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电气本科培养方案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45689697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0.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大电气本科培养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武大电气本科培养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武大电气本科培养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武大电气本科培养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武大电气本科培养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武大电气本科培养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大电气本科培养方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本文由y r y r y r 5200贡献d o c 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 查看。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方案2007. ( 2007.2 订 )1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学院简介: 学院简介: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的前身是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电 力工程系,始建于 1959 年,2000 年 12 月 由武汉大学等四校合并院系重组,正式 更名为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四十七年风雨历程、四十七年不懈努力,电气工程学 院现已成为具有较强实力、较大规模和鲜明 特色,国内知名的电力电气高级技术人才

2、 的培养基地,在全国同类专业中居于先进行列。学院现有高 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系 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三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具有电气工程一 级学科博 士学位授权点,该学科中包括的 6 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分别为高电压及绝缘技 术,电 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脉冲功率与等离子体,电力建设与 运营,汽车电子工程。 还建有电气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具有高电压及绝缘技术,电力 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电工理论及新技术、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五 个工学硕士点,电气工程专业工程硕士点。本科专业名称 是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本科 专业是按国家教育部引导性专业目录设置的宽口径专业,

3、面向全国招生。 在校本科人 数:2006 年 1190 人、2005 年 1150 人、2004 年 1155 人、2003 年 1089 人。 电 气工程学院现有教职工 149 人,其中教授 29 人,博士生导师 18 人,副教授 33 人 ,89 名专任 教师中 43 人具有博士学位,占教师总数的 48.3%。还聘请陈清泉院士 、马伟民院士等多名国内外知名 专家为兼职或讲座教授。现任院长为清华大学学 者孙元章教授(外聘) 。 目前,电气工程学院在校本科生 1190 人,博士生 114 名 ,硕士生 406 名,工程硕士生 231 人。已 培养各类毕业生累计 20000 多名,他们 大都成为

4、所在单位的技术骨干,不少人走上各级领导岗位或成 为学术带头人。 电气 工程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科研实力强,成果丰硕。近年来,在国内外发表了大量的学 术论文 (其中进入国际三大检索的有 300 余篇) ,出版专著 20 余部,获得各类奖 励近百项,并在国内外拥有 多项专利。年科研经费突破 2000 万元。 学院现设有高 电压与绝缘技术研究所、大电网安全研究所、电磁发射研究所、电力自动化研究所、电力电子技术研究所、电机与控制研究所、电气信息研究所、电工新技术研究所等 8 个研究所,建有 国家工科基础课程电工电子教学基地、电工技术训练中心。其中与 电气信息学院等共建的电工电子教 学基地是国家工科基础课

5、程示范教学基地,新近建 成的电工技术训练中心面向全校开设电工实践技能 训练。 电气工程学院注重学科建 设和发展,注重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管理严谨,注重加强2基础理论、拓宽专业口径、加强学生创新理念和工程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其 人才培养质量和声誉 居于全国高校同类专业前列。 学院确定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 以教学特别是本科教学为基础、以科研为支撑,建设教学创全国 优秀、学科创全国重 点、科研创全国前列的高水平研究型电气工程学院,创造条件使我院本科生培养 向电 气信息大类拓展、建设电气工程国家重点学科的目标定位,使我院跻身国内一流并在 国际上有一 定影响的电气工程学院。专业代码、 一、

6、专业代码、名称 专业代码: 080601Y 专业名称: 电气工程 与自动化 El e c t r i c a l En g i n e e r i n g a n d Au t o m a t i o n二、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创造、创新、创业理 念和能力,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 有关的规划、设计、建设、电力系统调度运行维护、 自动控制及保护、电力电子技术、电力信息 处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 工作的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复合型高级 工程技术人才。三、专业特色和培养要求 本专业是按国家教育部工程类引导性专业目录设置的 宽口径专业,主要特点是电气工程与

7、自动 化相结合、强电与弱电相结合、电工技术与 电子技术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理论研究与技术 应用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p a g e 1,培养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强弱电兼顾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学生主要掌握电工理论 、电子学、控制理论、电气工程基础、高电压技术,电力系统运行与控 制、信息和通 信技术以及计算机应用等方面较宽广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掌握一定人文社会和经济管理知识。要求学生具备优秀电气工程技术分析、系统运行与控制技术 的基本能力, 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四、学制和学分要求 学 制: 四年学分要求: 150 分3五、学位授予 授 予: 工学学士学位。六、专业主干(核心)课程

8、 专业主干(核心) 学科基础平台课程走进电世 界 学科理论平台课程电气工程基础 学科实验平台课程电路综合实验、电工 实践训练、电子技术综合实验 其他主干课程 电路、工程电磁场、电子技术基础、电 机学、自动控制理论、计算机基础及应用、电力系统分 析、高电压技术、电力电子技 术、数据通信与网络。七、双语课程 电路(El e c t r i c Ci r c u i t s ) 数据通信与网络(Da t a Co m m u n i c a t i o n An d Ne t w o r k s ) 、 八、主要实验和实践性教学要求 主要实验和实践性教学要 求 教学 金工实践训练、电工实践训练、电路

9、综合实验、电子技术综合实验、电机及 电力拖动实验、计 算机技术课程设计、电气工程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 业设计。九、毕业生条件及其它必要的说明 学生政治思想合格、没有记过以上处分、没 有试读记录、修满规定学分、参加所有实践教学合 格、毕业论文成绩合格、英语通过 国家四级考试、满足武汉大学学生学籍管理的毕业条件,授予工 学学士学位。4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教学进程表 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 化专业教学进程表 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课程 类别 课程 编号 140* 140* 课 程 名 称 学 分 数 3 学时类型 总学 时 54 讲 课 36 实 验 实 践 18 上 机 设

10、 计 1 2 3 各学期学时学分分配 3 4 5 67 8 开课 学院 政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140* 140* 必 140* 140* 通 识 教 育 课 课 140* 140* 140* 140* 140* 140* 140* 140* 公共 选修 修 140* 140*理论和“三个代表” 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思 想道德修养 和法律基础 体 育 军事理论 英 语 计算机基础与应610872366政管2 3 4 1 12 436 54 144 18 216 7236 36 144 18 216 72 72 18 3 1 1 3

11、 22政管 政管111体 军3 233外 计算p a g e 2见全校通识教育选修课总表(分为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学与自然科学、中华 文明与外国文化、跨学科领域五大类, 见全校通识教育选修课总表(分为人文科学、 社会科学、数学与自然科学、中华文明与外国文化、跨学科领域五大类, 选修课总表个学分, 个学分。 学分。 学生在每个领域至少选修 2 个学分,总共最低修满 12个学分。其中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类至少修 4 学分。学生选修与 本专业重复或相近 的课程,不计入通识教育学分。跨领域的课程承认学分。 ) 本专业重复或相近的课 程,不计入通识教育学分。跨领域的课程承认学分。 合 计 走进电世界(附

12、认识实习) 附认识实习)47 1.5 6 10 2 5 3 2 3 2 2.5 5 2 2 2 2 2 2 1846 27 108 180 36 90 54 36 54 36 45 90 36 36 36 36 36 36 18 20 108 18 0 36 90 52 36 54 36 40 90 36 36 36 36 36 36 18 12 2 2 2 2 2 2 1 10 3 4 2 32 2.5 2 5 5 2 3 2 3 7 1.5 3 3 电气 电气 数 数 理 电气 电气 电气 电气 电气电气 数 数 数 理 电气 电气 电气平台 课08 08 07 07电 路 高等数学 线性

13、代数 大学物理 自动控制理论 电磁场 模拟电子技术 数字 电子技术 信号与系统 电 机 学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数值计算方 法 数值计算方法 数学物理方程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企业管理概 论必 修 专 业 基 础 课 程 课07 08 08 08 08 08 08 07选 修 课 9 学分07 07 07 08 08 085其中 数学 4 学分08 08 08 08 合工程项目管理与监理 发电厂热能动力 发电厂热能动力 热能 工程力学 工程制 图 计1 1 2 2 5118 18 36 36 91818 18 36 36 2 21 1电气 动机 土建 城设课

14、程 类别平台课课程 编号 08 08课 程 名 称 电气工程基础 (附课程设计 附课程设计) 附课程设计 电力系统分 析 高电压工程基础 电力电子技术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电力系统运 行与控制 电力系统自动化 电力系统自动化 电力系统规划与可靠性 电力市场概论 电 力系统仿真技术 电力系统仿真技术 高电压绝缘与检测技术 高电压试验技术 高电压 试验技术 电力系统过电压 电力系统电磁兼容 高压电器 脉冲功率基础 电力电子装置 及其控 电力电子装置 及其控 制系统 新能源与分布式发电 信号检测与控制 电机拖 动与控制 电机拖动与控制 微计算机硬件及其应用 数据通 数据通信与网络 现

15、代通信 技术 电气工程新技术专题 合 计学分 数总 学 时 90 36 36 36 36 36 36 36 18 36 36 27 36 36 27 36 36 27 36学时类型 讲 课 90 34 36 34 34 36 36 36 18 36 34 27 34 36 27 36 36 27 36 4 4 4 4 4 8 实 验 实 上 践 机 设 计 1 2各学期学时学分分配 3 4 5 3 6 2 2 2 2 2 2 2 2 1 2 2 1.5 2 2 1.5 2 2 7 8 开课 学院 电气 电气 电气 电气 电气 电气 电气 电气 电气 电气 电气 电气 电 气 电气 电气 电气

16、电气5 2 2 2 2 2 2 2 1 2 2 1.5 2 2 1.5 2 2 1.5 2 1.5 2.5 2 2 2 33p a g e 3必 修 课08 08 08 08 08 08 08 08专08 08选业08 08 08 08修 课 课2008学分08 08 081.5 2 1.5 12 4 2 2 2 2.5电气 电气 电气 电气 电气 电气 电气27 27 45 45 36 340808 08 0836 36 36 36 5946课程 类别课程 编号 13 13 13 13课 程 名 称学 分 数 1 1 1.5 1.5 1.5 0.5 0.5 1 1.5 8 1.0 1.0 1.0 1.0 19总 学 时 2周 36 2周 27 27 27 1周 1周 2周 3周 16 周 3周 2周 学时类型 讲 课 实 验 实 践 上 机 设 计 1 2各学期学时学分分配 3 4 5 6 7 8 开课 学院生产劳动 物理实验 工程训练 工程训练 电路综合实验 电路综合实验 电工实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