中毁灭于荒诞和疯狂的爱情、亲情.2(二)现代社会中毁灭于金钱和欲望的爱情、亲情.3二、人物悲剧:在苦难中挣扎、痛苦、绝望、死亡.4(一)文革中非理性社会下的人物悲剧.4(二)现代社会中金钱统治下的人物悲剧.6三、悲剧的叙述模式:重复与循环.8(一)叙述方式的循环往复.8(二)主题和意象的不断重复.9结 语.10注 释.10参考文献.12谢 辞.13咸阳师范学院 2011 届本科毕业毕业论文1引 言20 世纪 80 年代余华凭借十八岁出门远行初登中国文坛,从一个极端牙医成为一个先锋作家,以“无我的叙述模式”创作了诸如一九八六年现实一种河边的错误等作品,呈现了一个个散发着浓郁血腥气息,笼罩着无边苦

8、难阴霾的世界。之后他转入民间创作的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均引起了巨大反响,在血腥、暴力之外终于有了一种温情,其后便是余华长达十年的沉寂,直到 2005 年兄弟(上部)出版,虽然引起了评论界冰炭难容的两极论争却一路畅销。在兄弟中,余华一改以往的冷静与克制,用夸张粗鄙、轻松幽默的手法叙述了两个异姓兄弟在文革和现代两个时代转变中的生活变化,写出了个体命运在历史变化中的无常和荒诞的现实中人性的迷失。相对于整个刘镇的喜气洋洋,宋钢和李光头的却在恩怨交集中走向毁灭和孤独。余华的作品大多呈现出强烈的悲剧性审美体验,这也是余华作品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时代交替的大背景中,这种“悲剧性”不再单纯体现为个体的苦难

9、与不幸,也显现出人性的堕落与生命的沉浮。本文在搜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主要运用中国美学家和作家对悲剧理论的阐述来对兄弟这部作品的悲剧性进行分析与探究。从而得出,余华所具有的悲剧意识和独特的叙述模式不仅使其作品本身的内涵更为丰富,而且对于悲剧文学的创作也是一个很好的借鉴。兄弟作为余华“十年磨一剑”的得意之作,在狂欢式的的叙述层面之下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悲怆之气。余华曾在后记中如是说:“兄弟是两个时代相遇以后出生的小说,前一个是文革中的故事,那是一个精神狂热、本能压抑和命运惨烈的时代,相当于欧洲的中世纪;后一个是现在的故事,那是一个伦理颠覆、浮躁纵欲和众生万象的时代,更甚于今天的欧洲连结这两个时代的纽带

10、就是这兄弟两人,他们的生活在裂变中裂变,他们的悲喜在爆发中爆发,他们的命运和这两个时代一样地天翻地覆,最终他们必须恩怨交集地自食其果。”当然,悲剧的目的不是使人陷入痛苦之中,而是通过情感的宣泄让我们的心灵得到“净化”,把人引入更高的境界。论余华兄弟的悲剧性2一、情感悲剧:爱情和亲情的毁灭一、情感悲剧:爱情和亲情的毁灭在余华的作品中几乎很难寻到浓情蜜意的影子,黄昏里的男孩中失去孩子的孙福残忍地虐待一个流浪的男孩,古典爱情又以悲惨的结局颠覆了才子佳人的传统爱情,在细雨中呼喊则亲情淡漠,家人之间互相陷害和防备。鲁迅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从情感关系上来讲,人生中最美好最有价值的东

11、西莫过于亲情和爱情,然而在作品中,不不管在哪个时代这种美好总是被无情地毁灭。(一)文革中毁灭于荒诞和疯狂的爱情、亲情(一)文革中毁灭于荒诞和疯狂的爱情、亲情兄弟一开篇的偷窥事件便将李光头的母亲李兰带入了双重痛苦的深渊,十几年前她丈夫带给她的耻辱又一次重演,从此她不得不和十几年前一样只敢在晚上出门,走路永远低着头贴着墙角,甚至在别人喊她的名字时,她都“中弹似的浑身一颤”。刘山峰这种荒唐的行为,无疑是本能压抑的时代中走向另一极端的表现,他作为李兰的丈夫没有给李兰任何温情,在他因偷窥而臭气熏天地离开人间后,李兰甚至曾想过自杀,不幸的是那个曾让她努力活下来的儿子却使她陷入更深的痛苦。在这里,家庭的亲情

12、温暖在荒诞的世界里被剥离的一丝不剩。然而悲剧才刚刚开始,文革来了,将李兰重组的幸福家庭冲击的支离破碎,那个曾给过她巨大幸福的完美丈夫宋凡平,在她去上海看病期间被打成了反动派,在一次次洗劫似地抄家中,原本温馨的家变得面目全非,她的两个儿子饥肠辘辘地游荡在大街上,不停地躲避着三个中学生的“扫荡腿”,两个不到十岁的孩子,不得不学着自己做饭,在菜尽米绝之后,只能一口盐一口水的充饥。当李兰看病回来的时候,她的丈夫已死于“红袖章”的屠杀,她自己则开始了漫长的“地主婆”生活,平静幸福的家庭生活遭到外部世界无情地破坏。李兰和宋凡平这段文革时期的爱情是刻骨铭心,宋凡平给了李兰重生的勇气和信心,让她感到从未有过的

13、幸福,宋凡平曾在一次经典扣篮后当着全镇人的面抱起了李兰,这是他发自内心的情感流露,超越了世俗,在那个有道德洁癖的疯狂禁欲的年代这种浪漫是惊世骇俗的。宋凡平对李兰的爱很深沉,尤其是他为李兰洗头这一细节非常动人,平凡质朴的爱情渗透在生活细节中显得更为感人肺腑。宋凡平的死是一个撕扯人心的过程,他一次次地在死亡面前显示了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死而复生,生而复死,悲壮至极。他在挥舞的棍棒咸阳师范学院 2011 届本科毕业毕业论文3中买票,受伤倒地后听到检票员的声音竟然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于是再次被打倒,木棍捅进了他的腹部,可谁也没有想到,当长途汽车从车站里驶出后,他又从昏迷中苏醒,而且站起来摇晃地走了两步,望着远去的汽车说:“我还没上车呢”一个爱的承诺,竟会使人产生如此巨大的生命能量。李兰是一个一生都在坚强与软弱中摇摆的女人,面对宋凡平的死她悲痛欲绝却又异常坚强,她骄傲地面对别人的指指点点,一直到把宋凡平的尸体拖到乡下埋葬后才放声大哭。李兰按照当地风俗给宋凡平守孝,她整整七年没有洗头发,只擦头油,恶臭难闻。在她感觉自己时日无多时,才去洗了头发,然而青丝一洗成白发,连自己的亲生儿子都没有认出她。个人的生活在社会现实面前显得单薄脆弱,可是在这个疯狂的时代,这样的家庭又何止一个。作为施暴者的孙伟一家也一样被残害,孙伟在街上被剪头发的红袖章剪断了动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