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症刮痧疗法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689691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眩晕症刮痧疗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眩晕症刮痧疗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眩晕症刮痧疗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眩晕症刮痧疗法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眩晕症刮痧疗法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眩晕症刮痧疗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眩晕症刮痧疗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眩晕症刮痧疗法眩晕由风阳上扰,痰瘀内阻或脑髓不充,脑窍失养所致,临床以头晕、眼花为主症的一类病症。眩晕的临床表现,轻者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严重时可突然仆倒。临床一骰分为气血亏虚与痰浊阻滞 2 型。一、气血亏虚一、气血亏虚(一)症状以头晕目眩,面色苍白,神疲乏力为主症。(二)治法(1)选穴 百会、血海、膈俞、足三里、三阴交、气海。(见图 2-8-1、图 2-8-2、图 2-8- 3、图 2-8-4、图 2-7-1、图 2-6-4)(2)定位 百会: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叉处。血海:屈膝,在髌骨底内侧缘上 2 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

2、起处。膈俞:在背部,当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足三里:膝盖下 3 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 3 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气海: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 1.5 寸。(3)刮拭顺序 先按揉头顶百会,其次刮背部膈俞,然后刮腹部气海穴,再刮下肢内侧血海至三阴交,最后刮下肢外侧足三里。(4)刮拭方法 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按揉头顶百会穴,约 3 分钟,用力不宜过猛。背部膈俞穴,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以出痧为度。刮拭腹部正中线气海穴,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刮拭下肢内侧部血海至三阴交穴,由上向下刮,在膝关节处可作停顿,或分段刮至三

3、阴交穴,在三阴交穴处重刮,刮 30 次,出痧为度。最后重刮足三里,各 30 次,不出痧。二、痰浊阻滞二、痰浊阻滞(一)症状。头重如裹,视物眩转,胸闷作呕,呕吐痰涎。(二)治法(1)选穴 阴陵泉、丰隆、中脘、内关、头维、百会。(见图 2-8-1、图 2-8-2、图 2-8-3、图 2-8-5、图 2-7-3)(2)定位 阴陵泉: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下缘凹陷处。丰隆: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 8 寸,胫骨前缘外二横指(中指)处。中脘:仰卧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 4寸。内关: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 2 寸,在桡则腕屈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取穴。头维:在头侧部,当额角发际上 O.5 寸,头正中

4、线旁开 4.5 寸。百会: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叉处。(3)刮拭顺序 先按揉头顶百会穴,再按揉头两侧头维穴,然后刮腹部中脘穴,再刮前臂内关穴,刮下肢内侧阴陵泉,最后刮下肢外侧丰隆穴。(4)刮拭方法 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按揉头顶百会穴和头维穴,各约 3 分钟,用力不宜过猛。刮拭腹部正中线中脘穴,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刮拭上肢内侧部内关穴,由上向下刮,用力轻柔,刮 30 次,出痧为度。最后重刮下肢内侧阴陵泉和外侧丰隆穴,各 30 次,可不出痧。三、病例三、病例刘某,男,60 岁。头晕、头痛、心悸、视物旋转,睡眠时亦感眩晕,血压 9570mmHg,面色苍白,稍感乏力,纳可,不渴,大便一天二次,成形,小便正常,面黑,舌淡多津,边有齿痕,太渊脉浮洪数。取百会、血海、膈俞、足三里、三阴交、气海,在涂刮痧油之后,各刮至出痧。治疗 4 次之后,视物旋转、睡眠时亦感眩晕症状消失,头痛、心悸症状缓解,继续治疗 4 次后,头痛、心悸基本消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