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企业失败案例分析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689739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知名企业失败案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知名企业失败案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知名企业失败案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知名企业失败案例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知名企业失败案例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知名企业失败案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名企业失败案例分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知名企业失败案例分析知名企业失败案例分析中国企业的悲哀之处,不在于挫折与失败,而在于迷失自我,最后使自己成了自己的囚徒。其一,成功依恋症。那些备受关注的失败者,都曾经有一个成功的过去。UT 斯达康的小灵通,开心网的“偷菜”与“买卖好友”,2005 年的博客网,2000 年 TOM 在线的无线增值但他们似乎忽略了,一时的成功可能是缘于创业者的个人英雄主义和激情,可能是源于偶然时机与特定文化特定需求的嫁接,可能是源于投机和误打误撞中上帝的恩赐。其二,做大做强综合症。一是疯狂地收购,陈天桥执掌的盛大一心打造“娱乐帝国”,2006 年至今,直接或间接收购了 180 多家公司,但华影盛世、华友世纪、盛

2、世骄阳似乎都打了水漂,没了“后续答案”。二是疯狂地多元,太子奶在奶业基本成功的基础上,童装、商业、化妆品、食品、传媒等,快步踏入,结果拉长了战线,分散了资源和精力,资金链断裂便轰然坍塌。三是美尼尔病,企业一心向世界 500 强冲刺的过程中,盲目求大求快,不重视企业自身资源能力的培养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其三,主体迷失症。每一个创业者都立志做“美国的Google”、“美国的 Yahoo”、“美国的 Amazon”、“美国的 Facebook”、“美国的 Twitter”、“美国的Groupon”结果 PPG 没有成为 Lands End,FM365 没有成为 AOL,港湾没有成为华为,8848 没有

3、成为 Amazon,盛大盒子没有成为 Sony在全球竞争时代,学习借鉴非常重要,但过于强调模仿学习,不仅丧失了创新,丧失了引领国际化与趋势的可能。更重要的是,企业丧失主体性的过程中,国际热钱资本的因素也是不可忽略的。搜狐的张朝阳说:“一直在紧跟着华尔街的指挥来做事,太看重短期盈利产品,每个季度都在为应付财报数字而发愁。” 开心网:开心不起来开心网:开心不起来Alexa 数据显示,自 2010 年 2 月开心网推出一款“开心餐厅”的游戏带来了一次流量高峰之后,便一路下滑,一年半时间,开心网的每日用户量跌去约 70%。而最近 3 个月,开心网的页面访问量下跌高达 38.74%。曾经盛极一时的互联网

4、黑马,如今慢慢被漂白,并正在被抛弃。2008 年 2 月,开心网悄然上线,不久即获得北极光500 万美元投资,次年又再次吸入包括启明创投、北极光创投和新浪网总投资金额为 2000 万美元的资金,估值一度达到 1 亿美元。然而今天,其不但跌落神坛,难以比肩新浪微博、人人网、腾讯朋友等 SNS 社区网站,而且陨落之快让人惊讶。此外,开心网还调整了团购模式,将旗下的团购产品与客户服务将全部移交给团购网站 F 团,未来只提供第三方平台服务,业界对此不仅难以认同,反而更多了几分唱衰之声。教训:SNS 的精髓是社会关系,互联网的精神是开放,违背了这两点,开心网收获的只有落寞。比亚迪:陷入梦魇比亚迪:陷入梦

5、魇从 2010 年开始,比亚迪一直在销量持续下降和糟糕的财报中苦苦挣扎,期间经销商退网风波更是暴露了比亚迪深层次的问题。2011 年 9 月 26 日,比亚迪 H 股盘中跌破11 港元,从 2008 年入股算来年化收益率仅有 11%。2011 年中报披露,比亚迪前 6 个月实现收入约 215 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 11.4%;净利润 2.75 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8.63%;净资产收益率亦从 13.82%巨降至 1.43%。比亚迪陷入了难以止跌的梦靥中。实际上,比亚迪目前的利润仍然主要来自于传统汽车领域,其真正竞争力不是新技术领先实力,而是将中国劳动力优势发挥到极致所创造的特定生产研发方式。

6、而眼下,巴菲特投资比亚迪的光环不再,新能源汽车的概念破灭,比亚迪前路已无光明。尽管汽车业务不景气而且资金链紧张,比亚迪扩张之心仍炽。中报披露的 12 项在建工程总预算高达 200 亿元。这些项目在拿地审批之时都是向各地方政府立了“军令状”的,想停都停不下来。教训:企业持续发展依靠的是新技术领先实力而不是忽悠新能源概念,更不会是巴菲特的光环。 ITATITAT:违背常识的代价:违背常识的代价ITAT 留给业界的创新之举是将无名的中小服装厂与空置的卖场实现对接。“铁三角”模式随之成型:生产厂家(供应商)负责供货,业主(场地提供商)负责提供物业场所,而 ITAT 则全面负责店面经营管理;三方共担风险

7、,共享利润:物业业主承担浮动场租风险,供应商承担库存风险和物流配送费用,ITAT 承担推广费用和工资;比例分成为:厂家 54%-60%,物业业主 10%-15%,而 ITAT 则可获得 25%-36%。ITAT 几乎粉碎了零售业的所有常识。如果把 ITAT 这套“零货款、零场租、零库存”模式,换一种诠释,就是:“(没人要的衣服+没人去的地段+二流 ERP 系统+混乱的业态)广告的狂轰滥炸=中国最冒进的零售商”。但港交所显然没有上当,在近乎车轮战的 100 多个问题问过后,他们对这个成长过快公司的可持续性提出了严重的质疑。尔后他们得出结论,如果 ITAT 出现亏损,它那种利益共享的机制就会全面崩

8、溃,而这恰恰无法保证更多股民的利益。教训:(没人要的衣服+没人去的地段+二流 ERP 系统+混乱的业态)广告的狂轰滥炸=中国最成功的零售商?用脚趾头思考,都不会成立。九城:懈怠之灾九城:懈怠之灾2009 年 4 月 15 日,时任九城 CEO 陈晓薇的一封内部邮件的曝光,向公众“明示”了九城与魔兽世界的分手。2009 年,九城收入为 1.11 亿美元,这个数字已经不及2008 年的一半。2010 年,九城的营收仅为 1558 万美元,只有 2008 年全年 2.5 亿美元营收的 6%左右。这意味着,在失去魔兽世界后,九城失去了 94%的营业收入。与此相应的是,九城开始陷入无休止的亏损,截至 2

9、011 年第二季度,九城已经连续亏损了 10 个季度。根据 2010 年全年以及 2011 年一、二季度的财报数据推算,九城每个季度主营业务净亏损在 1000 万-1200 万美元左右。同时每个季度会产生 1000 万美元左右的净现金流出。如果一定要为九城今天的困境找一个原因,根源其实就是两个字:懈怠。从九城拿下魔兽世界代理权开始,整个九城都躺在魔兽世界上睡大觉。魔兽世界为九城带了巨大的收益和名气,让九城一跃成为最知名的网游公司之一,但在人员构成、组织体系、产品研发运营等,九城并没有借着形势大好的时候进行调整。教训:成也魔兽世界,败也魔兽世界,一款产品打下江山,却也成了裹足不前的最大理由。 Z

10、COMZCOM:黎明前的溃败:黎明前的溃败2006 年 4 月,ZCOM 获得了 SIG 领衔、凯雷跟投的千万美元投资。ZCOM 在 2007 年最鼎盛时期员工人数达 200 多人,但在高层出走和屡次裁员之后,所有员工加起来只有不到30 人。目前 ZCOM 仅仅是维护形态,业务仍然是集中在电子杂志上,主要收入来源是品牌广告、效果广告和手机等合作渠道。至于盈利,已经不能恢复到能够正常维系企业发展的程度。没有刊号的限制,没有纸张和印刷费用,低廉的发行成本,这一切让人们对电子杂志这一新兴媒体寄予了无限的遐想。问题是,在这个并不缺钱的行业,为何连这些龙头企业都难以为继?高昂的成本是一大原因。由于整个产

11、业链还不成熟,缺乏好的内容提供商,为了从传统的内容供应商处获取内容,由此也就产生了大量的运营费用。然而,在庞大的投入之后,电子杂志平台的收入却并不乐观。与其他互联网企业和平面媒体的模式一样,电子杂志的收入也是两个来源,要么靠发行向用户收费,要么靠广告向企业收费。但这两种收入模式都不成熟。教训:成本高昂、盈利困难、管理混乱,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将“钱景”变成现金流。炎黄传媒:炎黄传媒:“捧杀捧杀”致死致死炎黄传媒曾经风光无限,创立 4 年时间,融资达 4500万美元,2008 年初时号称占领全国医院液晶广告市场 80%的份额;它的崩盘同样令人目瞪口呆,2008 年 10 月,投资方全面冻结炎黄账户

12、,炎黄传媒从高峰期的几千人迅速裁员到只有几十人。它曾经强势崛起,霸气十足,常常出价比对手高几倍,甚至 10 倍的价格争抢地盘;它的陨落同样精彩至极,一天之内,投资方与创始人上演相互罢免、各拿公章要挟的全武行。液晶广告市场已经是一块细分市场,而医院的液晶广告又更加细分了,支撑起一家独立的上市公司,风险一定大于机遇。户外广告的商业模式实际上非常简单,可模仿性非常强,最主要的是对稀缺性资源的抢占。越是简单的模式,对规模和资本的要求越高,在某种意义上,规模和资本几乎是企业防守的唯一护城河。分众之外,被风投追捧的 10 多家企业,实际上从起步开始就注定了难以做大的宿命。作为一个创业项目并无不可,但是如果

13、瞄准上市则有些好高骛远了。即使楼宇液晶这块最大的细分领域,也容不下 2 家上市企业,聚众最后落到被分众收购的下场即是明证。教训:格局重于市场,快慢取决于储备。这是一个强者恒强的时代,弱者需要的是蛰伏与时机,而非搏命。 昌盛集团:昌盛集团:“对赌协议对赌协议”的牺牲品的牺牲品上世纪 90 年代初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刚刚启动。做包装纸箱起家的邹锡昌选择了大胆进入此领域。以后的几年,他相继开发了天秀大厦等名盘,赶上了广州房地产的第一次热潮。2000 年左右,邹锡昌的地产王国达到了鼎盛时期。然而,在这个被人称为暴利的行业里,邹锡昌起了大早,却揽了个败局。更吊诡的是,置昌盛集团于死地的,仅是邹锡昌与高盛签

14、下的一纸如“慢性毒药”的协议。2006 年 12 月 18 日, 昌盛集团与高盛旗下创投基金GSSIA 签订协议,向后者发行 2500 万美元可赎回可转换债券,利率为 7%,约占当时已发行股本的 12%左右。同时,双方订立 2007 年底之前上市“对赌”协议:如果上市成功,高盛可以占昌盛 12.5%的股份;反之,若昌盛集团没有在债券的年期内进行首次公开发售,创投基金可要求邹锡昌按预定的价格购买其所持全部可赎回可转换债券。另外,若昌盛集团未能在年期内偿还本金,该项可转债的利息便按每年 28%计算。这个协议看似没有大的问题,唯一的焦点在于罚息过高,一旦上市失败,对任何一家公司几乎都足以致命。教训:

15、你可以相信外资投行,但必须自己有足够的判断力和鉴别力,因为大多时候,外资投行只不过是一只想狠赚一笔就脱身的狼。 分贝网分贝网: :走上歪门邪道走上歪门邪道2003 年 6 月,郑立创建的 163888 网站开发了 K8 录歌软件,163888 逐渐成了中国首屈一指的网络歌手聚集地。香香、杨臣刚等网络歌手在网站成功推出,老鼠爱大米等网络歌曲风靡一时,注册用户达到 1200 万。号称“华人第一音乐社区”的 163888 在 2004 年 10 月获得 IDG200 万美元投资。2006 年又获得阿尔卡特 VC 的 600 万美元投资。2007 年 6 月,网站改名分贝网,但依靠卖空间和收取会员费的

16、盈利模式难以为继,广告成了分贝网主要的收入来源。2009 年,郑立涉嫌经营色情视频聊天业务被捕。公司始终处于亏损状态,新的投资却始终没有到位。教训:两轮融资 800 万美元打了水漂。第一,有效的盈利模式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第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Mysee:Mysee:浮华之败浮华之败2005 年 2 月,高燃创立国内最早进行 P2P 视频直播研发技术的公司 MyS,蒋锡培投资了 100 万元人民币。2006 年初,北极光和赛伯乐等机构又投了 200 万美元。但MySee 烧钱的速度太快了,几十个人,每个月要烧掉 100 多万元人民币,办公室光装修就花去 100 多万元人民币,还要花大量的资金购买视频内容。8 个月时间,200 万美元的投资款消耗殆尽。另外,高燃时刻最关注的都是自己的知名度和形象,他到处演讲,宣扬创富成就,但只为自己做市场,不为公司做市场。在投资人看来,高燃拿投资人的钱去包装自己,甚至还有其他的用途,但就是没有用来给公司做企业。教训:北极光和赛伯乐等机构白白投资了 200 万美元。多做实事,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