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5679931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衡阳市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湖南省衡阳市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湖南省衡阳市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湖南省衡阳市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南省衡阳市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衡阳市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第 3 3 课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并掌握从汉至元中央集权的发展 掌握从汉至元君主专制的演进过程,尤其是相权的演变 了解从汉至元的选官、用人制度的变化,即从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再到科 举制 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汉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总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 点,培养学生综合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各项措施,理解历史概念,并逐步总结出中国古代政 治制度的特点 引导学生重视图示、引文等材料,在对历史材料的研读和分析中,初步掌 握和处理历史资料的一般方法 引导学生运用图标法加强对主干知识的理解,形成本课的知识框架与结构 情

2、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有助 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但也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形成了阻碍 元朝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行省 制的开端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难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及对重要历史概念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从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着手导入,即秦以后中央与地方的关 系经历了一个不断变动的过程,中央集权不断发展的过程。 新课讲授: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1、 “推恩令”的颁布, 秦朝在地方推行了郡县制,汉朝建立后,在沿用秦朝郡县制的同时,刘邦又 封了一批同姓王到各

3、地。各诸侯王都有自己的封地,所以汉朝推行的是郡国 并行制,封国的推行在最初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成为朝廷的依靠力量, 但随着时间的发展,封国的势力越来越大,开始与中央对抗,因此中央集权 受到挑战,中央与地方摩擦不断。从汉景帝开始,不断采取措施削弱诸侯国 势力,加强中央集权,但收效并不明显。汉武帝时,颁布“推恩令” ,有利 于削弱地方力量,加强中央集权,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关系,汉朝以后,中央与地方争权夺利的矛盾时隐时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 了政治制度的演变,尤其是在唐朝后期,他们的矛盾日趋尖锐。2、唐朝藩镇割据的出现,唐朝前期国力强盛,能够对地方实行强有力的 管理,但从唐中期开

4、始,地方节度使的权力和实力加强,出现了藩镇割据的 局面,藩镇割据持续了一百多年,期间还发生了安史之乱这样的重大动乱, 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造成了唐朝后期的衰落,出现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备课札记备课札记23、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主要通过三个措施加强中央集权,“杯酒释兵权” 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禁军行政上派文臣担任地方长官,并设通判进行监督,财政 上,地方赋税收归中央,仅留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因此事实上宋太祖通过这些措施, 逐渐把地方的军权财权行政用人权全部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 分裂割据的状态,但是它也有一定的消极影响,就是造成了三冗局面的形成,是北宋积贫 积弱局

5、面形成的重要原因。4、元朝的行省制度,元朝在秦朝郡县制度的基础上实行了行省制度, 除山西、山东、河北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省的最高长官 为平章正事,由朝廷任命,一般由蒙古贵族担任,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边 远民族由宣慰司进行管理, 。 要求掌握行省制的作用及影响,比如加强了中央集权,各民族有好相处与交 流,促进了民族融合,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对以后地方行政规划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是我国省制的开端。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宰相制度的废除 (1)原因:明太祖认为宰相制度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 (2)过程:明初在中央设立中书省,由左右丞相统辖六部,管理全国行 政事务;

6、1380 年,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 对皇帝负责。 (3)影响: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2内阁的出现 (1)原因:废除丞相后,皇帝政务繁忙,需要辅臣帮助处理国家事务。 (2)过程: 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为侍从顾问,帮助皇帝处理政务; 明成祖选拔翰林院官员为殿阁大学士,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 “内阁”出现; 明中后期,大学士有了票拟权,内阁地位提高但职能基本没变化。 (3)特点: 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 问的内侍机构; 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最 终还得取决于皇

7、帝的批红。 (4)认识: 内阁是明代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只是对皇帝决策和处理国家政务起辅助作 用,不可能对皇权起到限制的作用。与西方的内阁比较,西方内阁是近代民 主政治的产物,是权力民主的象征,总揽国家的行政权,并代表国家元首对 议会负责的政体形式。 3军机处的设置君主专制制度的顶峰 (1)原因:清初设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凌驾与内阁六部之上,皇权受到 很大限制。 (2)措施: 康熙设南书房,参与机要事务。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 议、南书房三足鼎立,相互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备课札记备课札记3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每日跪受笔录,军国大事由皇帝裁决。 a 特点:机构简单,有官无

8、吏;军机大臣品级不高,跪受笔录。 B 作用:提高了行政效率,君主专制空前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巩固。 【特别提示】:用“一、二、三”归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内容。 一个集中,即所有权力集中到皇帝一个人手中。 两个矛盾,即皇权与相权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三个趋势,即分相权集皇权,形成君主专制;分散地方权力,集于中央,形成 中央集权;对思想的控制日益加强。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1汉朝:实行察举制,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2魏晋南北朝:采取九品中正制,选官注重门第,不重才能。 3科举制的发展。 (1)原因:封建经济发展,庶族地主发展壮大,世家大族没落,九品中正制无 法推行下去。 (2)发

9、展演变: 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 形成。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明清时采取八股取士的办法。1905 年, 清政府被迫废除科举制。 (3)意义: 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 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选贤任能的公平竞争;科举 取仕,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 大加强了中央集权;这一制度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为历朝沿用,影 响深远。 【课堂小结】 从汉至元中央集权的发展与演进我们看到从汉至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处在不断 的变化中,地方势力的强弱,往往与当时国

10、家的强盛有关,国家强盛就能对地 方实行强有力的管辖,反之地方则会叛乱分裂。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总体 特征:1.从整体看,地方权力不断被削弱,中央集权不断被强化。2.从奴隶社 会的分封制,到郡县制、郡国并行制、最终发展为行省制。从低级到高级不断 发展和补充完善。【课堂练习】 1、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理论来源于战国时期的( )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2、秦始皇建立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 A、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B、中央设立三公等官职 C、地方实行郡县制 D、确立皇权至高无上 3、 “皇帝”成为我国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谓,首创于( ) A、秦始

11、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 4、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封建社会产生的最主要的积极影响是( ) A、维护国家统一 B、发展社会经济 C、防御侵略 D、加强民族团结备课札记备课札记45、秦朝能达到“一法制,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的前提条件是( ) A、生产力的发展 B、国家统一 C、秦始皇的雄才大略 D、实行了法治 6、 “天下共苦战斗不息,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 岂不难哉!”这种观点( ) A、力主推行分封制 B、反对分封制 C、实行郡国并行制 D、推行世袭制 答案 1、D 2、D 3、A 4、A 5、B 6、B 四、板书设计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1、 “推恩令”的颁布 2、唐朝藩镇割据的出现 3、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 4、元朝的行省制度 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宰相制度的废除 2内阁的出现 3军机处的设置君主专制制度的顶峰 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1汉朝:实行察举制 2魏晋南北朝:采取九品中正制 3科举制的发展 五、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