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检测责任追究制度1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688889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检测责任追究制度1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检测责任追究制度1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检测责任追究制度1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检测责任追究制度1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检测责任追究制度1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检测责任追究制度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检测责任追究制度1(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检测责任追究制度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检测责任追究制度第一条第一条 为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制度执行力,增强中心检验、检测人员责任心,为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制度执行力,增强中心检验、检测人员责任心,使中心各项事务具有前瞻性、预见性,以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并严肃追究各类使中心各项事务具有前瞻性、预见性,以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并严肃追究各类事故责任,从而保障检测工作有序进行,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特制订本制度。事故责任,从而保障检测工作有序进行,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特制订本制度。第二条第二条 责任追究制度是指对中心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检验、检测规范,不履责任追究制度是指对中心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检

2、验、检测规范,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以致影响检测结果的公正性,或者损害客户合法权益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以致影响检测结果的公正性,或者损害客户合法权益等行为予以责任追究的制度。等行为予以责任追究的制度。 第三条第三条 行政责任追究,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分级负责,有责必行政责任追究,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分级负责,有责必问、有错必纠和教育与惩处相结合、处分与责任相适应等原则。问、有错必纠和教育与惩处相结合、处分与责任相适应等原则。 第四条第四条 责任追究制度实行首长问责制。技术中心的工作人员违反检验、检责任追究制度实行首长问责制。技术中心的工作人员违反检验、检测规范,不履行或者

3、不正确履行职责的,应当追究相关责任人、科室负责人乃测规范,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的,应当追究相关责任人、科室负责人乃至中心分管领导的行政责任。至中心分管领导的行政责任。 第五条第五条 责任划分:责任划分:(一)领导责任:分管领导、科室负责人,就有关建章立制、宣传贯彻、培(一)领导责任:分管领导、科室负责人,就有关建章立制、宣传贯彻、培训指导、督促训指导、督促 检查、审批论证、组织指挥、决策计划等管理方面的过失引发的检查、审批论证、组织指挥、决策计划等管理方面的过失引发的事故,应追究其领导责任。事故,应追究其领导责任。(二)直接责任:责任当事人的过失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诱(二)直接

4、责任:责任当事人的过失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诱发事故的必要条件。如错误操作、违章作业、违规违纪等,应追究其责任。发事故的必要条件。如错误操作、违章作业、违规违纪等,应追究其责任。(三)相关责任:与事故责任人或单位出现的事故有联系的部门,由于配合、(三)相关责任:与事故责任人或单位出现的事故有联系的部门,由于配合、支持、反馈、保障、服务等出现过失,而不利于事故的预防、控制的责任。支持、反馈、保障、服务等出现过失,而不利于事故的预防、控制的责任。第六条第六条 过错责任追究分为如下过错责任追究分为如下3类:类:(一)诫勉谈话、限期整改;(一)诫勉谈话、限期整改;(二)责令书面检查、通报批评

5、;(二)责令书面检查、通报批评;(三)(三) 建议给予行政处分。建议给予行政处分。第七条第七条 责任追究与年度考评及绩效挂钩:责任追究与年度考评及绩效挂钩:(一)凡被诫勉谈话、限期整改的,酌情扣发当月绩效工资;(一)凡被诫勉谈话、限期整改的,酌情扣发当月绩效工资;(二)凡被责令书面检查、通报批评的,年终考核不能评为称职,扣发当月绩(二)凡被责令书面检查、通报批评的,年终考核不能评为称职,扣发当月绩效工资;其直接领导年终考核不能评为优秀;效工资;其直接领导年终考核不能评为优秀;(三)凡被建议给予行政处分的,年终考核评为不称职,扣发半年绩效工资;(三)凡被建议给予行政处分的,年终考核评为不称职,扣

6、发半年绩效工资;其直接领导年终考核不能评为优秀;其直接领导年终考核不能评为优秀;第八条第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科室负责人的责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科室负责人的责任情节较轻的,责令书面检查,限期整改,并可对科室领导和岗位责任人以告诫。情节较轻的,责令书面检查,限期整改,并可对科室领导和岗位责任人以告诫。情节较重,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可对科情节较重,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可对科 室负责人进行通报批评,分管领导室负责人进行通报批评,分管领导应做出书面检查。情节严重,造成恶劣影响和后果的,科室负责人应调离岗位,应做出书面检查。情节严重,造成恶劣影响和后果的,科室负责人应调离岗位,停职

7、反省,对分管领导进行通报批评。涉嫌违纪停职反省,对分管领导进行通报批评。涉嫌违纪 的,交上级机关进行处理。的,交上级机关进行处理。(一)违反有关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在事项办理过程中发生政策性(一)违反有关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在事项办理过程中发生政策性偏差或者造成不良影响;偏差或者造成不良影响;(二)所属科室多次发生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以致贻误检验、检测(二)所属科室多次发生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以致贻误检验、检测工作的行为。工作的行为。(三)检验、检测人员应当请示报告领导而不及时请示报告造成不良后果;(三)检验、检测人员应当请示报告领导而不及时请示报告造成不良后果; 第九

8、条第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处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处理。(一)打击、报复、陷害投诉人、检举人、调查人;(一)打击、报复、陷害投诉人、检举人、调查人; (二)一年内出现两次以上应予追究行政责任的行为的;(二)一年内出现两次以上应予追究行政责任的行为的;(三)干扰、阻挠行政责任追究调查的;(三)干扰、阻挠行政责任追究调查的;(四)在有关事项办理过程中有索贿受贿、敲诈勒索、徇私舞弊等行为的;(四)在有关事项办理过程中有索贿受贿、敲诈勒索、徇私舞弊等行为的;(五)其他应当从重或者应当加重处理的情形。(五)其他应当从重或者应当加重处理的情形。 第十条第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轻或

9、免于处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轻或免于处理。 (一)过错行为情节轻微,未造成不良影响的;(一)过错行为情节轻微,未造成不良影响的;(二)因无法预见的不可抗拒客观因素导致未能完全履行职责的;(二)因无法预见的不可抗拒客观因素导致未能完全履行职责的;(三)主动赔礼道歉,客户已谅解;(三)主动赔礼道歉,客户已谅解; (四)有效阻止不良后果发生;(四)有效阻止不良后果发生;(五)主动纠正和挽回全部或者大部分损失;(五)主动纠正和挽回全部或者大部分损失;(六)其他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于处理的情形。(六)其他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于处理的情形。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在对相关责任人做出处理前,应当听取相关责

10、任人的意见,保障其陈在对相关责任人做出处理前,应当听取相关责任人的意见,保障其陈述和申辩的权利。述和申辩的权利。附件附件2:检验资料档案管理制度检验资料档案管理制度一、目的一、目的对检验原始资料及检验报告的编制、审核、签发等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确保对检验原始资料及检验报告的编制、审核、签发等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确保各种检验原始数据资料保存,再现整个检验过程,向客户提供准确、清晰、客各种检验原始数据资料保存,再现整个检验过程,向客户提供准确、清晰、客观、明确的检验报告。观、明确的检验报告。二、范围二、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中心所有与检验相关的样品来源记录,检验原始数据,检验报本制度适用于本中心所有与

11、检验相关的样品来源记录,检验原始数据,检验报告质量的管理。告质量的管理。三、职责三、职责(一)检验所负责检验原始记录、检测数据录入,检验报告的编制,打印校对(一)检验所负责检验原始记录、检测数据录入,检验报告的编制,打印校对和审核(适用时)和审核(适用时) 。(二)(二) 业务所室负责样品来源记录、样品送检记录、检验报告评价的编制、打业务所室负责样品来源记录、样品送检记录、检验报告评价的编制、打印和校对。并负责现场检测报告印和校对。并负责现场检测报告(底稿底稿) 的编制、打印校对和审核。的编制、打印校对和审核。(三)(三) 质管科负责对检验报告书的审查、签章。并对所有与检验相关的记录、质管科负

12、责对检验报告书的审查、签章。并对所有与检验相关的记录、报告进行归档保存。报告进行归档保存。(四)(四) 授权签发人负责检验报告的签发。授权签发人负责检验报告的签发。(五)(五) 务业所室负责各类相应检验报告的发送及发送登记。务业所室负责各类相应检验报告的发送及发送登记。四、报告记录程序四、报告记录程序(一)(一) 本中心检验报告包括的内容和要求如下:本中心检验报告包括的内容和要求如下:1、名称本中心出具的报告名称为、名称本中心出具的报告名称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报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报告 ;2、本中心名称和地址;、本中心名称和地址;3、检验报告的序号和每页编号及总页数;、检验报告的序号和每页

13、编号及总页数;4、委托人或受检企业的名称;、委托人或受检企业的名称;5、检测用样的名称、状况;、检测用样的名称、状况;6、接收检测样品的日期和检验的日期;、接收检测样品的日期和检验的日期;7、所使用的标准或使用的非标准方法的明确叙述;、所使用的标准或使用的非标准方法的明确叙述;8、对检验报告的内容负责人员签字及签发的日期;、对检验报告的内容负责人员签字及签发的日期;9、各项检测的数据应明确提出最终检测结果及国家标准规定值;、各项检测的数据应明确提出最终检测结果及国家标准规定值;10、若为送检,应声明此结果仅对样品负责;、若为送检,应声明此结果仅对样品负责;11、各种性质的检测报告,均使用中心统

14、一的检验报告格式;、各种性质的检测报告,均使用中心统一的检验报告格式;(二)检验报告的工作流程(二)检验报告的工作流程1、检测人员收到样品后应严格按照标准、技术规范操作,一丝不苟地做好原始、检测人员收到样品后应严格按照标准、技术规范操作,一丝不苟地做好原始记录,正确无误地运算,及时地录入检测数据或者出据检测报告;检验结记录,正确无误地运算,及时地录入检测数据或者出据检测报告;检验结 束后,束后,应将记载过程和结果的原始记录交相应检测人员复核。在复核过程中发现有差应将记载过程和结果的原始记录交相应检测人员复核。在复核过程中发现有差错,复核者应通知检测人改正,然后重新复核。检测人和复核人均应在原始

15、记错,复核者应通知检测人改正,然后重新复核。检测人和复核人均应在原始记录录 上签名。检验原始记录要求见执行上签名。检验原始记录要求见执行记录控制程序记录控制程序 。2、必要时,当一个试样的检测项目全部完成后,主检人员根据该试样的所有检、必要时,当一个试样的检测项目全部完成后,主检人员根据该试样的所有检测原始资料(检验样品送检单、各检测项目原始记录)编制检验报告(底稿)测原始资料(检验样品送检单、各检测项目原始记录)编制检验报告(底稿) ,编制完毕后应有检验人员、校核人员签字,交检验科负责人审核。编制完毕后应有检验人员、校核人员签字,交检验科负责人审核。3、各业务所室对检验结果进行评价,打印报告

16、书。评价报告书上应有评价人、各业务所室对检验结果进行评价,打印报告书。评价报告书上应有评价人、审核人签字。并将检验报告正(副)本附所有原始记录交报告受权签字人签发。审核人签字。并将检验报告正(副)本附所有原始记录交报告受权签字人签发。4、现场检测应由两名以上具有资质的检测人员进行现场检测,检测报告编制完、现场检测应由两名以上具有资质的检测人员进行现场检测,检测报告编制完毕后应有现场检测的两名检测人员签字,交检测科负责人审核。毕后应有现场检测的两名检测人员签字,交检测科负责人审核。5、检验报告正(副)本由办公室加盖单位公章,质管科加盖资质认定标示章。、检验报告正(副)本由办公室加盖单位公章,质管科加盖资质认定标示章。检验报告副本及所有原始记录(协议书、采检验报告副本及所有原始记录(协议书、采收收样单、样品送检单、检验原始样单、样品送检单、检验原始记录)由质管科填写记录)由质管科填写卷内文件目录卷内文件目录分类归档保存。分类归档保存。6、检测报告书正本由各业务所室负责发送,或根据约定通知客户来单位领取。、检测报告书正本由各业务所室负责发送,或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