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建筑施工技术》模拟试卷1+答案

上传人:nt****6 文档编号:45689452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60.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升本《建筑施工技术》模拟试卷1+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专升本《建筑施工技术》模拟试卷1+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专升本《建筑施工技术》模拟试卷1+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专升本《建筑施工技术》模拟试卷1+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专升本《建筑施工技术》模拟试卷1+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专升本《建筑施工技术》模拟试卷1+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升本《建筑施工技术》模拟试卷1+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1 - 建筑施工(建筑施工(A)卷)卷 一、填空题: (本大题共一、填空题: (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 分,共分,共 40 分)分) 1、 在土方施工中, 按土的 分为八类, 前四类 为, 后四类为 。 2、预制桩施工多节桩的接桩:可用 、 或 ,前两 种接桩方法适用于各类土层,后者只适用于软弱土层。 3、砖砌体的砌筑质量应符合砖石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32002)的要求。做到 “ 、 、 、 ” 。 4、钢筋运到工地时,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 ,验收内容包括 和 ,并按有关规定取样进行 。 5、模板的拆除日期取决于 、 、 、 等因素。 6、无粘结预应力混凝

2、土楼盖结构的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宜先张拉 ,后张 拉 。 7、在结构安装中应根据 、 、 以及 和当地现有机械设备等确定机械类型。 8、在铺贴连续多跨或高低跨卷材防水屋面卷材时,应按 、 的顺序进行。 9、在防水混凝土施工中要求,底板的混凝土应 ,墙体不得留 。 10、装饰工程不仅能增加建筑物的美观和艺术形象,而且能改善清洁卫生条件,美化城市和 居住环境,有 、 、 、 的功能。 11、根据组织流水施工的工程对象范围,可分为 、 、 、 。 12、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有: 、 、 、 。 二、简答题: (本大题共二、简答题: (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分,共分,共

3、20 分)分) 13、场地平整施工中土方调配的目的是( ) 。 A、利于安排机械 B、使土方运输量最小 C、便于管理 D、加快进度 14、预制桩在插入时的垂直度偏差必须提高到( ) 。 A、0.5 B、1 C、1% D、0.5% 15、现浇框架结构中,柱子浇筑完毕后应停歇( )再浇筑梁板混凝土。 A、01h B、11.5h C、23h D、34h 16、24 m 以上的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剪刀撑设置要求为( ) 。 A、每隔四跨设置一道 B、每隔五跨设置一道 C、每隔六跨设置一道 D、沿整个立面连续设置 17、配有多根预应力筋的构件分批张拉预应力筋时应考虑( )的混凝土弹性压缩应力损 失。 A、先

4、张批预应力筋 B、后张批预应力筋 C、先、后张批预应力筋 D、混凝土 18、柱子平卧抗弯强度不满足时,应采用( ) 。 A、直吊绑扎 B、斜吊绑扎 C、二点绑扎 、一点绑扎 19、地下室底板混凝土施工后进行养护,其养护时间应为( ) 。 A、3d B、7d C、14d D、28d 20、抹灰时,阳角护角应采用( ) ,抹灰高度不低于 2 米。 - 2 -A、 11 水泥砂浆 B、12 水泥砂浆 C、12.5 水泥砂浆 D、13 水泥混合砂浆 21、技术交底属于下列哪项准备工作的内容( ) 。 A、技术准备 B、物质准备 C、现场准备 D、劳动组织准备 22、网络图中交叉箭杆的表达方法是( )

5、。 A、断路法 B、断线法 C、暗桥法 D、切断法 三、试述:流砂防治的途径和防治的措施。 (三、试述:流砂防治的途径和防治的措施。 (12 分)分) 四、试述:钢筋安装完毕后进行隐蔽验收检查的内容。 (四、试述:钢筋安装完毕后进行隐蔽验收检查的内容。 (12 分)分) 五、试述:砌筑用脚手架的作用和基本要求。 (五、试述:砌筑用脚手架的作用和基本要求。 (9 分)分) 六、试述:混凝土施工缝留设的基本原则及施工缝应如何处理。 (六、试述:混凝土施工缝留设的基本原则及施工缝应如何处理。 (12 分)分) 七、某基坑底长 80 m,宽 40 m,深 4.0 m,边坡坡度系数 m=0.5,基坑放坡

6、开挖施工地下室 工程,若采用原土回填地下室,剩余土方外运,地下室外围尺寸为 78 m38m;地下水采用 轻型井点降水, 井点管长 6m, 埋设点距离坑边为 1m, 地下水位在地面以下 1.5m 处。 问: (1) 计算该基坑开挖的填方量是多少? (2) 该基坑地下室回填后外运土方量 (松散状态) 是多少? (3)确定该井点的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 (已知:土的最初、最终可松性系数分别为 Ks=1.15,Ks=1.05) (15 分) 八、程由、四个施工过程组成;它在平面上划分为六个施工段;各个施工工程 在各个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如下表所示;施工过程完成后,其相应施工段至少应有技术 间歇一天。试编

7、制(横道)流水施工方案。并计算总工期。 (12 分) - 3 -流水节拍(天) 施工过程 名 称 2 4 3 2 3 4 4 2 3 4 2 4 3 2 4 3 4 2 2 4 3 4 3 2 九、网络图如图所示。 (18 分) 试求: (1)按图上计算法,计算ETi;LTi;ES;EF;LS;LF;TF;FF时间参数; (2)判断关键线路,用双箭线标注; (3)确定计算工期。 FFi-j LFi-j TFi-j LSi-j ESi-j EFi-j LTi ETi 事件时间参数 工作时间参数 11 5 2 3 4 6 7 A 5 B 6 H 7 D 5 E 5 J 5 C 3 G 4 - 4

8、-建筑施工(建筑施工(A)卷)卷卷答案 一、填空题: (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题 1 分,共 40 分) 1、开挖难易程度、土、岩石 2、焊接、法兰或硫磺胶泥锚接 3、横平竖直、砂浆饱满、组砌得当、接槎可靠 4、试验报告单、钢筋标牌、外观检查、机械性能试验 5、混凝土硬化的快慢、各个模板的用途、结构的性质、混凝土硬化时的气温 6、楼板、楼面梁 7、厂房跨度、构件重量、吊装高度、施工现场条件 8、先高跨后低跨、先远后近 9、连续浇筑、垂直施工缝 10、隔热、隔声、防腐、防潮 11、分项工程流水施工、分部工程流水施工、单位工程流水施工和群体工程流水施工 12、工程概况、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和施

9、工平面图 二、简答题: (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3、B 14、D 15、B 16、D 17、A 18、A 19、C 20、B 21、D 22、C 三、答:1、流砂的防治途径有:一是减小或平衡动水压力; (2 分) 二是截住地下水流; (2 分) 三是改变动水压力的方向; (2 分) 2、流砂防治的措施: (1)枯水期施工; (1 分) (2)打板桩; (1 分) (3)水下挖土; (1 分) (4)人工降低地下水位; (1 分) (5)地下连续墙法; (1 分) (6)抛大石 块,抢施工速度。 (1 分) 四、答: (1)根据设计图纸检查钢筋的钢号、直径、形状、

10、尺寸、根数、间距和锚固长度是 否正确,特别要注意检查负筋的位置; (2 分) (2)检查钢筋接头的位置挤搭接长度、接头数量是否符合要求; (2 分) (3)检查混凝土保护层是否符合要求; (2 分) (4)检查钢筋绑扎是否牢固,有无松动变形现象; (2 分) (5)钢筋表面不允许有油渍、漆污和颗粒状(片状)铁锈; (2 分) (6)安装钢筋时的允许偏差是否在规范规定范围内。 (2 分) 五、答:1、脚手架的作用是:为砌筑工程施工而搭设的堆放材料和工人施工作业用的临时 结构架。 (3 分) 2、搭设的基本要求: (1)有适当的宽度、步架高度和离墙距离,能满足工人操作、材料 堆放和运输要求; (1

11、.5 分) (2)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保证施工期间在各种荷载作用下,脚手架不变形、 不倾斜、不摇晃; (1.5 分) (3)搭设和搬运方便,能多次周转使用; (1.5 分) (4)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尽量节约材料。 (1.5 分) 六、 答: 1、 混凝土施工缝留设的原则是: 施工缝应留设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 (4 分) 2、施工缝的处理: (1)继续浇筑施工缝混凝土时,已浇筑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应不小 于 1.2Mpa; (2 分) (2)清除已硬化混凝土表面的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及软弱的混凝土层,并加以充分 湿润和冲洗干净,但不积水; (2 分) (3)浇筑混凝土之前,施工

12、缝处应先铺一层水泥浆或与混凝土同配合比的水泥砂浆;- 5 -(2 分) (4)浇筑时混凝土应细致捣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2 分) 七:解: (1)基坑开挖土方量计算: 放坡宽度 b4*0.52m A1=40*80=3200(1 分) A2=(40+2*2)(80+2*2)=3696 (1 分) A0=(40+2)(80+2)=3444(1 分) 土方量:V=( A1+4 A0+ A2)H/6=(3200+4*3444+3696)*4/6=13781.3m3(2 分) (2)外运土方量计算: 地下室体积 V1=38*78*4=11856m3(1 分) 外运土方量:V2=V-(V-V1)/

13、Ks/Ks =13781.3-(13781.3-11856)/1.05*1.15=13740m3(3 分) (3)井点平面及高程布置: 因基坑面积较大该井点系统平面布置应采用环形布置; (1 分)井点管埋设应使管 露出埋设面至少 0.2m, (1 分)基坑中心地下水位应降至坑底以下 0.5m 处; (1 分) 井点管埋设:H=H1+hIL40.5(2021)*1/10=6.8m超过(60.2)m(2 分) 井点管埋设应采取预先下挖 1.0m,然后再进行埋设,以满足基坑中心地下水位的 降水要求。 (1 分) 八、解:八、解:各专业工作队的累计加数列:2 6 9 11 14 18 (2 分) 4 6 9 13 15 19 3 5 9 12 16 18 2 6 9 13 16 18 错位相减: 2 2 3 3 1 3 19 (2 分) 4 3 4 4 3 3 18 3 3 3 3 3 2 18 最大流水步距:K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