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问题学习法改变学困生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686496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问题学习法改变学困生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用问题学习法改变学困生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用问题学习法改变学困生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用问题学习法改变学困生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用问题学习法改变学困生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问题学习法改变学困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问题学习法改变学困生(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问题学法改变学困生学困生问题是一个长期困扰学校教育的问题。学困生在班级中人数虽不多,但能量很大,影响面广,是班上的消极因素。如果不采取恰当的教育方法转变他们,不仅关系到学困生自身,而且对班风乃至校风都有很大影响。那么教师如何才能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呢?下面结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谈谈我在使用问题学法改变学困生方面的点滴经验:一 、提高学生学自信心目前有很多教学理念、方法都是指向学生自学能力和合作能力培养的,这无疑是一个正确的方向,但是有一个误区我们必须看到,即老师对学生自学所达成的目标期待过高,希望学生通过自学解决所有问题。这个不恰当的期待给学生(特别是基础薄弱、自学能力不强的学生)以巨大的心

2、理压力,使学生畏惧学,害怕交流与展示自己的学成果。因此出现了学困难的学生。问题学法就是要降低对学生的自学期待,其定位不是学生学会了什么,而是学生还有什么不会的,把提出高质量的问题作为衡量学生自学水平的标准,这无疑会激发各个层面学生参与学的信心,在寻找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在交流、讨论问题的过程中激活解决问题的思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领悟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只有学生自己想要的东西,他才会愿意学,而且从学中获得快乐。而教育的本质正是要给学生需要的东西。为什么现在有那么多学生厌学?主要原因是我们没有找到学生的兴趣点,在学生并不想要的情况下强行灌输。如何才能让学生产生学

3、的需要呢?关键是让学生产生解除困惑的需求,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这个道理。学生产生困惑的渠道,一方面是他在学和生活中遇到了想要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就是家长和老师让他产生了要解答的问题。所以我认为,要想改变学生厌学心理,关键在于让他们找到想要解决的问题,用问题引导学生去学、去探究,因此,课堂教学的核心可以让学生以问题为线索去开展学,在学的过程寻找并解决问题,简单地说就是“寻找最有价值的问题”。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意义是学的动机和动力,而一切学行为都是从问题开始的。以前的教学大多是老师按照知识体系设计教学流程,带领学生一步一步去学,这当然可以给学生一个清晰的知识框架,但是很多情况下,我

4、们的讲解是学生自己或者互相之间可以解决的,造成老师讲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疲惫的现象,更直接地说,我们进行的不必要教学太多。有些老师在学生自学环节要求太高,让学生望而生畏或者学得太累。而问题学法是让学生以找出困难为任务,不会给学生带来太大的心理压力,实际上在寻找困难的过程中,通过交流、讨论,已经达到了学会主要内容的目的,同时又使教学的核心内容得以突出,教师在此基础上加以讲解和明确。这个方法不仅可以用于课堂教学,也可以用于家庭辅导。三,具体措施:(一):预。顾得上听讲,就顾不上思考,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充分地课前预。课前预虽然累些,但是却能换来种爽快与自由感。上课前充分预,考试前充分地复,与“打有准

5、备之仗”有同曲之道。预效果好,听课才能有针对性;听课有针对性,复才能顺利进行;复深刻,作业、考试才能得心应手;平时做作业,考试得心应手,高考就能顺利过关。所以说预是学生学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为了辅助学困生做好预,我特别归纳十种高效预注意事项:1 分类预预从时间和内容上可以分为三类:是课前预,二是阶段预,三是学期预。课前预,就是在上新课前预下节课的内容;阶段预,就是用较长、较多的时间预章或多章的内容;学期预,就是在假期中预下学期的内容。这三种预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每个学生应该在学的空闲时间自觉地安排和分类预。2 选择好预时间这里所指的预时间是课前预。课前预最好安排在做完当天功课后的

6、剩余时间里,根据时间的多少来确定预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当然,也可以安排在其他课外时间里预。在时间非常紧迫的情况下,抓紧时间在上课前几分钟把马上要讲的课文快速浏览一遍,也比一点不预好得多。3 迅速浏览新课预时,先把要预的内容快速浏览遍,使自己对新课心中有数,初步知道新课中哪些是看就懂的,哪些是看不懂的,然后带着这些问题细读第二遍。4 带着问题细读第二遍通过第遍对新课文的快速浏览,自己对新课的内容已有了初步了解,然后带着第一遍浏览时发现的问题,认真细读第二遍。阅读第二遍时,速度要放慢一些,一边细读,一边思考与理解,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要停下来反复思考,对不认识的生字、生词,要立即查工具书搞明白,实在搞

7、不懂的问题,就把它记下来带到课堂上,听课时再去解决。5 要边阅读边记笔记第二遍阅读的时间,就是做笔记的时间。预笔记有两种:种是记在书上,另种是记在本上。在书上做笔记,就是边细读,边在书的空白处或有关内容下圈点勾画或批注;在笔记本上做笔记,就是边细读,一边把重点和不懂的内容纲要记在本上。6 要找出重点和疑点预中,定要把新课内容的重点和疑点找出来,然后把重点和疑点带到课堂上去。课堂上,当老师讲到自己所找的重点和疑点时,一定认真的一边听、一边思考,听出老师讲解的思路。经老师讲解后,有些问题仍不明白,就要抓紧时间和机会向老师发问,直到把预中找出的疑点弄明白为止。7 阅读与查资料相结合在预阅读过程中,对

8、不认识的生字,不懂的生词和不懂的内容,要立即查字典、词典和其它参考资料,把生字、生词在书上注音、注解。8 独立思考发现问题预成败的关键,就是能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预中要先思考,后查资料;先发现问题,后提出问题;先看清意思,然后再做笔记。9 不要全面预预时,不要下子全面铺开,全面预是不现实的,一是时间难保证,二是精力难保证,三是质量难保证。预要先选择自己感到吃力的内容先预,时间紧时,先查出生字、生词和列出不明白的地方,时间更紧迫时,就先把新课快速阅读遍。“磨刀不误砍柴工”,不要认为作业时间紧,就放弃预。(二):听课老师是经验丰富的传道者,对知识的脉络、疑问难点都很清楚,讲的内容也比较

9、系统。所以,课上集中精力听课,是掌握知识的捷径。听讲时,思想上必须与老师讲解的思路保持一致,听老师对事物是怎样分析、推理;听老师解决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技巧;听老师对问题有哪些提问和解释。这样才能把握住听课的重点。听讲中,要把自己在预中的理解,和老师讲解的相比较,看自己和老师有哪些相同点和区别点。通过这种比较,是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二是加强自己的思考、认识与提高;三是能发现自己在预中的错误原因。听的过程始终伴随着思。只听不思,那是傻听,只思不听,那是走神。听思结合,同步进行,才叫会听。听到的与想到的相契合,想法就得到了印证;听到的与想到的相矛盾,就要进一步去听个究竟,弄清到底为什么。思而不得,听

10、不明白,就不能轻易放过。在听课的过程中学会记。听用耳,思用脑,而记则要动手。合理地利用笔记本,笔记本具有三个作用:是做预记录,以明确听课的目的性;二是在课堂上用来记下老师讲解是的整体构思或板书样式,以利于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或知识要点;三是利于课后总结,用它来对听课内容进行分条缕析的课后整理,为的是消化、吸收和巩固所学到的知识,并为今后的复留下份完整的资料。(三):合理安排复时间合理安排复时间特别重要并且必要,根据学困生特点制定复计划,严格按计划执行,并力求形成惯。具体可以分为六步:第步:课后花费 2-5 分钟“过电影”回忆,便可保持电生理活动引起蛋白质的合成。第二步:午休时间利用 15-20

11、 分钟将上午所学内容全部“过电影”回忆一遍,便可巩固记忆。第三步:下午安排时间户外活动、休息,调整心理和精神状态。第四步:晚上复,安排时间将学内容与存储在大脑中的信息进行对比以找出偏差和失误。第五部:晚上睡觉前再“过电影”回忆,便可把记忆保持两周以上。第六步:两周后再复便可使脑突触发生永久性变化。(四):做作业的科学方法学困生在校期间,做作业是系统学的重要内容与环节,它对于巩固和消化课堂成果,培养和锻炼学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非常重要。为了辅助学困生做好作业,下面总结归纳出八种做作业的技巧:1、提高对做作业的认识做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消化知识、理解知识和掌握及记忆知识的重要手段

12、和途径,是培养和锻炼学生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计算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方法。不能正确的对待做作业,就达不到预期的学效果。2、先复后做作业复是做好作业的关键,只有复得好,作业才能做得好。做作业前先把老师这一节课所讲的内容认真地看一看,弄清楚基本原理和概念后再去做作业,作业才能做得既快又好。3、认真审题 做作业最关键的步就是审题,连题都判断错了,作业内容就全错了。首先第步要弄清楚题目的内容,所给的条件,什么要求,需要联系哪些知识等等;其次是考虑好解题思路、方法、步骤,要善于把道题分成几部分,化大为小、化难为易、分清其中的已知和未知,弄清各部分的联系,设计好整个解题步骤, 定要让自己做到

13、不明白题意不做题,不清楚方法步骤不下笔。4、细心的做题 做题是表达思路的全过程,这个过程要求既动脑、又动手。做题的关键是要保证“规范”、“准确”。要做到这两点就要求学生认真的抄好题,书写格式必须正确、规范,严格按照各类题的解题要求,仔细演算解题的每步,得出正确的结果。只有平时做题认真细致,步骤完整,思路正确,表达严密,准确无误,考试时才能按照这种良好的惯进行。5、要认真检查作业 做完作业后认真检查,是保证作业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作业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漏洞和问题,因此,作业做完了之后, 定要认真检查之后再交上去,这样就避免了作业中的差错和漏忘。作业检查般分四部进行:是

14、检查题目是否抄对;二是审题是否正确;三是运算是否正确?四是方法、思路与步骤是否正确。平时做完题要认真检查,养成惯,考试时方能如此。6、做完作业后要耐心思考作业完成之后,定要耐心的再思考遍,想一想做这一道作业题用了哪些概念、原理、公式,这道题和例题有什么关系,和哪些题有联系,有什么特点、规律可寻,稍加变化还能变成什么样的题,是否还有其它的解题方法等等。这样才能把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达到系统掌握,触类旁通和举一反三的目的。7、认真分析批改后的作业老师把作业批改发回来后,定要尽快翻阅,认真分析、耐心反思。对做对的题目,想想是采用什么样的思维和方法做对的,以后遇到类似的题能不能触类旁通;对做错的题,要找

15、出做错的原因。是由于慌张、马虎、粗心大意而搞错,还是基础知识没有掌握,弄错了概念、定律、公式,或者是思路不对?属于第一种原因,就要警告自己以后做题时多加小心;属于第二种原因时,就要在预、听课和复上下功夫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后再去做作业;属于最后一种原因者,就要认真钻研和分析例题,明确解题方法。只有经过分析反思,才能吸取经验教训,避免今后再有类似的错误发生。8、改掉作业拖沓的惯有的学生是因贪玩而拖沓作业;有的学生是对学无兴趣而拖沓作业;有的学生是因为能力限制完成作业有困难而拖沓作业。无论是属于哪些情况,都不能养成拖沓作业的惯。当天的学当天完成,明天还有明天的学任务,困难只会越积越多。克服作业拖沓的最

16、有效的方法,就是天天督促要求自己当天办完当天的事。五:重视错题积累在学的过程中,同学们可能遇到过一错再错的现象。究其原因,多数是由于在学中不求甚解,不注意总结积累所致。那么,该怎么办呢?实践证明,自编一本“易错题集”是避免做题一错再错的最好办法。所谓“易错题集”,顾名思义,是指每次考试或测验之后,将做错的试题记录下来,分析错误,找出原因,使自己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如果学生在平时学中重视这一环节,及时总结得失,对学效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高三复阶段,大量的练,题海浩瀚,如果想把所有做过的练全部复一遍,一则时间不允许,二则眉毛胡子一把抓,抓不住重点。如果你手头有一本“易错题集”,复时主要看曾经做错的题,针对考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再进行认真分析,弄清原因,脑海里就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