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报告(下乡调查报告)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691202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实践报告(下乡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社会实践报告(下乡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社会实践报告(下乡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实践报告(下乡调查报告)(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寒假社会实践报告寒假社会实践报告大学生实践报告 目的:深入农村,与村民攀谈,搞调查 , 时间:2011 年 1 月 26 日至 1 月 29 日 地点:岳阳市岳阳县筻口镇三港村 实践人:城南学院交通运输工程系道路 0904 班 高威 一 调查数据 概况: 三港村共有 230 户约 500 口人,住房占地约 100 亩,耕地 105 亩。 人均亩收入为 3800 元。 (一) 经济收入状况 经济收入以农作物为主,辅以副业如养鸡。农作物收入占经济总收入 60%。农作物 包括水稻和制种。水稻是他们主要的粮食,每天都吃这个。制种业是新兴产业,包括西瓜、 西红柿、辣椒四个品种,种植面积在 50 亩左右每

2、亩毛收入一万元左右。 比种水稻赚钱些。(二) 受教育状况 村民中有 30%受过初等教育、3%受到过高等教育。现在村里只有 10 个高中生。如今儿 童的上学年龄限制到 6 岁。 (三) 生活状况 据调查村民的粮食、蔬菜都自给,只买一些油盐、肉制品,因此大部分家庭每月生活 费在 200 元以下。二 下乡感悟 (一)农村教育的情况 人们在形容农村的教育状况时总是用“适龄儿童入学率低“、“失学率高“、“教育状况落 后“等短语一言概之。这就模糊了教育落后的根本原因。我想农民认为读书出来一样打工有 的还找不到工作从而不送他们读书。 经过这一段时间与乡亲们的接触,我深深地感到:农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比起城市有

3、 过之而无不及,甚至越是贫穷地区的人们对教育的渴望越强烈。教育滞后的根源不在于观 念的落后而在于经济的落后. 让我来看一组调查结果,在我们调查的家庭中有 80%的家庭的三分之二家庭收入用于 孩子的教育,大部分的家长非常希望孩子能上到大学.我依然清楚地记得乡亲们朴实的话语, 搞调查时,当问及孩子们的学习情况时,他们总说:我的孩子能像你一样就好了.其实我们这么 辛苦,就希望他们多学点东西,找一条好的出路. 由此,我转过头来想一想,一个地区是否重视教育能单凭入学率或人口文化水平来衡 量吗?答案是否定的。对于农村来说,判断人们重视教育程度的标准应是他们用于教育的 开支所占家庭收入的比重。虽然农村地区经

4、济落后,但也正因为落后,他们比城里人更渴 望受到教育、更渴望“个个都能考上大学“!当你看到山上村的乡亲省吃俭用供孩子们上学 的时候;当你听到老汉说“砸锅卖铁也得上“的时候,你还会说他们不重视教育、还在扳着 指头数有几个失学儿童吗?!那么,盲目地给老少边穷地区扣上“不重视教育“、“教育意识 薄“之类的帽 子是不是过于武断、是否含有某些歧视成份呢? (二)乡亲致富的想法 从准备下乡到下乡结束,我的心情经历过一次次的万千感慨、一遍遍的心潮澎湃。在与我老 家乡亲们从接触到磨合再到打成一片,乡亲们对我的关怀备至,待我如亲生儿女, 我体会到乡亲们淳朴的情怀,也感受到了农村对知识的渴求,对富裕的渴望。面对这

5、份深 情我都想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为我老家的父老乡亲们做出贡献。然而现今我只能在山上村成 功致 富的经验的听他们明年的打算。 在村庄规划上,做到了公路通到家家户户大门口,极大地方便了村民;路旁栽种柿子树, 美化了村庄环境,又为村民增加了经济效益,可谓一举两得。这可能是我国农村规划的,大有 为 之大力宣传的必要。 经济发展方面,农业往立体结构方向发展。注意了抓好西瓜和加大力度发展高效水稻 同时保持粮食产量。此举既保证了村民粮食自给,又增加了经济收入。 精神文明建设,结合村民朴素民风,村民团结合作,保证了 村里良好风气的形成,为其 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当然,这取得的一切成绩离不开村领导付出的巨

6、大努力和广大村民的辛勤劳动。然而在 取得成功的同时,他们却没有止步不前,而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为此,需要父老乡亲们一同 探索前进的路。 乡亲们都想到建立自己村的米工厂,把自己生产的水稻打出后再销售出去,以获得更高的 利润。现在正在往这方面做。如今,农村收入不高,集体基金有限,还需要大大投资。 现在,村民们的收入主要是靠西瓜和种高效田。高效田是给别的公司制种,公司提供种子 和技术指导,并负责回收种子,村民只需出土地和劳力。通过这条路致富,村民是辛苦些,但比 较之下,这是迄今为止最有保障的致富之道。为此,加大宣传,极大限度地吸引更多的投资,发 展高效田,是山上村近几年致富的首选之路。 就那短短的三

7、天,我对我家乡的情感更深了。在以后的生活中,她会永远让我牵挂。有 时候我想,一个人也许就为某种情感而活,为某些人而活。生我者、我生者;养我者、我 养者;爱我者、我爱者,这也许就是一个人活着的理由。三港村的乡亲啊!我将在城市的 一角永远地为你们而活、而努力。 (三)下乡的意义 大学生参与下乡活动,是教育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一贯方针在新时期的集中体现,是青 年学生健康成长、将自身价值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的必由之路。 我们通过大学学习后,要想尽快的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适应社会的需要,就要在 学习期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社会位置,明确自己的历史使 命,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战胜

8、各种困难和挫折,锻炼意志和毅力,为适应以后的工作做 一定准备这是我参加下乡活动的目的之一 抓住有利时机参与各种形式的寒假下乡活动,把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于社会实践统一 起来,自觉走与实践相结合、努力缩短成长与社会需要之间的距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最需要的地方去见世面,长才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下乡,有利于增长才干。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的统一,走理论与实践相 结合的道路,历来是青年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社会实践是知识创新的源泉,是检验真理 的标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磨练意志,砥砺品格,把学得的知识用于实践,在实践中继 续学习提高,才能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实践以充分证明,社会实践促进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我从与人 民群众的广泛接触、了解、交流中受到真切的感染和体验,从无数活生生的典型事例中受 到深刻的启发和教育,使思想得到升华,社会责任感增强。在实践中 ,我的人生观、价值 观得到进一步的强化,提高了认识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