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5679228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6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石家庄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石家庄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石家庄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北省石家庄市 2016-20172016-2017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基础知识(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的一项)1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肄业(y) 长篙(go) 惆怅(chng) 为虎作伥(chng)B青睐(li) 追溯(s) 隽永(jun) 促膝谈心(x)C目眩(xun) 玉玦(ju) 阴谋(mu) 叱咤风云(ch)D夙愿(s) 桀骜(ji) 端倪(n) 舐犊情深(sh)【答案】C【试题分析】题干问“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这是对注音考查

2、。C 项中“叱咤风云(zh) ” 。【考点定位】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技巧点拨】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命题形式主要有,找出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组三类。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多音字记忆要找规律,结合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本题中的“咤” 解释 1: 咤 zh叱咤见“ 叱”。解释 2: 咤 zh 大多指神话人名,例如:金咤、木咤。“桀骜”“ 长篙”考生很容易读错。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激昂 衣襟 疾

3、风劲草 步覆稳健B呕歌 沼泽 以逸待劳 举世瞩目C驾驭 缜密 磐竹难书 骇人听闻D淬火 荒谬 徇私枉法 色厉内荏【答案】D的意义所属,就能大致判断该字在词境或语境之中的运用正确与否,从而辨别书写的正- 2 -误。3结构分析法 有些成语的构词方式上有个特点,前两个字和后连个字的结构相同,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或者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的意义相同或相反,据此规律,可以有效的防止错别字。5语音辨识法 通过朗读该词,发现词中字的书写错误,有些字是由于读错了字音而随着就把字写成了别字。6来源结合法。一些成语有一定出处,要么从神话传说中来,或从寓言故事中来,或从名言名句中来,联系其本源出处,易判断字形。3依次填入

4、下列各句划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_的制度,我禁不住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了。(2)他是我的高中同学,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重感情,讲_,对周围的人都很照顾。(3)一些幸存者撰写的回忆录中谈到的情况,是任何_健全的人所无法想象的。A盈利 意气 心志 B营利 意气 心志 C营利 义气 心智 D盈利 义气 心智【答案】C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当今学术界仍然存在着大量的不端行为,抄袭、剽窃、造假蔚然成风,这与急功近利的不良环境是分不开的。B 人民日报评论认为,日本排放核废水,不能独断专行,应该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来保护海洋环境,切莫

5、以邻为壑,对其他国家造成损害。- 3 -C教育部决定成立学风建设协调小组的消息传出,眼前升起的应该是一幅学人们奔走相告、弹冠相庆的喜悦图景了吧?D他虽然有很高的天赋,但由于骄傲自满,不勤奋学习,写出的文章多是不刊之论。【答案】B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作为一个全新的、相对成熟的行业,电子商务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而且冲击了历史悠久的传统商业模式。B由于她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家长的表扬。C昨天有三个报社的记者来到了石家庄一中,对老师们和同学们进行了为期一天的采访。D 青春之歌这部小说出色地塑造了共产党员卢嘉川、江华、林红等人的英雄事迹。

6、【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B缺主语,将“”提到句子前面;C“三个报社的记者”歧义 D“塑造”“事迹”搭配不当。【考点定位】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技巧点拨】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本题主要考查结构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比如 B缺主语,将“”提到句子前面。D “塑造” “事迹”搭配不当。对于

7、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 4 -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对逻辑概念方面的不协调,可以凭事理推断。注意题干的要求,究竟选择的是有语病还是无语病的一项。6下列四个选项中排序正确的是( )草原上大量的实例已经证明这些帝国都是昙花一现这些民族在历史上是一股巨大的力量这种压力不断地影响着这些地区历史的发展世界上的游牧民族大都生息在欧亚大草原上他们的历史重要性在于他们向东、向西流动时,对中国、波斯、印度

8、和欧洲所产生的压力他们的历史重要性主要不在于他们所建立的帝国A BC D【答案】C- 5 -称等。三、抓住语言标志,把握句子间的逻辑关系。从局部看,句与句之间往往呈现出并列、承接、解说、对比、递进、转折、因果、总分等逻辑关系。而这些关系往往体现在一些语言标志上,如关联词语的呼应:或并列、或转折、或条件、或假设、或递进、或因果;暗示性词语的使用:“同时”表示并列,位在后,“与此同时”“与此相反”“反过来说”,表示相反、相对关系,中间不可插入别的词语;“首先”、“其次”、“再次”,表示主次轻重的顺序,不可倒置;“过去”、“现在”与“将来”,表示时间先后;“总之”“综上所述”“由此看来”,表示要提出

9、结论;“诸如此类”,表示综合等等;有指代意义的词语:有指代意义的词语往往紧跟在所指代的内容后面;句子之间的过渡、对应关系(内容上、形式上),也往往体现语言顺序的一致性;陈述对象前后一致。抓住这些语言标志,可以把握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有利于尽可能多地确定出必然相连接的句子。四、连读语感检验,确定正确答案。有的题干语句,句间关系比较隐晦,甚至多有分岔,可以多解,在排定语序时仍要经意而为,不可草率。因此,- 6 -通过前面三步,已将几个语句初步排成了片段,这时要将它们连起来读一读,看语意是否连贯,有没有不对劲的地方,如果有,即予调整,直到感觉流畅为止。本题重在逻辑顺序的把握。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

10、语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B见燕使者咸阳宫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C良乃人,具告沛公具以沛公言报项王D妇女无所幸故幸来告良引申【答案】C雀东南飞:“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xin同“现”,出现;显现。毛遂自荐:“锥之处囊中,其未立见。”使拜见。荷蓧丈人:“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行李之往来 行李:出使的人B既祖,取道 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C距关,毋内诸侯 距:离开D此亡秦王之续耳 续:后继者【答案】C- 7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朝济而夕设版焉夜缒而出B父母宗族,

11、皆为戮没何辞为C不如因善遇之因击沛公于坐D公为我献之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思和用法。C 项中“因”都是“趁机”之意;A 项中,但是/修饰;B 项中,被动/呢;D 项中,代词/主谓之间。【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技巧点拨】掌握常见的文言虚词是阅读浅易文言文的基础。推断文言虚词用法在各种考试中经常出现,这也说明:推断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和意义,是中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学习能力。由于在具体的使用中,虚词的用法非常灵活而多变,因此理解起来困难较大,它不仅需要我们朗读并背诵一定的文言文来形成语感,识记其基本用法来形成知

12、识系统,还需要我们具备在具体情况下推断其用法和意义的能力。下面介绍八种常用的推断方法,供同学们学习和考试时参考。1句意分析法。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和意义,在学习和应试中常用。2上下文推断法。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推断,也是在总体把握文句意义的基础上来确定某个词的用法和意义。3代入筛选法。如果我们知道某个虚词的基本用法和意义,在阅读和解题时,就可将它的每个用法代入句子- 8 -去理解,挑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从而获得正确的答案。例如 C 项 4交换理解法。如果给出两个句子,让我们判断句中某个虚词的用法是否相同,我们可以将其中能确定的一句中的虚词用法和意义代入另一句来理解,看句子是否讲得通

13、,如果讲得通,那用法和意义就是一样的,如果讲不通,意义和用法就不一样。5结构推断法。一是可以根据句子的对称关系来推断。6成语联想法。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固定词组或短句,成语绝大多数都来源于古诗文,故此,其中许多虚词语的含义与用法和文言文中的完全相同。根据这一特点,利用自己熟悉的成语来推断文言虚词的含义,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办法。7标志确认法。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词,抓住这些标志,我们就能迅速地确定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了。如判断句的标志“者”“也”“乃”等,被动句的标志“见”“于”“为所”等,宾语前置的标志“是”“之”等,其词性和意义是确定的,只要判断出是那种标志,就找到

14、了它的用法和意义了。8句例推断法。作为“常见虚词”,它们在课文中必定多次出现过。如果平时熟读课文,能够记住大量包含“常见虚词”的例句,阅读和考试时就可用课文中结构相同的句子来推断有关虚词的含义了。以上介绍的八种推断方法最好能综合运用,这样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理解,准确性更大,正确率更高。10下列的文言句子翻译错误的一句是( )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译文: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B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译文:然而那么将军的仇报了,燕国见陵的耻辱也除掉了。将军有没有这个心意呢?C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译文:秦王有虎狼一样

15、的心肠,杀人如恐不能杀尽,处罚人如恐不能用尽酷刑,天下人都背叛他。D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译文:之所以派遣将领守(函谷)关,是为了防备盗贼进入和一些意外的变故。【答案】B【考点定位】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技巧点拨】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文言文阅读翻译四字- 9 -诀:首览全文,掌握大意。词不离句,句不离词。词句难解,前后联系。跳跃句子,补出本意。人名地名,不必翻译。省略倒装,都有规律。常见虚词,因句而异。实词活用,领会语意。翻译整句,句子流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