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防治研究方法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45679673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73.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视眼防治研究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近视眼防治研究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近视眼防治研究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近视眼防治研究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近视眼防治研究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视眼防治研究方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 0 8 近 视 眼 防 治研 究 方 法 汪芳润尹忠贵 杨晨皓“ 近视眼作为一个全球性 的医学和社会 问题 , 已引 起人们广泛关注。近视眼的治疗虽经几代人 的努力 , 取得了一些令人瞩 目的成果 , 但 因近视眼本 身的复杂 性 , 限于现有水平 , 迄今仍停留在认识 阶段 , 近视眼依 旧是个“ 迷” 。通过长期实践 , 人们 已意识到 , 必须在 观念及方法上有所突破,方有可能深入实质, 解决 问 题。现就近视眼的防治研究方法提出一些看法, 供讨 论参考。 1 我国近视眼防治研究的特点 我国是近视眼大国, 在国家重视 、 专业人员积极努 力及广大群众热心参 与下 , 近视 眼防治研究

2、取得 了一 些成果 , “ 保护视力、 预防近视” 的 口号家喻户晓。在 研究 目的、 对象及方法上 , 我国与国外有着 明显 的差 别 , 国外 主要对象为病理性近视跟 ( 重点为基础研究 及并发症治疗) , 而我国主要对象是单纯性近视眼( 重 点为群防群治 , 普遍热衷于防治方法的设计与应用 ) 。 除国家指定的单位负责近视眼专题研究外 , 不少单位 自发开展多种形式的近视眼研究 , 包括近视眼的形成 机制等。但 由于近视眼的复杂性, 加上行政部 门对 远 视力的过高要求及有关近视眼问题 的一些理论导 向, 使得我国近视眼防治研究工作长期处于混乱局面 , 重 治疗轻预防 、 重临床轻基础的

3、现象十分普遍。而且在 近视眼可防可治、 病程可逆等观念 的指导下 , 人们求治 心切。长期以来 , 招工 、 招生及参军等将远视力作为有 决定意义的健康评估指标, 甚至将近视眼列为“ 三好” 学生及先进教师称号的评选条件之一。对远视力 的盲 目要求 , 使得五花八 门的防治方法应运而生 , 种类 之 多 , 效果之好 , 堪称世界第一。如今配戴眼镜及屈光手 术, 已是人们颇感兴趣的热门话题。每到假期, 家长带 着孩子涌人医院, 强烈要求鉴定近视真假 , 祈求治疗。 对此 , 广大群众无所适从 , 专业人员亦多无奈。尽管对 以往一些手术带来的不良后果 ( 远期出现眼球破裂伤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

4、附属金 山医院眼科上海2 0 0 5 4 0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 民医院眼科上海2 0 1 2 0 0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眼科上海2 0 1 1 0 2 通讯作者 : 汪芳润( E ma i l : f r w a n g 2 0 0 5 1 2 6 C O rn) C h i n J Op h t h a l mo l a n d Ot o r h i n o l a r y n g o l ,J u l y 2 0 0 9, Vo l 9。 No 4 专家笔谈 等) , 人们记忆犹新, 然而急功近利依旧盛行, 众多设 备不断涌入国门。在“ 治愈近视” 、 “ 告别眼镜” 等极具 吸引力的宣

5、传与导向下 , 近视眼手术在我国风光无限, 巨大经济效益已成为医院最具吸引力的“ 新的经济增长 点” 。如今, 近视眼治疗的“ 商业活动” 远超前于学术研 究 , 由此也引发出一些特殊的社会医学问题, 即为了提 高远视力“ 通过体检关” , 一个独特的群众性治疗近视眼 现象遍及全国。人们叹言: 我国已是世界上近视眼治疗 的超级市场和试验基地。“ 防治近视” 成为学校卫生的 首要问题之一, 教育、 卫生等主管单位非常重视 , 制订指 标 , 层层布置 , 年年评 比。然而长期实践表明, 方法虽 多, 近视眼发病率仍居高不下。目前局面令人深思, 对 此难题是否需要换个角度来讨论与认识呢 7 2 近

6、视眼防治研究方法要科学创新 近视眼研究必须符合医学研究的一般规律。现代 医学已具有很多 、 甚至是全新的观点。现代信息技术 及生物基因技术给近视眼研究提供 了更多 、 更有效的 途径。近视 眼研究 的层 次 由早 先 的宏观 ( “ 系统 医 学” ) 进入微观( “ 分子医学” ) 水平。如对 于变性近视 跟 已有很多新的认识 , 但是近视眼( 特别是单纯性 近 视眼) 研究更 多方 面属于系统医学。由于系统论 、 信 息论 、 控制论 的发展 , 加上生态科学、 环境科学及行为 科学的兴起 , 也使近视眼研究从个体更进一步到群体 水平 , 乃至生态系统水平 。对人 的正常与异常视觉现 象进

7、行综合研究, 把人作为一个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 境密切相互作用的整体 , 对近视眼进行“ 大系统” 的研 究 、 改善生存环境及 改善对环境的适 应, 更具重要意 义。医学从“ 保证全面的健康” 及逐步实现 由“ 生物医 学模式” 转向“ 生物一 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 的概念来看 。 人类 1 4的近视眼问题当属重要内容之一 。 近视眼是屈光问题, 也是视力问题。视力牵涉到 的知识很多, 因此, 多学科的交叉综合研究, 已有望成 为解决近视眼难题的必要途径。也许随着近视跟研究 的需要, 很有可能促成“ 视力学” 的诞生。此举将会有 助于新手段和新成就的出现 , 从而为近视眼研究 的某 些突破创

8、造了条件 。 有学者 认为应重视与规范近视眼流行病学研 中国眼耳鼻喉科 杂志 2 0 0 9年 7月第 9卷第 4期 究 , 了解近视眼的分布特点 、 变化规律及决定 因素 , 制 订保护视力 、 预防近视眼的对策与措施 。研究手段客 观精确是标准化 的重要保证 , 静态屈光是近视 眼研究 观测指标的“ 金标准” 。 医学正处在“ 证据 的时代” , 近视眼防治研究也一 定要遵守循证医学的原则 J , 按照临床流行病学规律 , 采取双盲试验等方法 , 才有可能摆脱“ 经验医学 ” 传统 模式的约束 , 走出误 区。决不能想 当然 , 牵强浮躁 , 急 功近利。任何方法设计与预测 , 均需经时间

9、考验 , 未及 成熟 , 不应轻率表态及推行。 近视眼防治研究结果的判 断, 需要严格合理运用 统计分析法 J 。但统计 只能 阐明客观的部分存在 , 不 能改变事物 的本来 面 目。统计 参数只能反 映部分精 密 , 而不能反映全面。切忌凭主观愿望 , 滥用统计方法 来“ 凑 合” 预定 的结论 。统计 方法也 有其 不足 之处。 D u k e E l d e r 曾指 出, 从统计结果来推论学 校性 近视眼 的发生规律 , 是不完全正确的。近距 离工作与学 习并 非是引发近视 眼的主要 原 因。以下一些结论并 不意 外 , 但其准确性值得怀疑 , 如“ 农村 学校近视眼 比城市 学校少”

10、、 “ 光线差近 视眼多” 、 “ 学校卫生好 , 近视 眼 少” 等等。显然 , 统计是 可以得 出任何结论 的。近年 来 已有不少流行病学调查 资料证明 , 以往 的一些结论 是有问题的 , 如照明条件 、 阅读习惯及用眼时间长短与 近视眼的关系等。之所 以出现差异 , 所用统计 方法 的 不 同是其原因之一 。 3 近视眼防治工作要明确概念合理导向 我国近视眼防治研究虽经长期努力但仍未能控制 近视眼的发病率, 这既与近视眼本身的复杂性有关 , 也 与人们认识及方法上存在 的问题 有关 , 特别是对近视 眼及远视力存有误解。为使研究取得成果 , 有必要就 临床上容易混淆或值得注意的问题作进

11、一步 的讨论。 视力是定量指标 , 实用性很强 , 但 由于是心理一 物 理学的主觉反映 , 可受多种因素的影 响。评价与利用 均应谨慎 , 不要仅根据视力来讨论近视眼问题 、 评价 防 治效果。研究近视眼必须依据屈光状态 , 而且应为静 态屈光, 否则无法定性定量 , 得不到正确结果 。远视力 正常仅为一种表面现象 , 不等于屈光正常, 也不等于就 是正常眼。反之 , 远视力低常不等于是近视屈光 , 也不 等于就有眼病。学龄前儿童视力低常有生理性 与病理 性之分, 病理性视力低常则称视力异常。综合评价视 觉功能 , 还要根据其他检查指标 , 特别是近视力。人的 一生不同时期对视力及屈光有不

12、同的生理要求 , 从某 种意义上看 , 人们对近视力的需求远高于对远视力的 209 需求。当我们采 取措施 ( 包 括手术 ) , 提高 了远视力 时, 是否知道这 是在 视近效 应受 到影 响的基础 上换 来 的。 人眼“ 屈光状态” 指静态屈光所呈现的类型 , 包括 远视眼、 正视 眼及近视 眼。由于正视眼仅居静态屈光 度为零 的一点 , 为数很少 , 故人群 中不是远视眼 , 便是 近视眼。由此可见 , 人眼屈光 的 3种状态是不对称的 分类法( 见图 ) 。正视眼不等于正 常屈光, 如学龄前 儿童为正视眼 , 即表示屈光 已非正常 , 而是 “ 准” 近视 眼 , 或为“ 隐性近视眼”

13、 。“ 屈光不正” 指非正视 眼, 有 病理性 , 亦有生理性 , 即屈光不正不等于屈光异常, 病 理性屈光不正则称屈光异常。 + 0 H( 远视 ) E( 正视 ) M( 近视 ) 图人眼屈光不对称分布 从人眼功能特 点而言 , 远视 眼有生理性 与病理性 之分 , 同样近视眼亦应有生理性与病理性之分。因此 , 单纯性近视 眼中亦有生理性者 , 可属 “ 屈光不正” , 但 不都是“ 屈光异常” 。 近视 、 近视眼及近视 眼病为 3个不 同的概念。近 视 : 近视力正常、 远视力低常的一种现象 ( 症状) , 为视 力概念。近视眼 : 调节静止状态 ( 睫状肌麻痹 或调节 麻痹 ) 下 ,

14、 呈现近视性屈光 , 属一类屈光不正 , 为屈光 概念 。近视眼可表 现为近视 , 但有近视者不一定都是 近视眼。近视 眼病 ( 病 理性近视眼 ) 除表 现有近视屈 光外 , 眼部有特异 ( 近视 变性 ) 或非特异性病变 , 为疾 病概念 , 包括原发性变性近视眼及继发性近视眼 。 人 眼视力与屈光均有一个发育过程。正视化是以 远视为起点 , 在 内外因素作用下的不 同发育结果 , 可造 成不同的屈光状态 , 其规 律 : 远视 眼一 正视眼一近视 眼 , 过程不可逆 。成年期呈现的远视 眼实质上是眼发 育不全, 而近视 眼则属 眼发育过度。其 中, 有病理性 者, 亦有生理性者。而隐性近

15、视眼客观存在的现象表 明, 有可能单纯性近视 眼发生规律是近视屈光发生在 先 , 远视力持续下降在后。 高度近视眼的“ 高度 ” 仅指近视屈光程度 , 不是说 都有变性等病理改变 , 而低 中度近视 眼可能 已有病理 表现。因此 , 高度近视眼在性 质上不能划归为独立 的 一类 , 不可列入专题研究 的同质样本。作 为一个程度 上的概念 , 在一定范围内可反映近视眼的轻重情况 , 并 表示均经低度一中度一高度的过程 。高度近视眼实为 多种性质近视眼的复合体 , 包括先天原发性近视眼 、 先 21 0 天及后天继发性近视眼和并发性近视眼。按程度分类 对于认识近视眼的严重情况或病理意义是相对的,

16、可 受年龄等因素的影响 , 与变性等病理过程不完全平行。 长期以来我国盛行“ 假性 近视眼” 一说 , 不仅家喻 户晓, 而且主导着近视眼防治及常规临床工作。建立 在调节学说基础上 的“ 假性近视跟” 之所 以能广为 流 行 , 一方面由于单纯性近视眼不断增加, 人们需要有一 种可以理解的解释 ; 另一方面 , 社会就业对视力的要求 越来越高, 视力 已被广泛作为择优 录取的一项实用指 标。对视力过高或盲 目要求 , 使人们对近视眼的治疗 愿望更加强烈。“ 真性近视 眼是 由假性 近视 眼变来 的” 概念, 便很 自然地适应近视 眼患者的这一心 理。 然而研究表明, 在近视眼发生与发展过程中, 调节可能 是一个 因素, 但不是惟一 因素, 仅从调节着手 , 已无法 解决近视眼问题。出于多种考虑, 人们建议 : 近视眼没 有必要再分真假了。 验光- 屈光测定是研究近视眼及矫正近视屈光最 重要 、 最基本的操作项 目与观测指标。为求有效 、 合理 运用 , 有必要分清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