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2.2“非”(否定)学案新人教b版选修2-1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5686920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数学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2.2“非”(否定)学案新人教b版选修2-1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中数学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2.2“非”(否定)学案新人教b版选修2-1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中数学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2.2“非”(否定)学案新人教b版选修2-1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中数学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2.2“非”(否定)学案新人教b版选修2-1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中数学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2.2“非”(否定)学案新人教b版选修2-1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2.2“非”(否定)学案新人教b版选修2-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2.2“非”(否定)学案新人教b版选修2-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2.21.2.2 “非非”(”(否定否定) )1能说出“非”的意义(重点)2能够判断“非p”的真假(难点)3会用逻辑联结词“非”联结并改写成某些数学命题,会判断命题的真假(易错点)基础初探教材整理 “非”阅读教材 P14P16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概念一般地,对命题p加以否定,就得到一个新的命题,记作綈p,读作“非p”或“p的否定” .由“非”的含义,可以用“非”来定义集合A在全集U中的补集UAxU|綈(xA) xU|xA 2p与綈p真值表p綈p真假假真3.存在性命题的否定存在性命题p:xA,p(x),它的否定是綈p:xA,綈p(x) 存在性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4全称命题的否定全称命题q:

2、xA,q(x),它的否定是綈q:xA,綈q(x)全称命题的否定是存在性命题5开句含有变量的语句,通常称为开句或条件命题21命题:对任意xR R,x3x210 的否定是( )A不存在xR R,x3x210B存在xR R,x3x210C存在xR R,x3x210D对任意xR R,x3x210【解析】 全称命题的否定为存在性命题【答案】 C2对下列命题的否定说法错误的是( )Ap:能被 2 整除的数是偶数;綈p:存在一个能被 2 整除的数不是偶数 Bp:有些矩形是正方形;綈p:所有的矩形都不是正方形 Cp:有的三角形为正三角形;綈p:所有的三角形不都是正三角形 Dp:xR R,x2x20;綈p:xR

3、 R,x2x20【解析】 “有的三角形为正三角形”的否定为“所有的三角形都不是正三角形” ,故选 C.【答案】 C质疑手记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记录,并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疑问 1:_解惑:_疑问 2:_解惑:_疑问 3:_解惑:_小组合作型命题的否定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并判断真假(1)若x,y是奇数,则xy是偶数;(2)若xy0,则x0 或y0;(3)若一个数是质数,则这个数一定是奇数;(4)若两个角是对顶角,则这两个角相等【精彩点拨】 明确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对命题的结论进行否定3判断真假【自主解答】 (1)若x,y是奇数,则xy不是偶数,假命题(2)若xy0,则x0 且y0,假命题(3

4、)若一个数是质数,则这个数不一定是奇数,真命题(4)若两个角是对顶角,则这两个角不相等,假命题1一些常用的正面叙述词语和它的否定词语的关系要熟悉,总结如下:正面词语等于()大于()小于(0;(4)被 5 整除的整数,末位数字是 0.【解】 (1)其否定为:存在一个素数不是奇数,因为 2 是素数,而不是奇数,所以其否定是真命题(2)其否定为:存在一个矩形不是平行四边形,假命题(3)其否定为:a,bR R,a2b20,真命题(4)其否定为:存在被 5 整除的整数,末位数字不是 0,因为 15 能被 5 整除,其末位数字为 5,因此其否定是真命题存在性命题的否定5写出下列存在性命题的否定,并判断其否

5、定的真假(1)有些实数的绝对值是正数;(2)有些平行四边形是菱形;(3)xR R,x211,使x22x30;(2)p:若an2n10,则nN N,Sn2;(4)p:xR R,x21,使x22x30,假命题 (2)綈p:若an2n10,则nN N,Sn0,假命题 (3)綈p:xR R,x2,假命题 (4)綈p:xR R,x20,真命题 探究共研型存在性命题,全称命题的综合应用6探究 我们学习过逻辑联结词“非” 对给定的命题p,如何得到命题p的否定(或綈p),它们的真假性之间有何联系?【提示】 对命题p加以否定,可得到命题綈p,命题p和綈p的真假性相反已知函数f(x)4x22(p2)x2p2p1

6、在区间1,1上至少存在一个实数c,使得f(c)0.求实数p的取值范围【精彩点拨】 利用命题的否定求解【自主解答】 在区间1,1上至少存在一个实数c,使得f(c)0 的否定是在1,1上的所有实数x,都有f(x)0 恒成立又由二次函数的图象特征可知,Error!即Error!即Error!p 或p3.3 2故p的取值范围是33”的否定是_【解析】 命题为全称命题,其否定为存在性命题, “”的否定为“” ,所以应为存在xR R,|x2|x4|3.【答案】 存在xR R,|x2|x4|3构建体系71命题p:“存在实数m,使方程x2mx10 有实数根” ,则“綈p”形式的命题 是( ) A存在实数m,使

7、方程x2mx10 无实根B不存在实数m,使方程x2mx10 无实根C对任意的实数m,使方程x2mx10 无实根D至多有一个实数m,使方程x2mx10 有实根【解析】 命题p为存在性命题,綈p应为全称命题【答案】 C2已知命题p:1x|(x2)(x3)0,如果p(1)是假命题,p(2)是真命题,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_【解析】 p(1)是假命题,p(2)是真命题Error!3m4,则x2;(2)2 和 3 都是奇数;(3)正方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解】 (1)若 2x4,则x2.(2)2 和 3 不都是奇数(3)正方形的对角线不相等或不垂直10在一次模拟打飞机的游戏中,小李接连射击了两次,设命

8、题p是“第一次击中飞 机” ,命题q是“第二次击中飞机” 试用p,q以及逻辑联结词“或” “且” “非” (,綈)表示下列命题: (1)命题s:两次都击中飞机;(2)命题r:两次都没击中飞机;(3)命题t:恰有一次击中了飞机;(4)命题u:至少有一次击中了飞机【解】 (1)两次都击中飞机表示:第一次击中飞机且第二次击中飞机,所以命题s表示为pq.(2)两次都没击中飞机表示:第一次没有击中飞机且第二次没有击中飞机,所以命题r 表示为綈p綈q. (3)恰有一次击中了飞机包含两种情况:第一次击中飞机且第二次没有击中飞机,此时表示为p綈q; 第一次没有击中飞机且第二次击中飞机,此时表示为綈pq. 所以

9、命题t表示为(p綈q)(綈pq) (4)法一 命题u表示:第一次击中飞机或第二次击中飞机,所以命题u表示为pq.法二 綈u:两次都没击中飞机,即是命题r,所以命题u是綈r,从而命题u表示为 綈(綈p綈q) 法三 命题u表示:第一次击中飞机且第二次没有击中飞机,或者第一次没有击中飞机且第二次击中飞机,或者第一次击中飞机且第二次击中飞机,所以命题u表示为(p綈q)(綈pq)(pq)能力提升1在一次跳伞训练中,甲、乙两位学员各跳一次设命题p是“甲降落在指定范围” ,11q是“乙降落在指定范围” ,则命题“至少有一位学员没有降落在指定范围”可表示为( )A(綈p)(綈q) Bp(綈q) C(綈p)(綈

10、q) Dpq 【解析】 依题意,綈p:“甲没有降落在指定范围” ,綈q:“乙没有降落在指定范 围” ,因此“至少有一位学员没有降落在指定范围”可表示为(綈p)(綈q) 【答案】 A2已知命题p1:函数y2x2x在 R R 上为增函数,p2:函数y2x2x在 R R 上为减函数则在命题q1:p1p2,q2:p1p2,q3:(綈p1)p2,q4:p1(綈p2)中,真命题是( )Aq1,q3 Bq2,q3Cq1,q4 Dq2,q4【解析】 y2x在 R R 上是增函数,y2x在 R R 上是减函数,y2x2x在 R R 上是增函数为真命题,y2x2x在 R R 上为减函数是假命题因此p1是真命题,则綈p1为假命题;p2是假命题,则綈p2为真命题 q1:p1p2是真命题,q2:p1p2是假命题,q3:(綈p1)p2为假命题,q4:p1(綈p2)为真命题 真命题是q1,q4,故选 C.【答案】 C3若xx|x4 或x10是假命题,则x的取值范围是_【解析】 由题意其否定为真,即 4x10 成立【答案】 4,10)4已知命题p:xR,R,4x2x1m0,若綈p是假命题,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解】 綈p是假命题,p是真命题 也就是xR R,有m(4x2x1),令f(x)(4x2x1)(2x1)21,对任意xR R,f(x)1,m的取值范围是(,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